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分支付寶的花唄用戶接入央行徵信系統。
有人擔心,花唄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後,如果忘記還款,或者沒錢還款造成逾期,會不會對個人徵信造成負面影響?會不會對未來貸款買房造成影響?
可以先看一下自己花唄有沒有接入央行徵信系統。
用戶如何得知是否上徵信?
點開支付寶,花唄,在「花唄」—「我的」—「相關合同及產品說明」欄目中,頁面出現《個人用戶信息查詢報送授權書》的用戶會接入徵信。
而僅有《花唄用戶服務合同》《芝麻服務協議》與產品說明的用戶則未接入徵信。
下圖屬於接入徵信的狀態。
1、花唄是個啥
很多用戶使用支付寶,並且是支付寶的重度用戶。
支付寶上的有兩款產品,螞蟻借唄和螞蟻花唄。
花唄和借唄到底有什麼區別?
花唄依託於阿里巴巴淘寶和天貓等的線上消費平臺,它有自己的固定使用場景,但不能取現的。
花唄通常貸款額度很低,如果按時還款的話就不收任何利息。
這種消費貸的形式,是金融創新的產物。
借唄的基礎功能是網絡小額信用貸。
貸款的額度從1000塊到30萬元不等,額度是根據每個人在支付寶上累積的消費、支付、信用等風險數據,結合模型計算額度然後授予個人的。
借唄是可以取現的,所以它和具體應用場景的關聯性不高。
花唄借給你的錢都是有明確消費場景的,錢的用途也非常清晰,不管是放貸方還是監管方,都比較安心。
借唄不一樣,它是一種純粹的、基於信用評估的放貸,錢的用途並不確定,更類似於現金貸,當然風險也就比較高了。
所以,花唄和借唄這兩個產品的屬性是很不一樣的。
借唄這個小額信用貸的性質,它距離監管的紅線比較近,所以借唄盡力地與現金貸脫離關係,向消費貸靠攏,支付寶出臺了借唄貸款用途的政策,要引導用戶把貸款用於個人消費場景。
花唄屬於消費貸,是受到國家政策支持的。
花唄和我們日常使用的信用卡很類似。
2、網絡信用卡也是信用卡
在中國,信用卡業務呈現出一個什麼態勢呢?
傳統的信用卡業務非常滯後,而網絡的信用工具非常發達。
我國傳統的信用卡的覆蓋率在全世界都是相對比較低的。
我國平均3個人持卡1張,在中小型的城市,信用卡的覆蓋率就更低了。
而在美國人均持卡量平均1個人持3張卡。
我國家的個人徵信體系處於起步階段,銀行發卡的審批是相對嚴格的,對於申請者的職業、工資單的信息,都有很嚴格的要求。
很多收入高的民營企業員工、打工者,基本很難申請到信用卡。
現在,對於在很多90後、00後,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微信的微粒貸等網絡信用工具,基本取代了信用卡的位置。
阿里有個數據就顯示,每4個90後,就有1個人用過螞蟻花唄。
這兩年,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尤其是有消費場景的電商企業,都發行了這種網絡信用工具。
這些金融工具其實本質上就是信用卡,只不過是從有形的卡片換成了「虛擬卡片+純線上場景」而已。
只要是信用卡,就有隱藏的風險。
3、隱蔽的「高利率」
關於信用卡,信用卡賺錢嗎?
這個月借錢給你,下個月再還,就感覺像白借錢。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2016年,招商銀行的業務構成中,信用卡的貸款佔比是13%,信用卡的利息收入就是300多億,包括手續費在內的非利息收入還有113億。
這麼多錢,到底是從哪裡賺過來的?
其中,最大的一項收入,就來自這些信用卡客戶隱蔽的「高利率」,
如果你仔細觀察,經常會在信用卡的帳單上看到一個帳單分期的選項,而且這個選項一定是粗體和顯眼的。
它告訴你,剩餘的額度僅僅按照日利率萬分之五計算利息,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隱蔽「高利率」。
萬分之五的日利率換算成年化利率就是18.25%。
遠遠超過你的任何理財產品,或者說其他的投資產品的收益率。
如果你購買一般銀行理財產品達到5%都很難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還要羊自己買單。
網絡信用卡也是一樣的。
如果你在網上去買任何一個大件的商品,電商都會用很顯眼的字體提醒你,這個商品你可以分三個月、六個月、十二個月分期購物,手續費分別是2.6%、4.2%、7.2%。
這種數字讓你感覺,手續費也不高啊。
舉個慄子,如果你分期12個月買一個1200塊錢的商品,你每個月償還的本金就是100塊。
按照7.2%的手續費,你每個月支付7.2元,所以你很容易就認為,你在這個商品上付出的利率是7.2%。
這個計算是完全錯誤的。
要記住,你每個月都在償還本金,所以你的總借款額度是按月下降的,從1200塊錢開始,到最後一個月的時候,你的本金只有多少呢?
