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脫貧「造血」 讓致富「生根」——山西發展藥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11月19日電題:為脫貧「造血」 讓致富「生根」——山西發展藥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飛航、魏飈

連翹、黃芪、沙棘、槐米……它們都是千年的植物,它們的葉、花、根、果最初是治病解毒的良藥。如今,它們經過山西人的雙手,變成一道道藥茶,繼續賜福於人類。

近年來山西在加快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過程中,瞄準道地藥材資源,把山西藥茶作為重要突破口,大力發展中藥材精深加工產業,助力農民增收,為破解深度貧困和農業轉型發展探索新路徑。

積蓄農業轉型發展新動能

山西現有耕地面積6000多萬畝,其中旱地佔70%左右,水資源短缺近年來已經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這樣的自然條件卻有利於中藥材的生長。

山西北部盛產黃芪、款冬花等品種,中南部適宜黃芩、連翹等品種種植。據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初步統計,山西省現有1788種中藥材,是全國中藥材資源大省。

2019年7月,在山西省攻堅深度貧困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上,山西省委負責人提出,山西農業的出路在於「特」和「優」,可以把山西藥茶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中藥材加工開闢新路徑,為農業轉型發展積蓄新動能。

在產業布局上,山西結合地理環境打造形成了藥茶六大產區,即太行山、太嶽山連翹葉茶基地,晉南邊山丘陵區槐米茶、菊花茶基地,恆山黃芪茶、枸杞芽茶基地,呂梁山沙棘葉茶、紅棗葉茶基地,晉東南桑葉茶、黃芩茶、黨參茶基地,管涔山毛建草茶基地。

今年3月20日,山西正式發布了山西藥茶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山西藥茶產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目前,全省已有上百家藥茶加工企業,開發出連翹葉、沙棘葉、桑葉、紅棗葉、毛建草等單品茶和黃芪普洱、枸杞菊花等拼配茶200餘款產品,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品牌創建等方面初具規模和影響力。

打造農民脫貧增收新名片

位於太行山腹地的陵川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當地有著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僅野生連翹分布就有80多萬畝。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陵川縣依託這一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又在大田種植連翹30萬畝。

在過去,由於只採收連翹果,葉子就是廢棄物,一旦遇到倒春寒,果實幾乎絕收,損失嚴重。陵川縣鄉土人家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近年來利用連翹葉開發出綠茶、紅茶、黑茶等系列產品,並在全縣布局20個從事連翹茶加工的扶貧車間,每年帶動5000個貧困戶人均增收1萬元。

「我一上午能採摘5斤多,一斤按20元算,三四個小時能掙100元,農閒時採連翹葉,農忙時下地幹活,掙錢、種地『兩不誤』。」 陵川縣古郊鄉貧困戶李秀琴今年靠採摘連翹葉兩個月收入近6000元。

在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區,紅棗被稱作「鐵桿莊稼」,但近幾年當地秋天雨水較多,造成大量裂果爛果,嚴重製約了棗農種棗的積極性。

為了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呂梁市臨縣茗玥茶葉有限公司投入資金試產棗芽茶,經過多次失敗後終於獲得成功,今年開始在臨縣打造10萬畝棗芽茶採摘基地。

「按照人均日採摘30至40公斤嫩棗芽(葉),每公斤5到6元的價格,老百姓每天可收入200元左右,戶均年增收超過5000元。」茗玥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祥說。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鞠振說,不只連翹葉和棗芽,每一種可制茶的藥食同源新材料,都可以變「廢」為寶,幫助貧困群眾致富增收。同時,藥茶融農業、文旅、健康等不同產業於一體,對貫通全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促進農民增收具有強勁的「火車頭」效應。

合力共建做大做強新產業

作為一個新型產業,山西藥茶沒有可借鑑可複製的道路,只能在探索中前行。

圍繞山西藥茶科研攻關、成果轉化等核心問題,依託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山西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山西省組織力量開展相關產品開發、配方及生產工藝研究,支持山西振東集團等龍頭企業的研發團隊研究系列藥茶濃縮、凍幹、萃取等工藝,加快藥茶科技成果轉化。

牽頭成立山西藥茶產業聯盟的山西振東集團董事長李安平說,發展藥茶產業,需要精準引進人才,建立人才資料庫,通過項目合作、聯合攻關等不同方式,加快藥茶科技研發,把山西藥茶產業做強做大。同時希望儘早成立山西藥茶產業發展基金,解決產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市場、技術等瓶頸,最大限度支持山西藥茶產業創新發展。

