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的代價:透支青春和父母的晚年

2020-12-18 騰訊房產

似乎從來沒有一個年代的年輕人像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如此悲催。他們買房遇到了歷史上房價最高的階段,也遇到了關於買還是不買歷史上爭論最激烈的時候。有的人為了做房奴而努力,有的人慶幸自己終於坐定了房奴,有的人為此透支了青春和對未來的夢想,有的人順便透支了父母的晚年。

做房奴似乎是這代人不可逃避的命運,那些窮二代、農二代、職二代,不做房奴又能怎樣?現在做房奴,才能避免後代不再做房奴。做房奴,是這代人必付的代價。

終於擠進了房奴的行列

11月15日,濰坊市冬季正式供暖的第一天。郭棟材一大早醒來,起身摸了摸床尾的暖氣片後,又甜蜜地鑽回溫暖的被窩。這是他搬進新家後的第一個冬天,供暖比想像中的要好,他覺得很幸福。

2011年年底,郭棟材拿出工作後攢的幾萬塊錢,加上從父母那裡「啃」來的十萬塊錢湊了個首付在濰坊市區北宮街上買下了他在這座城市、也是他人生中第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郭棟材告訴記者,交完首付的那一刻,他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房子有了,可從此也就背上了近三十萬元的債務,但有了房子就算是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經過幾個月的裝修,今年十月份郭棟材喜遷新居,搬了家後,他時不時地就約同事、朋友到他家吃飯打牌。郭棟材說,當年租房子住的時候,特別羨慕那些買了房子的同事,每次有人在辦公室裡炫耀自己甜蜜的小日子,他就暗自下決心,總有一天他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房子。而這一天終於實現了,他終於光榮地擠入了房奴的行列。

不過,郭棟材卻說,一開始他並不是買房主義的擁躉者。有一段時間他特別挺韓寒的一句話:「我的女朋友逼著我買房,我就送她2個字:滾蛋!」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想法慢慢動搖了,身邊的同事陸續買了房子,而自己也到了談婚論娶的年齡,房子就成了難以迴避的問題。而最終堅定郭棟材買房決心的還是他的父母。郭棟材說,他的父母都在農村,他們那個年代房子根本就不是問題,可現在不一樣了,人們對房子的概念變了,農村的房子再大都不算房子,而城市裡的房子再小也算有房。為了方便兒子找對象,兩位老人還是拿出攢了一輩子的錢支持兒子買房。

完全不像中國的第一批房奴,至少有人發了橫財,郭棟材覺得自己這一代人似乎正好處在一個悲催的年代。房價是最高的時候,有人勸你別買房,房價遲早會降,又有人勸你趕緊買,不然以後更貴。郭棟材想不了那麼多,他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他算了算照現在的工資水平,他得20年後才能還完所有的貸款,可誰又能預料二十年後,哪怕是十年後的事情呢?

「就安心做自己的房奴吧」,郭棟材安慰自己。好在他有一份眼下還算不錯的工作,每個月4000元左右工資,近2000元的房貸,畢竟在濰坊這種三線城市,這樣的生活標準也糟不到哪兒去。

郭棟材並不後悔買房的決定,因為連他的偶像,那個當年豪言壯語的韓寒也未能免俗地成了房奴。在郭棟材看來,在濰坊當房奴,要比在上海當房奴幸福多了。

可是,郭棟材買房子的事卻一直被他在房產行業工作的哥們宋志斌鄙視著。

宋志斌是郭棟材的髮小,在房地產行業摸爬滾打的他卻是一個拒絕買房主義者。當郭棟材託他找關係買房優惠優惠的時候,宋志斌非常鄙視地說,就是你們這些傻子推高了房價。

必須付出的代價

工作已經十年的宋志斌至今仍然租住在濰坊市區的一間小公寓裡。經他手賣出去的房子有數百套,但他卻從不考慮為自己買套房子。

宋志斌所在的公司負責濰坊好多個樓盤的銷售,這幾年婚房逐漸成為一個主流。宋志斌發現,現在買房子的99.99%需要按揭,買房子的90%在25-30歲之間。根據宋志斌的統計,只有不足5%的人是靠自己的實力,不需要家裡的資助買房的。當然還有一些富二代,家裡早在他幾歲的時候就為他準備下幾套婚房。

