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諷,又稱反語,是說話或寫作時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或寫作技巧,單純從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達的事物,而事實上其原本的意義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要從上下文及語境來了解其用意。
反諷也是英語寫作中的一種重要修辭手法(rhetoric)。下面就為大家分享10個現實生活中的經典英語反諷案例,通過欣賞其中的趣味來加深對反諷寫作的理解。
1.關於聖經
The most shoplifted book in America is The Bible.
在美國被偷走最多的書是《聖經》。
沒錯,在美國被偷最多的書就是這本被雨果形容為「整本都是詩」的《聖經》。從銷售成績來看,《聖經》在美國的確是永遠的暢銷書,80%的美國人把它列為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書籍。那些虔誠的信徒在口袋比臉都白的情況下,偷一本就是他們最直接的選擇。
不過考慮到「贖罪」的情況,他們會通常會把一本價格昂貴的《聖經》從它自己的包裝盒中拿出來,放到便宜《聖經》的包裝盒中。這一招「狸貓換太子」不僅換到了性價比更好的書,而且罪行也算比較輕微,不會被寫到天上的審判書中了。
2.關於嗜酒者互誡協會(Alcoholics Anonymous, AA)
The founder of AA asked for whiskey on his deathbed. (The nurse refused.)
嗜酒者互誡協會的創始人在臨終前要求喝一口威士忌。(護士拒絕了。)
嗜酒者互誡協會,又名戒酒匿名會(Alcoholic Anonymous,以下簡稱AA),1935年6月10日創建於美國,美國退役大兵比爾和鮑伯醫生是協會的共同創始人。嗜酒互誡協會是一個人人同舟共濟的團體,所有成員通過相互交流經驗、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勵而協起手來,解決他們共同存在的問題,並幫助更多的人從嗜酒中毒中解脫出來。有戒酒的願望是加入該協會所需具備的唯一條件。從它誕生至今的近70年裡,互誡協會的戒酒方案已經使二百多萬的嗜酒中毒者得益於它的幫助,從嗜酒的泥潭中走出來,得到了全面康復。
3.關於麥當勞(McDonald’s)
McDonalds』 employee health page, which is now shut down, once warned against eating McDonald’s burgers and fries.
現已被關閉的麥當勞的員工健康頁面,曾一度警告不要吃麥當勞的漢堡和薯條。
快餐巨頭麥當勞2013年在一個僅向麥當勞員工開放的網站McResource Line上發布消息,建議員工避免吃漢堡以及油炸食品,多吃一些像沙拉、三明治之類的更為健康的食物。
該建議還說「一般情況下你在快餐店很難吃到健康食品的,因為在製作快餐時一般都會放很多動物油,儘管這些並不是反式脂肪。大多數快餐店是沒有低脂食品的。」
經媒體報導後,該網站已經撤掉了這篇文章。
4.關於查理布朗的聖誕節(A Charlie Brown Christmas)
Every year ABC cuts down A Charlie Brown Christmas—a movie about the over-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holidays—to make room for more commercials.
美國廣播公司每年都會減少播放《查理布朗聖誕節》 - 一部關於節日過度商業化的電影 - 為更多商業廣告騰出空間。
5.關於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
He once entered a 「Charlie Chaplin walk」 contest… and came in 20th.
他曾經參加過「查理卓別林步態」比賽.並且取得第20名。
卓別林在美國成名後在美國出現了許多「最像卓別林的人」的比賽。鮑勃霍普曾在一次這樣的比賽中獲第一,卓別林本人則在一場這樣的比賽中失敗。
6.關於停車標誌的發明者
「Father of Traffic Safety」 William Eno invented the stop sign, crosswalk, traffic circle, one-way street, and taxi stand—but never learned how to drive.
「交通安全之父」威廉伊諾發明了停車標誌、人行橫道、交通環島、單行道和計程車站 - 但從未學過如何開車。
諷刺的是:他從沒有機會從自己的發明中獲益。
7.關於基督教科學派(Church of Scientology)
The Cult Awareness Network (CAN), once a leading anti-cult hotline, is now owned by the Church of Scientology.
警惕邪教網絡曾經是領先的反邪教熱線,現在歸基督教科學派所有。
基督教科學派可別望文生義,以為該教派是基督教中崇尚科學的一派,恰恰相反,所謂基督教科學派是信仰「基督教就是科學」,而不相信我們一般所說的科學。該教派認為物質是虛幻的,疾病只能靠調整精神來治療,並稱此為基督教的科學。基督教多數教派認為它是一種變種或邊緣教派。可想而知,基督教科學派就是一個邪教組織,可現在竟然把警惕邪教網絡收歸旗下,真是諷刺至極。
8.關於阿爾·卡彭(Al Capone)
Al Capone’s older brother was a federal Prohibition agent.
阿爾·卡彭的哥哥是聯邦禁酒特工。
阿爾·卡彭(Al Capone)於1925-1931年掌權芝加哥黑手黨,使芝加哥黑手黨成為最兇狠的犯罪集團,也使其自己成為20世紀20~3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黑手黨領導人。
阿爾·卡彭的哥哥詹姆士·文森佐·卡彭16歲跟隨一個馬戲團離開了家,之後就與家人失去了聯繫。後來他進入了美國陸軍並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得了中尉軍銜。一戰結束後,他回到美國改名理察·哈特,在禁酒令期間成為了一名緝私警察。哈特在抓捕私酒販子方面頗有建樹,據說他至少親手逮捕了20名私酒販子和殺手,江湖人稱「雙槍」哈特。直到上世紀50年代,通過新聞記者的報導,包括哈特本人在內的所有人才知道哈特和阿爾·卡彭原來是親兄弟。
9.關於籃球發明人
The only losing basketball coach in University of Kansas history is James Naismith—the man who invented basketball in 1891.
堪薩斯大學歷史上唯一失敗的籃球教練是詹姆斯·奈史密斯——他是1891年發明籃球的人。
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1861年11月6日—1939年11月),籃球運動的發明者。奈史密斯擔任主教練期間是堪薩斯大學唯一失利場次多過勝利場次的時候(55勝-60負),但是奈史密斯確是籃球史上最偉大且富有傳奇色彩的教練。這個例子也說明首先想到一個主意的人,並不一定是這個主意的最佳執行者。
10.關於必勝客(Pizza Hut)
Before 2012, the largest purchaser of kale in America was Pizza Hut. They used it as garnish around their salad bars.
2012年之前,美國最大的羽衣甘藍購買者是必勝客。他們用它作為沙拉吧的裝飾品。
羽衣甘藍是一種觀葉植物,布置於花壇、巖石園,或作盆栽觀賞。真正讓它在健身圈名聲大噪的,是因為它號稱GI(血糖生成指數)極低,被譽為增肌減脂必備良品的超級食物。可誰知道,羽衣甘藍的最大採購商竟然是被稱為幾大高熱量垃圾快餐食品之一的必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