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2020-09-04 理想眾望

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但其實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願意下定決心要養成好習慣,都不會晚。

新學期開始了,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適用於所有正在學習的孩子們。

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學生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小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有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2.預習的習慣

提前預習,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和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問題,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3.專心上課的習慣

暑假剛過完,孩子可能比較容易分心,因此,家長要提醒孩子在課堂上集中精神,專心聽教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

4.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個孩子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5.善於提問的習慣

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6.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7.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有的孩子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告訴孩子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方法。

8.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學生要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

9.反思的習慣

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他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種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10.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就是消化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的過程,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複習是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提煉,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重點化。每天儘量把當天所學的知識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複習一下。對記憶性知識的複習,每一遍的用時不需多,但是反覆的遍數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11.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學生平時要把有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記下,經常看看,也可以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12.客觀評價的習慣

孩子應該從小養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正確對待考試分數的好習慣。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的目的。

好習慣要逐步養成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學會約束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孩子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孩子的行為。在時間上,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不讓一時空耗。在空間上,在日常學習的空間內少放置與學習無關的事物,比如遊戲機、電腦、手機……

尤其是手機,現在低頭族人群龐大。同學們與其浪費那麼多時間在無意義的娛樂上,不如利用手機學習呢。給大家推薦一個學習軟體—包學習,包學習裡面的學習資料特別豐富,教學範圍涵蓋了小初高!功能也特別齊全,看網課刷題看小說等都有,還能發群問問問題,專業老師和同學們都會回答討論。

而包學習最大的特色是DBook(動態教輔)功能,AR啟思,動圖解析題目,還可以上手互動!只要你肯學,還怕理解不了區區數學動點問題嘛?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偏離的情況,要立即作出調整。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對於孩子來說,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事。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養成良好的習慣就像學走路,一步一個腳印走穩走紮實,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加穩健,孩子成長的路上,良好的習慣就像助力成功的加速器,使孩子受益終身。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能堅持下去,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相關焦點

  • 班主任提醒: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孩子的優秀是一種習慣。又到一年開學季,在新學期開端,家長一定要知道,孩子成績的差距就是習慣的差距。要想提高成績,先從培養良好的習慣下手!所以,先抓好孩子的習慣,再談成績。幫助孩子培養出主動學習的習慣,當老師每講出一個知識點,會展開延伸思考,比如:考慮如何應用,在題目裡有多少種變化形式,有什麼解題的規律可循。善於提問、切磋琢磨的習慣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多多提問。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同時還要培養自己能從作業,考試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的能力。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優秀的習慣。」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學習成績的差距與每個人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而每年高考成績出來時,學霸分享的經驗總結依然離不開習慣二字。好習慣,決定好成績,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 家長必讀:先抓孩子習慣,再談成績!
    新學期快到了。新的學年,我們老生常談的依然是孩子的成績,不過想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今天,總結了12條可以促進成績提升的好習慣,看看你的學生(孩子)有沒有。如果欠缺,請督促孩子養成哦,習慣的力量不容忽視!1欣賞老師的習慣親其師,信其道。學生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告訴孩子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方法。
  • 家長必讀|新學期,先抓孩子習慣,再談成績
    新的學年,我們老生常談的依然是孩子的成績。不過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1.欣賞老師的習慣親其師,信其道。學生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 新學期,先培養習慣再抓成績!附7條讓孩子學習受益的好習慣
    我們做家長的,就要先努力培養起孩子的學習習慣,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黃金期,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為後續學習生活打好基礎。新學期新氣象,督促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吧!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6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
    新學期開始,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這段時間,先抓習慣,再談成績,下面這12個好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
  • 班主任提醒: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家長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
    尤其是準備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讓我們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學習成績的差距與每個人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而每年高考成績出來時,學霸分享的經驗總結依然離不開習慣二字。山東學霸孟令昊分享他的高分經驗:做事情有計劃,學習時要專注的投入。要主動思考,堅持課外閱讀。好習慣,決定好成績,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優秀是一種習慣。一個人來到世間,除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別外,其它東西基本上都是在後天形成的,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一個人的習慣同樣如此,因此,在培養孩子習慣的問題上,就值得所有家長朋友深思。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其師,信其道。學生更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好習慣是成功的助推器,壞習慣則是成功的絆腳石。新學期開始,正是孩子養成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機。哪些習慣值得培養?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經過哪些步驟?家長又能為孩子做些什麼?10個習慣+3個階段,為了更優秀的孩子,轉給身邊的家長! ​​​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老師家長要告訴孩子
    important}優秀是一種習慣,而好的習慣會促使你優秀,這是相輔相成的兩種關係,我們常常通過新聞報導可以發現,那些成績優秀、出類拔萃的學生,往往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做題的好習慣、複習的習慣、預習的習慣、記錄錯題的習慣等等。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
    新學期開始,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
  • 「育兒」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0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其師,信其道。每天儘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總的複習一下。對記憶性知識的複習,每一遍的用時不需多,但是反覆的遍數要多,以加深印象。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這9大習慣讓教育事半功倍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這9大習慣讓教育事半功倍1 、尊重老師的習慣尊重老師,才會願意跟老師學習,適應老師的教育方式,尊重老師才能跟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一個跟老師關係惡劣、不尊重老師的孩子,很難想像他的成績會很好。2、自學預習的習慣自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孩子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提前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這份1-9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
    新學期開始了,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
  • 寒假雖短,也要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轉給家長)
    ……學習非一日之功,尤其語文這種經歷了幾千年的文化,一兩周怎麼可能都學會呢?紮實的基礎學習、寬泛的知識面,比提前學習更重要。舉個例子:一個讀了10本文學名著的人和一個讀了20本玄幻、言情小說的人,誰的內涵更高呢?靜靜以多年的學習和教學經驗,發現學習好,有能力的人讀書有這幾個特點:不用硬給孩子做計劃,規定他讀什麼書,引導孩子閱讀正規的圖書,孩子會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閱讀世界。在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建一個小書架,閱讀角,滿足孩子的閱讀需要。
  • 班主任提醒: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初中生家長必看)
    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08仔細審題的習慣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同時還要培養自己能從作業,考試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