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克什·安巴尼 新「全球首富」來自印度
本刊特約撰稿 張銳
從一舉超越國內鋼鐵大王米塔爾躍升為印度首富,到大踏步進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4名的顯赫位置,不斷出爐的全新消息清晰勾勒出了穆克什·安巴尼個人財富超速增長軌跡。這位子承父業的印度巨賈不僅控制著印度最大的私人公司,而且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印度經濟的脈動頻率。2007年10月30日,一條消息震動全球:穆克什超過了比爾·蓋茨和墨西哥的斯利姆·埃盧,成為新的全球首富。
穆克什·安巴尼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又如何成了「全球首富」?
穆克什·安巴尼: 1957年4月19日出生在葉門,現任信實工業集團主席,被譽為印度工業大亨、全球42位最受尊敬的商界領袖之一。在孟買大學讀本科化工專業,後到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MBA。1986年起與弟弟阿尼爾開始幫助父親打理集團日常事務,父親德魯拜去世後不久,穆克什正式繼任集團主席,上任後逐漸推動集團的後向集成,從紡織品業務轉向聚酯纖維和石油等業務,並帶領該公司在電信和零售業大舉拓展,位於印度Jamnagar的全球最大煉油廠建設方案就是由穆克什提出的。2007年10月29日,美國納斯達克發表消息指出,穆克什·安巴尼財富已相繼超過微軟集團總裁比爾·蓋茨和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盧,成為新的世界首富,其個人資產高達632億美元。
原本是印度一家商行小僱員
每天早晨來到辦公室時,穆克什·安巴尼都會平靜地翻閱秘書為他搜集並整理出的國內和國際重大商訊,不過,2007年10月30日的一條消息卻讓穆克什格外瞪大了眼睛。當天的英國《獨立報》報導,由於印度信實工業公司(下稱「信實」或「信實公司」)的股價奇蹟般地攀升,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穆克什的淨資產升至632億美元,超過了比爾·蓋茨和墨西哥的斯利姆·埃盧(2007年6月個人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新的全球首富。
幾乎沒有作任何思考,穆克什叫來了公司發言人圖薩爾·帕尼亞。半個小時後,圖薩爾出現在印度CNN-IBN電視臺,稱有關媒體得出穆克什個人財富為632億美元的數字是計算錯誤,穆克什的實際資產應該在500億美元左右。不過,印度國內頗有影響的託拉斯報在第二天再次進行了有理有節地報導——「以穆克什目前的財富增長速度,他摘取全球首富桂冠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的確,穆克什手中財富魔盤轉動的速度可能連他自己也有點無法相信。2006年,穆克什進入《福布斯》排行榜時,其擁有的財富為85億美元,而到2007年《福布斯》再度發布同樣統計結果時,穆克什的身家則上升到了201億美元。而即便是按照信實公司最新發布的正式報告,穆克什現在的資產也比年初翻了一番還多。有人算過一筆明細帳,結果是在過去3個月來,穆克什財富平均每分鐘增加約10萬美元。
作為印度第一個萬億盧比身價的富豪,穆克什的發家史與印度經濟的發展一起跑步前進。伴隨著2007年印度經濟的高增長和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的資本大量進入印度資本市場,孟買股票交易所指數在不斷創出新高之後,於10月29日首度突破20000點,而對於孟買股票交易所敏感指數影響最為顯著的信實公司的股票在2007年也升值近80%。在這種情況下,擁有34%公司股權的穆克什個人財富當然就坐上了順風快船。
