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記憶力好,不一定會讓你成功,但記憶力不好,一定會讓你糊塗,一定讓你失敗,而且失敗得很難看!——沃倫·巴菲特
記憶力對孩子的生活、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記憶力雖然不會決定孩子的智商高低,但卻能影響智商的發揮。
想要孩子的大腦更聰明,家長就一定不能忽視對記憶力的鍛鍊。
0-6個月:短暫記憶周邊事物;
7-9個月:能記憶起不在眼前的事物;
9-12個月:在記憶的基礎上,可以進行模仿;
1-3歲:出現長久記憶(以無意識記憶和機械記憶為主);
3-6歲:記憶力快速發展,並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逐漸轉化為有意識記憶和理解記憶。
6歲之後,隨著大腦發育黃金期和敏感期的退去,孩子的記憶力發展開始緩慢。
1、觀察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能源。」
觀察力是記憶的基礎能力之一,想要鍛鍊孩子的記憶力,首先要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
記憶是否清晰,主要就是取決於對細節的掌握,孩子的觀察能力強,對細節的掌握就更清晰。
想要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可以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帶他觀察。比如孩子喜歡花草,家長可以讓孩子養一盆花草,每天觀察記錄。
2、專注的能力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曾通過實驗得出過一個專注力與記憶力之間的基本關係的結論。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發現,一種叫做星形膠質細胞的神經支持細胞在記憶能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人們處於專注的狀態時,星形膠質細胞將向視覺皮質中的神經元傳遞更多的信號。
也就是說,當人們對某事物更加專注、更持久的記憶時,記憶就會產生。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入手,同時避開電子產品、家長減少指導和打斷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孩子習慣了這種不被打擾的長時間專注,專注力就會提升了。
3、耐心的能力
之所以將耐心和記憶力聯繫在一起,是因為很多孩子都有急於求成的心態,缺少耐心仔細地觀察、靜下心來進入專注的狀態,很影響記憶力的發展。
家長可以利用一些小遊戲、運動的方式,讓孩子通過重複的鍛鍊、經歷失敗和挫折,鍛鍊孩子的耐心,從而幫助記憶力的提升。
這裡是小蔣談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