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生破解數學難題國外發表 曾被國內期刊退稿

2020-12-12 人民網

  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

  破解世界級數論猜想大學生:中國缺少靜心做學問的人

  

  學校正在為他安排破格保研 未來想做圖書館管理員研究學問

  韶關學院剛上大四的學生王驍威,否定了數論界多年未解的猜想——「僅用1表示數問題中素數猜想」。王驍威的成果已被國際頂級數學學術期刊《數論雜誌》收錄。但在此之前,王驍威卻遭遇了國內學術雜誌社退稿的打擊,以及某知名專家對其成果「無價值、沒意義」的評價。

  日前,記者來到韶關專訪了王驍威。記者了解到,學校正在為他的保研事宜四處奔波,而王驍威的理想卻是成為一名圖書館管理員。

  10月15日,王驍威的論文被世界頂級數論期刊收錄的消息不脛而走後,他都忙於接受採訪。他坦言,原本規律的生活受到影響,他希望慢慢找回原來的生活。

  情迷數學

  

  初中已經學完高等數學

  王驍威出生於1990年,目前,他是韶關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大四學生。走上數學之路,是源於初中老師李崇英的悉心栽培。他對王驍威提出的問題,都一一耐心解答,而遇到自己也犯難的數學題,李崇英當天也會「趕夜車」做功課,隔日及時給王驍威講解。老師的幫助讓王驍威對數學的熱情更加痴迷。

  初二暑假第一個月,他就自學完高中數學課程,第二個月,他開始自學大學高數。對於初中生而言,讀懂高數並不容易。王驍威也有許多疑問,部分難懂之處,他通常需細讀4遍左右「沒有看不懂的書」。王驍威認為,只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是能夠看懂大學高數的。

  自我追求知識傾注的時間多,意味著其他功課學習的時間相應減少。對此,王驍威也有自己的「學習哲學」:其他功課過得去就行,為應試花費太多時間,卻學習不到知識,不值!他的快樂在於追求「未知」。

  鑽研學問

  

  感觸中外差距而著手破解猜想

  上大學後,王驍威又迷上了逛中外數學論壇,在國外優秀數學論壇「mathoverflow」,討論的多是國際前沿數學問題,更有教授學者在論壇「不恥下問」向學生請教,讓他感受到國外一股熱火朝天的深厚學術氛圍,他感慨「中外差距太大了」。

  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看到了加拿大數學家Richard K·Guy的著作《數論中未解決的問題》,書中列出了許多數論界中尚未解決的猜想,他再次遇到高中時代有過記憶的「僅用1表示數問題中的素數猜想」,並將它作為攻堅的方向。

  猜想具有不確定性,要麼證明其為真,要麼舉出反例證明其為假。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曾形容「數學是科學的皇后,數論是數學的皇后。」但王驍威並未望而卻步,此前,中南大學年僅22歲的劉路破解了世界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也給了王驍威鼓勵,「他行,我也能做到。」

  

  發表論文

  

  遭遇退稿後被國外認可

  驗證猜想的過程,數據計算量很大,沒有超級電腦的王驍威只能用自己的電腦運算,但數據常常溢出,完成不了計算過程,王驍威就一步步限定程序,縮小計算量。

  整個驗算的過程持續了近4個月,2012年春節期間,王驍威也在夜以繼日。其間由於計算量太大,電腦崩盤、癱瘓,他不得不新買一臺。

  2012年2月25日,王驍威如釋重負,在經過一次次試錯修正後,猜想的驗算成立了。在那一刻,他沒有異常興奮而是平淡無奇,「前後經歷了10餘次從激動到失落再到激動的心路歷程,已歸於平靜。」而驗算結果的成立,對他而言也是順理成章。

  之後,他著手將整個研究過程與結論,以論文的形式呈現,而他瞄準了國內優秀期刊,用英文寫成論文《僅用1表示數問題中素數猜想的一個反例》。他興致勃勃地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向雜誌社投稿後,不料隔天就收到退稿通知,理由是「找不到相關專家審稿」。

