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香港歌神,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張學友。其實,張學友只是表現的比較高調而已,說他是歌神多少有些抬舉他了。
很多歌手舉辦演唱會,臺下的一般是粉絲,有一位歌手舉辦演唱會,臺下的都是明星,而且都是他的「小迷弟」、「小迷妹」,此人就是殿堂級歌手林子祥。
縱覽整個八十年代,他有將近23首歌曲榮登香港電臺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位置,僅次於譚詠麟,徐小鳳、梅豔芳、張國榮、黃耀明、劉德華等明星全都是他的粉絲。
只不過他的時代距離我們有點遠,再加上平時比較低調,所以不被人了解也很正常。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歌壇巨星林子祥的故事。
1947年,林子祥出生在香港!小時候家裡面的條件還算是可以,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是一個律師。不過,後來父母離婚了。
中學時代,林子祥的父親就將他送到了英國深造,就讀於英國多佛學院。他天生就擁有一副極具衝擊力和爆破力的嗓音,再加上對音樂有著很大的興趣,學生時期就開始組織了自己的樂隊。
可是,這樣安逸的生活並不長久。父親的突然去世,沒有人給他匯錢了,為了在倫敦生存下去、完成學業,林子祥只能半工半讀,受盡了人間冷暖。
在餐廳做過服務員,在保險公司賣過保險,也做過股票經紀人,一直處於半失業的狀態,生活基本沒有保障。完成學業後,他雖然去美國投靠母親,但是卻依然沒能改變現狀。
除了生活艱苦外,在這個時期林子祥還失戀了!生活、感情的雙重壓力下,他能夠做的就是以音樂來抒發內心的痛苦。
基本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林子祥可以獨立作詞、作曲,為自己的音樂之路積累了大量的素材。
為了改變這樣的生活,林子祥痛定思痛決定回香港發展。俗話說的好:「樹挪死、人挪活」,回到香港後,很快便迎來了自己的人生際遇。
因為在國外心酸的經歷,林子祥身上有著很憂鬱的氣質。在去「佳視」面試的時候,一眼就被吳正元看中了,隨後錄用。
後來,「佳視」倒閉,吳正元去了華納,林子祥也到了華納唱片公司(這是後話)。
1976年,林子祥正式發行了人生第一張專輯《lam》,是一張英文專輯,A面第一張單曲叫做《生命之曲》。
當時,香港大多都是「風花雪月」的情歌,而《生命之曲》更像是一個異數,曲調轉折很多。不過,林子祥演唱起來卻非常的遊刃有餘,節奏掌控的也很好。
是它是它給我光陰和靈魂、是它是它給我雙親和情人、是它是它給我知已和良朋、是它是它給我天空和浮雲......
與《生命之曲》相對應的則是《真的漢子》,更是該專輯中的經典佳作,有一股很重的搖滾風,音調非常高。
成和敗努力嘗試、人若有志應該不怕遲、誰人在我未為意、成就靠真本事、做個真的漢子......
縱覽當時整個香港樂壇,恐怕也只有林子祥的高音才能唱出來,難度非常的大,讓人第一次見到了他的實力。
林子祥的作風比較低調,所以有著「歌隱」之名,給人一種沉默寡言的感覺。
不過,他卻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創作型歌手,他懂得彈吉他及鋼琴,1980年加入華納音樂後迎來了人生的黃金時代。
同年,林子祥創作了兩首單曲。一首是《在水中央》,由鄭國江作詞;還有一首就是《分分鐘需要你》,依然也是由鄭國江填詞。
這兩首歌的歌詞都很感性,曲調也非常的婉轉,發行之後受到了香港大眾的歡迎,林子祥也獲得了第三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連獲兩個金曲獎,從而徹底走紅香港。
1983年,僅憑藉《在水中央》的歌迷追捧,林子祥舉辦了一場個人演唱會《林子祥演唱會》。
縱覽整個80年代,香港樂壇可謂是群英薈萃,徐小鳳、鄧麗君、譚詠麟、張國榮等,每一個都是時代的寵兒 。
與之不同的是,林子祥很低調!走紅後,他不參加綜藝節目,也不靠任何的炒作,所做的事情只有兩個字「消失」。
不過,每消失一段時間後,林子祥都會有一首傳奇的歌曲問世,被粉絲們譽為「鬼才製作人」,他也當得起這樣的名號。
筆者也是林子祥的粉絲之一,不過,看中的並不是他歌曲的填詞能力,而是他高亢的嗓音,聽起來非常有爆炸力。
單曲《數字人生》描述的是股市的變化,給人帶來的一種無奈的情緒。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根本就不懂什麼意思,可是跟著曲調的旋律走,以及林子祥高亢的節奏感,還是喜歡上了這首歌。
單曲《敢愛敢做》是林子祥翻唱的一首英文歌曲《Nothing’s Gonna Stop Us Now》,歌詞內容:冷雨撲向我、點點紛飛、千度高溫波濤由你湧起、個個說我太狂笑我不羈、敢於交出真情哪算可鄙......