鞠振表示,在做好山西藥茶區域公用品牌的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山西藥茶經紀人隊伍,培養一批有經營頭腦、善於推介和開拓市場的飲品產業人才。同時,利用農博會、茶博會等展銷平臺,不斷擴大「山西藥茶」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表示,要圍繞品牌、質量和標準三個關鍵環節,堅持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全政策鏈扶持,真正把山西藥茶產業發展成為健康產業、支柱產業、富民產業。

相關焦點

  • 山西藥茶產業助農脫貧:野生沙棘從「被羊吃」到「讓人富」
    圖為岢嵐縣的沙棘林。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忻州6月23日電 題:山西藥茶產業助農脫貧:野生沙棘從「被羊吃」到「讓人富」作者 李庭耀早上不到7點,丁亮軍背著籮筐出門,約一個小時後,走了十多裡山路的他到達一片沙棘林,開始採摘沙棘葉。
  • 大新縣發展青梅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共同致富  ——大新縣發展青梅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 本報記者 陳文聖 通訊員 黃梅花    種下一棵青梅,你可能會覺得毫不起眼。  「開闢致富豔陽天,青梅煮酒論英雄。」這是今年3月,在參加崇左市脫貧攻堅先進事跡情景報告會中,雷洪向自擬的詩句。  在引導武姜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雷洪向無愧於「英雄」這個稱謂。
  • 十堰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有啥良招?變「輸血」為「造血」是關鍵
    我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通過實施「六個一批」分類幫扶,變 「輸血」為 「造血」,攻堅克難,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今年46歲的明剛是鄖陽區柳陂鎮龍韻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早些年在務工時傷了腿後,就沒有了固定收入。
  • 廣西大瑤山區大力發展有機特色產業為脫貧造血
    梁玉橋 攝中新網來賓4月21日電 (梁玉橋)「目前,六段村正在創建國家有機認證扶貧示範村,以茶為主的『生態+』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為脫貧『造血』。」金秀瑤族自治縣六段村第一書記馬才勇說。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地處廣西中部偏東的大瑤山區,受自然條件惡劣、產業基礎薄弱、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約,是廣西深度貧困縣之一。
  • 新業集團:紮實助力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
    原標題:紮實助力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 布局產業籌建學校為脫貧攻堅打基礎 新業集團的產業扶貧布局,要從2012年說起。 通過在南疆投資辦企業,以產業帶動農牧業現代化,新業集團已經成為助力南疆特別是和田地區脫貧攻堅的一支重要力量。
  • 一口小鍋撬動一個產業 藥茶成山西助農增收又一利器
    此舉是「山西藥茶」區域公用品牌發布以來,三晉大地釋放特色農業轉型升級新動能的一個縮影。太嶽山下,沁河畔,安澤縣府城鎮飛嶺村,一場鬥茶大賽在此舉行,152名選手角逐「金冠茶王」「金冠制茶團隊」榮譽。同日,「安澤優品」區域公共品牌發布。安澤縣地處山西省臨汾市東部,太嶽山東南麓,境內中藥材多達700餘種,尤以連翹為最。
  • 太原市僑聯「以僑為橋」助力脫貧攻堅
    12月4日,太原市僑聯帶領市僑青委、市海歸協會和僑胞之家單位的僑商僑企深入婁煩縣米峪鎮獨石河村,助力脫貧攻堅。僑企業家與機關黨員幹部一起走訪結對貧困戶,詳細了解廣大村民生產生活等方面的訴求,了解他們的技能特長和脫貧致富的不同想法。
  • 9:30,山西賽區呂梁藥茶專場開賽
    一杯山西藥茶,中華百草精華。9月26日,在首屆山西(呂梁)乾果交易會、第六屆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展銷會暨2020農民豐收節開幕之際,人民優選直播大賽山西賽區呂梁藥茶專場也將在呂梁電商創業扶貧孵化園精彩啟幕。
  • 貴州黔西南州:發揮金融扶貧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在貴州,脫貧攻堅是「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隨著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實施的倒計時,貴州省委發布了「相約2020發起脫貧攻堅最後總攻,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動員令,將集中火力、精準發力、齊心協力,打出脫貧攻堅「組合拳」,確保實現脫貧攻堅,堅決奪取決勝之年的全面勝利。
  • 新寨村:「造血式」幫扶激活脫貧內生動力|脫貧攻堅 清新擔當
    近年來,新寨村積極謀劃村級產業發展,以「多方協作、規模經營、長期受益」為特點的產業幫扶模式展開,形成了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生態觀光旅遊為主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並將制定「一戶一檔」精準脫貧措施作為突破口,深挖資源,結合村情實際,促進清新雞養殖、蔬菜水果種植等項目帶動貧困戶增收,變「輸血」為「造血」。
  • 天九共享「輸血+造血」模式 助力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完成