  王驍威思考,若是得到權威專家肯定,或許有戲。於是他向國內知名專家發郵件、打電話,推薦自己的論文,希望專家給些意見,卻遭遇了「蓋電話、不理會」,也有專家半天就回復,給出的評價是「研究沒有意義,沒有科研價值」。在失望之餘,王驍威也理解,或許專家真的沒空理會他這個「無名小卒」。

  學院的老師給他支招,可以嘗試向外文期刊投稿。於是他選擇了全球最權威的《數論雜誌》,他相信「國外期刊會更認真對待」。

  果不其然,5月初,他接到通知「論文還可以,可進入下輪初審」。之後的一切順理成章,論文得到國外專家的認可,據悉,論文明年將發表在該雜誌第133期上,但網絡版10月份已率先出爐。

  院士肯定

  

  問他是否想去清華深造

  在感嘆中外期刊對待論文態度不同時,他也覺得「可笑、荒唐」:得不到國內的認可,卻受到國外最頂級期刊的青睞。

  韶關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院長簡國明對王驍威也是讚賞有加,他表示儘管王驍威所破解的數學難題與「孿生素數」猜想、「梅森素數」猜想、「奇完全數」猜想等著名猜想相比,較為簡單,但一名二本院校的本科生運用較為基礎的數學理論破解數學難題,仍然難能可貴。

  更巧的是,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丘成桐的一篇論文與王驍威的論文在該期刊同期刊登,他在與王驍威的郵件交流中表示,非常高興王驍威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並親切詢問他以後是想去清華還是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繼續深造。

  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王崧博士也認為,王驍威的論文和研究值得肯定,文章所研究的問題有一定的趣味性,要達到專業數學的研究水準仍需努力。

  未來走向

  

  並不是非要讀研究生

  破解了「僅用1表示數問題中素數猜想」,王驍威被「數學奇才」的光環籠罩,而對於他的出路,大眾也頗為關心。

  韶關學院並非985、211院校,按照規定,王驍威不能外校保研,而韶關學院也沒有相應的研究生點,一時之間,王驍威似乎「窮途末路」。為此,韶關學院正在為他申請破格保研。

  「我們也在向其他同行推薦,希望有一個學校接受他,不要浪費了這個好苗子」,韶關學院黨委書記曾崢也是數學專業出身,他表示,若實在找不到好的出路,韶關學院將考慮給王驍威提供一個相對清閒的後勤崗位,讓他有充裕時間繼續數學研究之路。

  王驍威卻相對坦然,「研究生並不是非讀不可,能繼續做學問就行。」他認為,中國不缺研究生,而是缺靜心做學問的人。此外,他還有自己的擔憂:研究生研究方向根據導師而定,自己沒有太多主動權,做不了自己喜歡的項目。

  但他也並非一意孤行,有合適的機會,合適的學校,他覺得讀研也是一條出路。

  王驍威已經放棄考研,因為他不想通過考研來證明自己。

  在他看來,圖書館管理員是理想的職業:坐擁知識寶庫,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研究。而他追隨的是內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去探索未知,這種不確定性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原標題:中國缺少靜心做學問的人)