其實,穆什克今天擁有的一切幸運最終應該歸功於自己的父親迪魯巴伊·安巴尼。迪魯巴伊本是一名只受過初等教育的鄉村小學教員之子,17歲那年,他在孟買一家進出口商行當僱員,24歲時,迪魯巴伊投資500美元開辦一家小型進出口公司——信實商業公司。主要出口尼龍紗等紡織品,之後經營觸角延伸到石油、金融等領域。也許是為了有意培養兒子的經商能力和管理才能,從16歲開始,迪魯巴伊就經常讓穆克什跟在自己的身邊料理一些日常事務。18歲時,父親就將公司總經理的這一重要職務交到了穆克什的手上。
接下來的14年時間穆克什並沒有辜負父親的期待。在父親的授意下,穆克什將公司的「多樣化」發展戰略推到了頂峰。在電信部門,信實公司投資近3000億盧比建造起輻射許多邦區的固定移動通訊網絡;在電力部門,信實斥資50多億美元建設起了近3000兆瓦的天然氣電站;在金融服務部門,除了繼續保持在私營非銀行金融公司的獨佔鰲頭的地位外,還申請建立了消費者銀行。
同時,信實在1992年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市場,成為印度第一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企業。5年之後,信實在國外成功地發行為期100年的債券1億美元和30年期債券2.14億美元, 創亞洲有史以來最高紀錄,信實由此躋身於IBM、可口可樂和迪斯尼等發行世紀債券公司行列。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2年迪魯巴伊因心臟病發作突然去世,穆克什在喪父之痛中接過了集團主席的舵印。而此時的信實公司已經發展成一個橫跨化纖、石油、電信、電力、金融、對外貿易、生命科學等多元行業的龐大商業帝國,總資產高達168億美元,相當於當時印度GDP的3.5%,而且令人驚訝地是,在全印度股民中,每4人中竟就有1人購買了信實的股票。
豪門恩怨一度轟動全印度
在200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單中,能夠像穆克什兄弟雙雙進入前20名的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例。不過,對於這種可以光宗耀祖的結果,穆克什並沒有感到非常地興奮和激動,心中縈繞著的是更多的苦澀與失落。
父親在世時,弟弟阿尼爾·安巴尼和穆克什如同左膀右臂般團結在老人家的身邊,所不同的是,穆克什擔任著公司的總經理,阿尼爾擔任副總經理,不過,這時候兄弟倆不但沒有職位高低之分,而且還能互相支持和鼓勵。然而,隨著迪魯巴伊的猝逝,阿尼爾和穆克什的裂痕開始出現並且越撕越大,最終釀成了轟動全印度的豪門財富分割大戰。
由於迪魯巴伊去世前並沒有給孩子們留下隻言片語,在穆克什繼任了集團主席職位後,阿爾尼心中的落差日益加大,儘管他當時得到了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但卻非常不情願地「總是在哥哥的影子下做事」。而穆克什則認為,自己坐上集團的頭把交椅順理成章。一方面,父親生前曾有意安排他到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MBA,其接過公司的最高權柄早已被老人家所圈定,不僅如此,穆克什還覺得自己是一位精通化學的工程師,公司再也沒有第二人能像他那樣熟練駕馭集團的核心業務——石油開採與冶煉。
弟弟對自己權位的不滿與覬覦讓穆克什不得不先勢奪人。其最為厲害的一招就是將從事石化業務的信實分公司變成掌控整個集團運作和所有權的大本營——年銷售收入佔到集團總收入的50%,同時穆克什還持有集團石化和石油資產34%的股權,以及電力和港口子公司100%的股權。當然,穆克什實力的不斷膨脹的結果就是阿尼爾的資產份額和管理決策的能力更加地被掩蓋和淡化,由此對哥哥產生的怨恨逐漸地如火山般爆發出來。他開始頻繁地給穆克什寫信抱怨他將自己排除在集團重大決策之外,甚至暗中操縱董事會。對此穆克什也毫不退讓。在一封寫給公司全體員工的電子郵件中,穆克什公開宣稱他將全權負責信實工業集團事務,「集團所有權問題」已得到了妥善解決。被徹底激怒的阿尼爾隨後向董事會遞交了長達500頁的報告,歷數穆克什的種種管理不當,指責穆克什作假帳,甚至將其告上法庭。
