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提醒:這四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2020-12-19 小風兒童心理學

想要養出一個健康、優秀的孩子,家長在很多方面必須要捨得!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因為市場上的物價比過去高很多,所以,還是有不少家庭過著拮据的生活,為了保證家庭的日常花銷,有些東西經常會早早的斷掉。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家庭的開銷會翻一倍,有的家長為了經濟方面的考慮,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就行了,剩下的該省省,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育兒專家,近幾年關於她的講座得到很多家長認可,對於養育孩子,李玫瑾教授提醒:家裡面再窮,這四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這4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一、奶粉

現在市場上的奶粉價格普遍很高,尤其是有名的大牌奶粉,每罐都能達到幾百甚至上千,這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是用不起的,為了省下更多的錢,有的家長選擇了提前給孩子斷奶,幫助孩子訓練吃主食。

不過,提前給孩子斷奶,這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發育,導致孩子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因為奶粉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好的奶粉更是根據母乳中的營養含量所配置出來的。再加上孩子的牙齒沒有發育完全,提前的進食可能會導致孩子食物嚼不爛,出現腹痛、胃積食的情況。

二、紙尿褲

孩子小時候為了更方便地照顧他們,家長都會給娃準備好紙尿褲,以免平時我們還得經常注意孩子大小便情況,不過,很多老一輩人說,如果孩子長時間紙尿褲的話,很容易出現腿部變形的情況,甚至會影響未來的身高,所以,早早的就斷掉了紙尿褲選擇把尿的方式。

如果你家的孩子年紀很小,家長經常把尿會影響孩子的泌尿功能,而且對脊椎骨的發育也不好,因此,孩子的紙尿褲不能斷的太早,在孩子沒有學會獨立如廁的時候,建議繼續使用紙尿褲,同時,我們給孩子選擇紙尿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質量,以免孩子長紅疹子。

三、兒童玩具

兒童玩具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用在思想啟蒙上,還能開發智力、激發潛能,比如你送給孩子積木玩具,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搭出不同的形狀和物體,所以,家長正確地為孩子選擇玩具,可以讓孩子在玩具中受益。

在孩子天真的世界中,玩具就像是他們的小夥伴,家長可能不理解,但玩具對於小朋友就像是弟弟、妹妹一樣,他們對每個玩具都投入了感情,因此,孩子的兒童玩具不能斷太早,適當的給予反而有利於孩子發展。

四、兒童繪本

根據人類的發展歷史來說,圖畫的語言是要高於文字語言的,而且它要比漢字表達的意思更清楚,更符合孩子的形象性思維。幼兒階段的孩子,他們是一種表象的思維方式,而繪本主要是以圖畫為主,字數少畫面感強,基本上都是以圖畫來傳達給孩子某種故事細節。

孩子通過繪本可以「讀」出其中的意思,提高自己的識字量,優秀的繪本,每張圖畫都會呈現出故事的關係,通過最直觀的方法,讓孩子不斷地去吸收裡面的知識。

在整個過程中,家長的陪伴是很重要的,每天下班之後,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堅持下去,你會收穫不一樣的驚喜。

優秀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約·凱恩斯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孩子出生就像是張白紙,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都取決於父母如何教導。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我們給孩子買一套繪本花不了多少錢,但卻能讓他們學習很多知識,根據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閱讀敏感期,家長好好培養,有助於孩子養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李玫瑾教授給大家推薦一套《歪歪兔情商培養與情緒管理》繪本,全書共分為8冊,每冊都是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而著作的,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早教書。

《歪歪兔情商培養與性格管理》這套書很出名,被很多幼兒園和早教機構當作教材,用來正確的教育孩子,幼兒園老師也都推薦給家長們。

這套書籍分為8個不同的主題,分別能教會孩子不同的知識:品格、逆商、情緒管理、性教育、行為習慣、財商、社會交往、性格故事。

如果你的孩子沒到3歲,我們可以講給孩子聽,就當作睡前故事一樣,等到孩子3歲之後,就可以自己進行觀看了,從中能提高孩子情商、養成好性格。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3-6歲的黃金期,好好培養孩子的情商、習慣和情緒管理,讓孩子受益終生。

