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但記憶力更好,頭腦也更機靈

2020-09-23 敏敏育兒

記憶力對孩子的學習有很大幫助,記憶力好的孩子頭腦都很聰明,在學習方面也格外有天賦,古詩、課文讀幾遍就能完全掌握,這類孩子在學校都是典型的學霸,也就是家長們口中的別人家孩子

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擁有超強的記憶力,但記憶力的好壞並不是天生的,而是跟後天的生活習慣與家庭環境有關,特別是小孩子。

孩子記憶力的發展時間是1~6歲,這段時間的孩子記憶力都在穩步提升,但是速度並不快,相反還很緩慢,如果任由孩子成長下去,孩子的記憶力也只是泯然眾人,而那些記憶力強悍的人,都是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引導,長大才有這麼強的記憶力。

那麼孩子的記憶力該如何培養?什麼時候培養最好?

根據孩子記憶力的發展規律,1-6歲是孩子記憶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段時期寶寶大腦正處於一個發育黃金期,這個時候家長好好培養,孩子的大腦就會發育的非常快,如果家長能抓住這個機會,孩子的記憶力發育會事半功倍。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但記憶力更好,頭腦也更機靈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想要幫孩子養成超強的記憶力,在6歲之前須要」逼「孩子養成下面這3個習慣:

1、養成朗讀好習慣

記憶力是要經常訓練才能夠得到提升的,而朗讀正是訓練記憶力的一個好方法,在不斷的朗讀之下,孩子的記憶力就會漸漸的增長,想去生孩子的記憶,家長不方便孩子養成堅持朗讀的好習慣,家長可以看著孩子朗讀一些古詩、兒歌之類的,這對記憶力的提升好處極大。

這裡為什麼要說逼孩子朗讀呢?因為大多數孩子都是調皮愛玩的,你想讓他朗讀是很難的,但是逼孩子也不成,所以,我建議父母們引導孩子,讓孩子對朗讀產生興趣,產生興趣之後,孩子就會主動去朗讀,如果孩子朗讀的好,你也可以給孩子一些獎勵,這樣孩子會更加用心。

這樣堅持下去,孩子的記憶力會越來越好,並且也會喜歡上朗讀,這對孩子以後學習有很大幫助。

2、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早睡早起對寶寶的成長,智力以及記憶力的發育有極重大的影響,對於記憶力正在迅速發育的1~6歲寶寶來說也極為重要,只有早睡早起才能夠讓身體變得有活力,如果孩子經常熬夜的話,腦細胞就會被消耗殆盡,甚至還會導致記憶力差。

作為家長我們務必要監督好孩子的睡覺起床時間,不同年齡的寶寶會有不同的睡眠時間:

0-3個月:3個月左右的寶寶,正常一天的睡眠時間是12~18小時,曾有研究結果表明,讓孩子自然的睡眠和起床,有助於把握這裡的發育。

4~11個月:4~11個月的寶寶睡眠時間,一般應當在14~15個小時,這段時間孩子的大腦能夠充足的休息,應對一整天的生活。

1~3歲:1~3歲的寶寶睡眠時間一般是在12~14個小時,能午睡的話,最好能夠午睡一小時或者兩小時。

3、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運動能夠讓孩子的身心更健康,這一點我們都知道,但是你還有不知道的地方,運動是目前已知的開發保護大腦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孩子運動的時候,大腦會產生多巴胺、腎上腺素、血清素,這三種物質對人的大腦會產生刺激,我們經常看到運動完之後的人顯得很亢奮,這就是多巴胺等物質的功效。

曾有研究表明,運動之後有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增長,能夠讓孩子在上課的時候更加專心,記得更牢,所以想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家長有必要幫助孩子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比如每天早晨出門散步,課餘時間跑跑步,跳跳繩等。

