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教師上課時,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將課堂教育所能起到的效果發揮到極致。
那麼負責家庭教育的家長也同樣需要全身地投入其中,才能將家庭教育這件事的效果發揮出來。
我們經常看到有家長對於家庭教育的態度是這樣的:
他們認為教育孩子這件事中,責任最大的應該是老師和學校。
因為家長花那麼多錢讓孩子上學,就是希望他們能把孩子教好。
如果孩子表現好,那就算了。
如果孩子表現不好,那就一定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
1
如果一對父母真的抱有這樣的想法,那麼他們真的是錯失了教育孩子最關鍵的部分。
首先,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不是別人的。
指望將孩子的教育責任全部推給老師、學校,其實是一種對孩子的教育不負責任的表現。
然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一句教育名言這樣說道:「孩子不會按照父母說的去做,只會按照父母做的去做。」
如果父母喪失掉了作為第一任老師的責任,那麼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損失。
因為,儘管我國是一個教育大國,但坦白地講,教育中還存在著很多不公平與失衡。
最明顯的便是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
如果家長只把教育交給學校和老師來做,那麼很可能會吃了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虧。
畢竟不是每一個父母都能保證自己的孩子所上的學一定是最好的重點學校。
綜上所述,家長切勿將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和老師,而忽視掉最重要的家庭教育的責任,也就是教孩子養成好習慣的責任。
可是,如果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到孩子的好習慣養成,該怎麼辦呢?
有辦法!
2
比如,許多家長都在使用的一款小程序,「小模範」少兒家庭教育管理工具。
其獨創的「1+2+7法則」可以讓家長們自由為孩子快速制定習慣養成計劃,設定完成任務的最後期限,隨時查看任務完成的進度,酌情制定獎勵措施。
善用這樣的微信小程序,既能讓家長少了許多教育的重負,又能使得教育變得更科學、高效,孩子也會變得更優秀。
免責聲明: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想了解更多教育心德嗎?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小模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