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1、2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5個習慣家長要「狠抓」

2020-09-05 馬小跳的超人老爸

現如今的社會上,許多的父母、老師只看孩子的「成績」,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夠唯分數論,很多時候,父母的唯成績論,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甚至破壞親子關係,激化家庭矛盾。

其實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先抓習慣,再談成績!為什麼這麼說呢?

也許很多家長就特別奇怪了,孩子還在上小學一、二年級,不是應該抓成績的時候嗎?基礎不打好以後上了初中,高中怎麼辦呢?但其實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小學一二年級更重要的是孩子養成習慣的關鍵期。

當孩子到了三四年級,思想就比較成熟了,三四年級的孩子往往都有了自己的小想法,相比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思想更加的活躍,更容易接受新鮮知識,而這個時期學習最主要的條件就是是否有一個好習慣,家長如果沒有在孩子一二年級幫助孩子形成一個好習慣,到了三四年級學習就會顯得吃力了,因此,家長要在孩子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主抓習慣。

2016的高考狀元楊晨煜,自然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在當時成績出來以後,很多記者採訪楊晨煜的母親時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一定要狠心監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且尤其是在孩子幼兒時期,因此家長更要從小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培養孩子的自律。

家長不能只看孩子的成績,避免孩子形成只會讀書而到最後沒有規矩,沒有好習慣,沒有很好的規則意識。作為家長,孩子的習慣一定要從小開始養成,先抓習慣再談成績,一定要分清主次,避免「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家長要幫助孩子形成這四個習慣

1、隨處學習

善用零碎時間,每天在晨跑中、吃飯時、課間、課前、休息前等零碎時間裡記憶詞語,背誦公式,破解疑難,調整情緒。

無論怎樣各具特色,有一點他們是一致的:保證學習時間,學會見縫插針利用好空餘時間,經過日積月累,效果很可觀。

2、書寫習慣

孩子的字跡可以反映一個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孩子是否在意自己的書寫格式和學習態度,和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引導孩子面對自己的字,當別人看不到我們的人的時候,字就代表了我們的形象,非常關鍵。

另外,字體的好壞也可以反映一個孩子是否會認真做事。

3、獨立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有的一二年級孩子做作業的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等等」。

所以我們要讓一二年級的孩子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並且儘量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4、培養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

要想孩子喜歡閱讀,家長本身就要閱讀才行。

有些孩子家裡連一本繪本都找不到,家長卻希望孩子成為人人稱羨的學霸。現在有很多繪本都是依照孩子的年齡階段或者是學段來編制的。

一年級的孩子,自然就有與之匹配的閱讀繪本。建議家長不論家有多小,都建一個小小的閱讀書吧,讓孩子的閒餘時間泡在書吧裡,喜歡閱讀的習慣就養成了。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好習慣,這樣才有利於孩子以後的學習,以身作則,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早期教育對孩子來講是多麼重要。尤其在孩子5歲以前,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養成,而這其中,繪本的作用不容小覷。

我自己給孩子看的這套《小松鼠行為習慣管理繪本》,就特別適合5歲以前的孩子,內容也非常詳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你的寶寶有這些習慣嗎?自卑、膽小、害怕、嫉妒、耍賴、矯情、擔心、挑食。