相關焦點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僅記憶力強,大腦也更聰明
    記憶力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堅持去訓練,養成好的記憶力習慣,這樣孩子的記憶力才會越來越強,甚至都能達到「過目不忘」的本事,那麼,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一直到6歲之後,大腦發育速度就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變得十分緩慢。如果家長了抓住了這次機會,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會事半功倍。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不僅記憶力好,大腦也更發達
    而孩子6歲之前正是記憶力發展的高峰期,若能夠在此時「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不僅能夠讓孩子記憶力更好,還能夠讓孩子的大腦更加發達孩子6歲之前的記憶力發展規律孩子的記憶力一般從2歲開始,這個時候孩子的記憶力正逐漸從短期記憶發展為長期記憶,能夠逐漸記住身邊的親人,這也是為什麼常陪孩子孩子身邊的人一抱孩子,孩子就大笑的原因。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
    記憶力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堅持去訓練,養成好的記憶力習慣,這樣孩子的記憶力才會越來越強,甚至都能達到「過目不忘」的本事,那麼,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期!
  • 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僅記憶力會更好,大腦也更聰明
    5歲前孩子記憶力發展的特點最近璐璐媽經常看到一些家長總拿孩子還小為藉口,逃避自己教育孩子的責任,正是因為孩子小,思維並沒有固化,所以學習、記憶東西的速度會更快。孩子的記憶力一般在2歲半之後就已經開始發育了,這時的寶寶已經能夠認出身邊的人和事,還能夠講一些簡單的詞語進行組合。
  • 6歲前,家長「逼」孩子養成這4個習慣,記憶力超過同齡人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6歲之前,是孩子心智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時間,如果沒有家長的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他們是很難養成良好的習慣的。而一個孩子擁有超強的記憶力,那麼在學習的道路上走的更輕鬆,家長也能少操不少心,記憶力並不是父母遺傳的,更多是需要後天的培養,家長「逼」孩子養成這4個習慣,記憶力超過同齡人!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孩子記憶力更強,大腦更聰明
    實際上,一個人記憶力的好壞,6歲前是一個關鍵的時期教育家蒙特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靈》一書中將孩子的成長分成了三個階段,並將重點放在了0-6歲的階段。蒙特梭利從幼兒教育實踐中發現,0-3歲孩子是以無意識狀態下的吸收周圍環境來學習的,吸收穫得的信息會被儲存在潛意識中並影響人的一生。
  • 6歲前幫助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孩子記憶力更好,大腦更聰明
    李玫瑾教授曾說,6歲是孩子的一個重要分界點,家長若是在孩子6歲的時候不給孩子立規矩、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之後就是想管也管不了了。也就是說,孩子的很多習慣以及品性基本上在6歲之前就應該養成,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就要先養成好的習慣。
  • 在孩子5歲前,「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鄰居是一位北大退休的老教授,這位老教授對育兒方面非常重視,而正巧我也是一位育兒師,所以我經常會和這位老教授一起聊一些關於育兒方面的知識,有一次我們交談的時候,談到孩子習慣方面的問題,而這位老教授告訴我: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 李玫瑾: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3個習慣,長大後才容易出息
    人想要養成好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這需要每天的重複訓練才能達到,如果你家孩子從小就調皮、做事不認真,家長沒有及時糾正的話,那麼這些壞習慣會跟隨孩子一輩子。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育兒專家,她的講座近幾年火爆全網,得到很多家長的認可,李玫瑾表示: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3個習慣,長大後才容易出息。
  • 叮囑:娃5歲前「逼」成的這3個習慣,讓娃更聰明,記憶力會更好
