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通過父母能學到啥?這六種基礎能力,比報培訓班管用

2020-12-09 媽之道

作為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變得優秀,那麼教育就需要從小抓起。

執筆:王彩雲

編輯:小枝

定稿:蘇子後

孩子出生後,接觸最早、最頻繁的人就是父母;書本有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可想而知對於娃來說,父母的言傳身教有多麼重要。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父母能教會孩子什麼?

由於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可以教會他們很多東西,那教會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據研究發現,父母若在孩子小的時候,教會他這7種基礎能力,將比任何啟蒙教育都要管用。

1、獨立自主能力

由於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大部分時間都忙在於工作來應對生活的壓力,因此孩子要學會一個人獨處,這並非預示著要他們獨自忍受孤獨,而是通過獨處來挖掘自身的能力。

研究發現,適當的獨處是有效提升自我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當孩子在獨處的時候,多進行思考能讓他的自主能力越來越高。

此外,由於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和爺爺、奶奶就會把他當成掌心裡的寶,甚至有些溺愛,這十分不利於娃獨立自主能力的提升,很可能什麼都需要依靠父母來幫忙。

建議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家務,如收拾自己的玩具、整理書包、整理餐具、疊衣服等,培養自己動手的能力。

2、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是指與人能夠進行正常有效的交流,這是一項最基本,也最實用的能力。懂得溝通的人,能夠快速獲得人的好感。這對孩子將來的事業和人生將有很大的幫助。

由於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只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才能夠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交代的事情辦好,若溝通能力不行,很有可能會弄巧成拙,把本身要解決的事情,結果弄得很糟糕。

3、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指的是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這其中包括自己動手能力、自我時間和理財規劃能力等。

著名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指出,動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練習的課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其責任感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時間是最珍貴的資源,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也無法管理。只有真正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後,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時間,不虛度此生。

從小培養孩子合理支配自己的錢財,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更利於他工作以後能合理利用和儲蓄金錢,養成花錢不大手大腳的習慣,作為家長將來也不用太操心。

4、人際交往能力

一個人的人際交往能力強弱決定著這個人的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由於社交貫穿在同學、師生、親友、同事等方方面面,只要能夠很好地處理與他人的關係,那麼這個人步入社會後定然不會太差。

據調查統計發現,一個人的成功僅有15%依靠的是技術、知識、經驗,而剩下85%依靠的是人際交往能力。

因此,家長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例如在孩子年幼時,多帶他們與同齡人一起玩耍,鼓勵他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學會理解他人。

5、理解、寬容力

俗話說「將軍拳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寬容不僅是一種對他人的理解,也是一種修養,一种放得下的大度,一種與人為善的觀念。

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寬容也是一種崇高的境界,能夠寬容別人的人,其心胸像天空一樣寬闊、透明,從小培養孩子的寬容理解能力,讓他擁有共情、理解他人的觀念,這是他人生的一筆巨大的財富,將有利於他今後的發展。

6、勇於承擔責任的能力

邱吉爾說過:「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在面對困難和逆境的時候也不會有絲毫膽怯。

另外,這種人不會為自己的錯誤或失職去尋找藉口,推脫他人,而是真誠的承認自己的錯誤,並積極改正和彌補。

將屬於自己的責任擔起來,這會給自己今後的生活和工作增添更多的機會,在職場中,領導也會更喜歡這種人,因此,家長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