這是整首歌曲的高潮階段,很彰顯中高音,高昂的爆炸力讓人聽了渾身起雞皮疙瘩。
除了這兩首歌之外,像《男兒當自強》、《長路漫漫伴你闖》等,也是林子祥的大作,黃霑作的詞雖然好,但是林子祥唱的更棒!
1981年,自從他舉辦了第一次個人演唱會《林子祥Show》開始,他的爆紅就無法阻擋了。整個八九十年代,幾乎香港樂壇的巨星都在圍繞著他轉動。
1981年、1983年、1985年、1987年、1988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8年等,幾乎每兩年就會舉行一次大型演唱會,轟動整個香港。
普通歌手的演唱會,都是粉絲們在聽他唱歌,賺得是粉絲們的人氣、口碑、錢;
伍佰的演唱會,他只需要開一個頭,其餘時間都是他在聽粉絲們唱歌,賺得是粉絲們的一份快樂、開心、錢;
林子祥的唱會更高級,臺下的粉絲基本是各大領域中的明星,比如譚詠麟、梅豔芳、張國榮、周潤發等。
他的演唱會看上去不像是演唱會,更像是一場音樂比賽,偶爾一次的熱情「串燒」,全場的明星幾乎都在陪唱。
林子祥本人在哪裡,你根本就找不到,只能夠從音響中聽到他的聲音,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就是這樣的一場演唱會,基本都是座無虛席、一票難求。
這就是林子祥在香港樂壇的地位,真正的天王巨星、殿堂級歌手,僅僅聽他的聲音就是一種享受。
劉德華是四大天王中的佼佼者,可是,對於林子祥來說,卻是諸多徒弟中最「不成器」的那一個。
1994年,在香港電臺第十七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林子祥獲頒金針獎。這是香港樂壇中的最高獎項,只有在音樂行業有突出貢獻者才能獲此殊榮。
2003年,林子祥獲得CASH音樂成就大獎,成為第一個獲得此榮譽的音樂人。可惜的是,同年林子祥受汪明荃邀請,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的演唱會中任嘉賓,不慎跌下舞臺,頭部撞地、聽覺受損。
此後,雖然也是幾乎每兩年就舉辦一次演唱會,但是人生重心卻發生了轉移。移居加拿大後,與葉倩文一起過上了半退休式生活。
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7年等,都舉辦過轟動一時的演唱會,很多人都不辭辛苦、大老遠的趕去。
如今,再去聽林子祥的演唱會,基本都不是衝著他唱什麼歌去的,而是他的中高音、以及他這個人。
2019年,林子祥在紅磡體育館舉辦《LaMusical》演唱會。這次演唱會上,他一共唱了30多首歌,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很耗力。
可是,72歲的他依然是聲音那麼渾厚、清晰,精力那麼充沛、激情,絲毫不輸當年的風範。
八九十年代,香港會唱歌的藝人有很多,但是能稱之為殿堂級的歌手卻沒有幾位,紅了40年還不衰的更是少之又少。
林子祥絕對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物,別人永遠模仿不了的教父級人物,這一切都來自於他獨特的嗓音、驚人的爆發力,還有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