相關焦點

  • 大四學生聲稱解決世界數學難題 受到數學界質疑
    大四學生聲稱解決世界數學難題 受到數學界質疑 ,「90後」的他破解了》為題,刊發了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的報導。  這是一個原本被視為又一個劉路(22歲破解「西塔潘猜想」,現為中南大學學生)的年輕人。剛被媒體報導時,外界發現兩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生於1990年,同樣並非優等生,同樣據媒體稱破解了懸而未決的「世界數學難題」而引起轟動,同樣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轟動之後,往往緊跟著的是質疑。
  • 90後大四學生「破解」60年未解世界數學難題—新聞—科學網
    王驍威 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在6個月的時間裡,獨自成功論證了世界數學界自上個世紀提出的一個著名猜想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對裡面提到的『僅用1表示數問題中的素數猜想』產生興趣,到了大三上學期,便開始決定著手進行研究。」王驍威向記者介紹了他寫這篇論文的原因。 從去年11月開始,王驍威便花費四個月去閱讀材料和數據分析,又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用英文撰寫成論文,開始向國內外的學術期刊上投稿。
  • 90後解決世界數學難題:專家稱媒體吹捧過度
    11月6日,廣州一家媒體以《60年未解的世界數學難題,「90後」的他破解了》為題,刊發了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的報導。圖為相關報導的版面截圖。  原標題:媒體製造的「數學天才」神話  王驍威本不願意接受採訪,他說,過多的採訪沒意義。
  • 廣東90後大學生獨自破解一60年未解的世界數學難題
    原標題:60年未解的世界數學難題「90後」的他破解了王驍威  從初中開始,數學難題集就伴隨著王驍威。  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半年時間內獨自成功論證數學界自上個世紀提出的一個著名猜想「僅用1表示數問題中的素數猜想」的不成立性  我不崇拜任何人,我崇拜我自己。因為我堅持勇敢追求自己的數學夢,這對於很多學數學的人而言,正是缺少的一點。
  • 大學生破解國際數學難題 英語四級未過考研無望
    「作為一個本科生,能破解數學難題,論文還在國外知名期刊發表,這是學校的光榮。」11月5日,廣東韶關學院黨委書記曾崢教授向記者介紹著這名學生。  他叫王驍威,是該校2009級學生。其發表的論文是《僅用1表示數問題中素數猜想的一個反例》,在今年10月15日被國際數論界的最高學術期刊《數論雜誌》收錄。
  • 論文,發國內期刊還是國外期刊?—新聞—科學網
    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使SCI期刊收錄的論文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多數重要和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在SCI期刊發表論文也成為國內大部分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考核評價標準。 在SCI期刊等國外期刊發表論文一方面可以使我國科研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我國科研人員通過SCI索引對現有論文和科技成果進行查詢和搜索,有利於提升科研水平。 於是,學術界有這樣一種觀點,論文還是發國外期刊好。
  • 北大核心期刊護理研究生畢業發表,價格低發表
    提供稿件需求及希望發表的核心期刊名稱、刊號等,獲得報價。核心期刊稿件發表有兩種方式,通過自己投稿,往往錄用機會較少;也可以找稿件代理發表更加快捷方便。再後來,身在國外,不得不用英文寫稿件,一段時間下來才發現,其實發英文稿件不難,完全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以下是在下的分析:首先,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國、美國出版的)都是被核心期刊SCI收錄的,這個要比入選SCI的中文期刊佔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時候,基本上是不用考慮所選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錄的。只要是經常看的文獻所在的期刊,基本上都是的。
  • 又有人自稱破解世界數學難題
    東方網11月27日消息:今年以來,雲南農民王德坤稱自己證實了一元五次方程以及一元高次方程不僅有一個求解方法,而且有多個求解的世界級數學難題;重慶退休老人陳敏道稱解答了「三等分任意角」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江西自譽「哲學烏鴉」的黎鳴稱解答了「四色」定理證明的世界級數學難題。
  • 中國科學家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
