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有啥良招?變「輸血」為「造血」是關鍵

2020-10-18 十堰廣播電視臺

十堰廣電訊(全媒體記者 馬凱俊)十堰地處秦巴山腹地,八山一水一分田,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我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通過實施「六個一批」分類幫扶,變 「輸血」為 「造血」,攻堅克難,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今年46歲的明剛是鄖陽區柳陂鎮龍韻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早些年在務工時傷了腿後,就沒有了固定收入。就在他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時,村裡建起的襪子扶貧家庭作坊實訓中心給他帶來了希望。

鄖陽區柳坡鎮龍韻村村民明剛介紹, 「因為自己本身是個殘疾人 ,做襪子適合他的身體,每個月有兩千到三千塊錢的收入,既補貼了家用,同時也可以照顧家裡和老人 。」靠著給襪子縫頭,明剛每個月有了穩定的收入,現在已經順利實現脫貧。

襪業扶貧車間改變的不止是明剛的生活,通過實操培訓,許多像他這樣的貧困戶學到技術,成為了工人,在家門口就了業。

湖北棉火棉伴智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吳少傑告訴記者, 他和媳婦兩個人都在這裡上班,一個月收入有一萬元左右,已經很滿足了。

十堰作為秦巴山區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全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7萬多戶,貧困人口82.67萬人,全省9個深度貧困縣,十堰佔了5個。為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全市各地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實施「六個一批」分類幫扶:實施產業開發帶動脫貧、易地搬遷促進脫貧、教育扶智拉動脫貧、創業就業推動脫貧、醫療救助穩定脫貧、政策兜底保障脫貧,變「輸血」為「造血」,變「大水漫灌」為 「定向滴灌」。

房縣九道鄉義渡坪村是一個庫區移民村,搬遷後靠到海拔更高的山上後。在山多地少的環境裡,要平整出一塊面積足以安置168戶608人的土地,並不容易。

當地村幹部介紹,當時挖土都挖了兩萬多方,相當於移走了一座小山。挖走的兩萬方土得坐渡船二次轉運,建築材料是從180公裡以外的縣城運來。足足花了15個月的時間,義渡坪村已建起3個安置小區。

只有發展產業,才能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在義渡坪村易地扶貧安置區,每人平均一畝煙、每戶平均一畝藥,村民就近就可以靠菸葉、核桃、土豆、蜂蜜、中藥材和養殖產業穩定增收。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在全市脫貧攻堅精準發力下,現在,「縣有主導產業、村有支柱產業、戶有致富項目」,輻射貧困人口72萬人;全市累計投資近200億元,建設集中安置點4482個,完成搬遷35.5萬人,實現搬遷與脫貧同步;全市年均資助貧困學生15萬人次,落實資助資金近3億元;實現轉移就業15.9萬人,其中省外轉移就業6.9萬人;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及門診慢病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個人年度自負不超過5000元;全市扶貧對象納入低保11.7萬人。

產業扶貧重增收、易地扶貧抓質量、教育扶貧補短板、勞務輸出創品牌、健康扶貧求實效、社保兜底強保障……全市脫貧攻堅攻勢如潮、精準發力,在秦巴大地鋪展了一幅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畫卷。

