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抓習慣,再談成績!6歲前,再難也要「逼」娃養成這些好習慣

2020-12-20 育兒就要堅持

俗話說得好:「3歲看大,7歲看老。」

就像著名的教育家羅素認為的一樣:品格教育在孩子6歲前就已經基本完成,6歲以後只是在以前的基礎上加以鞏固。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很多的知識都可以通過教育以及其他的方式來彌補,但只有人的人格養成是從小塑造基本定型的,而且在定性以後會很難糾正,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人格塑造的奠基石就是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良好心理品質形成最佳時機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就應該先努力的培養好孩子的習慣,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的行為,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成長的至關重要

曾經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優良素質,就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所以習慣是必須要在孩子的時候培養成的。

孩子6歲前,就算再難也要「逼」娃養成這些好習慣

從小培養孩子按時作息的習慣有些孩子,他們從小的時候就賴床不起經常遲到,在晚上的時候貪玩不睡覺,都是因為小時候並沒有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那麼父母要如何培養好孩子按時作息的習慣呢?

1、父母以身作則,帶著孩子一起早睡早起

2、引導孩子學會制定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3、利用打卡的方式,來對孩子的作息時間表進行獎勵,比如:孩子連續一周的時間,都按照作息時間表進行,那麼父母就可以給予孩子一個小小的獎勵

從小培養好孩子運動的習慣孩子身體免疫力差體質差,是很多寶媽們都非常關心的一件事情,但其實增強體質的最好方式就是加強戶外運動,這些不僅能夠促進營養吸收,還能夠預防孩子變得肥胖

★那麼父母要如何培養好孩子的運動習慣呢?

1、父母要鼓勵孩子和周圍的小夥伴一起進行團體活動,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孩子的團隊協調能力

2、在平時的時候,爸爸們要發揮主力作用,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多與孩子在戶外玩耍

3、平時要培養孩子一項「運動技能」,這樣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比如遊泳跑步等等。

從小培養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其實在孩子1歲半左右的時候,父母們就要注重孩子吃飯穿衣整理房間等生活能力了,在剛開始的時候,孩子的行動可能是「混亂」的。

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可能會吃的滿身都是,穿衣服的時候會穿反或系錯扣子,房間也會收拾的一團糟,但是只要父母能夠積極的鼓勵,不去過分的幹預寶寶,那麼寶寶的自理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那麼父母要如何培養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1、父母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過分的去溺愛孩子。

2、在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同時,也要去鼓勵孩子去做家務,讓孩子了解到勞動的意義

3、當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做得非常好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表揚,讓孩子知道自己到底哪一個行為做得非常

從小培養好孩子的閱讀能力大多數的孩子一到上學的時候就會頭痛,而這就是因為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的原因。

★那麼父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1、父母以身作則,從小就帶著孩子一起看書,幫助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

2、給予孩子一個安靜的閱讀氛圍,讓孩子能夠安心地看書

3、挑選優質的繪本,在寶寶嬰兒時期,父母可以給孩子讀故事書兒歌給寶寶聽。

4、對孩子來說,6歲前的親子閱讀是最為重要的,所以父母每天下班後就要抽出一點時間來陪伴孩子閱讀

從小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的習慣,那麼首先就是「語言」上的文明,父母要教會孩子見到認識的人時,主動打招呼,其次就是「舉止」方面,父母要教會孩子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要文明禮讓,讓孩子懂得舉止得體

★那麼父母要如何去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的習慣呢?

1、父母平時要在孩子面前文明禮貌,這樣孩子才能夠有樣學樣,慢慢孩子也會像父母一樣,變得有禮貌

2、平時要給孩子還一些性格養成類的繪本,科學地從側面幫助孩子形成這些好習慣。

父母如何科學地「逼」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呢?

曾經李玫瑾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了幾個大階段,其中3~6歲正是培養孩子性格和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能夠在這個時候「逼」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那麼以後父母也就不用為孩子操心了。

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孩子小的時候對於故事和圖片都是最為敏感的,所以父母們想要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引導,那麼利用繪本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就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我們家莎莎在3歲左右的時候,就看了很多關於性格和習慣養成的繪本,每一本都是我為莎莎精挑細選的,而其中她最喜歡的一套書就是《優秀寶寶培養寶典》,這套書共有12冊、24個小故事,非常適合3~6歲的孩子,從培養孩子性格到好習慣,都能夠循序漸進地提升孩子的獨立禮貌情商等能力。

在莎莎讀這套書的過程中,我明顯地發現莎莎不僅情商提高了不少,而且平時也越來越有規矩了,懂得了很多我以前說也不明白的事情了。

這套繪本內容涵蓋了孩子必備的24個重要好習慣養成主題,其中包括懂禮貌的寶寶、我愛運動、養成好習慣、我會動手做、我會感恩等,讓孩子在不說教不講道理的歡樂氛圍中,側面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好行為和好素質

