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浙江廣電集團播音指導(正高)、浙江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播音主持專委會秘書長、浙江少兒頻道主持人、浙江省首位希望工程形象大使。
曾主持浙江衛視《石頭剪子布》、《非常快樂碰》、《旅遊周刊》、《生活新主張》、《毛毛時間》,浙江少兒頻道《超級辣媽幫》、《辣媽健康站》、《九個萌寶一個媽》等欄目。
主持風格睿智靈動、如沐春風,廣受觀眾喜愛。
她是鬼馬精靈的少兒節目主持人毛毛,也是學員心裡認真負責,溫暖親近的毛毛老師。
第四年參與青少年全能主持成長綜藝《我是小主持》,毛毛始終保持著對每位學員的熱切關注和對節目呈現的超高要求。
最感謝家人體諒自己「不顧家」
毛毛的「毛估估」班,畢業展演的主題是感恩,感恩一路走來陪伴左右的家人、朋友。
▲「毛估估」班級畢業典禮現場
毛毛說,最感謝自己的家人,感謝他們體諒自己在暑假裡的「不顧家」。
從2016年起,每年暑假,毛毛都與「小主持」相約。
今年,毛毛化身「毛估估」班級的班主任,成班後的每一天,她都在幫學員們構思新節目,打磨節目細節。
「我再跟你對一下」、「我們下來再順一順」……在化妝間或彩排的舞臺,經常可以看到毛毛與學員溝通。
毛毛珍惜每位學員身上的天賦,尊重每位學員的興趣愛好。
在節目的編排上,毛毛讓學員們在舞臺上做自己,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毛估估」班級李淽越舞臺
學員李淽越活潑外向、多才多藝,舞臺的表現力強。
毛毛給她每期都設計了新造型,小蘇軾、科學家、少數民族……總能讓人耳目一新。
而對於愛好歷史,肚子裡墨水多的學員馮源,毛毛挖掘他的特質,拿歷史做文章。
馮源的節目都與歷史相關,將歷史上的趣事用新穎的方式呈現。
除去背後的準備,在舞臺上,毛毛也絲毫不吝嗇對學員們的讚美和鼓勵。
學員在接受觀察團點評時,毛毛向觀察員們介紹每個孩子的性格和背後的努力,讓觀察團對小學員們有更立體的理解。
小學員在舞臺上難免有些緊張,忘詞的時候,在舞臺一側的毛毛也會用溫暖的眼神送去鼓勵。
一直和小學員們保持緊密聯繫
參加了四屆《我是小主持》,毛毛和以往幾屆的許多小學員至今還保持著緊密的聯繫。
孩子們在學校或生活裡取得一些成績時,都會第一時間告訴毛毛。
好幾個孩子陸陸續續當上了學校的大隊長,毛毛說:
「雖然大隊長不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但是孩子們通過這個活動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也讓學校裡面更多的老師和同學發現了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站上了更高的平臺,取得了更多的機遇。」
在毛毛的理解裡,《我是小主持》更像一場研學活動。
▲「毛估估」班級學員馮然、徐浩天合作表演
「在這樣的活動中,學員來到了一個平時不會有的環境中,這裡可以讓他們增長見識,既能看看其他孩子能力的邊界在哪兒,也能反思自己能力的邊界在哪裡。」
「這次的活動也是一次很好的自我開發,可以幫助學員打破固有認知,了解到原來主持人不只是背稿子, 還需要自己設計,自己安排,將自己的創意融入節目中。」
毛毛特別強調,在參加小主持的過程中,學員需要和團隊的夥伴一起原創內容,這就需要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自己身上的烙印,「像做化學實驗一樣,把高錳酸鉀和氯化氫放在一起,創造一種新的物質。」
▲「毛估估」班級學員劉貝諾、吳文鉞合作表演
「在這樣的創造活動中,讓大腦激蕩,創造一些新的東西,這種體驗是非常美妙的。」
毛毛說,「對於我們班級的所有孩子來說,這都是一段很難忘、很幸運的特殊經歷,孩子會對自己更自信,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也能更勇敢表達。」
給學語言孩子的小建議
身為浙江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播音主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的毛毛,對孩子們語言口才的提高十分關注。
她為想要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家長和教育者提了幾個建議。
1.關注頭部節目,不要閉門造車
作為專業的節目主持人,毛毛看重節目給社會帶來的影響。
「我更希望能夠為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帶去好的內容、好的引導。」
▲「毛估估」班級學員李淽越、常伊合作表演
「我們的節目是一個標杆,學語言的孩子都應該看一看。學員們在節目中的呈現,是和我們專業的導演、舞臺團隊一起做到的最好的展現,是最優質的內容,所以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關注我們的節目,不去閉門造車。」
2.語言不僅僅是表演一個繞口令
毛毛覺得,一個優秀的主持人,肚子裡一定要有些東西。
「語言是一門工具,一個人一開口就知道這個人讀過多少書,走過多少道路,他的人生經歷、閱歷、情商、智商都會通過語言體現出來。
每個人在生活、工作、學習中都需要使用語言,所以,語言能力的體現不僅僅是表演一個繞口令、講一個故事、朗誦一段詩詞。」
▲「毛估估」班級學員丁懂、張梓陽合作表演
毛毛說,語言作為表達的工具是開放的。
「在一個開放的對話場合,通過眼睛、耳朵、大腦接收現場環境帶來的信號,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並將這些信息轉化為語言藝術輸出,提升孩子的反應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這才是語言交流的核心價值。
我們需要進行開放的交流,需要對別人的問答有反應,也要看周圍的反應,互動環節中的細微的差距,這才是孩子們拉開差距、脫穎而出的重點所在。」
3.孩子多說,家長和老師少說
毛毛說,語言是為了交流,在日常的學習和培養過程中,語言能力的培養方向不能偏。
▲「毛估估」班級上官子墨、沈巖合作表演
「不要太注重所謂的表達技巧,更多應該引導孩子擁有表達和交流的欲望,學會用腦說話。」
培養孩子用腦說話,不是追求爆款,要求孩子背誦那些陳舊的內容。孩子明顯不能理解的內容,強行背誦反而會妨害孩子語言的發展。
引導孩子多說,老師和家長則應該少說。
每場錄製結束後,毛毛都會來到舞臺,和自己的學員聚到一起。在孩子簇擁中,毛毛露出開朗的笑容。
當我們問到,通過這次的活動,什麼是最想傳遞給大家的。
毛毛回答,「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認真,只要認真,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好的。」
停頓了一會兒後,毛毛補充:「還要保持一顆童心,一顆好奇的心,不斷學習,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