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受益一生,娃將來有出息

2020-09-04 家有二寶育兒經

導語:你有沒有發現平時自己的孩子總會丟三落四的,做事情拖拖拉拉,特別是做作業的時候,更是會分心走神,家長不在身邊,更是像脫韁的野馬,玩起來沒有節制。

作為家長肯定也是沒少操心,但更多的還是要反省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沒有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加上平時的嬌慣,讓孩子做什麼都隨心所欲的,沒有一點規矩。為什麼孩子在學校相對來說,就很聽話,那是因為老師的要求。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在家也給制定一些規矩,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那麼將來也會很省心。

作為家長,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才的,因此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也為了減輕我們的教育負擔,必須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如果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那麼以後不僅是學習不好,而且進入社會,也可能沒有辦法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會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孩子會越來越無法無天,不聽父母管教沒有養成好習慣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為所欲為,家長說的話也會當做耳旁風,而且年齡越小越不管,就會讓孩子意識不到沒有規矩的壞處,長大了容易出錯吃虧,嚴重了可能誤入歧途。其次、學習成績不好優秀的孩子一定是懂事聽話有禮貌,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見,並且聽從父母的教導。相反那些沒有養成好習慣的孩子,則會不好好的學習,整天就想著玩,做作業時不專注,拖拖拉拉。

最後、孩子沒有責任感沒有養成好習慣的孩子,一定是沒有規矩,做什麼事情都是任性妄為。父母一批評,就會哭鬧,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犯錯。做錯事也會躲起來不敢承認,長大後往往沒有什麼擔當。所以這就告訴我們,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有好習慣的孩子,不僅能夠懂事聽話,而且也會有自己的主見,並且自律性高,將來會更有出息!

父母一定要&34;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受益一生,娃將來有出息!

第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愛變成了溺愛,很多孩子明明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家長也會幫他幹了,這樣就會讓孩子養成一種依賴性,什麼事情都懶得動手,而且做事情磨磨蹭蹭的。不僅如此,獨立能力差的孩子,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幹什麼都不會很順利。

第2、 讓孩子做一些家務,培養責任感

讓孩子做一些利索能力的事情並不是一件壞事,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會,越是這樣越應該讓他參與進來,提高動手能力。我們現在都幫孩子做了,那以後孩子也會習慣性的依賴我們。只有讓孩子參與進來,參與到家庭的每一件事情中來,他才能感受到自己作為家庭一份子的責任和擔當。

第3、 堅持閱讀

堅持閱讀的習慣一定要從小開始,我家的寶寶從兩歲半開始,我每天堅持給孩子講故事,三歲半左右孩子自己就可以看懂一些故事書了,而且睡前閱讀的習慣現在已經初見成效。小時候讀書可以幫助孩子養成日常的行為習慣,也可以通過讀書懂得一些道理。孩子讀的書越多,知識積累會更豐富,心胸更寬廣。但是,想要孩子養成這些習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們家長的恆心和毅力,以及長久的耐心。

所以,在此為家長們總結了幾個方法,幫助大家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第一個方法:家長以身作則。很多時候孩子會模仿我們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小時候,我們就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要想孩子變得有規矩,那麼我們平常的時候就要嚴格要求自己,並且給孩子樹立一定的威信,不要溺愛孩子,讓孩子沒有敬畏之心。

第二個方法:獎懲原則。孩子都有好勝心理,比如說孩子在幼兒園,會因為老師獎勵的一朵小紅花高興一整天。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實行這種獎懲方式,如果孩子可以堅持做好一件事,養成一個好習慣,我們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小願望;如果孩子沒有做好,或者是哭鬧發脾氣,我們可以小小的懲罰一下,比如不讓孩子看動畫片,吃零食等方式,但是切不可以打孩子。

總結:很多人說,一個孩子是什麼樣子的,背後反映的父母也會是什麼樣子的;孩子的一舉一動折射出來的是家長的影子。因此作為家長,當孩子有不好的行為產生時,我們首先應該反省自己,看你自己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還是自己的教育沒有到位呢?孩子越小很多習慣越容易養成,等他長大了,他所接觸的東西就會變多,而且也會變得很有主見。小時候不聽我們的,長大了更不會聽我們的。所以,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孩子以後更優秀,那麼趁著孩子年齡還小,就幫他養成好習慣吧!

