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劉巖1月12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的提案關注了中小學生桌椅高度調整。她認為,不合適的課桌椅對坐姿、視距都有影響,會危害學生身體健康,建議北京中小學校儘快調整課桌椅高度,與學生身高匹配。
顯然,「儘快調整中小學桌椅高度」的題案具有現實意義。
一方面,中小學生的平均身高和體重都已今非昔比。此前教育部有信息透露,根據第三方評估提供的數字,從2010年到2014年,中小學生平均體重上漲1KG、身高上漲超2CM。而這,還沒考慮學生群體中的「高個子」「大胖子」。
另一方面,前不久有數據稱,目前我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45.7%、初中生為74.4%、高中生為83.3%、大學生為86.4%,其中85%—90%為近視眼,全國近視眼中小學生預估超過1億人。以至於教育部進一步要求各地中小學嚴格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綜合施策全面防控青少年近視。
雖說青少年視力不良率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但桌椅過矮,導致學生坐姿不正確,進而讓學生患上近視眼,無疑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不僅如此,當學生看書寫字不是弓腰駝背就是擰腰屈腿,還容易導致脊柱彎曲、變形、駝背等,還會影響學生的肺、血液循環、呼吸和消化功能。
事實上,讓桌椅高度與學生的身高相匹配,是有「國標」可以依循的。
《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及技術要求》(GB/T 3976-2014)中,對於學生不同的身高範圍,相應的桌面高、座面高也做了具體的要求,都標明不同的課桌椅型號。只是遺憾的是,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在現實中並沒有很好的落實到位。學生桌椅高度通常是多年不變,不會隨著學生的增高而「增高」。
如果說以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低,公共教育資源供不應求,只能保持一個最低標準的話,那麼在校園設施越來越好,硬體標準、軟體環境愈加不可同日而語的情形下,教育管理與服務也應該與時俱進,理應從「有沒有」向「好不好」邁進,要更加的凸顯以學生為本。
從這個意義上說,「儘快調整中小學桌椅高度」的題案也是對精細化教育的呼喚。
事實也正該如此,近年來,社會輿論不時出現的對眼保健的質疑,對校園「毒跑道」的譴責,以及對教材「低級錯誤」的批評,諸如此類,皆顯示出人們對關乎孩子一生的教育有了更多的希冀和要求,公共教育服務需要向精細化方向發展。
來源 | 中國青年網 ;作者 | 劉孫恆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原文名 | 「儘快調整學生桌椅高度」呼喚精細化的教育
值班編輯 | 陳偉 總編 | 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