有一次,宋志斌接待了一個大款,這個人來給他的兒子和老婆買房子,他原本以為這個大款的孩子沒有20也有18了,後來發現他兒子剛滿月,老來得子,想買一套房子慶祝一下,宋志斌本來擔心他兒子太小無法辦貸款,沒想到這個大款倒是替他們著想了,兩套房子120萬一次性全款付清。

可宋志斌遇到的大款還是少數,買房者中多數還是窮二代,農二代,職二代,他們沒有多少錢,可他們在買房的問題上卻表現得尤為迫切,這讓宋志斌一直很費解。

為此,宋志斌專門研究過鄰國日本的青年。宋志斌發現,日本青年結婚買房子也很貴,日本彈丸之地,人口密度很大,房價當然比較高,但日本青年卻不著急買房。日本青年怕買房限制自己去其他城市欣賞美好生活的機會,也不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可是中國青年卻不是這樣,他們希望安個家安心穩當地過生活,不惜借貸做房奴。當然,這只是一個社會上流傳已久的原因。宋志斌還發現一個根深蒂固的傳統問題,那就是,這個社會普遍認為,誰有房,誰就是有為青年,沒有房,就沒出息,現在為數不少的女士、以及家長對年輕人的評價標準大抵如此。

可郭棟材卻不以為然。他覺得,每個時代的社會價值標準都會有所不同,為了適應這樣的標準,每個時代都需要有人付出代價,他覺得自己以及和自己一樣選擇的人就是那些付出代價的人。

又有什麼辦法呢

宋志斌依舊堅持自己不買房的信念,在同齡人圈子裡他是個另類。儘管大多數人不理解他的想法,但他總在試圖揭穿一個秘密。在研究改革開放的經濟現象時,宋志斌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輿論引導經濟的秘密。

宋志斌向記者例舉他的證據:在上世紀70年代,電話剛剛興起的時候,就有輿論稱,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富裕人群的象徵,是身份的標誌。所以,在上海即使安一部電話5000多,也有很多人排隊去買。圖的啥?身份,面子,潮流!媒體輿論引導之。現在座機5000元?笑話,白送都未必有人要。

上世紀70年代結婚「三大件」指的是自行車、手錶和縫紉機。到了80年代則變成了冰箱、彩電、洗衣機。到了90年代,「三大件」水漲船高了,更新成電腦、空調和摩託車。如今,結婚「三大件」被默認成房子、車子和票子。每一個時代的商品工業的大發展,都會隨著輿論引導。不引導誰去拼命買彩電,洗衣機,不引導這些海量生產的產品賣給誰?昔日昂貴的電話,冰箱,彩電,現在說起來是不是不值得一提?這裡面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

而現在,輿論則在引導大家買房子,時不時製造一些房子稀缺、房子漲價之類的輿論氛圍,於是儘管房價越來越高,人們仍擠破頭地去賣,這跟當年排隊買電話有什麼區別呢?

不過,宋志斌樂觀地認為,房地產的好日子就快結束了。因為,做麵粉的,賣魚的,做鞋的,搗鼓蔬菜的,都湧入這個行業,瘋狂買地,瘋狂建房。不爭的事實是,房子越來越多了,按照價值規律,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

現在社會獨生子很多,再過10年,最簡單的估計:自己父母一套房,老婆父母一套房,小兩口還有1套房。等再過10年,雙方父母去世,這樣一家就3套房。再過10年,這個父母還會為孩子再買套房嗎?到時候房子還會永遠上漲嗎?大家有房子住了,買房子的人少了,房子就不會漲了。

所以宋志斌認為,房子永遠上漲論,是絕對謬論,照現在的瘋狂速度,用不了20年,甚至15年,房子就悲劇了。

可這樣的結果,郭棟材也不是沒有想過,可是十年、二十年的事對他來說實在太遙遠了,重要的是當下,重要的是,他的父母沒有房子,他不是那個二十年後可以坐享其成的獨生子。年輕人買房,確實透支了短暫的青春和對未來長久的想像力,有很多人還透支了父母的晚年。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對郭棟材來說,他們做房奴,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後代不再做房奴而已。(記者 蔚曉賢)

(齊魯晚報 蔚曉賢)

