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讓讀書成為習慣

2020-08-27 少年阿凱

在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書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似乎接觸的越來越少,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逐漸成為了人們無法離開的工具,也是人們閱讀新聞和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是碎片化的閱讀方式有利也有弊,傳統的閱讀方式其實更能夠系統的學習知識。

之所以現在的人們習慣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去讀書,是因為紙質書籍隨時隨身攜帶不方便,不如手機可以隨身攜帶,隨時閱讀,能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這是紙質書籍的弊端,但是碎片化閱讀往往只能得到很片面很碎片的知識,容易造成一知半解,甚至被誤導,而書本閱讀往往是抽出很長一段時間段去進行閱讀,書本的系統性也能夠讓讀者能夠學習知識更全面更徹底,能夠從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有助於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所以養成讀書的習慣最好是養成閱讀傳統書籍的習慣,而非手機閱讀。

讀書不僅能夠讓人增長知識,而且還能讓人提高素養,提升道德品質,養成閱讀好書的習慣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氣質,正如古詩所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的習慣要從小就要開始養成,現在孩子的家長很少去讀書看書,有時間就抱著手機玩,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很不好的影響,孩子總以父母為榜樣,所以孩子也總要搶著玩手機看電視,不如自己養成讀書的習慣,從而讓讀書的氛圍感染孩子,讓孩子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極為有利的。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放下我們的手機,放空我們的心靈,安排好一段固定的時間,靜靜的走進書本的世界中去,去感受讀書所帶來的樂趣與歡樂。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世界讀書日】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2020-04-24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2020年我的讀書計劃
    每天有晨讀,也有晚讀,是一個不錯的讀書選擇。2019年雖然聽了很多書,但也是斷斷續續,並沒有做到每天都聽。2020年從一開始就要養成好的習慣,每天堅持聽。要充分利用這個平臺,認真完成每本書的聽書和閱讀。這樣又可以完成50本書的閱讀。三、利用手機閱讀軟體讀書。
  • 全民閱讀月:讓讀書成為習慣,讓生活溢滿書香
    八月是全民閱讀月始興縣教育局自2016年開展朝陽讀書活動以來在中小學生和教師隊伍間廣泛開展閱讀通過用好課外160天讓讀書成為學生們的日常習慣讓生活溢滿書香~從初一開始就一直堅持的閱讀習慣也讓她收穫了驕人的成績,今年中考她以621分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績。
  • 為什麼要讀書?有讀書習慣和沒讀書習慣的人,通常會有5種差距
    「更多知識」只不過是我們讀書的某個程度或者層次的體現,它並不是我們讀書的「需求」。所以,要回答「讀書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可能需要用到一個腦筋急轉彎。>01 「能說會道」和「油嘴滑舌」:有讀書習慣的人,通常在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更有邏輯性,另外通過讀書所學習的知識也能讓我們所說的話可信度更高。
  • 讓「喜閱」成為習慣——香港以系列活動響應「世界讀書日」
    新華社香港4月23日電題:讓「喜閱」成為習慣——香港以系列活動響應「世界讀書日」新華社記者郜婕23日下午,在銅鑼灣鬧中取靜的香港中央圖書館大樓內,數十名孩童圍坐在展覽廳一端,凝神傾聽一名老師朗讀繪本《彩虹魚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讀書呢?↓↓↓↑↑↑當然讀書不只這10個理由四月春日時光好,正是讀書時。我們能做點啥給孩子們的建議每天固定15-25分鐘靜心閱讀,養成習慣每天堅持閱讀,可以把自己看過的有趣書籍與爸爸媽媽、身邊的好朋友分享。
  • 家長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家長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自身和孩子的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家長而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有利於豐富精神世界、充實家庭生活,同時也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為孩子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起到良好的指引和帶動作用。1.
  • 做《讀書》成為一種習慣——訪央視主持人李潘
    《讀書》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用豐富的電視手段傳遞書中精華和信息、和大眾分享好書的一檔欄目。在節目中,邀請愛書人士與觀眾分享讀書的快樂,同時解讀和推薦好書,帶動民眾讀好書、好讀書。 李潘是中央電視臺唯一一檔讀書類節目的製片人兼主持人。從1996年參與創辦《讀書時間》,到今天《讀書》的製片人,李潘做讀書節目已近20個年頭。
  • 為什麼我們要多讀書?給你100個要多讀書的理由!
    很多人也認為,都工作了,當前也滿意了,還要讀書幹什麼,不讀書也沒有什麼影響,只是這些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只是自己沒有感受到而已。其實當你為人父母的時候,孩子是需要學習的榜樣的,這是比任何培訓班都要好的教育。其實多讀書是最低成本讓你看世界,交名人的方式,人不能遠遊,但心可以。
