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養出一個健康、優秀的孩子,家長在很多方面必須要捨得!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因為市場上的物價比過去高很多,所以,還是有不少家庭過著拮据的生活,為了保證家庭的日常花銷,有些東西經常會早早的斷掉。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家庭的開銷會翻一倍,有的家長為了經濟方面的考慮,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就行了,剩下的該省省,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育兒專家,近幾年關於她的講座得到很多家長認可,對於養育孩子,李玫瑾教授提醒:家裡面再窮,這四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這4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一、奶粉
現在市場上的奶粉價格普遍很高,尤其是有名的大牌奶粉,每罐都能達到幾百甚至上千,這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是用不起的,為了省下更多的錢,有的家長選擇了提前給孩子斷奶,幫助孩子訓練吃主食。
不過,提前給孩子斷奶,這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發育,導致孩子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因為奶粉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好的奶粉更是根據母乳中的營養含量所配置出來的。再加上孩子的牙齒沒有發育完全,提前的進食可能會導致孩子食物嚼不爛,出現腹痛、胃積食的情況。
二、紙尿褲
孩子小時候為了更方便地照顧他們,家長都會給娃準備好紙尿褲,以免平時我們還得經常注意孩子大小便情況,不過,很多老一輩人說,如果孩子長時間紙尿褲的話,很容易出現腿部變形的情況,甚至會影響未來的身高,所以,早早的就斷掉了紙尿褲選擇把尿的方式。
如果你家的孩子年紀很小,家長經常把尿會影響孩子的泌尿功能,而且對脊椎骨的發育也不好,因此,孩子的紙尿褲不能斷的太早,在孩子沒有學會獨立如廁的時候,建議繼續使用紙尿褲,同時,我們給孩子選擇紙尿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質量,以免孩子長紅疹子。
三、兒童玩具
兒童玩具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用在思想啟蒙上,還能開發智力、激發潛能,比如你送給孩子積木玩具,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搭出不同的形狀和物體,所以,家長正確地為孩子選擇玩具,可以讓孩子在玩具中受益。
在孩子天真的世界中,玩具就像是他們的小夥伴,家長可能不理解,但玩具對於小朋友就像是弟弟、妹妹一樣,他們對每個玩具都投入了感情,因此,孩子的兒童玩具不能斷太早,適當的給予反而有利於孩子發展。
四、兒童繪本
根據人類的發展歷史來說,圖畫的語言是要高於文字語言的,而且它要比漢字表達的意思更清楚,更符合孩子的形象性思維。幼兒階段的孩子,他們是一種表象的思維方式,而繪本主要是以圖畫為主,字數少畫面感強,基本上都是以圖畫來傳達給孩子某種故事細節。
孩子通過繪本可以「讀」出其中的意思,提高自己的識字量,優秀的繪本,每張圖畫都會呈現出故事的關係,通過最直觀的方法,讓孩子不斷地去吸收裡面的知識。
在整個過程中,家長的陪伴是很重要的,每天下班之後,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堅持下去,你會收穫不一樣的驚喜。
優秀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約·凱恩斯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孩子出生就像是張白紙,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都取決於父母如何教導。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我們給孩子買一套繪本花不了多少錢,但卻能讓他們學習很多知識,根據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閱讀敏感期,家長好好培養,有助於孩子養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李玫瑾教授給大家推薦一套《歪歪兔情商培養與情緒管理》繪本,全書共分為8冊,每冊都是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而著作的,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早教書。
《歪歪兔情商培養與性格管理》這套書很出名,被很多幼兒園和早教機構當作教材,用來正確的教育孩子,幼兒園老師也都推薦給家長們。
這套書籍分為8個不同的主題,分別能教會孩子不同的知識:品格、逆商、情緒管理、性教育、行為習慣、財商、社會交往、性格故事。
如果你的孩子沒到3歲,我們可以講給孩子聽,就當作睡前故事一樣,等到孩子3歲之後,就可以自己進行觀看了,從中能提高孩子情商、養成好性格。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3-6歲的黃金期,好好培養孩子的情商、習慣和情緒管理,讓孩子受益終生。
如果你家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他們逐漸褪去了啟蒙階段的童稚,以及幼兒時期的懵懂探索,作為自我意識初步建立、更加渴望了解這個世界的小學生。
許多小時候讀的繪本已經不能夠滿足孩子的需求了,推薦《魔法拼音名家經典系列》,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適合4-8歲的孩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