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校長,相信很多人腦海中首先出現的形象就是「威嚴、慈祥、德高望重」,甚至還有可能帶點白髮或者皺紋。因此,第一次見到柳行中心小學校長俞佳唯的時候,讓人有些意外。
1990年出生的俞佳唯,一張稚氣未脫的臉龐,一身樸素清新的衣著,看上去就像個在校大學生。但是,在她身上卻有著一股與其溫文爾雅的外表極不相符的闖勁。從2013年畢業分配到柳行中心小學後,她在這裡從班主任、大隊輔導員、教導主任到校長,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用努力贏得大家的認可。
角色轉換她用「努力」迎接挑戰
「以前無論是任課老師,還是大隊輔導員、教導主任,都只是執行者,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但是校長這個職位,需要負責學校的整體工作,不能有一絲的鬆懈。 」2019年,俞佳唯開始擔任柳行中心小學校長,這對於從教只有7年的她來說,是一次機遇,更是一次挑戰。
「既然擔任了這個角色,就要努力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俞佳唯接過這個重擔之後,雖然有過顧慮,但很快,她就把這份壓力轉化為動力。她積極參加校長業務培訓,翻閱書籍,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儘自己努力把本職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我們學校青年教師較多,佔了全校老師的79%。」青年教師隊伍的發展,一直是俞佳唯關心的問題,針對學校年輕老師多、經驗不足的情況,她提出了「朋輩互助」的模式,讓青年教師結對,形成學習共同體。
「青年教師結對互助,就像『照鏡子』一樣,可以從對方身上看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同時學習到對方的優勢,從而起到提升自我的效果。 」該模式推行以後,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學校青年教師在省、市、區的各類業務評比獲獎數量眾多,課題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明顯提高。
在這一年中,為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在金塘管委會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新建了報告廳、食堂、錄播室,通過遠程同步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和定海小學孩子同上一節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同時,這也給了青年教師更多的學習機會,促進教師團隊的專業化發展。
是校長也是孩子們親切的「大姐姐」
「早上好啊,聽說昨天你表現很好。 」「衣領有些歪了,老師來幫你整理一下。 」每天早上,柳行中心小學的門口都能看到俞佳唯的身影,只要來了孩子,她都會身體微微前傾,笑著和他們打招呼。
「不當任課老師了,就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經常和孩子們待在一起,所以每天趁早上這個機會和學生們聊聊天,和他們變得親近一點。 」成為校長之後的俞佳唯,很珍惜每一個可以和孩子們相處的機會,除了每天早上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她還堅持一天兩次的巡班,了解孩子們在學校裡的情況。
慢慢地,孩子們也對這個親切的「大姐姐」熟悉了起來,以前見到校長還有些拘束的學生,現在遇見她都會主動地打招呼。
在學校中有很多的留守兒童,有些學生則是父母工作忙碌,不能經常陪伴在他們身邊,對於這些孩子,俞佳唯往往會花更多的心思去關注他們、照顧他們,「作為教師,除了傳道授業,更重要的是要愛學生,讓他們在學校有家的感覺。 」
以身作則做好青年教師發展的陪伴者
除了關愛學生,俞佳唯把關心學校老師也當做自己的基本任務。
「學校特殊的位置,讓離島老師們往往面臨著交通不便,無法照顧家庭的情況。長期住校,更是讓他們工作時間和業餘生活難以有明確的分界線,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
作為離島學校的校長,俞佳唯深知老師們的不容易,所以她堅持和老師們一起留校,給他們安全感,並及時與他們溝通交流。「管理學校、管理團隊,我可能沒有很多的經驗,我能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則。
為了豐富老師們的課餘生活,俞佳唯花費了很多的心思。她通過青年教師俱樂部這個平臺,邀請專家講座,組織茶話會,讓老師們在課餘時間可以聚在一起討論課題、準備教案,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除此之外,俞佳唯還想出了「享趣燒烤」、「夜幕電影」、「心理瑜伽」等娛樂項目,讓老師們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有一個可以放鬆的環境。
「學校要讓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同樣也要讓老師能夠在這裡獲得幸福感,從內心認同這個學校的文化,認同我們自己在做實實在在的事情,而這最終收益的還是孩子。 」
來源:舟山定海教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