    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 2018中國(寶雞)「槐花•蜜蜂」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宣傳推介在麟遊...
    5月7日,2018中國(寶雞)「槐花·蜜蜂」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宣傳推介在我縣舉行。市長惠進才、市委副書記尹清遼、副市長王寧崗、縣委書記孫敬虎、縣長李武發出席,中國養蜂學會、福建農林大學、西北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和陝西蜂業協會的有關專家和領導參加推介。
  • 期貨力量助力脫貧攻堅金融「磁石」護航高質量發展
    7年來,鄭商所累計直接投入幫扶資金3300多萬元,引入幫扶資金1200多萬元,選派5名幹部到桐柏扶貧掛職,圍繞桐柏脫貧攻堅實際,開展黨建引領、健康扶貧、基建扶貧、產業扶貧、志智雙扶、消費扶貧等多種幫扶模式,助力桐柏縣於今年2月成功脫貧摘帽。
  • 脫貧攻堅的「算數法則」
    脫貧攻堅工作要堅持「長短結合」的原則,「短」是短期目標,充分利用國家扶貧政策,加強扶貧資金項目對接,抓好易地扶貧、搬遷扶貧、危房改造,確保貧困村在2020年前完成脫貧摘帽。「長」是指幫扶項目的長效性,確保幫扶項目扶一個精一個,幫扶項目不但要幫助貧困村脫貧,之後還要能持續為村民帶來經濟效益。
  • 重慶豐都: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走深走實
    何永權在餵雞近年來,橫梁村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牢記職責使命,積極主動作為,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大力推動產業發展,助農增收致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5月6日,記者跟隨橫梁村駐村工作隊走訪時看到,二組已脫貧戶何永權正在屋後的山坡上餵雞。
  • 鄭州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之產業扶貧專場
    產業扶貧是貧困地區內生發展活力和動力的「推進器」,是脫貧攻堅穩定和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鄭州市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實施產業扶貧作為高質量落實脫貧攻堅和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大力鼓勵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脫貧攻堅路上 惠東大嶺街道奮力書寫擔當和魄力
    深化「強村固組」工程,建成大嶺「網際網路+」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核心引領作用。充實鄉村脫貧攻堅工作力量,建立黨建服務團,選派一批黨員幹部到14個村(社區)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通過結對幫扶,把黨建優勢轉化為脫貧優勢、發展優勢。建立激勵擔當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貫徹執行《惠州市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實施辦法(暫行)》,落實27條具體措施,進一步激勵扶貧幹部擔當作為。
  • 汕尾陸豐市聚焦黨建領航助力脫貧攻堅出實效
    來源:中共汕尾市委組織部 汕尾陸豐市始終把決勝脫貧攻堅戰擔在肩上、抓在手上、記在心上,在黨建引領下,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立足農村實際,找準奮進方向,找對致富路子,黨組織在脫貧一線的核心力量愈發強盛,精準扶貧的成果收穫愈發顯著。 把脫貧攻堅的重任勇擔在肩,凝聚共識強信心。
  • 孫大軍:推動藥茶產業集群發展 叫響上黨區域公用品牌
    >6月9日,我市召開藥茶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全市藥茶產業發展工作,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凝聚共識,做優做強藥茶產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發展藥茶產業擺在七大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之首,成立藥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藥茶產業聯盟,出臺《藥茶產業發展規劃》和《藥茶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致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藥茶生產加工基地和交易批發中心。市委書記孫大軍為長治市藥茶產業聯盟授牌。
  • 山西交口凍綠葉藥茶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太原召開
    2020年9月21日上午,以"探秘凍綠葉藥茶暢享健康好生活"為主題的2020山西交口凍綠葉藥茶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山西省城太原通海會議中心隆重舉行。這次盛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山西藥茶」產業的相關精神,圍繞呂梁市委、市政府發展「呂梁特色茶」產業的相關政策與舉措,做大做強呂梁凍綠葉藥茶產業,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推動山西藥茶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以藥食同源產品開發為路徑,運用品牌覆蓋中藥材全產業鏈條,推進交口特色農業轉型發展,實現特色農產品價值提升,實現將「呂梁凍綠葉藥茶」推廣到全國乃至全球的戰略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