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6歲之前,是孩子心智成長的黃金時期
,在這段時間,如果沒有家長的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他們是很難養成良好的習慣的。而一個孩子擁有超強的記憶力,那麼在學習的道路上走的更輕鬆,家長也能少操不少心,記憶力並不是父母遺傳的,更多是需要後天的培養,
家長「逼」孩子養成這4個習慣,記憶力超過同齡人!
在講訓練技巧之前,你得先了解一下「記憶」是怎麼一回事
記憶力是人腦對經歷過的事情進行保持、再現、再認的過程,這是基本的心理過程,更是思維、想像、創造等等高級心理的基礎。
而記憶力的過程是,
從輸入開始,經過存儲,最終提取並輸出的完整的過程。
孩子有這四個好習慣,記憶力會比同齡孩子高很多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白天的時候渾渾噩噩,到了晚上反而更加的精神,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導致孩子第二天都快到中午了都不願意起床,
這樣的孩子怎麼會有超強的記憶力呢?
所以,為了避免孩子出現熬夜的情況,家長要改變孩子的作息習慣,一定要讓他們九點之前就上床睡覺,第二天7點起床,這才是孩子最標準的作息時間,
孩子只要是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孩子的大腦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記憶力自然而然就提上來了。
孩子6歲之前是有超強的好奇心的,他們對於新鮮的事物會很感興趣,家長正好可以藉助這一點,培養孩子勤於觀察的好習慣,這也是訓練記憶力的基礎,只有讓孩子多多去觀察,
去記憶好玩的事情,比如家庭住址、路標、水果等等。
孩子進行觀察的訓練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圖像記憶力,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的玩具鍛鍊記憶力,比如拼圖、樂高等等,這些都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記憶力,我
們可以先讓孩子去觀察記憶力,然後憑藉自己的記憶去完成,每天堅持15分鐘,孩子的記憶力會有明顯的提高。
根據研究表明,孩子經常閱讀是可以增強記憶力的,而且養成閱讀的習慣會讓孩子一生受益,細心的家長會發現,經常閱讀的孩子和不喜歡閱讀的孩子,無論是知識還是記憶都有很大的差別
,而且不閱讀的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於未來的學習是不利的。
因為孩子學習的知識和閱讀是有關係的,千萬不要將閱讀當做是學習,而是將其當做是孩子的習慣,如果我們僅僅依賴課堂上的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所以,
家長要從小讓孩子接觸書籍,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同時增強記憶力。
孩子的大腦記憶力有一小部分是天生的,但超強的記憶力是需要後天的訓練而成的,如果家長在孩子小時候,經常對孩子進行一些簡單的記憶訓練,他們的記憶力會更強。
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找對方法相當的重要。若是家長能夠從小就培養起孩子對於記憶力的強化訓練,那麼孩子在以後的記憶學習中,肯定會方便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