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蜂群裡面有著許許多多神奇的故事,比如蜜蜂釀蜜,築巢、哺育、產卵等等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過程,不管是蜂王、雄蜂、還是數量最龐大的工蜂,似乎每隻蜜蜂身上都充滿神奇的故事,也就是這些神奇的故事,造就了蜜蜂以昆蟲的形式過上了類似於高等動物的生活,不但蜂群內部管理嚴格,還擁有負責的通訊系統和防禦攻擊系統,很多蜂群內部發生的故事,可以說比咱人類還要先進。
很多朋友沒有了解過蜂群內部的通訊方式,比如蜂群通過巢脾來傳播的信息,可以實現單線或者多線的通話,這些「高科技」,與我們人類的電話相比可以說我們人類輸了無數年,但是卻真真切切的在蜜蜂這個體積只有幾十升的蜂窩中發生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神奇的昆蟲。
在蜂群中比較神奇的還有蜂王,可以說在關於蜜蜂的研究中,人們對蜜蜂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蜂王和工蜂上,因為這兩種蜜蜂,與我們養殖蜜蜂的意義息息相關,也正是這些研究,讓我們越來越了解蜜蜂。
在說到蜂王的時候,曾經很多朋友包括早期的研究人員都認為蜂王是一個蜂群中的雄性,統管著整個蜂群。這和很多高等動物的繁殖方式看起來比較相似,因為很多動物一隻雄性的確可以讓很多雌性繁殖,但是蜜蜂恰恰相反,而是多隻雄性讓一隻雌性繁殖,隨著蜜蜂研究的不斷深入,如今已經明確地知道了蜂王是雌性,且是蜂群中唯一一隻可以正常產卵的雌性蜜蜂。
一說到蜂王,我們很多朋友其實都見過,尤其是在外面鮮花盛開的時候,只要我們打開蜂箱,通常會看到很多蜜蜂把蜂王團團圍住,圍住的同時還不斷的退讓蜂王,其實這些蜜蜂就是服侍蜂王的,在蜜蜂養殖中我們養蜂人給了他們一個形象的名字,那就是侍衛蜂。
在蜂群中除了蜂王之外,還有工蜂和雄蜂,工蜂是一個蜂群的主體,雄蜂在蜂群中的數量一般不多,只有在少數情況下雄蜂數量會增加,但是和工蜂數量比起來也不值一提。從個頭上來看,雄蜂略小於蜂王,沒有蜂王那樣長的腹部,由於個頭較大,通常被很多養蜂新手誤認為是蜂王。
的確,在很多情況下,雄蜂在蜂群中的活動很像蜂王,都是大個頭,行動都緩慢,最容易讓新手誤解的是,雄蜂也會形成像蜂王一樣的侍衛圈,曾經很多網友告訴蜂部落,說自己的蜂群中出現了 多隻蜂王,這從蜜蜂的習性來說根本就不可能,根據圖片來看,其實都是把雄蜂誤認為是蜂王了。
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發現,如果蜂群中的雄蜂像蜂王一樣被工蜂形成了侍衛圈,一般都是蜂群中發生了問題,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一般有3種情況可能出現蜂群中的雄蜂被工蜂形成侍衛圈,現在就分享給大家,覺得有用,別忘了點個讚,本章內容包括下面幾個重點。
1.侍衛圈的作用
2.雄蜂侍衛圈形成的3大原因
3.出現雄蜂侍衛圈的應對方法
侍衛圈的作用
其實侍衛圈的最初研究,根據蜂部落小編的了解,主要是在蜂王的研究上。圍著蜂王的這些蜜蜂都是工蜂,這些蜜蜂主要就是照顧蜂王,蜂王不停的產卵,這中間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的,所以蜂王產卵一段時間以後就需要進食,這時候這些工蜂就會嘴對嘴的對蜂王進行飼餵;另外在蜂王產卵的時候,也需要乾淨的巢房,在蜂王排洩的時候,這些排洩物是需要工蜂清理的,其實這些工作,就是侍衛蜂的工作。