如果你家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他們逐漸褪去了啟蒙階段的童稚,以及幼兒時期的懵懂探索,作為自我意識初步建立、更加渴望了解這個世界的小學生。

許多小時候讀的繪本已經不能夠滿足孩子的需求了,推薦《魔法拼音名家經典系列》,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適合4-8歲的孩子閱讀。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提醒:這4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李玫瑾是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的見解,近幾年關於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講座瘋傳,得到很多家長的認可和傳播,李玫瑾教授曾經提醒父母:家裡「再窮」,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 李玫瑾: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最近發現李玫瑾教授在網上的育兒講座越來越火了,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因為犯罪心理問題很多有源於人早期的生活環境所以李玫瑾教授在研究的過程中經常會了解兒童的一些行為和表現,正是因為這種長期的調查和了解,讓李玫瑾教授對於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 家裡「再窮」也別斷太早,李玫瑾提醒:這4樣東西傷害娃大腦發育
    家裡「再窮」也別斷太早,李玫瑾提醒:這4樣東西傷害娃大腦發育李玫瑾教授,1977年就讀於人民大學哲學系,82年開始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任教,研究犯罪心理學。在研究犯罪心理學的過程中,李教授發現成年人的很多行為都和早年的成長環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 家裡再窮,這四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即便是一些家裡有孩子的家庭,為了維持生活,也會把很多他們認為不必要的東西給斷掉,但是有些家長們不知道的是,有些東西一旦斷掉,就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李玫瑾就曾說:家裡即使再窮,這四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 李玫瑾: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很多犯罪心理的產生都是源於兒童時期的環境影響,而李玫瑾教授在長期的對此觀察中也是對育兒領域產生了獨特的見解。,因此對於一些收入並不是很可觀的家庭,他們都會選擇將一些自認為地孩子不重要的東西,逐漸減少,以此來減少養育孩子的開銷,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有一些東西看似對孩子不太重要,但是斷的太早,還是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 李玫瑾教授:就算家裡窮也別斷太早,3樣東西可能會影響娃的發育
    為何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也在分析兒童教育問題時,能夠去集中要害呢?李玫瑾教授也是在做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室發現成年人的大部分行為舉止也都是和幼時的原生家庭環境教育都是息息相關的,李教授曾經說過,家長如果做不到這幾點的話,那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再高也都是徒勞無功的。
  • 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大腦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因為李玫瑾教授在多年的研究犯罪的工作中,總結出了成年人之所以會犯罪,主要是因為早年成長環境的影響,以及家庭教育的關係。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論壇上說,對於孩子父母把一些東西過早地給孩子掐掉的話,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這些東西也包括斷奶太早,不讓孩子看小人書或是插圖畫本,也不讓孩子玩兒玩具……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大腦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 李玫瑾教授說,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
    最近親貝網小編發現李玫瑾教授在網上的育兒講座越來越火了,經常在親子論壇等地方看到關於她育兒理念的文章。李玫瑾教授發現犯罪心理和兒童時期的家庭環境、父母教育、生活習慣等等都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她認為,家長想要孩子未來發展好,更聰明,就要抓住兒童時期好好培養。
  • 李玫瑾: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最近幾年,李玫瑾的育兒之道非常火爆、倍受家長們的推崇,因為她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分析總能戳中家長們的痛點,可以說是一針見血。作為公安大學的教授,在研究兒童犯罪心理學的時候,她發現,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大部分和兒時的成長環境脫不了關係,家庭教育從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 李玫瑾教授: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別斷太早,會影響大腦發育
