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房奴」的翻譯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蝸居》真實地展現了「房奴」的艱辛生活,讓每個有著痛苦買房經歷的人都有強烈的認同感。對於「房奴」的英語翻譯,有mortgage slave和house slave兩種,哪種更地道呢?今天來看一下吧。

如今,「房奴」的翻譯也成了熱點問題。新出版的兩部漢英字典都在做產品宣傳時著重介紹了這個詞的翻譯。《漢英大辭典》的翻譯簡單些,只有對應詞 mortgage slave,《漢英詞典》則複雜些——mortgage slave; house slave (someone under the pressure of paying back housing mortgage loan)。

這兩個譯法孰好孰壞?在我看來,單用mortgage slave足以。若用house slave可能會適得其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看到house slave一詞,英美人士可能馬上會想到奴隸制廢除前在家中充當傭人的奴隸。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信息,house slave一詞早在1738年就有(Some people have a good many House-Slaves...and they live so well and easy, that it is sometimes a very hard matter to know the Slaves from their masters.)。當時的slave通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house slave(若譯作「家奴」[《現代漢語大辭典》:私家的奴僕可能也會起誤導作用);另一類則是field slave(田奴或莊園奴隸)。美利堅的開國元勳華盛頓就是出身於種植園主家庭,家中應該有不少奴隸。據說,他也包過「二奶」——一個年僅15歲的穆拉託人(mulatto,即黑白混血兒),名叫Venus,還是他家的house slave。

不過,也有媒體曾用過house slave一詞。例如, 1月20日的CNN上就有題為 Chinese 'house slaves' grow in booming economy(中國經濟蓬勃發展,房奴數量大增)的報導。既然house slave是放在引號中的,所以就不是表示這層意思的地道英語。

那mortgage slave地道嗎?答案是肯定的。英國的多家報紙都曾用到過這個詞。例如,《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在2008年4月16日就刊登了一篇題為Is Britain a nation of mortgage slaves?(英國淪落為房奴的國度了嗎?)的文章。

如今,奴字漫天飛,像「卡奴」、「婚奴」、「車奴」、「孩奴」、「白奴」、「租奴」、「壟奴」等時髦詞日漸充斥著報端。在翻譯這類詞時,若將slave當作萬能鑰匙,那是萬萬不可以的,否則會鬧大笑話。

相關閱讀

房奴 mortgage slave

孩奴 child's slave

蟻族 ant tribe

裸婚 naked wedding

(來源:新浪教育  編輯:Julie)

