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2020-12-16 寶寶知道

一位父親習慣在每天工作之前,到酒館裡喝上一杯酒,這已經成為他的習慣。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他依然在吻別了妻兒後,又徑直走向酒館。

沒有走多遠,他感覺有人跟在他的後面,當他轉身時,發現他不滿8歲的兒子正踩著他留在雪地上腳印,並且興奮地說:「爸爸,你看,我正踩著你的腳印!」

孩子的話使他為之一振,心想:「我要到酒館喝酒,兒子卻在跟隨我的腳印!」從那天起,他改掉了每日早晨喝酒的壞習慣,再也不光顧酒館了。

優秀是一種習慣。一個人來到世間,除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別外,其它東西基本上都是在後天形成的,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一個人的習慣同樣如此,因此,在培養孩子習慣的問題上,就值得所有家長朋友深思。

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 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其師,信其道。學生更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 2、自學預習的習慣

提前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問題,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 3、專心上課的習慣

教與學應該同步,應該和諧,因此學生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教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哪怕是你已經超前學過了,也還是要認真聽,要把教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並在這過程中,儘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

▊ 4、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 5、善於提問的習慣

我們要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 6、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過反覆加工,釀造知識精華。

▊ 7、獨立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有的學生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是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我們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並且儘量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 8、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同時還要培養自己能從作業,考試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的能力。

▊ 9、練後反思的習慣

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 10、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就是消化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達到舉一反三。複習也就是通過對知識,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提煉,進行歸納整理,使零碎的知識,分散的記憶得到一個串聯,從而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重點化,避免前後知識的脫離與割裂。

每天儘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總的複習一下。對記憶性知識的複習,每一遍的用時不需多,但是反覆的遍數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 11、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平時要把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拿張紙記下,經常看看,看會了、記住了才扔掉。有價值的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 12、客觀評價的習慣

學生應養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正確對待考試分數的好習慣。若學生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同學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是一種健康心理的體現。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評出自信,評出不足,從而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的目的。

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三個步驟

明確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義並了解哪些學習習慣是好習慣、哪些學習習慣是不良習慣以後,就應該自覺地培養好習慣,克服壞習慣,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你告別。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

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認識到寫字潦草、做題馬虎這些毛病,就在寫字、做題時嚴加注意,確保字字工整,題題複查;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學習的潛能。

▊ 第二步:控制時空,約束自己。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響。比如,一個中小學生,已經認識到打遊戲機的負作用了,不想再打遊戲機了,可是,一走近遊戲廳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

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自己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許多同學自制力比較差,在好習慣形成過程中,或者在壞習慣克服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自己要嚴格監督自己,發現偶有偏離,立即作出調整。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便踩出來了。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家長必讀:先抓孩子習慣,再談成績!
    新學期快到了。新的學年,我們老生常談的依然是孩子的成績,不過想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5善於提問的習慣要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
  • 家長必讀|新學期,先抓孩子習慣,再談成績
    新的學年,我們老生常談的依然是孩子的成績。不過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1.欣賞老師的習慣親其師,信其道。學生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 班主任提醒: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孩子的優秀是一種習慣。又到一年開學季,在新學期開端,家長一定要知道,孩子成績的差距就是習慣的差距。要想提高成績,先從培養良好的習慣下手!所以,先抓好孩子的習慣,再談成績。……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是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因此家長要關注孩子在做作業、做習題時是否有認真思考,以及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並且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 人民日報:家長必讀!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好習慣是成功的助推器,壞習慣則是成功的絆腳石。新學期開始,正是孩子養成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機。哪些習慣值得培養?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經過哪些步驟?家長又能為孩子做些什麼?10個習慣+3個階段,為了更優秀的孩子,轉給身邊的家長! ​​​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學習成績的差距與每個人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而每年高考成績出來時,學霸分享的經驗總結依然離不開習慣二字。山東學霸孟令昊分享他的高分經驗:做事情有計劃,學習時要專注的投入。要主動思考,堅持課外閱讀。好習慣,決定好成績,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優秀是一種習慣。一個人來到世間,除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別外,其它東西基本上都是在後天形成的,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一個人的習慣同樣如此,因此,在培養孩子習慣的問題上,就值得所有家長朋友深思。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 「育兒」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優秀是一種習慣。一個人來到世間,除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別外,其它東西基本上都是在後天形成的,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一個人的習慣同樣如此,因此,在培養孩子習慣的問題上,就值得所有家長朋友深思。,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0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6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
    新學期開始,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這段時間,先抓習慣,再談成績,下面這12個好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
  • 新學期開始!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但其實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願意下定決心要養成好習慣,都不會晚。新學期開始了,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適用於所有正在學習的孩子們。5.善於提問的習慣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 班主任提醒:先抓孩子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新的學年,我們老生常談的依然是孩子的成績,不過想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今天,總結了12條可以促進成績提升的好習慣,看看你的學生(孩子)有沒有。如果欠缺,請督促孩子養成哦,習慣的力量不容忽視!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優秀是一種習慣。一個人來到世間,除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別外,其它東西基本上都是在後天形成的,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一個人的習慣同樣如此,因此,在培養孩子習慣的問題上,就值得所有家長朋友深思。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 班主任提醒: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老師家長必讀
    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看看下面這些好習慣你家孩子有沒有!問同學,問家長。7獨立作業的習慣做作業,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應付家長,而是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有的學生做作業,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的一筆不動;簡單的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優秀的習慣。」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學習成績的差距與每個人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而每年高考成績出來時,學霸分享的經驗總結依然離不開習慣二字。好習慣,決定好成績,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 金未來薦讀: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優秀是一種習慣。一個人來到世間,除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別外,其它東西基本上都是在後天形成的,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一個人的習慣同樣如此,因此,在培養孩子習慣的問題上,就值得所有家長朋友深思。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5、善於提問的習慣我們要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每一個孩子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5善於提問的習慣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近年來,宜陽上觀鄉以高質量建設「中原桃鄉、美麗上觀」為目標,緊緊圍繞一產抓特色、二產抓提升、三產抓拓展發展思路,著力培育水蜜桃、油用牡丹等特色種植業,現已種植水蜜桃10000
  • 班主任提醒: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家長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老師家長要告訴孩子
    important}優秀是一種習慣,而好的習慣會促使你優秀,這是相輔相成的兩種關係,我們常常通過新聞報導可以發現,那些成績優秀、出類拔萃的學生,往往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做題的好習慣、複習的習慣、預習的習慣、記錄錯題的習慣等等。
  • 寒假雖短,也要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轉給家長)
    好教師根據孩子當前的學習情況和生活作息規律,整理了一系列學習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家長和孩子
  • 新學期,先培養習慣再抓成績!附7條讓孩子學習受益的好習慣
    我們做家長的,就要先努力培養起孩子的學習習慣,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黃金期,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為後續學習生活打好基礎。新學期新氣象,督促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