相關焦點

  • 北京房奴VS紐約房奴
    房奴這個詞流行了幾年之後,漸漸沒什麼人提了。因為到2007年底之前,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原來有房奴做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至少意味著每個月不用再交房租,不用再捂著錢包心臟狂跳,生怕自己存錢的速度就是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了。不知道房奴這個詞是不是中國人原創,但世界是平的。當「房奴」直白地翻譯成英語的時候,一樣能引來紐約年輕人熱淚盈眶,而且,他們的房奴道路,比中國的年輕人更加悲壯。
  • 那些拼命想成為房奴的年輕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奴,一種是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如果我們還沒有成為房奴,那是因為我們正走在「成為房奴」的路上。近日,英國滙豐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七成「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8年生)名下有房,比例居全球首位,而在無房者中,91%今後5年內有購房計劃。
  • 為何願當房奴?因只是普通人!
    「你是傻子麼,為什麼這麼痛苦,這麼難走,還要去當房奴」,既然做房奴這麼辛苦,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甘之如飴,舉全家之力買房?因為嘴上說的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嘛。高曉松和金星說過他們一輩子都不會買房,只因他們不是普通人。
  • 「房奴」和「無房族」無差別?專家:再過個幾年,區別就出來了
    他們每月收入的大部分用來償還抵押貸款,這些人也被稱為「房奴」。有些人買不起房子,或者是買得起而不買,就選擇租房住,這種類型的人也被稱為「無房者」。「房奴」和「無房」有什麼區別?我應該買還是租?剛買了房子的人,成為「房奴」基本上羨慕「無房者」,因為「房奴」支付了大部分的月收入為抵押貸款,和生活水平的差異,在買房子之前是顯而易見的,「無房者」不是那麼擔心,除了每個月付租金收入可以自由消費,生活是非常愉快的,如果時間推到20年甚至30年後呢?很多人都熟悉「房奴」這個詞。房價太高,許多普通人買不起。所以我們不得不向銀行借錢,成為房奴,然後每個月還錢。
  • 北京「房奴」成睡眠問題「覺」主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11日報導:日前,由慈銘體檢集團、中國醫師協會HMO、中國醫院協會MTA、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聯合發起的「2010(第二屆)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之房奴及逸居環境」第一階段調查數據發布。調查顯示,北京位列全國5大睡眠質量差城市榜首,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位居其次。
  • 房奴們的生活內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淪為了房奴?
    剩下為數不多的學校也和城市裡的學校以及在教學質量上存在本質上的差距。房價按三線城市的算也得6000~8000/平米,每套房按100平米計算得60~70萬,首付最少得交25~40萬,即便農民拼命的交了首付,他們也徹底的淪為房奴中的乞丐式人群。
  • 當房奴這麼痛苦,為什麼還要當房奴
    ,這麼難走,還要去當房奴」人們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裝一個能2秒出熱水的龍頭,放一個到房頂的衣櫥,電線全部走暗線,再加上一個梳妝檯,而不是只有一面鏡子,和一個桌子。」這些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這三種人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欲做房奴而不可得。是的,現在這個年代,就是欲做房奴而不得的年代。
  • 房奴是一場豪賭 未來「房奴」將被套一輩子?
    事實上,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當房奴都不會是一段輕鬆的旅程。「退伍」房奴還清貸款 坐享增值紅利陳先生是上海最早一批房奴中的一員,對於這個「奴」字,他覺得用得一點都不過分。 12年前,研究生畢業的他拖家帶口來到上海工作,為了在這個大城市紮下根,他咬牙貸款買了房,總價40多萬。
  • 今日單詞---房奴
    但與此同時帶給中國普通工薪階層的另外一個便籤就是「房奴」。那麼究竟何為房奴?這個詞用英文又該怎麼表達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房奴」意思為房屋的奴隸。「房奴」是指城鎮居民抵押貸款購房,在生命黃金時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佔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償還貸款本息,從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長期壓力,影響正常消費。