安巴尼家族內訌事件迅速成為了印度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花邊新聞,穆克什與阿尼爾在電視上的相互攻擊和謾罵一度成為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信實公司的股價也如同風中風箏上下不停地翻飛,並進而牽動整個孟買股市的劇烈波伏。無奈之下,印度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和總理辛格親自出面調停,頻頻與兩兄弟會面,可所有努力都在兄弟倆勢不兩立的怒火中灰飛煙滅。
最終讓這場持久戰和平解決的是安巴尼兄弟的母親科姬娜。這位曾習慣於躲在丈夫身後默默獻計獻策的女當家人實在看不慣兒子們無休止地兵戎相見,在自己70歲生日的那天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求穆克什與阿尼爾無論如何要在其父親7月6日祭日這一天之前達成和解協議。所幸的是,兄弟倆對他們的母親非常尊重。離迪魯巴伊祭日還有20天的那個晚上,穆克什與阿尼爾在母親的主持下經過一夜談判,於次日凌晨達成財產分割協議——穆克什將掌管集團旗下主營石油化工業務的信實工業有限公司和印度石化公司,阿尼爾則接手信實能源、信實通訊以及信實資產三家子公司。與此同時,兄弟雙方同意將把對方在自己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完全清除。為了表示對父親的紀念,兩個集團都同時使用信實的品牌和標誌。
從更長遠的角度分析,信實的拆分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至少某種程度上預示著信實家族集團可以在兩個不同經營者的比拼中釋放出更大的商機。在協議籤定的次日,阿尼爾宣布了阿尼爾·安巴尼集團成立。如今,阿尼爾在電信領域大展手腳,作為一家移動手機服務供應商,信實信息公司在印度的市場佔有率達1/5,阿尼爾計劃發行社會公眾股,總價約35億美元,這將是迄今為止印度最大的一次股份募集。
然而,如果你認為穆克什與阿尼爾將從此互不侵擾那就太幼稚了。2006年2月,弟弟指責哥哥「未能履行一項天然氣供應協議」並「試圖故意誤導公眾和股東」,兄弟倆再次發生激烈地爭吵。而針對阿尼爾集團首度公開募股,印度所有網絡最近傳聞信實電力母公司信實能源高層擅自非法轉移公司資產給信實電力,許多收到匿名「舉報」電子信函的政治人物特地去函印度證券交易所關切。而阿尼爾則致函印度證交所,指這些消息都是胞兄穆克什當家的信實工業匿名詆毀,其目的是阻撓信實電力募股進程。阿尼爾的解釋很簡單:自己的身價目前只有穆克什的2/3,但一旦募股成功,他的財產可望大幅成長,並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大躍進,穆克什顯然不想看到弟弟超過自己的殘酷結果。
拉滿的弓箭已經很難收回
分家無疑肢解了穆克什原來可以支配的資本運籌能力,甚至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內由於資金的分流讓穆克什感到手中吃緊的困難。好在國內股市歌舞昇平,才讓信實集團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資本給養。特別是在國內的經濟學們扯著嗓門唱盛印度經濟發展前景、政府在未來5年將投資500億美元進行能源、運輸等基礎與瓶頸產業建設的背景中,穆克什再一次感覺到了勝算機會的來臨。
石油化工業是穆克什全部經營棋盤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當初他與父親聯手打天下時結下的第一個碩果。因此,每年的7月,穆克什都要來到印度西部的塔普蒂河,並親自乘船在河面上走一遭。塔普蒂河原來為淤泥所積塞,迪魯巴伊動用了大量人力,花費一年的時間才將河道疏通。因為塔普蒂河通向阿拉伯海,這條河實際上成為了安巴尼財團至今還起著重要戰略作用的黃金水道——每天信實公司的大小油船都經由這裡將石油運往世界各地。而只要來到塔普蒂河邊,看著來往船隻穿梭的繁忙場景,穆克什總會激動地對隨從說:「世界上每100桶石油產品中,有兩桶是我們生產的。」
