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孩子未來,12歲之前,不管多難父母也要逼他養成4個好習慣

2020-09-07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好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並且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可怕又巨大的,一個好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影響非常的大。在日常的生活中,作為孩子心智未成熟時期的直接影響者,父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

辦事、能力、學習等等行為,都跟一個人的習慣密切相關。養成好的習慣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但若是從小開始養成了好的習慣,就可以讓孩子受用一生。一個好的習慣源於對自己長期的嚴格自律,來自於對目標的堅定追求。那麼好習慣對孩子的重要性你知道嗎?

一、良好的習慣助益孩子的一生,父母要知道

1、習慣成自然

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這些好習慣必然會跟隨著孩子一輩子。一個品學兼優的人,一定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個優秀的學生,學習、生活習慣必然十分優秀。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培養良好的習慣無論是對於學習,還是生活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2、良好的習慣益處多

有良好的習慣,不僅能讓孩子的身體好,而且能夠讓他們與人交流時,可以更加大方、勇敢。如讓還未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有著良好的作息生活,就能很好的適應入園後的校園生活;有著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保證自己身體健康和避免一些病痛;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保證在學習上的穩步前進和獲得更多新的知識。

二、12歲之前,父母要逼孩子養成的4個習慣

1、做到獨立決定

有些家長總喜歡包攬全部,不尊重孩子的意願,擅自主張為孩子做選擇,他們認為這樣做是對孩子好,孩子能明白這是愛他們的表現,但其實這不是。
家長們應該鼓勵孩子自己決定,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孩子人生路上的指路人,儘量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和決定,讓他們自己動手,不是將孩子的事大包大攬下來,導致孩子特別依賴父母,沒有自己的主見。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存在著無限大的可能,而作為父母,我們的職責就是不斷發掘和提高孩子的潛能,使孩子成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

2、講禮貌,善待他人

懂禮儀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但現如今許多孩子因為家人的溺愛和放縱,因為沒有人約束自己,從小就為所欲所,就會導致他們以自我為中心、沒有禮貌、不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樣行為是不對的,為了孩子著想,家長應該從小告知孩子,要講禮貌,善待他人,教導孩子懂禮貌、知禮儀。久而久之,孩子會因講禮貌、善待他人收穫到更多意想不到的財富。

3、有時間觀念

日常生活中作息規律、生活安排井然有序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增強秩序感、提高做事效率。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學會守時是比較困難的,這需要父母的幫助和以自己為例子以身作則。

對於孩子來說,有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有了時間觀念,他就能分配好時間,合理運用自己的時間,安排該完成的事,成為時間的主人。

4、在錯誤中反思自己

做錯事是難免的,在日常中做錯事是很常見的,那麼為了避免再一次犯錯,只能靠孩子自己反思,吸取教訓,從而徹底改正過來。

在孩子做錯事時,溫柔開導其實比責罵更為有用,家長可以這麼說:你現在知道哪裡做錯了嗎?那要記住這次的教訓,下次就不犯了好嗎?不僅在生活上是這樣,在學習上也亦如此。能夠反思總結自己的錯誤,可以極大地減少錯誤再次出現的機會,查缺補漏,這很重要。