只有100塊錢。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間,你的手續費是固定的,也就是說最後一個月,你的月息是7.2%,而不是年息7.2%。
如果用高斯定理稍微算了一下,12個月分期付款,7.2%的手續費,你最後付出的利率是13.23%,比你以為的7.2%高了差不多一倍左右,這就是典型的隱蔽「高利率」。
實際年化利率 = 分期手續費率/(分期數+1)*24 = 單期手續費率*分期數/(分期數+1)*24
趕緊收藏,以後經常拿出來算算,你被隱藏的「高利率」吃掉了多少收入!!!
除了隱蔽的「高利率」以外,銀行信用卡還可以利用人性的弱點賺取年費。
比如說在辦卡的時候,他們經常會鼓勵客戶,辦理金卡和白金卡,而且第一年還給你免年費。
這種卡的年費是很高的,一般在3000塊錢以上。
金卡和白金卡以後,經常可以有很多特殊待遇,比如說坐經濟艙享受VIP的休息室,到SPA店和高爾夫場享受五折優惠。
這些地方對於很多使用信用卡的人來說,幾乎很少去。
到了第二年,突然開始收取年費了。
高額的隱形年費。
所以隱蔽的「高利率」,和高額隱形年費,是信用卡收入的重要的來源。
信用卡會在一隻羊身上不停的薅羊毛。
信用卡還會給用戶一個提現功能。
你經常會接到信用卡客服的電話,各種優惠鼓勵你,說把信用卡的額度提出來當現金用。
但是你沒有想到的是,銀行規定,提現額度的利率是按日利率的萬分之五來收取的,而且還要按月複利。
複利是有魔力的,這個計息的過程就利用了「每個月一付利」的模式,每個月滾一次雪球,萬分之五的日利率,最後的實際利率能夠達到20%。
所以說一旦用信用卡提現,將會負擔的就是20%超高的利率。
不要做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
4、重視個人徵信
目前只有部分花唄用戶接入了央行徵信系統。
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接入徵信系統,已經不算是一件新鮮事。
其實,螞蟻借唄、京東白條、微信的微粒貸等金融產品都已經接上了徵信系統。
這次花唄接入徵信,標誌著主流網絡信貸產品全面接入央行徵信體系。
花唄在徵信方面早已慢了一步。
任何金融產品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後,其基本信息、額度以及還款情況等數據將會定期全面報送至央行徵信。
倘若有逾期記錄,會被記入個人徵信報告。
個人徵信是指依法設立的個人信用徵信機構對個人信用信息進行採集和加工,並根據用戶要求提供個人信用信息查詢和評估服務的活動。
個人信用報告是徵信機構把依法採集的信息,依法進行加工整理,最後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詢人提供的個人信用歷史記錄。
可能影響個人信用風險評分的主要因素有:
貸款中曾有逾期還款現象,或者信用卡透支後未按約定期限和應還款額度還款,或有太多的貸款帳戶和信用卡等等。
「從銀行的角度來看,頻繁使用花唄小額消費,可能會被認為消費能力較弱,以後會影響個人銀行貸款。」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個人徵信是個一個人信用。
信用就是資產。
一個人信用越高,個人承諾價值就越大。
5、最後的話
1、任何借款都是債務。
無論實體信用卡、花唄這樣虛擬信用卡,
螞蟻借唄、京東白條、微信的微粒貸等小額借貸,
這些提前消費資金都是債務。
花團錦簇的債務生活是脆弱的,也許這正是我們需要放下幻想,也是必須認清的事實。
2、個人徵信很重要
如果有逾期,無論金額是多少,一定會影響個人購房貸款。
很多銀行對於申請購房放貸,要求至少5年內沒有逾期。
3、永遠不要忘記風險
理性消費,理性享受生活。
我們其實根本無法預測明天起床,迎來的到底是希望的曙光,還是命運的耳光。
不要瘋狂透支,不要瘋狂提前消費,更不要瘋狂借債消費。
上天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