穆克什的放言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如果不出意外的話,2007年信實僅在石油業的產值就可達到260億美元。如此豐碩成績大單應該得益於他在油氣勘探方面的好運連年。
目前,信實在國內34個區勘探,有28個區發現油、氣,成功率佔60%。按照穆克什的估計,到2008-2009年年度,信實的天然氣日開採量將達到達8800萬立方米,相當於45萬桶石油當量。特別是最近穆克什又投資30億美元在賈姆拉格爾特區建起了年產200萬噸的石油裂化廠,該廠預計2010-2011年度投產。
對於任何一個來參觀信實石油開採與冶煉基地的人,穆克什總會毫不遮掩地說:孟加拉灣「像美國的墨西哥灣那樣正在為我們創造滾滾財富!」
當然,穆克什的眼光並沒有局限在國內油源市場,其更大的野心已經輻射到全球各地並屢有收穫。在葉門,信實最近獲得了該國陸上34地塊和37地塊的石油勘探權;在瓜地馬拉,信實中標建環保煉油廠和電站,預計總開支為77.3億美元,但回報率可達20%;在澳大利亞,信實獲得了3個地塊的石油;在沙烏地阿拉伯,除了尋求勘探機會外,信實正在考慮與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合夥併入股石化項目,同時它計劃收購蘇格蘭的北海石油公司。另外,由於看到前不久在埃及石油、石化投資上不錯的戰績,信實公司日前還緊鑼密鼓地考慮在伊拉克的煉油廠升級項目中投資。
拉滿的弓箭已經很難收回。當印度政府宣布開放零售業後,嗅覺靈敏的穆克什再一次搶佔了先機,並不時發出要與沃爾瑪比高低的挑戰聲。最近兩年,穆克什在國內申請建設了各式各樣的特區,地點分布從孟買至哈裡亞納,從卡納塔克到古吉拉特,從安得拉到西孟加拉,總面積10萬公頃,總投資超過10000億盧比。特區將從事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新產品研究開發,以享受政府稅收等一系列的優惠,並為在全國各地建加油站、零售店、連鎖店、專賣店、超市進行布局創造條件。
穆克什還打算在卡納塔克邦購買2000英畝土地,即在175個縣中每個縣10英畝,還有27個總部,作為它向海外出口蔬菜、水果的基地。
作為投資服務業的另一種選擇,穆克什將觸角延伸到了文化教育領域並頗有建樹。
為了紀念父親,4年前他在浦那建立了一所迪魯巴伊國際中學,並由他的妻子尼塔·安巴尼負責。同時,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迪魯巴伊·安巴尼國際大學在前不久於孟買創立。該校佔地100英畝,設有科學、藝術等許多專業,面向國際招生。穆克什逢人便說,他想將其辦成像哈佛、斯坦福和牛津等名牌大學。
清晰的構架支撐起了一個龐大的穆克什產業帝國:據2007年《財富》500強排名,按銷售額,信實公司排名第269位,比前一年躍進75位;按資產統計,信實居第299位,佔據印度私營企業的魁首之位。
延續安巴尼家族輝煌財富之路的同時,穆克什也走進了鮮花與掌聲包圍的殿堂。與父親是一名強悍的魅力型領袖完全不同,今年50歲的穆克什則專注於領導力的執行。這位掌門人已經開始遠離迪魯巴伊一手締造的族長式統治,而是更加強調依賴於成熟和精幹的管理團隊,並在行動上開始了領導權的重組與分配,為此,穆克什被授予了「亞洲社會領袖獎」,且是繼拉克希米·米塔爾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印度企業家。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說穆克什是「明日全球領導者」,美國《時代周刊》把他列入新世紀青年領袖花名冊。而由於信實公司與美國公司在能源、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零售、基礎設施等朝陽領域合作的貢獻,穆克什獲美國印度商業委員會2007年全球遠見獎。
私家「宮殿」超過凡爾賽宮
