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網訊(記者 曹彥強)走進漢中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一名孩子的哭聲格外響亮,同一間辦公室內,耳鼻喉科主任鄧海珊正拿著專業儀器,專心致志的給患者看耳朵的疾病,一邊看一邊讓患者放鬆……
鄧海珊,副主任醫師,在漢中市人民醫院有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加上不斷的鑽研,讓中耳炎不再是難治之症。
「耳朵,除了幫助我們掛著口罩、託著眼鏡腿啥的,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幫助收集聲音。其實,耳朵更精密的裝置在裡面。中耳炎是一大類疾病,早期的幹預、治療很重要,正確的診斷、規範的治療有些能恢復如初,但是有一部分沒有引起重視或者過去因醫療和設備條件限制沒有及時進一步治療留下了大家常說的『慢性中耳炎』,會經常出現耳朵流水、聽力下降等症狀,更嚴重的有周圍骨質破壞、各種併發症,甚至有癌變的可能。」鄧海珊說。
然而過去只有少部分患者通過「動刀」在顯微鏡下進行中耳病變的手術。隨著科技的發展,耳科醫生可通過微創耳內鏡技術做到「左手耳內鏡,右手人工聽骨,找回失去的聽力。
「中耳炎的治療難點在於貫通耳化膿,但是患者不夠重視,覺得只是一隻耳朵聽力差了,另外一隻還好呢,隨著年齡增大,患者的聽力會也越來越差。我們耳內鏡技術,通過自然通道,不需要耳朵後面大範圍的動刀,就可以改善聽覺,提高生活質量。而且,經過多年發展,現在科室做耳內鏡手術技術十分純熟,也深得患者信賴。」鄧海珊介紹說。
在鄧海珊的帶動下,2019年科室廣泛開展「耳內鏡下人工聽骨植入術;耳內鏡下鼓膜修補術;鼻內鏡下蝶竇開放術;等離子會厭囊腫切除術;鼻內鏡下行三線減張法鼻中隔偏曲矯正術;經口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在鼻竇手術鼻腔填塞患者快速康復中的應用」等 新技術。
「敬業+負責」 做科室「先鋒」
「一敬業,二責任心!」談起作為醫生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時,鄧海珊脫口而出。
「敬業才能不斷在新技術中取得突破,才能不斷了解患者的需求,責任心則是做好一名醫生所必須的。作為科室主任,我必須以身作則,給大家帶好頭。」鄧海珊進一步解釋說。
任科室主任2年,他和全科一起以「實幹興科、空談誤院」的發展理念,一步一個腳印的做好專科建設與管理,加強優質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
「耳鼻喉科是高風險的臨床科室,一切工作要以質量為核心,為了把醫療護理質量真正擺上科室管理核心地位,我們強化了個質量管理者的責任。各醫護小組將質量管理組織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形成人人參與、各盡其責、層層把關的質量安全氛圍。」鄧海珊說。
2019年,科室全年無差錯事故及醫療糾紛發生。全科醫護人員全部完成了公需科目培訓考試任務,合格率100%。
【來源:陝西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