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
腦幹是大腦最重要的神經器官,是維持個體生命的中樞所在,因此又被稱為「中樞中的樞紐」。對神經外科醫生而言,腦幹一直被認為是手術的「禁區」。
如何突破「禁區」開展腦幹手術是多年來困擾著神經外科醫生的難題,腦幹不僅結構複雜、功能獨特、神經核團密集,而且與人體的呼吸、心跳、意識、運動、感覺等功能都息息相關。在腦幹進行神經外科手術操作,要求手術醫生必須熟練掌握腦幹局部解剖及系統解剖,手術要精中有細、穩準有度,術中還要密切監測腦幹各項功能,術中稍有不慎或監測不周,要麼術中無法收場,術後患者嚴重殘疾,要麼生命終結。這無論是對醫生的專業技術還是心理素質都是極大的挑戰。
近幾年,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加強學科建設,創新技術品牌,在精準診療技術領域不斷取得新成就在腦幹腫瘤領域取得新突破
家住墾利的劉女士,因出現右手、右足不明原因麻木不適,到醫院就診,診斷為:腦幹海綿狀血管瘤並出血。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全家開始奔波北京、上海等地醫院就診,但因面臨極高的手術風險,建議患者回家繼續觀察。但出血還在進一步增多,病灶不斷擴大,經多方打聽,患者來到了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就診。
腦科醫院院長韓光良、副院長宗強主持召開科室討論。「手術風險太高,患者術後可能偏癱、昏迷、甚至術中呼吸心跳受到影響。」這是所有神經外科醫生看到磁共振結果後的顧慮。但多次的檢查顯示患者的海綿狀血管瘤仍在不斷出血,病灶不斷擴大,如不手術治療,患者將面臨癱瘓,生命亦受到威脅。
憑藉熟練的解剖功底和多年的顯微操作經驗,在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後,韓光良主任醫師在張凱、劉貽哲主治醫師的配合下,為患者實施了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切除術。術中在顯微鏡下打開四腦室、顯露腦幹,沿正中溝切開腦幹,長度僅約1cm,韓光良小心翼翼的在顯微鏡下將腫瘤一點一點剝離,對周圍腦組織儘可能避免一絲的損傷,過多的損傷都將給患者帶來終身的殘疾,麻醉醫生緊緊關注著血壓、心跳,手術室護士有條不紊配合著,一分鐘、兩分鐘......1小時過去了,終於,海綿狀血管瘤被完整切除,術中患者的心跳、血壓維持穩定。
經過接近6個小時奮戰,在多名手術醫師、麻醉醫師、手術護士的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術後患者甦醒順利,並順利拔除氣管插管,患者意識清醒,言語對答流利,吞咽功能正常,四肢活動正常,經過術後嚴密監測及治療,患者順利下床活動。
近年來,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在腦科醫院院長韓光良帶領下,已完成多例腦幹區腫瘤切除術,手術均取得滿意效果。術前的嚴格評估,術中的精細、精準、微創操作以及各科室的通力合作,讓「禁區」不再可怕,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將更好地為廣大油城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