相關焦點

  • 天九共享「輸血+造血」模式 助力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完成
    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 系列報導《脫貧攻堅高原行湖北援藏故事》:《從『輸血』到『造血...
    系列報導《脫貧攻堅高原行湖北援藏故事》:《從『輸血』到『造血』,培養撤不走的醫療人才》.mp302:53來自湖北之聲FM10462019年7月進藏以來,湖北省第九批醫療援藏隊先後深入山南市12個縣、區的婦幼保健站、疾控中心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 【黃岡頭條】應勇赴羅田英山調研: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應勇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加強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力度,發揮返鄉創業能人、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造血」功能,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新寨村:「造血式」幫扶激活脫貧內生動力|脫貧攻堅 清新擔當
    近年來,新寨村積極謀劃村級產業發展,以「多方協作、規模經營、長期受益」為特點的產業幫扶模式展開,形成了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生態觀光旅遊為主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並將制定「一戶一檔」精準脫貧措施作為突破口,深挖資源,結合村情實際,促進清新雞養殖、蔬菜水果種植等項目帶動貧困戶增收,變「輸血」為「造血」。
  • 應勇: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力爭質量更高成色更好推進義務教育...
    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保林、周呈思)12月11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貫徹落實措施;審議《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若干措施》;研究進一步推進我省農墾改革發展等工作。
  • 廣西大瑤山區大力發展有機特色產業為脫貧造血
    梁玉橋 攝中新網來賓4月21日電 (梁玉橋)「目前,六段村正在創建國家有機認證扶貧示範村,以茶為主的『生態+』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為脫貧『造血』。」金秀瑤族自治縣六段村第一書記馬才勇說。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地處廣西中部偏東的大瑤山區,受自然條件惡劣、產業基礎薄弱、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約,是廣西深度貧困縣之一。
  • 來賓中院代院長覃子驊率領導班子成員深入聯繫點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就當前脫貧攻堅存在的具體問題及如何解決,來賓中院領導班子與良塘鎮領導班子進行了深入探討。 捐贈扶貧資金 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展,覃子驊代表市中院向良塘鎮捐贈扶貧資金5萬元,用於貧困村新建路燈等基礎設施建設。
  • 海安:走好家庭農場「奔富路」 答好脫貧攻堅「壓軸題」
    •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海安就在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上下功夫 ,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結合點上發力攻堅,積極創新「家庭農場+貧困戶」扶貧模式,大力引導和支持家庭農場發展,讓農場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築牢返貧「防線」。「分紅、租金加工資,現在是出一份力領三份錢。」
  • 銅陵學院:「引智」脫貧攻堅更走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強調:「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校是人才、智力、科技的聚集地,是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生力軍,自當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中展現使命與擔當。近年來,銅陵學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發揮高校的智力和人才優勢,「引智」脫貧攻堅更走心。
  • 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造血式」扶貧助力對口幫扶地高質量脫貧
    根據脫貧標準,大瀝鎮對口幫扶的4個貧困村全部都已脫貧摘帽,同時協助幫扶村完善產業布局,實現了高質量脫貧。改善基礎設施 幫扶工作贏得群眾信任「要想富,先修路。」基礎設施改善,讓群眾切身感受脫貧攻堅的成果,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
  • ...爭分奪秒衝刺 全力以赴攻堅 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凝心聚力、一鼓作氣,爭分奪秒衝刺,全力以赴攻堅,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人民日報評論員: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論學習貫徹習近平...
    >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攻堅克難,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分析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就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重大部署,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後勝利。目前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脫貧進度符合預期。但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土城子村變洋氣了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土城子村變洋氣了 2020-11-16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脫貧「造血」 讓致富「生根」——山西發展藥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太原11月19日電題:為脫貧「造血」 讓致富「生根」——山西發展藥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新觀察新華社記者王飛航、魏飈連翹、黃芪、沙棘、槐米……它們都是千年的植物,它們的葉、花、根、果最初是治病解毒的良藥。
  • 陳全國:堅定信心不動搖緊盯目標不放鬆 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他指出,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好設施農業,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助力脫貧攻堅。在伽師縣小微企業園、阿克陶縣巴仁鄉扶貧車間、葉城縣核桃批發交易市場等處,陳全國來到製衣成衣、食品生產、特色林果加工生產車間,與就地就近就業的貧困群眾和企業負責人聊收入、話脫貧、謀發展。他指出,貧困人口只有實現了就業,脫貧才有保障。
  • 【彩雲網評】用脫貧攻堅書寫「穩穩的幸福」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之外,更有「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莊嚴承諾、紮實踐諾,讓全國各族人民感受到「穩穩的幸福」。  只有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人,才是把徹底消除貧困當成必須成就的事業。從70年前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以刀耕火種、採集狩獵為生,到40年前確認族名,成為我國第56個民族,再到今年宣告「整族脫貧」。
  • 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貢獻川師力量——寫在第七個國家...
    扶貧扶長遠基礎在產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產業扶貧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發展一個產業就能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只有發展產業才能實現從「輸血扶貧」到「造血扶貧」的根本轉變,形成脫貧攻堅的造血功能和內生動力,才能防止返貧,鞏固脫貧成果。
  • 天九共享扶貧新模式 助力脫貧目標順利完成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11月23日,貴州宣布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不僅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這也標誌著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 太原市僑聯「以僑為橋」助力脫貧攻堅
    12月4日,太原市僑聯帶領市僑青委、市海歸協會和僑胞之家單位的僑商僑企深入婁煩縣米峪鎮獨石河村,助力脫貧攻堅。僑企業家與機關黨員幹部一起走訪結對貧困戶,詳細了解廣大村民生產生活等方面的訴求,了解他們的技能特長和脫貧致富的不同想法。
  • 變「輸血」為「造血」 為百姓打通致富路_中國婦女報<20201223期>...
    史優香樂呵呵地說,感謝派來這麼好的書記,雖然歲數小,但負責任,為老百姓服務,為老百姓著想,永遠忘不了他。她口中的楊波書記是全國人大機關掛職幹部。2017年至2019年,楊波先後任太僕寺旗駱駝山村、帳房山村第一書記。2020年楊波榮獲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優秀個人。全國人大機關幹部賈永春掛職任太僕寺旗紅喜村駐村第一書記。紅喜村是太僕寺旗最艱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