    5歲之前孩子的記憶力的情況:從剛出生開始,孩子的記憶力發育只有25%,可見是非常低的,但是在孩子出生一年以後,孩子的記憶力發育可以達到70%,等到孩子3歲之後,記憶力發育可以達到85%,5歲的時候,記憶力發育基本基於成熟,達到92%。
  • 黃金記憶在前5年,家長「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成績會更好
    舉個簡單一點的例子,父母無意識地給孩子念數字,一歲多點的孩子,就已經會模仿了,家長念出第一個數字後,孩子可以迅速念出下一個數字。孩子記憶力的全面形成通常在5歲之前,寶寶對於情景記憶,從10個月就已經開始。
  • 9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越來越強,成績進步大
    我認為可能有這3個原因1.孩子經常熬夜,吃高熱量垃圾食品專注力和記憶力是一對好兄弟,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變好,這兩者的培養缺一不可。孩子作息時間不規律,孩子的學習狀態不佳,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夠專注,自然就背不下來知識點。
  • 5歲前"堅持要求"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頭腦更聰明,記性會更好
    有研究顯示,從兩歲開始,寶寶的記憶力就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而五歲之前,腦神經一直都在不斷生長,這期間都是寶寶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時若是能夠掌握一些科學方法,讓寶寶養成一些習慣,引導他們進行鍛鍊,有可能會讓他們的記憶力提升更快,以後大腦會更聰明。下面就和大家說說在寶寶五歲前,應&34;要求他們養成的一些提升記憶力的好習慣。
  • 孩子5歲前"養"成這3個習慣,長大以後更聰明,記憶力也會更好
    5歲之前孩子的記憶力的情況:從剛出生開始,孩子的記憶力發育只有25%,可見是非常低的,但是在孩子出生一年以後,孩子的記憶力發育可以達到70%,等到孩子3歲之後,記憶力發育可以達到85%,5歲的時候,記憶力發育基本基於成熟,達到92%。
  • 6歲前「逼」孩子鍛鍊這3種能力,孩子記憶力更強,大腦更聰明
    ——沃倫·巴菲特記憶力對孩子的生活、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記憶力雖然不會決定孩子的智商高低,但卻能影響智商的發揮。想要孩子的大腦更聰明,家長就一定不能忽視對記憶力的鍛鍊。0-6個月:短暫記憶周邊事物;7-9個月:能記憶起不在眼前的事物;9-12個月:在記憶的基礎上,可以進行模仿;1-3歲:出現長久記憶(以無意識記憶和機械記憶為主);3-6歲:記憶力快速發展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專注力會越來越好,上學後更省心
    如果能在孩子6歲前,也就是學齡前這個階段養成專注的好習慣,那麼上學以後,孩子能坐得住板凳,專注地聽老師講課,那麼以後的學習成績也能省心不少。所以在這裡我建議6歲前的孩子, 就算用「逼」也要讓他養成這3個好習慣。
  • 孩子6歲前,每天陪他堅持這5件事,頭腦會更靈活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聰明的頭腦和好的記憶力,因為有個好記性能讓孩子在學習和工作上都輕鬆許多。那到底有什麼方法能訓練孩子提高記憶力的?哈佛教授曾表示:其實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並不是很難,在孩子6歲前,每天陪他堅持這5件事,頭腦會更靈活,記憶力也會更好。
  • 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未來才容易有出息
    孩子6歲前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孩子在這個階段所養成的性格和習慣會跟隨他一輩子的,很多時候孩子小時候看上去很聰明,長大後卻沒有什麼出息,這就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好習慣,所以,家長們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千萬不要過度的寵溺孩子。
  • 北大教授的忠告:孩子6歲前,養成這4個好習慣,將來會更有出息
    我的鄰居是退休的北大教授,平時經常一起喝茶下棋,有一起我說道孩子從小就調皮搗蛋,長大之後能有出息嗎?北大教授給了我一句忠告:孩子6歲前,養成這4個好習慣,將來會更有出息!孩子6歲前,養成這4個好習慣1、教會孩子時間管理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你肯定會發現有的人用相同的時間,去完成別人兩倍的事情,而有的人做一件事情,卻用了別人兩三倍的時間,做事情效率高的人往往具備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而這樣的人學習或者做事總是事半功倍。
  • 3-6歲是記憶力發展黃金期,試試3個方法,培養孩子「超強記憶力」
    3歲左右的孩子由於精力過於充沛,表面上的孩子是在爬、叫、鬧、玩這些表現正是孩子腦部神經正在發育的過程,但孩子的海馬體無法存儲記憶,3歲前的孩子多數都會將記憶神經信號存儲在神經突觸上,而神經突觸中的記憶神經元並不會保存太長久,最終會被新生長出來的記憶海馬體覆蓋,以此證明孩子3歲前的記憶力並不是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