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中會涉及到邏輯判斷的題型,考的題量比較多而且難度相對較大,對於考生們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一些。邏輯判斷裡會考到一個重難點的知識——假言命題,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解答這種題目呢?一起往下看吧!
一、含義:判斷命題間條件關係的命題
二、連接詞
1、如果A,那麼B;只要A,就B;若A,則B;一旦A,就B……,當出現這組關聯詞的時候,可以表示為AB
2、只有C,才D;除非C,否則不D;沒有C,沒有D……,當出現這組關聯詞的時候,可以表示為DC
三、推理規則:PQ為真時,P為真可以推出Q為真;Q為假可以推出P為假
在考試中,首先要通過聯結詞來判定這個題是否考查假言命題,接著結合聯結詞把假言命題表示成基本形式PQ,結合推理規則來看看哪個選項是可以從題幹推出來。
【例題】由於近期世界範圍內各種傳染病疫情多發,我國必須在今後五年的時間裡增加5%的財政投入用於疫苗研製和衛生防疫工作,否則就無法有效應對大面積疫情出現的情況。事實上,從目前我國醫療科研現狀來看,如果能增加 5%的財政投入,那麼我國疫苗研製就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由此可以推出:
A.未來五年內如果不能增加 5%的財政投入用於疫苗研製和衛生防疫工作,我國就無法有效應對大面積疫情的出現
B.未來五年內疫苗研製如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國就不會爆發大面積疫情
C.如果世界各國不暴發傳染病疫情,我國就不需要增加醫療投入以應對大面積疫情
D.未來五年內如果增加 5%的財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我國的醫療科研水平
解題思路:題幹的推理過程:有效應對大面積疫情出現五年內必須增加 5%的財政疫苗研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否後得否前可得 A 項的推理,即五年內不會增加 5%的財政無法有效應對大面積疫情,當選;B 項肯定後件不能有效推理,排除;C 項否前不能有效推理,排除;D 項改善醫療水平從題幹中無法推出,排除。故本題選 A。
以上即是考試行測邏輯判斷-假言命題的解題技巧的分析,希望通過上述的講解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也會繼續給大家進行其他題型的解題技巧進行詳細講解,大家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