  • 英語流行詞彙:婚奴 車奴 房奴
    Note that 「車奴」 and 「房奴」 are other common varieties of white collar 「奴」.例句:「在眾多「婚奴男」中,很多人非理性的透支…是因為感覺自己完全有能力來應付,堅信自己將來能成功「With lots of the 「marriage slaves」, people irrationally overdraft their bank accounts…because
  • 細說「房奴」的翻譯
    《蝸居》真實地展現了「房奴」的艱辛生活,讓每個有著痛苦買房經歷的人都有強烈的認同感。對於「房奴」的英語翻譯,有mortgage slave和house slave兩種,哪種更地道呢?今天來看一下吧。如今,「房奴」的翻譯也成了熱點問題。新出版的兩部漢英字典都在做產品宣傳時著重介紹了這個詞的翻譯。
  • 「聖地」甲子園背後是苦澀現實 感動的熱血青春也要付出代價
    第101屆夏季甲子園落幕,這裡有感動,有青春,有熱血,有奇蹟,當然也會有殘酷的現實。 第101屆夏甲,繼去年金足農和吉田輝星之後,甲子園賽場上依然上演了王牌投手扛起全隊,奮鬥到最後一刻這一百看不厭的青春熱血劇。但是,日本高中棒球「新大谷」佐佐木朗希的缺席,讓人唏噓不已的同時,也引發了新的爭議。
  • 一場疫情讓房奴知道買房的壓力,且行且珍惜
    「房奴」主要發生在80後90後的年輕人,這兩代的年輕人很不幸的趕上了高房價,但相反的是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這是我國發展經濟突出的一點,如果您不成為房奴在當前經濟體制上幸福指數是最高的,偏偏年輕人為了一套房努力奮鬥幾十年,最可恨的是啃老族害了父母一代人。
  • 有這3種父母,是子女的悲哀,晚年容易拖垮子女,希望你家沒有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過得豐衣足食,平平安安。可生活中也有一些父母,雖然說明明很愛孩子,可是自身存在一些問題,到了晚年的時候,很容易拖垮子女的生活。而作為子女的人來說,人生最大的幸運就是父母晚年健健康康,不給自己增加更多的負擔。
  • 房奴向天再借五百年
    雖然房地產信貸增長勢頭回落,個人住房貸款抵借比率和期限均有所下降,但面對高額的房價,依舊有無數多的人希望加入「有房一族」,淪為房奴。自從貸款以後,為了房子,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每天起早貪黑,6點半起床趕公交車,早餐只吃兩個,牛奶也不敢喝。乘公交車時絕對不坐有空調的,這樣可以便宜一塊錢,絕對不會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打車。
  • 那些喜歡偏心的父母晚年過得如何?逃不過這3種結局,心酸又現實
    那些喜歡偏心的父母,晚年都逃不過這3種結局,既心酸又現實家長別不在意。給家長的建議:家裡有二胎的家庭,作為父母一定不要由於二寶小,就把更多的呵護和愛給二寶,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最公平的愛,不要由於父母的偏心,而傷害了其中一個孩子的心。
  • 買房的人都成了房奴,沒買房的人成了什麼,你有什麼看法
    很多人認為,房奴是專指那些貸款買房,然後一生身背房貸的人,而我認為,房奴是指由於住房問題身背巨大經濟壓力的人,目前來講房奴可分為兩類人:一種是貸款買房的人,這類人是自己的房奴,還完房貸之後房子終於屬於自己了;另一種是租房住的人,這類人是房東的房奴,每個月掙到的錢大部分交給了房東,然後房東又拿這些錢去還房貸,還完房貸之後,房子終於屬於房東了,而租客還是一無所有。
  • 「雙兒戶」和「雙女戶」的家庭,父母的晚年生活,差距不止一點點
    1、操心程度不同在我國傳統的思想裡,照顧孫輩的主力軍應該是爺爺和奶奶。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男孩,那麼也就意味著父母要一直為孩子操心,不僅要操心他們的婚事,也要操心他們的子女,也就是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自然而然也就沒有自己的晚年生活可言。
  • 電影裡的「房奴」,就是這個樣子
    家和萬事驚其實關於「房產」類型的電影,大陸倒是拍了不少,而在香港的類型片裡,著重表現房奴的類型片很少,印象裡就只有那部彭浩翔的《維多利亞一號》,不過兩部電影除了在關於「房奴」題材上有交集之外,其他方面並無相似之處,相比《維多利亞一號》的憤怒、暴力、情緒宣洩以外,本片多了一種壓抑和荒誕。
  • 《漢法大詞典》出版 收錄房奴、微信等詞(圖)
    《漢法大詞典》出版 收錄房奴、微信等詞(圖) 2014-12-29 09:27:56值得一提的是,編纂詞典的16年間,黃建華教授不幸罹患晚期肺癌,但他用生命同病魔賽跑,創造了晚年奮鬥的奇蹟。  國內最大規模漢法詞典  房奴、微信等詞也收錄  28日的座談會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詞典出版方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