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
「孩子目前已經滿月,長得很好,大人狀態也不錯。」回想起一個月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搶救,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產科一病區主任殷紅梅說,當時產婦宮腔內的血塊將近2000ml,重度子宮卒中,產科、兒科、麻醉手術科通力合作用盡全力搶救著這兩條岌岌可危的生命。
5月14日上午9:59,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孕婦學校群裡,一條不起眼的微信寫著:「殷主任,我31+1周,突然見紅了怎麼辦?」
10:05,產科一病區主任殷紅梅發現患者提問後趕緊回覆:「掛急診產科號直接到病房6樓。」
其實一般來說,見紅就是少量的陰道流血是孕期常見的主訴,但這位產婦說的「見紅」卻沒那麼簡單。
11:08,產婦到達醫院時,褲子已被血染成了紅色,鮮血從褲腿一滴一滴地流,面色蒼白,表情十分痛苦!
「劉女士,孕31+1周,抗磷脂綜合症,試管嬰兒,瘢痕子宮,第一胎因為重度子癇前期剖宮產,早產兒夭折,這一胎一直口服阿司匹林、皮下注射肝素,這次出血這麼多,不排除胎盤早剝,緊急手術吧。」殷主任一邊聽胎心,一邊跟值班大夫囑咐道,還沒問病史,殷主任就已經把病人的情況都說出來了,原來這個患者是她的門診病人,因為病情特殊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備術、備血、趕緊聯繫麻醉手術科和兒科醫生,準備搶救。」主任田紅革話音剛落,所有人都跑了起來,宋菲和劉姍姍護士快速術前準備、開放靜脈通路。程樂豔護士一路護送患者進入麻醉手術科,怕人手不夠,又留在手術室中準備搶救早產兒。雖然麻醉手術科當天都排滿了手術,但依舊開放了綠色通道可以直達手術臺。麻醉醫師劉克、兒科醫師史莉莉以及兩名兒科一病區護士均做好萬全準備,等待著殷主任和田主任搶出孩子的那一刻......
手術開始1分鐘後孩子被取出來,患者宮腔內的血塊將近2000ml,重度子宮卒中,孩子出生後沒有呼吸沒有心跳,重度窒息。立即緊急插管、復甦,產科、兒科、麻醉手術科都在用盡全力搶救著這兩條岌岌可危的生命。患者因為凝血功能的崩盤,需要不停的輸紅細胞、冷沉澱、纖維蛋白原,每次電話打到輸血科,得到的回覆永遠是:「好的,快來取吧,沒有也給你想辦法!」護士李鈺來麻醉手術科送藥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沒喊一聲累。
經過兒科大夫努力搶救後,孩子終於有了反應,呼吸心跳也慢慢恢復了。殷主任在術後說到,這是她從醫三十多年來見過最重的子宮卒中,因為患者太年輕,又是第一個孩子,所以盡最大努力冒險保留了子宮。
隨著患者被安全轉入ICU進行監護,這場驚心動魄的生死營救也暫時告一段落。
轉入ICU的當日,產婦便甦醒過來,但接下來仍要面對感染和隨時可能出現異常的凝血系統,殷紅梅對產婦病情十分關注,每天都來進行查看,有時甚至一天來兩次,親自換藥。因為手術時是全麻,這位新媽媽一直沒有機會看到孩子,殷主任便想辦法要來了孩子的照片,當看到寶寶照片時,她哭了,她以為自己會失去寶寶,以為再也沒有機會成為母親,但最終因搶救及時,讓他擁有了第二次生命,擁有了新的生活。
此次能戰勝「死神」,保障母嬰平安,與醫院開通綠色通道、快速統籌安排、多學科密切配合以及精湛的技術、先進的條件等均密不可分,婦兒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將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東營乃至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孕產婦們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