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人不可忽視的重中之重。家長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須抓住教育的關鍵點,關鍵時期,但是很多家長卻因為不知道錯過了機會,導致後期亡羊補牢都來不及。而孩子教育的關鍵點就是給孩子養成一個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能夠自己在知識的海洋裡翱翔。
案例
最近的我可謂是春風得意,不僅工作順利,最讓我開心的還數我兒子,因為他在上次在學校因為表現突出,考試全年級第一名,得到了老師與校長的表揚,還讓我到學校去給別的家長說說,如何把我兒子教育的如此優秀。
其實我在教育兒子的道路上沒有費勁,只是特別注重培養他的習慣,在六歲之前,我讓他養成了愛閱讀的好習慣。
愛閱讀,幾乎是每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都具備的好習慣,愛閱讀的孩子不僅能夠讓家長省心,而且能夠自己獨立的思考問題。因為習慣了閱讀,每天都會學到更多的知識,著名主持人董卿在談教育的時候,重點提出閱讀,她說,在6歲前,就算再難,家長也要逼孩子養成這個習慣!
逼迫,其實是不提倡的教育手段,但是就事論事,有時候家長還是需要用到逼迫,比如在六歲之前,多帶孩子去圖書館,買他感興趣的書籍,每天堅持給孩子閱讀書籍,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這對於他未來的人生至關重要。在六歲之前,孩子的習慣還未定性,家長可以進行幹預,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養成好習慣。除了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家長還可以在孩子六歲之前,給他們養成以下這些好習慣。
一、愛思考
思考,能夠讓人更好的生活,如果讓孩子養成愛思考,能夠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於孩子的教育及未來的工作,都是無限受益。六歲之前,可以多教孩子思考,可以從家裡的大小物件出發,讓孩子自己思考這個東西的用處,這個東西的做法等等,久而久之能夠養成他愛思考的習慣。
二、愛分享
愛分享的孩子更受人喜歡,相信大家對這都深有體會,而孩子是否愛分享,完全取決於大人的教育,從小教育孩子有好東西要主動分享,不管是對爸爸媽媽還是對小夥伴,都不能吝嗇,慢慢的能夠讓孩子養成有愛心,有孝心的習慣。愛分享的孩子長大之後懂得對別人好,別人自然也不會對他差到哪裡去。
三、愛勞動
經濟條件好了之後很多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勞動,也不主動給孩子分家務事,其實這對孩子不是好事。研究顯示,如果在六歲之前能夠給孩子養成愛勞動的習慣,長大之後他更能夠體會父母的辛苦,更懂事,而且愛勞動的孩子走上社會之後過得不會太差,畢竟勤勞才能致富。
六歲,是一個分水嶺,在孩子六歲之前,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其養成好習慣,愛閱讀是重中之重。養成愛閱讀的習慣之後孩子的家庭作業不用你催,孩子的知識庫會越來越大,孩子的見識與認知也會比同齡小孩子廣,這對於家長跟孩子來說,都是好事。愛閱讀的孩子更喜歡思考,愛閱讀的孩子更討人喜歡。
在孩子六歲之前,家長除了要給他養成愛閱讀的習慣,以上這些好習慣也可以重點培養,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就等於給孩子打好了人生的基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孩子掙家產不如教會孩子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去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