相關焦點

  • 上小學時,父母「逼」孩子養成6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會一生受益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就是父母教育的失敗。童年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也是孩子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父母能夠幫助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在孩子上小學時,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的6個好習慣1、自立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將來一定有出息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相信很父母都糾結過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逼孩子?我想說,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也是要適當逼一逼孩子的。孩子的未來需要父母的引導,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而是讓孩子的未來多一份保障。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將來一定有出息!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相信很多家長都非常的糾結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不要逼孩子一把,其實小白是覺得,為了孩子可以成長更好,家長還是應該適度的推孩子一把。一個有遠見的父母,如果可以在這三件事情推孩子一把,那麼孩子以後也會更加有出息。
  • 養成這些好習慣 讓孩子受益一生
    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那麼,孩子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自立自強的習慣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動手,比如先試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慢慢再給孩子提供和創造動手的機會。
  • 這10個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終身受益!
    人最初的性情是相近的,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受生活環境的影響,使人的習性有了差異。俗語說:「好變壞一刻鐘,壞變好需一年。」喜歡看書的好習慣會在一瞬間就消失,然後染上上網打遊戲的習慣;而抽菸的壞習慣要想去掉,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所以說,只有從小培養的好習慣,才能使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先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
  • 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少走彎路
    寶寶從出生起,就會對這個未知的世界進行積極地探索,父母應該在孩子這個過程當中,從小對寶寶進行教育。三歲前讓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是很容易的,如果父母能夠在這個時間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那麼寶寶將來在面對很多事情時,都會感到更加容易。實際上,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在三歲前就有了一些簡單的習慣,並且他們養成一種習慣也非常快。
  • 在孩子5歲前,「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鄰居是一位北大退休的老教授,這位老教授對育兒方面非常重視,而正巧我也是一位育兒師,所以我經常會和這位老教授一起聊一些關於育兒方面的知識,有一次我們交談的時候,談到孩子習慣方面的問題,而這位老教授告訴我: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 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要狠心逼他養成這5個習慣,長大他會感謝你
    相信每個家長都盼著將來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曾經在社會上流行歡樂教育,認為讓孩子輕輕鬆鬆過好童年,未來他們能更健康。後來經過研究證明,這種教育方式很失敗,會培養出不負責任、能力低下的「廢柴」孩子。其實要想孩子優秀,父母一定要在小時候讓他們不斷學習進步。
  • 孩子3歲前,這5大習慣父母要「狠心」幫娃養成,將來更容易出息
    :3歲以前是孩子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孩子越早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那麼這些習慣也會成為生活當中的一部分,這對寶寶以後的成長也很有幫助,甚至還會讓孩子受用一生。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好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就是3歲以前,因為3歲前的孩子,正是他們性格和智力養成的關鍵期,作為父母的我們,就要「狠心」逼孩子一把
  • 15歲前,父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這3個一生受益的好習慣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孩子的「習慣養成」。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曾說:「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我們的習慣和命運緊密相連。
  • 這6個小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未來會感激你
    讀書的好習慣會在一瞬間消失,然後養成上網打遊戲的習慣;改掉吸菸的壞習慣通常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只有從小培養的好習慣,才能讓孩子受益終身。教育孩子,要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入手。培養孩子「凡事及早不及晚」,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從而養成從容的心態。比如,一定要讓孩子完成功課之後再去玩耍。3、參與家務,培養責任感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活都不能做。
  • 北大教授直言:家長捨得這3點「逼」孩子一把,將來孩子更出息
    有很多家長的學歷並沒有多高,但是希望孩子能夠有才華,家長有時候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只怪自己腦子笨,沒用,其實大家的智商出生的時候,是相差不大的,最主要的後天的教育和培養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北大教授直言:家長捨得這3點「逼」孩子一把,將來孩子更出息,會不斷地開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長到後有成績。1.
  • 李玫瑾暗示: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娃長大更有出息
    李玫瑾暗示: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娃長大更有出息2-3歲是孩子人生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你讓他吃飯,他偏要玩,有時候玩得不開心還會抱怨,甚至還喜歡跟父母頂嘴。
  • 養孩子要做到"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能有出息,家長也省心
    養孩子要做到&34;,娃將來更能有出息,家長也省心文藝復興時期著名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贈曾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所以說父母想要孩子長大後有出息,不走彎路,小時候的教育就至關重要了。
  • 事關孩子未來,12歲之前,不管多難父母也要逼他養成4個好習慣
    在日常的生活中,作為孩子心智未成熟時期的直接影響者,父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辦事、能力、學習等等行為,都跟一個人的習慣密切相關。養成好的習慣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但若是從小開始養成了好的習慣,就可以讓孩子受用一生。一個好的習慣源於對自己長期的嚴格自律,來自於對目標的堅定追求。
  • 李玫瑾建議:3件事父母要「捨得」,娃將來更有出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水平也越來越高,加上現在的年輕父母大部分都是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人,他們也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了。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一概而論,應該具體到每個人,那麼,男孩應該怎麼養育呢?
  • 養成這5個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
    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只有從小就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才能讓他們受益終身,即使他長大後沒有成才,至少也不會成為作奸犯科的那種人。那麼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呢?所以,從小培養孩子雷厲風行,不拖拉磨蹭的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它能夠讓孩子在任何挑戰面前,都保持從容不迫的心態,然後把事情完成的既圓滿又漂亮。3.樂於閱讀,善於閱讀讀書到底有多好?相信我不多說,各位家長也都能明白。
  • 立規矩要趁早,3歲前培養好孩子這3個習慣,娃長大後容易有出息
    懂規矩的孩子更容易成才,給娃立規矩別嫌早,這3個習慣趁早培養作為父母,不僅要養孩子,而且也要教育孩子,讓孩子養成三個習慣:做事情自律、懂得分享、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雖說培養要一個三歲的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是很難的,但是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作為父母,需要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 12歲前,請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你能不能擔重任,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這些都跟你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但是習慣並不是靠一天兩天養成的。孩子12歲之前,請家長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 養育孩子堅持3個原則,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如果你對如何教育孩子存在迷茫,不如嘗試這4個原則。教育孩子應該遵從的4個原則,孩子長大後會更有出息1.嚴慈相濟父母在教育孩子,最忌諱的事情就是讓教育失去平衡,要麼過於驕縱、要麼過於嚴苛;但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兩種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