相關焦點

  • 基礎不好想學畫畫,有必要報培訓班嗎?
    」在此,藝術閒談小編想來談一談:基礎不好想學畫畫,有必要報培訓班嗎?說到學一門才藝,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在哪裡學?有些人出生於聲樂世家、書畫世家中,他們自小便成長在「才藝」的環境裡,因此,他們才藝的習得在他們自身的成長過程中就已得到實現。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幾乎沒啥作用還浪費錢
    孩子對於當代父母來說就是財富,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也提倡素質教育。於是現在的孩子小小年紀就&34;,在幼兒園時期就開始學習各種才藝。女孩學跳舞、彈琴、畫畫,男孩學奧數、跆拳道、下棋,總之各路家長都卯足了勁在比拼,生怕自家孩子比別人落後,今後跟不上他人的腳步。
  • 李玫瑾教授: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純屬浪費,孩子也學不到啥
    不少父母選擇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初衷,都是想讓孩子懂得更多,會的更多,在同齡人當中成為優秀的存在。其實不否認,我們應該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但之所以稱之為興趣班就是要讓孩子有興趣去學才有用,不然那就是強按牛頭不喝水,反而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
  • 李玫瑾:孩子報這3種「培訓班」,浪費時間浪費錢,還沒什麼效果
    報告中指出,家長為何選擇報培訓班,76.3%的父母是自己比較焦慮,61.8%的父母認為要盡到家長責任,38.8%的父母是看其他孩子報名了。 可見,興趣班並不一定就真「興趣」,很多孩子是被父母逼學的,這些孩子在接受培訓時不是太認真,很多人就是消磨時間混日子,錢花了沒效果。
  • 父母注意了!暑假讓孩子學這4個技能,比報補習班強多了
    今年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很多孩子只在學校學習了兩個月左右,便迎來了暑假。每到這種時候,校外的各種培訓機構就開始忙碌了,家長們忙著給孩子們報各種培訓班、興趣班。但是,暑假本來的意義是讓孩子「修整」的,因此孩子們對於家長的做法也是很抗拒的,所以效果也是適得其反。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充實有意義的暑假呢?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不僅浪費錢還沒啥效果
    調查表明,家長在給自己的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非理性因素佔了上風,七成以上的父母會出於自身的擔憂給孩子報興趣班,六成以上父母把給孩子報興趣班看作自己的責任,近四成父母怕自己孩子落後於人而選擇了興趣班。在這種大環境下,興趣班就並非出自興趣而報了,很大程度上是家長出於各種目的而報,孩子本身並不一定有多大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上興趣班就是浪費時間和經歷,並不會有多顯著的效果。
  • 故事| 孩子的課外培訓班報啥?
    基於此,測妹去網絡上搜索了一下這位寶媽的「同伴」,發現很多人都很樂於分享自己的培訓班經歷,於是,測妹這回在自己的一些採訪基礎上,當了一下搬運工,給大家來說說報班的故事。我們聽信其他家長說考得好的孩子初中的知識早就提前學了,就恐慌了,接下來就在輔導孩子的問題上越陷越深。聽說xx機構不錯,就在那邊報了好幾門的班課。
  • 一位媽媽哭訴:花了6萬元給孩子報了英語培訓班,連最基礎都不會
    案例朋友圈有一位媽媽哭訴,說自己花了30000元給孩子報了英語培訓班,每周末去上兩節課。孩子跟著外教唱唱跳跳玩的很開心,風裡來雨裡去的接送,最近又剛剛續了30000元,總共耗費60000元。因為這位媽媽一直比較忙,也沒有怎麼關心孩子學得怎麼樣,前幾天他偶然間問孩子「What’s your name?」是什麼意思的時候,孩子告訴媽媽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多大(「How old are you」)。要知道,這句話英文,應該是基礎到不能再基礎的了。後面媽媽又問了一些基礎的問題,孩子很多都答錯了。
  • 費用數千到上萬 這些國學培訓班到底學些啥?
    據調查,在這些專業機構,學一套完整的國學課程需要6年,平均每年學費在1萬元左右。萬元培訓班到底學些啥?哪些孩子在學國學?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記者調查國學課到底學些啥?記者注意到,這些國學培訓機構大都裝飾得古色古香,能感受到一種儒文化氣息——孔子畫像、「啟蒙養正」的牌匾、擺滿經典讀物的書架等等。在星耀天地一家國學館,記者看到,館外最顯眼的位置擺著一尊孔子像,走進去可以看到,館內最中間掛著孔子畫像,每間教室旁邊的牆上還掛有《弟子規》、《史記》等走近國學典籍系列的相關介紹。國學課學什麼?
  • 一位寶媽哭訴:花了6萬元給孩子報了英語培訓班,連最基礎都不會