在許多人的眼中,孟買將成為未來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然而,在穆克什看來,首都則將成為自己家族生活與活動的大本營。2007年年初,穆克什特地在孟買市的中心地段挑選了一快"風水寶地",並且已經開工為自己和家人建造起一座富麗堂皇的住居"宮殿"。這座以古代神話中的島嶼"安蒂拉"命名、總耗資達10億美元的龐大建築高173米,與一棟60層的大廈高度相當;整棟大廈的總樓層面積達到11萬平方米,超過了著名的法國凡爾賽宮。根據建築規劃,這座摩天豪宅將擁有一個獨立的直升機停機坪、幾個露天花園、佔地一整層的家庭電影院、四周全部為落地玻璃、可以俯瞰孟買全景的貴賓客房、佔地兩層樓的健身俱樂部和一個佔地6層樓的特大停車場。2008年9月,穆克什和他的母親、妻子以及3個孩子將按時搬入"宮殿"中生活。同時入住的還有穆克什手下的600名全職僱員和僕人,他們將負責照料穆克什一家6口的飲食起居、安排各項活動。
許多人對穆克什的驚世之舉大為不解,但只要將其放在印度特定的群體中去思考,似乎也並不覺得穆克什有什麼另類。與10年前印度富人寧願選擇不開奔馳和居住在較小的公寓內大不一樣,時下站在財富之巔的印度闊老們並不介意對自己富裕程度的張揚和炫耀。拉克希米·米塔爾曾以7000萬英鎊的價格在倫敦的肯辛頓宮花園地區買下了一所豪宅,創下當時世界上單座房屋交易額的最高記錄。同時拉克希米還租下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為女兒籌辦婚禮,6天內花掉數百萬美元。而稍早時間,印度撒哈拉集團的總裁蘇伯拉塔·羅伊在北方邦首府勒克瑙為兒子的婚禮動用了27架飛機專門從全國各地接送參加婚禮的賓客,並準備了200輛奔馳車將來賓從機場送往佔地300公頃的撒哈拉莊園。與這些人相比,穆克什似乎有過之無不及。雖然穆克什性格內向,低調保守,並經常會在公眾場合因拙劣的口才而缺乏自信,甚至總稱自己"怕見媒體",但只要談到他的企業時卻毫不謙虛:"世界上只有兩家公司能夠從零開始建設大型項目──只有微軟和我的公司"。這種視財富為個人標籤的心態不能不驅使著穆克什的外在消費行為走向極端。
不過,也許穆克什必須正視印度國內的現實經濟環境。作為亞洲的第四經濟大國,印度的貧困化問題一直是這個國家最大的難題。據統計,印度貧困人口在過去20多年裡增加了兩倍多,高達6000多萬,比整個英國人口還多。而在印度眾多城市當中,孟買的貧民區最大,約650萬人生活在雜亂無章、廢水橫流的貧民窟中,為亞洲之最。也正是如此,"安蒂拉"招徠了四面八方的非議和聲討。印度不少媒體認為,在一個貧富差距日顯拉大的國家,穆克什建這樣的大樓將他的利己主義個性暴露無遺,以致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也不得不站出來說話,他大聲呼籲該國商業領袖"避免炫耀消費",而應爭當"適度消費楷模"。而一個令穆克什沒有想到的事實是,孟買市政廳官員認為"安蒂拉"大廈的土地交易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並已準備提出指控。一旦指控成立,"安蒂拉"工程將遭遇暫時停工之困。
但是,穆克什絕對不會相信"安蒂拉"會胎死腹中。因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憑藉安巴尼家族的影響力和通天技能,這種結果出現的概率幾乎為零。40多年的商業經營,安巴尼家族與印度各級政府形成了層層的微妙關係。印度媒體稱,安巴尼家族熟悉所有政界要人和高級官僚--無論他們的政治派別如何,安巴尼家族甚至知曉他們每個人的生日和結婚紀念日,可以說影響力在印度全無對手。而正是憑藉這些深厚的上層關係,在官僚意識嚴重泛濫的印度,信實公司在短時間內可以獲得批准任何項目,特別是信實集團可以通過影響高級官員甚至總理本人,使政府頒布了數不清的對信實十分有利的產業政策。以致印度國內流傳著一則笑話:有人問,誰是印度最強大的政黨?答案是:印度信實黨。毫無疑問,穆克什已經從父親那裡和盤承接和學會了以上生存的法則。
(作者系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管理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
(責任編輯: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