相關焦點

  • 北京房奴VS紐約房奴
    房奴這個詞流行了幾年之後,漸漸沒什麼人提了。因為到2007年底之前,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原來有房奴做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至少意味著每個月不用再交房租,不用再捂著錢包心臟狂跳,生怕自己存錢的速度就是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了。不知道房奴這個詞是不是中國人原創,但世界是平的。當「房奴」直白地翻譯成英語的時候,一樣能引來紐約年輕人熱淚盈眶,而且,他們的房奴道路,比中國的年輕人更加悲壯。
  • 當房奴這麼痛苦,為什麼還要當房奴
    選擇當房奴,就是選擇了湊齊首付,然後慢慢的還貸款的一條路,這條路崎嶇難行,坑坑窪窪,十分艱辛。但是你當還是不當?,這麼難走,還要去當房奴」人們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一開始大家都有20萬,但是我當了房奴,房價漲的飛起,一年沒準就變成了50萬,你苦兮兮的幹了10年,也就我一年50萬的水平吧。這時候還痛苦麼,當然痛苦,畢竟要還月供,但是比起無路可走,突然被擠倒了的,那真是舒服的不知道哪裡去了。
  • 房奴是一場豪賭 未來「房奴」將被套一輩子?
    「房奴」一詞是近日不少熱門新聞的關鍵詞。比如,中國首批房奴即將迎來還清貸款的日子,無債一身輕,甚至在房產增值數倍後「負翁」變「富翁」。再比如,新疆克拉瑪依市某運輸公司從事原油拉運工作的何某,因為每個月幾千元的房貸壓力,鋌而走險私自盜賣原油40多噸,價值16餘萬元,日前被警方抓獲。
  • 今日單詞---房奴
    但與此同時帶給中國普通工薪階層的另外一個便籤就是「房奴」。那麼究竟何為房奴?這個詞用英文又該怎麼表達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房奴」意思為房屋的奴隸。「房奴」是指城鎮居民抵押貸款購房,在生命黃金時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佔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償還貸款本息,從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長期壓力,影響正常消費。
  • 專家細說翻譯資格考試
    專家細說翻譯資格考試     10月12日,記者獲悉,國家二、三級翻譯專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公布,對考試的語種、考試方法各語種都設口譯、筆譯考試  據了解,二級、三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設英、日、俄、德、法、西班牙、阿拉伯等語種。各語種、各級別都同時設口譯和筆譯考試。口譯考試設《口譯綜合能力》和《口譯實務》兩個科目,其中二級口譯考試《口譯實務》科目分設「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兩個專業類別。
  • 為何願當房奴?因只是普通人!
    「你是傻子麼,為什麼這麼痛苦,這麼難走,還要去當房奴」,既然做房奴這麼辛苦,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甘之如飴,舉全家之力買房?因為嘴上說的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嘛。高曉松和金星說過他們一輩子都不會買房,只因他們不是普通人。
  • F1應該翻譯成「一級方程式」嗎?
    問題是,這些外語縮略語中,我們有很多已有的翻譯,本身就是錯誤的。比如,有人建議將「一級方程式汽車賽」簡稱為「一方賽」。但這個體育比賽項目的名稱,漢譯本身就錯了,如果在此基礎上簡稱「一方賽」,同樣是錯的。
  • 房奴向天再借五百年
    雖然房地產信貸增長勢頭回落,個人住房貸款抵借比率和期限均有所下降,但面對高額的房價,依舊有無數多的人希望加入「有房一族」,淪為房奴。自從貸款以後,為了房子,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每天起早貪黑,6點半起床趕公交車,早餐只吃兩個,牛奶也不敢喝。乘公交車時絕對不坐有空調的,這樣可以便宜一塊錢,絕對不會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打車。
  • 這條幅創造了「房奴體」(圖)
    2月8日晚,網友「瑤海一怪」發出的網帖中貼出一張照片,照片中是一個賣皮鞋的小攤子,但是小攤前大紅條幅上的標語卻有些雷人:「三十萬貨物變十萬資金,房奴的壓力讓我低下頭」。  網帖中寫道:「這是我星期日在花衝公園內所見,喇叭裡喊得還要深情些。如此甩貨,還是第一次看到,隨手拍下給各位瞧瞧。」
  • 電影裡的「房奴」,就是這個樣子
    「房價」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北上廣深大城市的房子貴,房奴還貸壓力大,香港也一樣。好不到哪去。家和萬事驚其實關於「房產」類型的電影,大陸倒是拍了不少,而在香港的類型片裡,著重表現房奴的類型片很少,印象裡就只有那部彭浩翔的《維多利亞一號》,不過兩部電影除了在關於