    案例朋友圈有一位寶媽哭訴,說自己花了30000元給孩子報了英語培訓班,每周末去上兩節課。孩子跟著外教唱唱跳跳玩的很開心,風裡來雨裡去的接送,最近又剛剛續了30000元,總共耗費60000元。因為這位媽媽一直比較忙,也沒有怎麼關心孩子學得怎麼樣,前幾天他偶然間問孩子「What’s your name?」是什麼意思的時候,孩子告訴媽媽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多大(「How old are you」)。要知道,這句話英文,應該是基礎到不能再基礎的了。
  • 這樣的數學培訓班,千萬不要報,坑了孩子
    最後,面對現實我不得不妥協,這是我的悲哀之處。因為主要矛盾會引發很多次要矛盾,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相信都是親自帶過娃的父母。雞娃的最好方式就是報培訓班。現在我女兒已經報了幾個培訓班,基本都是偏向藝術類的,這也是我能接受。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類的培訓班是邊玩邊學。
  • 別笑,我給孩子報了個跳繩培訓班
    01報了個跳繩培訓班一位女士,花1288給孩子報了跳繩培訓班,沒想到還沒開課,孩子便自己學會了。這1000多不白花了嗎?這位女士找到培訓機構要求退款。這並不是個例,在現實生活中,「跳繩培訓班」也很搶手,很多媽媽見面的問候語都變成了「你們報跳繩班了嗎?拼個課吧!」
  • 學齡前孩子學什麼?掌握認知規律,培養六項能力,別盲目雞娃
    大家似乎普遍認為:找個好點的幼兒園就能解決孩子學前啟蒙的問題,爸爸媽媽只需要考慮興趣班就行了。幼兒園的確會教孩子一些必要的知識技能、生活習慣。但需要明白的是,幼兒園是普遍教育,並且沒有什麼統一的教材。所以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的內容,一方面非常基礎普適,並不一定能滿足你家娃個性化的發展。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所謂3力就是:腦力,心力,體力;相信不必多說,大家也明白培養孩子這「3商3力」的重要性,所以我建議父母們從孩子3歲開始就把下面這三件事做好,絕對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 杭州媽媽給娃報十個培訓班!面對教育新高度,給孩子報班錯了嗎?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最近,從月薪三萬撐不起一個孩子的暑假,到杭州二胎媽媽給孩子報了10個培訓班,可見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也許,這跟家長給孩子報了過多的培訓班有關。究竟該不該給孩子報太多的培訓班呢?這要通過家長給孩子報班的目的來逐個分析:1、孩子學有餘力,想讓孩子提前學習有些孩子小小年紀,家長就給他們報一些奧數、編程等課程,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成績領先於他人。但與其超前學習,不如讓他利用這些時間來進行高效率的課外閱讀,同時可以結合書本做一些有趣的實驗。
  • 七千八報了培訓班,結果孩子只會背誦圓周率?報名培訓班該注意啥
    為了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大部分家長都想過各種各樣的解決辦法,有的家長選擇為孩子請一些私人家教一對一授課,有的家長選擇為孩子報一些培訓班。雖然兩種方法不同,但是家長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寶媽無語了來自海寧的林女士就遇到了這樣一個煩惱,她花費七千八百元為自己孩子報了一個課外培訓班。結果等到課程結束,孩子的成績卻沒得到一絲提高,只學會了背誦圓周率,這讓林女士感覺十分無語。
  • 考教師編制學科不好,報培訓班管不管用?胖胖跟你聊聊學科備考
    所謂的機構專業老師是否有好壞之分,有,但是差別不大,因為大部分的機構都不會有自己的全職學科老師(都是兼職的),而只要這個學科老師做教師招聘培訓超過三年,那就意味著這個老師對這個學科有一定的基礎認知以及研究。當然你自己要跳坑那種小機構,我就不說什麼了?重點來了:報了培訓班就一定管用?所有的培訓機構做的是培優的工作。
  • 現代社會怪相:媽媽拼命給孩子報培訓班,爸爸和老人們一再拖後腿
    我覺得不用城媽細細描述,小夥伴們應該也都能猜到他們談論的內容吧,無外乎就是三件事:一是幾乎所有的老人都認為,孩子的媽媽(沒有孩子的爸爸的責任,因為爸爸根本就沒空管孩子,沒空管反而沒了責任)給他們報的興趣班、培訓班太多了;二是幾乎所有的老人都認為,這些課都沒用(尤其是機器人課是最沒啥用的);三是老人們紛紛表示自己當初培養子女的時候什麼班都沒報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不要報,沒幫助浪費錢,還會害了孩子
    等一天所有培訓班都上完回家了,孩子還要練鋼琴、練古箏、寫作業、寫大字,折騰到深夜才算完。因為行程繁忙,孩子經常在路上就睡著了。媽媽看在眼裡,有時也難免心疼。另一位媽媽的故事,則有些許不同。她也是給孩子報了很多的培訓班,但孩子每一樣學的時間都不長。
  • 學齡前孩子學什麼?掌握認知規律,培養六項能力,別盲目雞娃
    大家似乎普遍認為:找個好點的幼兒園就能解決孩子學前啟蒙的問題,爸爸媽媽只需要考慮興趣班就行了。幼兒園的確會教孩子一些必要的知識技能、生活習慣。但需要明白的是,幼兒園是普遍教育,並且沒有什麼統一的教材。所以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的內容,一方面非常基礎普適,並不一定能滿足你家娃個性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