好的習慣主導著孩子的一生,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需要一個人長期的努力和堅持來支撐,家長們要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堅持下來。每個人都是個獨立的個體,總是要步入社會的,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融入社會。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12歲之前,不管多難也要讓孩子養成4個好習慣,未來他會感激你
    等到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見之後,想要改變也就十分的困難了。一些兒童教育專家就建議:在孩子12歲之前,幫助他們養成這幾種習慣很關鍵。畢竟孩子到12歲左右,進入青春期會更加叛逆,父母讓往東他往西,這時候想要教育就非常的困難,所以,一定要在12歲之前明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 董卿分享育兒經驗:適當的逼孩子一把,6歲前再難也要養成好習慣
    家長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須抓住教育的關鍵點,關鍵時期,但是很多家長卻因為不知道錯過了機會,導致後期亡羊補牢都來不及。而孩子教育的關鍵點就是給孩子養成一個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能夠自己在知識的海洋裡翱翔。
  • 12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他會越來越出色
    好的習慣具有非常頑強的力量,他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自律,對自己理想生活的追求。孩子在12歲之前,家長要監督他們養成這5個好習慣,將受益一生。孩子12歲前,就要常常自省自己的得失,把自省當作一種習慣。怎樣擁有自省的習慣呢?
  • 12歲前,請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孩子12歲之前,請家長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自律需要從娃娃抓起,父母要教導孩子養成一種「先苦後甜」的思想觀念,而不是「享樂主義」為先。當然,自省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是靠一天一天培養起來的。家長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並讓孩子堅持自省,它才會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好習慣。
  • 6歲之前,請逼你的孩子養成4個好習慣,受益終身,他會感激你的
    、好習慣養成方法、學習乾貨等豐富內容,助力3-12歲兒童「學習、情商、性格」三方面優化!一些好的習慣,長期堅持下去,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所以當出現一些壞習慣的時候,家長同樣不能慣著,尤其是3-6歲這段時間。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3-6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思維模式、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
  • 逼孩子用功讀書,不如培養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這比成績更重要!
    逼孩子用功讀書,不如培養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這比成績更重要!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前途一片光明,所以有很多夫妻在生孩子之前就會努力掙錢把錢都攢下來,當作孩子的教育基金,父母做著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能讓孩子未來的生活能夠更好一些,但其實給孩子足夠的錢還不如教會孩子賺錢的本事。
  • 上小學時,父母「逼」孩子養成6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會一生受益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就是父母教育的失敗。童年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也是孩子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父母能夠幫助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在孩子上小學時,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的6個好習慣1、自立
  • 這6個小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未來會感激你
    家長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一個好的習慣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大有益處。習慣如此強大,可以把一個人送上天堂,也可以把一個人拖下地獄。壞習慣會驅使孩子偏離正道,好習慣會驅使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奮進。古人說:「性相近,習相遠。」
  • 家長謹記: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你會越來越省心
    導讀:家長謹記: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你會越來越省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謹記: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你會越來越省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在孩子5歲前,「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鄰居是一位北大退休的老教授,這位老教授對育兒方面非常重視,而正巧我也是一位育兒師,所以我經常會和這位老教授一起聊一些關於育兒方面的知識,有一次我們交談的時候,談到孩子習慣方面的問題,而這位老教授告訴我: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 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少走彎路
    但是,如果超過了三歲,一些不好的壞習慣就很難改掉,好習慣也不好再培養。所以家裡有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狠心幫助他們養成好習慣,將來受用無窮。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少走彎路!0-3歲的孩子是他們大腦發育和性格形成的「黃金時期」。
  • 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要狠心逼他養成這5個習慣,長大他會感謝你
    相信每個家長都盼著將來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曾經在社會上流行歡樂教育,認為讓孩子輕輕鬆鬆過好童年,未來他們能更健康。後來經過研究證明,這種教育方式很失敗,會培養出不負責任、能力低下的「廢柴」孩子。其實要想孩子優秀,父母一定要在小時候讓他們不斷學習進步。
  • 6歲前,再難也要「逼」娃養成這些好習慣
    孩子6歲前,就算再難也要「逼」娃養成這些好習慣從小培養孩子按時作息的習慣有些孩子,他們從小的時候就賴床不起、經常遲到,在晚上的時候貪玩、2、平時要給孩子還一些性格養成類的繪本,科學地從側面幫助孩子形成這些好習慣。父母如何科學地「逼」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呢?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不僅記憶力好,大腦也更發達
    而孩子6歲之前正是記憶力發展的高峰期,若能夠在此時「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不僅能夠讓孩子記憶力更好,還能夠讓孩子的大腦更加發達孩子6歲之前的記憶力發展規律孩子的記憶力一般從2歲開始,這個時候孩子的記憶力正逐漸從短期記憶發展為長期記憶,能夠逐漸記住身邊的親人,這也是為什麼常陪孩子孩子身邊的人一抱孩子,孩子就大笑的原因。
  • 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受益一生,娃將來有出息
    如果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那麼以後不僅是學習不好,而且進入社會,也可能沒有辦法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首先、孩子會越來越無法無天,不聽父母管教沒有養成好習慣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為所欲為,家長說的話也會當做耳旁風,而且年齡越小越不管,就會讓孩子意識不到沒有規矩的壞處,長大了容易出錯吃虧,嚴重了可能誤入歧途。
  • 在娃12歲之前,請逼娃養成這8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在孩子的一生中,好習慣能夠推著孩子向前,而壞習慣會使孩子在正常的軌道上越走越偏,所以在娃12歲之前,請逼娃養成這8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 李玫瑾: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3個習慣,長大後才容易出息
    人想要養成好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這需要每天的重複訓練才能達到,如果你家孩子從小就調皮、做事不認真,家長沒有及時糾正的話,那麼這些壞習慣會跟隨孩子一輩子。,意思就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就能看出他未來是什麼樣,所以,我們從小培養孩子好習慣是很重要的。
  • 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未來才容易有出息
    孩子6歲前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孩子在這個階段所養成的性格和習慣會跟隨他一輩子的,很多時候孩子小時候看上去很聰明,長大後卻沒有什麼出息,這就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好習慣,所以,家長們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千萬不要過度的寵溺孩子。
  • 三歲之前,要給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長大後才能有教養
    家長作為孩子第一個接觸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在正式上幼兒園之前,孩子的教育幾乎都要由家長負責,吃喝拉撒、禮儀教養等都需要家長一手包辦,這時就非常考驗家長的素質和能力。不過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如何才算正確的教育,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但記憶力更好,頭腦也更機靈
    想要幫孩子養成超強的記憶力,在6歲之前須要」逼「孩子養成下面這3個習慣:1、養成朗讀好習慣記憶力是要經常訓練才能夠得到提升的,而朗讀正是訓練記憶力的一個好方法,在不斷的朗讀之下,孩子的記憶力就會漸漸的增長,想去生孩子的記憶,家長不方便孩子養成堅持朗讀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