  • 房奴們的生活內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淪為了房奴?
    房價按三線城市的算也得6000~8000/平米,每套房按100平米計算得60~70萬,首付最少得交25~40萬,即便農民拼命的交了首付,他們也徹底的淪為房奴中的乞丐式人群。四哥說:這就是典型的房奴,他們並不是不勤勞,善良的他們為了孩子能不輸在起跑線,真可謂是拼上了自己的所有。
  • 房奴的代價:透支青春和父母的晚年
    有的人為了做房奴而努力,有的人慶幸自己終於坐定了房奴,有的人為此透支了青春和對未來的夢想,有的人順便透支了父母的晚年。做房奴似乎是這代人不可逃避的命運,那些窮二代、農二代、職二代,不做房奴又能怎樣?現在做房奴,才能避免後代不再做房奴。做房奴,是這代人必付的代價。終於擠進了房奴的行列11月15日,濰坊市冬季正式供暖的第一天。
  • 熱詞分享:「房奴、薪奴」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我們分享一個時下最熱門的詞「房奴」,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那們我自己其實也是一個「房奴」,每個月在還按揭。那麼到底怎麼用英語表達呢?mortgage slave 房奴; 車奴mortgage 指按揭貸款,和"loan"有區別, 比如我們可以說 student loan 學生貸款,但不可以說 student mortgageAs far as I'm concerned,
  • 那些拼命想成為房奴的年輕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奴,一種是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如果我們還沒有成為房奴,那是因為我們正走在「成為房奴」的路上。近日,英國滙豐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七成「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8年生)名下有房,比例居全球首位,而在無房者中,91%今後5年內有購房計劃。
  • 「房奴」「宅男」英語怎說
    「房奴」怎麼說?近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推出《漢英詞典》(第三版),許多社會焦點用語被收錄,全詞典共增收新詞、新義10000餘條,涵蓋語文、時事、經濟、科技、網絡等諸多領域。此次新版一推出,立即成為一個文化話題,外研社《漢英詞典》是新中國第一部漢英詞典,也一直是英語學習的經典工具用書,「如此大幅度收錄新詞是否有必要」成議論焦點。
  • 房奴的生活怎麼樣?豈能用一句話說得清楚的!首發
    這種就是,典型的社會底層房奴風暴吧!自從,成為了房奴之後!我的生活方式,就突然變得不怎麼幸福了呀!天天,憂愁為如何還清房貸而三思而後行!這種現象,也許就是一種通病吧!成為了房奴,房子的事情不知道困擾著多少人?歲月悠悠,迷魂藥房奴湯!把我們,這些普通平凡的人們給灌醉了呀!讓我們,都變得不知道如何下手?怎麼樣,才能真正突破重圍!
  • 一場疫情讓房奴知道買房的壓力,且行且珍惜
    「房奴」主要發生在80後90後的年輕人,這兩代的年輕人很不幸的趕上了高房價,但相反的是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這是我國發展經濟突出的一點,如果您不成為房奴在當前經濟體制上幸福指數是最高的,偏偏年輕人為了一套房努力奮鬥幾十年,最可恨的是啃老族害了父母一代人。
  • 北京「房奴」成睡眠問題「覺」主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11日報導:日前,由慈銘體檢集團、中國醫師協會HMO、中國醫院協會MTA、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聯合發起的「2010(第二屆)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之房奴及逸居環境」第一階段調查數據發布。調查顯示,北京位列全國5大睡眠質量差城市榜首,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位居其次。
  • 全款房與分期付款的「房奴」有啥本質區別?幸虧了解的及時
    由此而導致能夠全款買上房子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但是對於現在社會的人們來說,房子又是剛需,是不可或缺的東西,由此人們為了有房住開始向銀行貸款,一片又一片的「房奴」油然而生。現在如此,那麼五年後呢?五年後的房價充滿著不確定性。那如果真是如此,對於現在買房的人來說是全款付款好呢?還是做一個「房奴」好呢?而兩者又有何區別呢?
  • 「房奴」、「蟻族」等詞彙火爆百度百科
    翻開百度百科,能夠看到諸如蝸居、蟻族、房奴、裸婚、剛需等等詞彙無一例外地佔據了最吸引眼球的位置,其關注度一路飆升。以房奴為例,它被瀏覽的次數達到了10萬餘次,而另一個炙手可熱的詞彙「蝸居」則高達300多萬次,這顯然不是一部電視劇就能夠引發的效果,在它的背後其實是很多對房子充滿渴求的人們近乎卑微的夢想。  透過現象看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