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看到一個問題
家長帶異性孩子出門,上廁所是怎麼解決的?
很多商場都只有男女衛生間,沒有單獨的母嬰室,單獨帶小孩出門的時候,總會碰到這個尷尬的問題,各位寶爸寶媽有什麼好辦法嗎?
這真是一個好問題
同性之間習以為常的行為習慣
在異性之間可能就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麻煩
比如就在今天我們編輯這篇文章的時候
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小插曲
有時候這種「性別限制了想像力」
在養娃過程中容易被忽略
比如爸爸帶女兒去男衛生間、男浴室
媽媽帶男孩去女浴室
今天我們就分享一些帶異性寶寶外出
上廁所的經驗
▽▽▽
帶異性寶寶外出,遇到去公共衛生間如廁的問題,按照我們的建議,一般寶寶在2歲左右開始進行如廁訓練,這個寶寶的年齡至少是2歲左右了。
有的媽媽會說,2歲以下的寶寶怎麼辦呢?
2歲以下寶寶仍然穿紙尿褲的話,更換紙尿褲即可。紙尿褲吸水性強,對如廁的時效性沒有那麼急迫,所以可以回家更換或者找到母嬰室、家庭衛生間、無障礙衛生間更換即可。
如果2歲以下的寶寶已經開始如廁訓練,可以參考我們下面的這些建議:
1、首先當然是出門前讓寶寶先去衛生間解決一下,避免路途中出現意外。
2、其次是避免一個人帶異性寶寶出門。
3、在目的地選擇上,優先選擇自己熟悉的,有母嬰室、家庭衛生間和無障礙衛生間的商場或者其他場所。
到一個新的地方要關注母嬰室、家庭衛生間和無障礙衛生間所在的方位,以免寶寶著急如廁的時候找不到位置。
4、如果寶寶已經大了,可以自己去廁所,讓寶寶進去,自己在門口等,每隔兩分鐘喊一次寶寶的名字,確認寶寶回應沒有問題。
5、現在一些公共場所對母嬰比較友好,配備的有母嬰室,也有無障礙衛生間,但是一些景區、遊樂場所、飯店等等,可能沒有母嬰室、家庭衛生間和無障礙衛生間,怎麼辦呢?
一些飯店、景區或其他場所的衛生間是有隔間,男女共用,這種就比較簡單,帶寶寶進入隔間即可。
那麼沒有共用衛生間,寶寶必須進入異性衛生間怎麼辦?
首先要和寶寶說明,自己和他性別不同,原本是不能共同進入一個衛生間的,但是現在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所以這一次暫時和自己進入異性衛生間。
這個是在進入衛生間之前,一定要和寶寶說清楚的,以免寶寶對衛生間的性別區分產生誤解,認為自己可以隨意進出異性衛生間。
然後抱起寶寶,可以用圍巾、帽子、手遮擋一下寶寶的眼睛,避免引起衛生間內的恐慌和不適,也是為了避免異性對寶寶的視覺刺激,抱著寶寶迅速進入隔間,
關門後,幫助寶寶脫好褲子,讓寶寶坐在馬桶上或蹲好
自己出去,隔間門留縫隙,一隻手伸進去讓寶寶看到或者抓到,告訴他「媽媽或爸爸在這裡等你,結束後喊我」。
寶寶如廁後再進入隔間,幫助寶寶擦乾淨,穿好褲子,抱起孩子遮擋好眼睛快速離開衛生間,再找地方洗手即可。
有的家長可能會有疑問,有必要這麼麻煩嗎?不就是帶孩子去廁所,全程不超過5分鐘,小屁孩懂什麼?
寶寶一般3歲左右就能夠區分男女。
5歲左右會意識到自己是男還是女
6、7歲通過對照,會有性別羞恥感。
所以,不要再說寶寶小,什麼都不懂。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女公共浴室,一位媽媽帶著四五歲的男孩來洗澡,自己是不是下意識地躲一下?覺得心理上非常得不愉快,四五歲的男孩也是男性。女衛生間裡如果出現一個已經懂得男女性別差異的兩三歲男孩,雖然女衛生間裡公共區域不會有人袒胸露乳,但是整理一下衣服、補個妝等等還是會有,女衛生間這種私密場所出現異性,無論年齡大小,心理上難免會有不適。爸爸帶女兒去男浴室洗澡、男衛生間就更不必說那種視覺上的刺激,會給女兒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男孩進入女衛生間後,會看到補妝塗口紅、眼影、粉底,為什麼和爸爸去男衛生間不同?女性的如廁動作、身體跟自己怎麼不一樣?甚至可能會出現主動抓摸女性乳房的行為動作。
而女孩進入男衛生間後,會看到一排小便池前解開褲帶,站著小便的男性,為什麼和媽媽去女衛生間不一樣?男性的如廁動作、身體跟自己有差異,甚至可能看到生殖器造成的心理恐懼和好奇,會出現偷看爸爸的身體和模仿男性如廁甩動的動作。
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
6、還有一種情況,帶異性寶寶外出旅遊,一時找不到衛生間或者排隊人太多,寶寶等不及怎麼辦?
這種情況可以在外出時使用便攜馬桶,可以摺疊,套上一個塑膠袋,找一處比較隱蔽的地方就可以了。
男孩也可以使用便攜尿壺。
7、最後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求助於商場工作人員、景區工作人員、飯店服務員等等,自己在門口等待確保寶寶安全。
帶異性寶寶如何上廁所,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果不注意卻可能引起寶寶的性別認知、社會交往認知等等問題,今天分享了很多操作的細節,希望對爸爸媽媽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