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今日,財聯社記者從多個獨立信源獲悉,央行下發《關於開展線上聯合消費貸款調查的緊急通知》,要求銀行今天就上報各家聯合放貸的相關情況。
根據財聯社記者獲得資料顯示,央行此次是為了掌握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創新情況,而所指的線上聯合消費貸款,是指金融機構經由網際網路獲取合作機構推送的客戶信息,並與其他機構採用同一貸款協議、按約定比例向同一借款人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但央行並未對具體比例進行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給各銀行的附表中,央行將與螞蟻花唄、螞蟻借唄的合作情況,作為銀行填寫的重點。根據文件顯示,央行要求銀行填寫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份的相關信息,並將金融機構與螞蟻花唄、螞蟻借唄的合作情況分別列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認為,央行進行相關摸底也是好事。而《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辦法》剛剛出爐,圍繞這個辦法還將會有更多的細則出臺。
摸底聯合貸款風險
根據財聯社記者獲得的文件顯示,央行要求各家銀行上報與月末線上聯合消費貸餘額及不良率情況。
未來金融研究院侯本旗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央行可能是從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角度關注此類業務。在聯合貸款中,雖然客戶增長和風控主要靠聯合貸款機構,但銀行承擔了幾乎所有的風險。
「這種風險激勵不對稱的合作模式隱含著可怕的潛在風險。如果合作貸款機構為做大規模而採用過於激進的客戶下沉策略或實施數據操控,銀行發現時剎車已晚。」侯本旗表示。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也表示,不少中小銀行是聯合放貸的重要參與者。然而,儘管監管三令五申要求銀行不能將風控假手於人,但在實際的操作中,不少商業銀行的風控相對較弱。且不少中小銀行藉助了網際網路的力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也可能造成風險的外溢。
實際上,監管已經意識到相關風險的存在。
在剛剛出爐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辦法》中,監管雖然放開了針對聯合放貸的口子,但也進一步對相關業務做了規範,商業銀行不得以任何形式為無放貸業務資質的合作機構提供資金用於發放貸款,不得與無放貸業務資質的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同時還要商業銀行應當獨立對所出資的貸款進行風險評估和授信審批,並對貸後管理承擔主體責任。
與此同時,辦法還要求,商業銀行應當按照適度分散的原則審慎選擇合作機構,制定因合作機構導致業務中斷的應急與恢復預案,避免對單一合作機構過於依賴而產生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央行要求銀行將與「螞蟻借唄」、「螞蟻花唄」的相關情況單獨列出。對此,尹振濤表示,主要調查摸底螞蟻的借唄、花唄相關情況,可能源於其規模模相比較大,且在行業中具有代表性。
據了解,螞蟻花唄、螞蟻借唄主要是通過其在重慶等地設立的小額貸款公司向借款人放貸,即重慶螞蟻小額貸款公司以及重慶螞蟻商誠小額貸款公司。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這兩家小額貸款公司曾一度頻頻增加註冊資本金,這意味著限於監管對小貸公司槓桿等要求,兩家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量持續上升後不得不持續增加資本金。
根據央行最新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顯示,重慶市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餘額為1373.49億元,佔全國貸款餘額的13.27%,是全國小額貸款餘額最多的城市。
此外,此前「不上徵信」的螞蟻花唄近日也被曝出悄然上線徵信,引發市場關注。這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監管對相關業務的進一步規範。
聯合貸款規範仍需相關細則
聯合貸款實際上早已被廣泛討論。而對於資本金有要求的金融機構及類金融機構而言,聯合放貸無疑是一種發展出路。不過,如何監管聯合放貸的相關風險,業內人士認為,還仍需更多的細則出爐,而此次摸查或也為後續細則的制定提供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辦法》中,監管對此已經作出了籠統的規定:《辦法》中寫明,商業銀行與其他有貸款資質的機構共同出資發放網際網路貸款的,應當建立相應的內部管理制度,明確本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的管理機制,並在合作協議中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關係。
不過,柒財智庫高級研究員畢研廣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監管規定還有很多細節需要確認,比如在聯合貸款中,如何解決「雙債權人」的問題。聯合放貸的必然就是雙債權人問題,也就是A、B共同出資向借款人放貸,放貸比例如何構成是其中的問題之一,這可能導致未來債權不清等問題。
不僅如此,畢研廣表示,如果說把放款比例調整,約定還款或者違約的計算方式,誰出資少,那就等於出資多的給出資少的放了槓桿。這就衍生出了借款中「優先劣後級」的問題。
「如果聯合貸款模式出現比例的話同樣也面臨著優先劣後級的問題。誰優先,誰劣後?」畢研廣表示,雖然徵求意見稿中已經說明了商業銀行要建立起聯合貸款的制度,但依然解決不了雙債權人的問題,只要是聯合貸款必定會出現雙債權人和槓桿率的問題,均需要詳細的文件進行規定。
此外,尹振濤也表示,未來《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辦法》剛剛出爐,圍繞這個辦法還將會有更多的細則出臺。
(編輯:王欣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