    被列為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6月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美國利哈伊大學曹懷東教授在美國《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以專刊方式,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暨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理論的應用》的長篇論文。
  • 破解3800年數學難題-
    昨日,60歲的崔榮琰在上海科學會堂召開「3800年世界頂級四大數學難題破解會」,公布自己對四大頂級數學難題的破解方法。儘管數學界宣布其中三題早已被判死刑,但崔榮琰聲稱將參加2010年世界數學家大會,以證明自己解法的正確性。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
  • 外文核心期刊是什麼意思博士畢業發表,加急發表見刊
    「推薦」到期刊,協助審核、校改等,我們負責到發表為止,另贈送你一本當期期刊。若是高骨幹,每年都應有文章在雜誌上,展示業務方面的優勢與成果!在安排推薦發表過程中,並可為你的期刊直至符合發表的要求。期刊總量逾9800種,涵蓋各個社會科學和 自然科學領域,類型囊括核心期刊、普刊等。可以試投該雜誌。
  • 國內科技期刊尷尬 影響因子影響力大
    「請問,您的論文會投給國內科技期刊嗎?」「如果是好文章,我會優先選擇《自然》、《科學》,水平一般的可能會給國內雜誌。」中科院院士裴鋼「老實交代」了自己的投稿標準。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國內一份學術期刊《細胞研究》的主編。10天前,裴鋼領導的科研小組剛剛在英國著名雜誌《自然·免疫》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 投稿論文被核心期刊退稿的原因有哪些?
    核心期刊分為:統計源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統計源核心期刊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每年一評的期刊目錄,中文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學圖書館3年一評選的期刊目錄。很多單位或者是學校,在晉升和畢業時會要求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一篇甚至多篇,作者在明確自己所需期刊級別後,會抓緊時間完成論文,進行投稿,一部分可能1個月內會收到退稿通知,一部分會在投稿半年後還沒有消息,也會有一小部分作者很幸運,會反覆收到修改稿,修改數次後會有錄用通知下發。核心期刊退稿原因有哪些?
  •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sci期刊讓潤色,說明論文寫作不達標,尚未達到錄用的標準。論文潤色後,解決了語言問題,不代表其他方面也達到了錄用的標準。即sci期刊讓潤色不一定還會退稿,但有退稿的風險。只不過有的文章問題小,簡單潤色就能達標,還有的文章問題大,專業人潤色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論文潤色程度不同,導致還會退稿的可能性有差異。當sci期刊讓潤色只是小修的程度,代表該篇論文基本上過關,只是語言上還存在小問題,需要進行潤色修改。作者應該根據審稿人的意見進行潤色修改,及時地提交潤色後的稿件。
  • 學術期刊惡性循環:好文章流向國外 國內多剩人情
    在這位手裡管著國內上千家學會期刊的科協領導看來,當前,高質量的學術文章大量外流,導致國內期刊質量不高;權威性和影響力差,反過來又影響到高質量稿件的投遞,國內科技期刊正在陷入愈來愈差的惡性循環,「而要改變這種現狀,科技期刊界就必須拿自己『開刀』。」
  • 核心期刊發表難?核心期刊發表有什麼竅門?—雅詩論文網幫您解答
    有些作者錯誤地認為只有專業性期刊才發表專業性論文,因此只向專業性期刊投稿,無形中縮窄了論文發表的渠道。另外在選擇期刊時,可以根據自身條件來挑選合適期刊,比如您是一位普通二本單位講師,可以適當選一些影響因子低、排名較後的核心期刊,如果您是國內頂級院校的博士或者教授,可以根據自己研究方向,挑選比較靠前的期刊。
  • 數學四大期刊統計大學教師評副高發表,影響因子高
    據期刊之家的小編了解,其實ssci期刊核心期刊文章發表要求是要少於國內cssci刊物的,ssci也並不是很難,只要掌握文章要求,撰寫高質量的文章,那麼投稿成功率還是很高的,而且ssci刊物是面向全國的,一篇ssci文章權重相當於2-3篇cssci文章,因此也建議大家儘早的聯繫期刊之家的老師,他們的經驗豐富,可以為您修改潤色文章,使其更符合期刊的要求,從而讓核心期刊文章發表更順利。
  • 北大核心期刊護理2020年發表見刊,研究生畢業發表
    在職每年發表ISSN/CN一篇;中級,二篇ISSN/CN發表;高級,核心二篇,ISSN/CN數篇。核心期刊網的「文章發表」團隊,不斷維持著與眾多期刊的「密切」關係,為廣大朋友發表文章解除了後顧之憂。與國內幾百家專業學術期刊合作,共同打造一個誠信快速發表正高文章的專業平臺,面向全國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和各高校教師、碩博士徵收學術文章。
  • 國外論文發表【期刊論文】國外論文發表
    首先,我們必須接受大學生發表核心期刊的困難。第一作者的碩士和博士學位發表在北核心,很少在南核心。至於本科生,就更難了。即使你寫了兩本書,你也不能出版。要說對本科生存在歧視,可以肯定的是,論文的發表還需要考察你的學歷和職稱。因此,適合廣大大學生的期刊仍然是一種普通期刊,但這也符合不斷學習的規律。畢竟,一開始沒人能出版頂級期刊,對吧?但這並不意味著本科生不能發表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