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綠茶
綠茶是以雲南大葉茶採摘鮮葉片為原料,經殺青-捻揉-乾燥(烘青或曬青)-分選、包裝而形成的茶葉產品。 雲南地區茶葉與省外,如浙江、福建、安徽等茶葉的最大區別是茶樹品種類型不一樣,前者是大葉茶種,後者是小葉茶種。
普洱紅茶
以大葉茶鮮葉為原料,經自然凋萎失水15%左右,自然發酵至80% ~ 90%,通過捻揉-烘乾-分選、包裝而形成的茶葉產品。 紅茶與其他茶葉產品工藝的最大差別是沒有殺青這道工藝,加工出來的茶產品葉紅、湯紅,別具一格,深受歐洲人喜歡。
普洱茶
歸為黑茶類,有生茶和熟茶之分。 「普洱茶」以雲南大葉茶鮮葉為原料,經殺青(60 ~ 65℃)-捻揉-乾燥(曬青)-分揀、包裝而成的茶葉產品。 再把按前述工藝製成的散茶,經人工回潮、堆捂,以至100%完全發酵,稱熟茶;未經人工發酵的稱生茶;或將生茶和熟茶通過回蒸分別用模具壓製成圓形餅狀的稱餅茶;壓製成圓形狀的稱為團茶,壓製成方形磚塊狀的稱為磚茶。 熟茶的生產可人為控制發酵過程,因而生產周期短,產品出廠即可品茗,但若能再經歷1 ~ 2 年的後發酵,品質則更優。 而生茶出廠時暫時沒有品飲價值,須在一定倉儲條件下,經歷2 ~3 年的自然發酵過程,才能體現其品質和價值,且隨著儲藏年限的增加而價值倍增。 話說「普洱茶」越陳越香,但一般以儲藏10 ~ 20 年的品質更優、更經典。
普洱茶膏
茶膏的製作是利用雲南大葉茶鮮葉經加工發酵後, 通過特殊方式將茶葉的纖維物質與茶汁分離,將茶湯濃縮,還原成固態膏狀體的過程。 茶膏製作幾近失傳,近年湯老先生憑藉少年時其父製作茶膏的記憶,經反覆研製,成功生產出現代版的茶膏,薪火得以相傳。
普洱茶粉
茶粉是在普洱研製生產的又一款速溶茶產品,產品一經問世就得到了廣大茶葉愛好者和市場認可,已形成高端化規模化的發展。 茶粉是以大葉茶鮮葉為原料,通過加工、發酵、碾磨等特殊工藝而製成的茶葉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