    ,本來準備給孩子的東西一口氣變成了三人份,這自然就要好好考慮怎麼分配。這4樣東西也別斷太早,否則會影響到大腦的發育。那麼,到底是哪四個東西別太早斷呢?家長不妨了解一下。這4樣東西最好不要太早斷:第一樣:紙尿褲紙尿褲與寶寶的形象一直分不開,比方說有寶寶的動畫或者影視劇,那麼一定是穿著紙尿褲的,然而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了可以開始培養上廁所的習慣了,因此就把孩子的紙尿褲給撤下來,殊不知這樣會對孩子有負面的影響。
  • 家裡再窮,這3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李玫瑾教授,作為最近兩年的「育兒明星」,想必很多家長都聽說過她的育兒經,不過李玫瑾教授作為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和育兒到底是怎樣產生聯繫的呢?
  • 李玫瑾:家裡再「窮」,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最近趁著孩子上幼兒園的時間,我就在翻閱一些有關育兒的書籍、視頻,看來看去還是覺得李玫瑾教授的觀點最值得借鑑。不論是教育孩子成材,還是阻止孩子步入歧途,這些都應該從幼兒時期就抓牢。李玫瑾教授就曾有過這樣的忠告:不管家裡再窮,有4樣東西是要準備充分的,不能給孩子斷得太早,否則將會影響孩子大腦、智力發育。
  • 想讓孩子變「聰明」?4樣東西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沒錢也不能斷
    文/天意媽媽談育兒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家長最重視的就是孩子的發育,尤其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智商和認知,所以很多父母都會想盡辦法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養育孩子的費用水漲船高,讓很多父母在孩子還沒長大的時候,就不得不離開孩子出去賺錢,甚至是為了能夠生存,早早就斷了孩子的一些需求,對於這樣的的情況,李玫瑾教授直言:這4樣東西千萬不能斷太早,再窮也不能斷。
  • 這四樣東西斷太早,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家長要堅持使用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社會上生活拮据的人數量也不在少數,所以很多人就會從孩子的衣食住行上來節約成本,認為有些沒必要的東西就可以省了。但是不管怎麼省,這四樣東西不可以斷太早,因為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李玫瑾教授表示:在孩子小的時候做不到這四點,孩子的先天情商智商再高也沒有用。
  • 李玫瑾坦言: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近幾年,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的育兒之道火了,每次分析教育孩子的問題都是一針見血!,畢竟,孩子本身各種用品就不便宜,再加上教育上面的費用,所以,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兩人都出門打工,將孩子交給老人帶,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李玫瑾坦言:李玫瑾坦言: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 李玫瑾:家長太早給孩子斷掉這三樣東西,孩子大腦發育會受影響
    所以李玫瑾認為,想要減少並避免青少年犯罪的發生,就要從原生家庭入手,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三樣東西,因為這三樣東西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對於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會產生一定的作用。那麼這三樣東西究竟是什麼呢?01不要太早斷掉奶粉都說賺奶粉錢很辛苦,但是在李玫瑾看來,無論家裡條件多差,都應該儘量延遲斷奶粉的時間。
  • 李玫瑾: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這4樣東西會傷害娃大腦發育
    為什麼一位公安大學的教授,分析孩子教育問題會如此一針見血?在研究犯罪心理學的過程中,李教授發現成年人的很多行為都和早年的成長環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李玫瑾教授說如果家長做不到這幾點,孩子情商智商再高都沒用。
  • 李玫瑾:這4樣東西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大家已經看過了很多李玫瑾教授的文章,其實都想問一句,她到底是做什麼的?李玫瑾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一名教授。李玫瑾教授表示,在孩子小的時候做不到這4點,孩子的先天情商智商再高也沒有用。:這4樣東西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1、奶粉很多孩子在一出生之後都會餵母乳,因為現在有很多人提倡母乳餵養。
  • 李玫瑾教授:這3樣東西會影響娃大腦發育,家裡再窮也不可斷太早
    李玫瑾教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就任中國人民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雖然最為心理學教授的她,但是她對如何育兒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且它的這些見解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贊同。這是因為在研究犯罪心理學的過程中,李玫瑾教授對犯罪分子的研究發現,
  • 家裡再"窮",這四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娃智力發育
    但我們卻說其實寶寶聰不聰明其實還真的會影響寶寶的發展。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聰明的,希望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聰明收穫一個美好的未來。但寶寶的智力發育似乎是受到很多因素幹擾的,比如遺傳、營養、開發度等。有的時候一個小小的細節都會影響到寶寶的智商。所以其實要養出聰明寶寶我們是要費很多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