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天,廈門六中合唱團指揮高至凡因突發重疾搶救無效,不幸離世,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8歲。如今一年過去了,我們一同再來回看他指揮的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緬懷這位偉大的老師。夜空中那顆最亮的星,嘿,一定就是你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991年,高至凡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常年在外奔波工程,母親是一名幼兒教師;
高至凡的父親曾說,給他取名的寓意就是希望他能平凡的度過這一生,平凡,再平凡一點就好;
童年時期,老師給予高至凡的評價都是大方熱心、活潑開朗、思維敏捷、善良有愛心;
少年時期的高至凡開始創作歌詞,「我不知足的年紀,按了鈴又走出去」就是其中的一句;
步入高中校園後,高至凡像許多剛接觸流行音樂的人一樣,唱著最當紅的歌曲,在歌聲中抒發自己青春的點點滴滴;
這些是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基礎,他真正的開始學習音樂是因為在高一時看到身邊有同學在專業地學音樂,他突然意識到:原來音樂應該這樣學!
意識到這一點後,他便去找他的媽媽說要學習音樂。在經受專業的音樂學習時,高至凡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天賦和努力!
在家裡練琴時,爸爸媽媽勸他休息會他不聽,他就像著了魔一樣的練習。在鋼琴老師那裡,他還說要把琴行裡的幾十臺鋼琴都彈一遍,這樣就知道彈了幾遍了。他還特別喜歡唱歌,他無論在哪裡都要唱,在樓道、樓梯裡都要唱,唱的有人都出來說他,他笑一笑,道完歉後還是繼續唱。
「你的努力,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總算高至凡的辛苦沒有白費,他的高考超出許多人的預期,以全省並列第29名的專業成績考取了廈門大學音樂教育專業。
大學的校園開拓了高至凡眼界,也使他遇到了更多種類的音樂,其中他最鍾愛的是西方古典音樂。
他的大學室友曾說:「高至凡在校期間至少一半的生活費全都用在了買樂理書、正版CD等音樂教材上,他對音樂就是純粹的喜歡」。
雖然在六中教書時高至凡是一名合唱指揮老師,但是據他大學的學弟所說,他的指揮知識都只靠自己在大學期間自學,沒有老師教,高至凡就看錄像自己研究、自己模仿。
在那時,高至凡加入了古典音韻學社,剛開始學習指揮的高至凡就在社團裡練習,後來他經常指揮著十幾個同學組成的演奏樂團做各種演出和活動,沒過多久,作為助理指揮的高至凡已經可以在廈門大學學生交響樂團的表演中一展風採了。
可那時的高至凡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名合唱指揮老師……
大學的時光很快,即將面臨畢業的高至凡在選擇就業時陷入了迷茫,當時的他不想去做教師,因為他不想白白浪費自己在大學期間花費大把精力自學的指揮,可命運的安排總是那麼的微妙。
在參加招聘會時,他的舍友正好看到了六中在招聘一名指揮老師,於是命運就將高至凡與六中結合在了一起。
之後的事情就如大家所看見的這樣,高至凡帶著廈門六中合唱團走上網絡熱點,走上人民日報、走上央視的舞臺、走進大眾的視野……
高至凡就如他的名字一樣,即使廈門六中合唱團如此的成功,他還是一樣的低調,一樣的在做著平凡卻又偉大的事情。合唱團的團員還說高至凡老師不止會教他們唱歌,還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告誡他們要不忘初心的唱歌。
「所謂藝術,不驕傲,不高貴,不冷漠,它來自生活中最艱難的堅持,最堅定的追求,最誠懇的關懷,那些最細緻的手藝背後,都是謙卑的生活。」這是高至凡生前發在朋友圈裡用來勉勵自己的一段話,如今鐫刻成了他的墓志銘。
在親人和老師的眼中,高至凡是一個瘋狂熱愛音樂的少年,在學生和大眾的眼中,高至凡是一個對待音樂如痴如醉的音樂老師,無論是何種身份,他對待音樂都充滿了無限的熱愛,他都懷有那顆熱愛音樂的初心。
至凡,卻註定不凡到了極致。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繼續照亮中國合唱前行!
本文由音教藝術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請多多轉發,我們將持續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原創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