  • 讀書姿勢要正確 好習慣要帶回家
    孩子們的讀寫習慣各自不一,為了讓孩子們養成正確的讀寫姿勢西溫莊鄉中心學校西溫莊小學田老師總結到:正確寫字姿勢中三個一是指「一尺、一寸、一拳」,即: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從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不僅有利於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於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有利於保護學生的視力。
  •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一年級二班讀書月活動紀實
    聽到「讀書」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是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是于謙的「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莎士比亞曾做了這樣的比喻:「生活裡沒有了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思考伴隨一生」——「網際網路+支教」世界讀書...
    西工大新聞網4月28日電(田鑫彪 劉曉玲)為迎接第22屆「世界讀書日」,4月15日起,由共青團西北工業大學委員會主辦,「陽光工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承辦「讓閱讀成為習慣,讓思考伴隨一生」——「網際網路+支教」世界讀書日活動順利舉辦。
  • 讀書讓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問答當中有網友邀請回答「讀書讓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一個問題。大道理看得太多了,自己也知道不少,不過說實話這些個大道理什麼的說來說來去的我覺得實在是沒什麼太多意思的。所以這篇日誌就來說說我自個兒對於這個問題的一點兒看法和體會。
  • 彭小六的六步讀書法則,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為自己的人生提提速
    幸好洛大不厭其煩耐心指點,終於有所感悟,讀書真的太少,認真讀書真的太欠缺了。讀書,確實十分欠缺,更不得法,雖然平時也有讀書的習慣,但一不做筆記,而不做思考,一年讀過數十本暢銷書,腦海存留的知識依然形同白紙。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讀書不得法,不認真,讀書就像在浪費時間一樣,將最好的東西和最美好時間白白浪費。如何改善,成為了當前最緊迫的問題。
  • 讓閱讀成為習慣,江陰一幼兒園舉行讀書分享會
    為了最大程度解讀書中的奧秘,7月6日,無錫江陰市利港中心幼兒園舉行了讀書分享交流活動。針對今年的特殊情況,為了減少聚集,這次的讀書交流採用線上分享閱讀、推薦交流的方式。活動前,園領導號召全體教師分享推薦各類書籍,鼓勵老師們積極撰寫讀書心得,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活動中,每個老師都分享推薦了好書,積極談論著自己對教育、對生活的理解。
  • 讀書,成為更好的自己
    讀書不一定能讓我們成為影響世界的偉人,但可以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樊登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裡觸動我的一句話。《禮記·大學》裡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可見修身對於古人是基本要求,而要想修行德性,不僅依賴環境的薰陶,還需要向前人們學習,讀書則是最低的門檻,最優的成長方式。但是生活中會遇到許多讀了大量的書籍,卻對自己沒有什麼幫助的人們。事實上,愛讀書不一定會讀書,讀書時的心態也決定了我們理解能力,有時候好看真就不如好用。
  • 優秀老師對讀書是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
    ,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後,還要耐得住寂寞,保持一種良好的思考習慣。我是@教育人王福明,上二篇章已把21位優秀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精彩片段分享給大家了,今天接著繼續分享大師讀書的樂趣。目的是分享讀書的幸福,分享讀書的快樂,讓我們都喜歡上讀書。
  •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德安二幼中小班讀書月活動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範文娟報導: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在成長的旅途中走得更遠,欣賞最美麗的風景。德安縣第二幼兒園以書為伴,以「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為主題,開啟一段新的閱讀之旅,走進書的世界。
  • 讀書: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的讀書方法、讀書興趣、讀書習慣等處於漸長階段、尚不成熟,所以培養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正在成長的小學生而言尤為重要。我們知道,書作為知識的源泉,是開發兒童智力的鑰匙。就拿《別餓壞了那匹馬》一文中的「我」來說吧,由於「我」嗜好讀書,每天放學後都要到殘疾青年的書攤去讀書,進而感動了青年並為「我」讀書創造條件的動人故事。二、讀書指導不可或缺,它是墊好學生閱讀習慣的基石我們經常要求學生好讀書、讀書好、多讀書,但很少予以指導,學生讀書處於盲從,難以成「型」。常言道:「不成規矩難成方圓。」
  • 讓閱讀成為習慣
    3.孩子都具有模仿的天性,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身教大於言傳,培養孩子閱讀,家長自己先要閱讀,自己先愛上閱讀,然後再要求孩子愛上閱讀,這就是榜樣的力量。4.要培養,但不要功利,要引導,而不是說教。教育,是一場無言的行動,閱讀是春風化雨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