《快樂小松鼠行為習慣養成繪本》叢書共十冊,包含了十個不同的小故事,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提出簡單方便、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平均一本才3元錢,喜歡的家長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尤其這5個習慣
    我家大寶上小學的時候,我老師給我的一個忠告就是:「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相信很多父母會好奇,為什麼要小學一、二年級抓習慣?所以說小學一、二年級要抓習慣,尤其這5個習慣!如果孩子在1、2年級就養成這樣的習慣,那麼無論是初高中,他都會沿襲這種習慣,父母自然能省心不少。但想要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最初的監督是不可缺少的。但父母要注意,在監督的過程中不要說太多話,提前給孩子設定好目標以後,之後就在旁邊看書就好。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學生1-9年級「好習慣」表,轉給家長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學生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請老師轉給家長!中學階段的學習習慣也非常重要,關係到孩子能否上一個好高中、好大學。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學生1-9年級各階段好習慣養成指南,推薦老師們和家長們看看。
  • 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尤其這幾個習慣
    學生階段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開始階段,也是人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 特別是新入學的孩子,應該重視習慣培養,為後續的學習奠定基礎,給孩子的發展做好鋪墊。從某種意義上說,習慣可以決定人一生的命運,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習慣。 近年來,有一個很受家庭教育歡迎的說法: 父母應該給孩子愛和自由,給孩子空間和權利父母對孩子的最好教育方式,應該和孩子成為朋友。
  • 小學一、二年級,家長要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孩子才可能成尖子生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家大寶上小學時,老師在開學時就跟所有的家長強調:一年級的時候認認真真抓上1個月,比五年級盯1年更有效!想要孩子成為尖子生,首先要盯住孩子的習慣。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6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
    新學期開始,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假期延長,孩子在家,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段時間,先抓習慣,再談成績,下面這12個好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
  • 家長必讀:先抓孩子習慣,再談成績!
    新的學年,我們老生常談的依然是孩子的成績,不過想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今天,總結了12條可以促進成績提升的好習慣,看看你的學生(孩子)有沒有。如果欠缺,請督促孩子養成哦,習慣的力量不容忽視!1欣賞老師的習慣親其師,信其道。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
    尤其是準備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讓我們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
  • 小學一、二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好習慣比一百分更重要
    孩子上學後,最重要的是什麼呢?相信肯定有家長會說:「當然成績最重要了」。沒錯學習是重要,只有小學階段打好基礎,在未來上高年級的時候,孩子才能跟得上學習進度。但是在我看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剛上小學,我們不能只看孩子的學習成績,最先抓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小學時期知識都不是很難,孩子只要用心學點就能考取高分。但如果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再上幾年學很容易就被其他孩子拉開差距。
  • 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看完你就明白了
    「一二年級要狠抓孩子這些!」 教育界裡流傳一句非常中肯的話:一年級時狠抓孩子1個月,比六年級盯一整年更有效! 萬事開頭難,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
  • 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看完你就明白了(轉給家長)
    萬事開頭難,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所謂「贏在起跑線上」,就應該從一、二年級抓起。這裡所說的「狠抓」,不是一直盯著孩子,不是天天跟班主任聯繫,而是抓習慣,抓態度,抓行為,抓效率……俗話說: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提前給孩子鋪設一條更好走的路,需要從小抓起,也需要家長全力配合。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學生要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
  • 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看完你就明白了!
    教育圈裡流傳一句話:一年級時「狠抓」孩子1個月,比六年級盯一整年更有效!萬事開頭難,孩子的教育更是。所謂「贏在起跑線上」,就應該從一二年級抓起。這裡所說的「狠抓」,不是一直盯著孩子,不是天天跟班主任通話,而是抓習慣,抓態度,抓行為,抓效率……提前給孩子鋪設一條更好走的路,需要從小抓起,也需要家長全力配合。
  • 班主任提醒:先抓孩子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
    新的學年,我們老生常談的依然是孩子的成績,不過想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今天,總結了12條可以促進成績提升的好習慣,看看你的學生(孩子)有沒有。如果欠缺,請督促孩子養成哦,習慣的力量不容忽視!
  • 開學前: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好習慣請老師轉給家長
    學生階段是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尤其是準備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開學前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讓我們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孩子上小學之前,最好要養成這幾個習慣
    許多父母在上小學時會特別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我鄰居的母親就是這種情況。與她聊天時,她總是提到兒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比如今天在學校的表現怎麼樣,今天老師在課堂上講了什麼,並且「警告」兒子,他不只是在學校玩,又不會的問題一定要問問老師。
  • 小學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早看早受益(轉給家長)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一切教育都要從源頭抓起!因此,小學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看看以下這篇文章就清楚了。>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家長必須先做讀書人。一二年級要狠抓孩子的學習習慣,把習慣培養好了,以後就輕鬆了。※認真上課,獨立完成作業課堂上不東張西望,不講悄悄話,不搞小動作等等,集中注意力好好聽講。
  • 致小學家長: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好習慣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從孩子上小學的那一天起,就相當於踏上了起跑線。小學階段起跑做的好,地基打的牢固,衝刺的爆發力就強,中學階段的奔跑也會更加輕鬆。相反,如果孩子在起跑階段沒有站穩腳跟,在開頭就會被別的孩子落下一大截。孩子跑的吃力,家長看的著急,就想著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作弊,就越容易走進誤區。
  • 小學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早看早受益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一切教育都要從源頭抓起!因此,小學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看看以下這篇文章就清楚了。良好的學習態度,是有效學習的重要保障,是孩子持續取得優秀成績的天然強心劑。而學習態度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後天獲得的。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養成的關鍵期,家長一定要狠抓。
  • 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很多,上面的習慣都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習慣,在孩子12歲以前養成,會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老師、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做下去,這樣孩子上了初中後就會很省心了。
  • 班主任提醒: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家長說:要談成績,先抓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