內容詳實情節豐富插圖色彩鮮豔,每個主題都讓孩子非常感興趣,在孩子讀過之後也印象深刻

另外還有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其中共有10本,分別為禮儀我最棒、我是媽媽的小幫手、我來幫幫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讓各種習慣貫穿於孩子一生中的點點滴滴,這樣孩子未來才會更優秀

相關焦點

  • 董卿分享育兒經驗:適當的逼孩子一把,6歲前再難也要養成好習慣
    家長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須抓住教育的關鍵點,關鍵時期,但是很多家長卻因為不知道錯過了機會,導致後期亡羊補牢都來不及。而孩子教育的關鍵點就是給孩子養成一個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能夠自己在知識的海洋裡翱翔。
  • 孩子上小學1、2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5個習慣家長要「狠抓」
    現如今的社會上,許多的父母、老師只看孩子的「成績」,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夠唯分數論,很多時候,父母的唯成績論,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甚至破壞親子關係,激化家庭矛盾。其實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先抓習慣,再談成績!為什麼這麼說呢?
  • 班主任提醒: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家長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6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
    新學期開始,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這段時間,先抓習慣,再談成績,下面這12個好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
  • 【板泉中小·習慣養成】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對於家長來講 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親其師,信其道。 6.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
  • 家長必讀:先抓孩子習慣,再談成績!
    新的學年,我們老生常談的依然是孩子的成績,不過想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今天,總結了12條可以促進成績提升的好習慣,看看你的學生(孩子)有沒有。如果欠缺,請督促孩子養成哦,習慣的力量不容忽視!1欣賞老師的習慣親其師,信其道。
  • 小學一、二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好習慣比一百分更重要
    相信肯定有家長會說:「當然成績最重要了」。沒錯學習是重要,只有小學階段打好基礎,在未來上高年級的時候,孩子才能跟得上學習進度。但是在我看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剛上小學,我們不能只看孩子的學習成績,最先抓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小學時期知識都不是很難,孩子只要用心學點就能考取高分。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2個好習慣趁早要培養
    1 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 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是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我們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並且儘量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8.仔細審題的習慣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優秀的習慣。」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學習成績的差距與每個人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而每年高考成績出來時,學霸分享的經驗總結依然離不開習慣二字。山東學霸孟令昊分享他的高分經驗:做事情有計劃,學習時要專注的投入。要主動思考,堅持課外閱讀。好習慣,決定好成績,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是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我們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並且儘量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 班主任提醒:先抓孩子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新的學年,我們老生常談的依然是孩子的成績,不過想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今天,總結了12條可以促進成績提升的好習慣,看看你的學生(孩子)有沒有。如果欠缺,請督促孩子養成哦,習慣的力量不容忽視!
  • 班主任提醒: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孩子的優秀是一種習慣。又到一年開學季,在新學期開端,家長一定要知道,孩子成績的差距就是習慣的差距。要想提高成績,先從培養良好的習慣下手!所以,先抓好孩子的習慣,再談成績。自學預習的習慣監督孩子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其目的有二:一是高效利用課堂時間,提前學習過就知道自己的「痛點」在哪裡,當老師講到「痛點」時,更容易全神貫注,也更容易聽得透徹,課堂利用效率就會高出很多;二是能提前獲得一種的心理優勢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但其實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願意下定決心要養成好習慣,都不會晚。新學期開始了,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適用於所有正在學習的孩子們。6.切磋琢磨的習慣《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 新學期,先培養習慣再抓成績!附7條讓孩子學習受益的好習慣
    我們做家長的,就要先努力培養起孩子的學習習慣,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黃金期,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為後續學習生活打好基礎。新學期新氣象,督促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吧!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每天儘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總的複習一下。對記憶性知識的複習,每一遍的用時不需多,但是反覆的遍數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附1-9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一)
    新學期開始了,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請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吧!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告訴孩子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方法。
  • 12歲前,請家長逼孩子養成這4類好習慣,以後他們會感激你!
    文:文雨近幾年,教育界反覆強調一個觀點: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那麼,孩子應該養成哪幾類好習慣呢?健康的體魄,是孩子學習成長的必要前提,家長務必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2、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如何、考試成績多少分,這些都和孩子的學習習慣有關。
  • 開學前: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好習慣請老師轉給家長
    學生階段是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尤其是準備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開學前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讓我們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
  • 班主任提醒: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老師家長必讀
    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看看下面這些好習慣你家孩子有沒有!6切磋琢磨的習慣「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學生做作業,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的一筆不動;簡單的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