總的來說,蜂王的侍衛圈中的蜜蜂,主要的工作就是照料蜂王,為蜂王清理巢房、搬運排洩物、餵養蜂王等等,如果是在分蜂期,這些工蜂還有可能逼迫蜂王在王臺中產卵,逼迫蜂王分家。所以侍衛蜂並不一定都是對蜂王好的。
雄蜂侍衛圈形成的3大原因
對於雄蜂來說,雄蜂在蜂群中的作用就是提供雄性遺傳物質,在現在的網絡上很多女性把生孩子形象的說成了是孩子父親的快遞員,其實更形象的說,雄蜂在蜂群中的任務就是這個理,且是真的運送完遺傳物質以後就與蜂群無關了,原因就在於蜂王一旦交尾產卵就不會需要再次交尾。
雄蜂在蜂群中的作用並不大, 但是食量很大,這對於以採蜜為生的小蜜蜂來說,蜂群中有大量的雄蜂存在,會給蜂群造成非常大的採集負擔,所以有蜂王的蜂群中,工蜂並不喜歡雄蜂,甚至在缺蜜期的時候會驅趕雄蜂,甚至殺死雄蜂,但是在蜂群中需要雄蜂的時候,雄蜂也會受到工蜂愛戴,因為這個時候蜂群中需要雄蜂提供精子,這時候工蜂會短期的給雄蜂點「父親」的感覺,照料好雄蜂,就像照料蜂王一樣,其實要嚴格的來說,這個時候的雄蜂,更像我們人類理解的蜂王,很可惜蜜蜂的世界是一個母系氏族的世界。
從蜂群中需要雄蜂來看,其實蜂群中出現雄蜂侍衛圈的情況並不多,只要我們注意觀察,實際上就3種情況下會出現。
第一:蜂群即將分蜂
在蜜蜂即將分家的時候,蜂群中需要培育一隻新的蜂王,有了新的蜂王以後,蜂群中自然就需要雄蜂交配。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只要是在蜜蜂分蜂期的時候,蜂群中的雄蜂,很多都形成了侍衛圈,主要目的就是為蜂王交配提供充足的雄蜂。
對於這種情況來說,這屬於蜂群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雄蜂侍衛圈形成現象,屬於一種正常現象,只要分蜂期過了就消失了,不用作特殊處理。
第二:蜂群失王
在蜂群失去蜂王以後,蜂群中的工蜂會容忍在任何時候都有雄蜂存在,即使雄蜂的存在有可能導致蜂群滅群,為了保證蜂群中出現新王以後可以正常交配,工蜂會把雄蜂像蜂王一樣飼喂,形成穩定的侍衛圈。
對於這種情況形成的雄蜂飼餵圈來說,由於這是蜂群失王引發的工蜂接納雄蜂,所以我們需要考慮蜂王的質量,當蜂群失王以後,工蜂會培育急造王臺,由於急造王臺本身帶有應急性,所以質量上未必就是好的,所以為了保證我們的蜂王優質,可以適時的根據實際情況採用急造王或者引入產卵王以及成熟王臺。
第三:蜂王劣質
一個蜂群中的蜂王好不好,除了我們人類的判斷標準之外,工蜂還有一套評判一隻蜂王是否優質的標準,比如封我那個產下的蜂卵中雄蜂卵的比例多少,蜂群中蜂王物質的含量多少以及蜂王產下的幼蟲孵化以後的質量優質程度等等。
這些都是工蜂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的,當一隻蜂王變得劣質的時候,其產卵可能就會發生變化,蜂群中的蜂王物質含量就會受到影響,這時候工蜂就會認為這隻蜂王已經不再適合做本群蜂群中的蜂王,於是決定交替這隻蜂王,接納蜂群中的雄蜂以及外來雄蜂,為新的蜂王交配做準備。
對於蜂王劣質的情況來說,一般比較常見的有處女王產卵、蜂王受傷、蜂王變老等等情況,可以說從科學養蜂的角度來說,每一種情況對我們養蜂都是極其不利的,控制不好不但影響繁殖,還影響我們的蜂蜜產量,所以在我們發現蜂群中有蜂王存在,同時又有大量雄蜂存在,甚至還出現雄蜂飼餵圈,則我們應該考慮蜂王的優質程度,最好儘早更換,因為有王群未必會出現明顯的問題,但是群勢會慢慢下降,如果更換晚了,可能錯過大蜜源期,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蜂群中出現雄蜂侍衛圈的相關問題,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