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祥:一個有歌癮的不老歌神

2020-12-13 MUSIC龍龍啊

唱功在整個華語流行音樂界是頂級的,巔峰期是很少見的低中高音都擅長的歌手(其實現在也是,不過聲帶機能和氣息隨年齡增大總有些退步),在技巧和風格上能完美演繹極為深情柔美和激越豪邁的歌曲。除了強大的氣息、爆發力和獨特的彈射式吐字造就的充滿男性氣概的真聲超高音以外,以情帶聲的唱法以及弱聲和假聲技巧的嫻熟運用使得他在中低音區能唱出溫厚的音色。優秀作品不勝枚舉,要高音和激情聽《敢愛敢做》、《真的漢子》、《海市蜃樓》、《阿Lam日記》、《數字人生》、《十分十二寸》、《花街七十號》、《成吉思汗》等,其他歌手極難翻唱;要深情柔美聽《每一個晚上》、《千億個夜晚》、《抱緊眼前人》、《最愛是誰》、《我要走天涯》、《分分鐘需要你》等。除此之外,其音樂品位和音樂素養也很出色,演唱中文和英文歌曲皆頗有韻味。嗓音狀態也保持得很好,聲帶機能退化得很慢,演唱生涯很長且仍在延續,最新的60多歲時的現場表現也是十分強勁,碾壓一眾年輕歌手。我覺得他真的能完美代言「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這句話。

地位這個東西不好量化,我也沒有什麼研究,也許他的歌迷不是最多和最瘋狂的(跟年齡結構偏大有關),但自行百度他的獲獎記錄,同行評價就能略知一二。

這樣講吧,在陳奕迅被你們這些陳吹捧到天上之前,也就是他還沒爆紅的時候,我對他是抱有一定的好感的,但他走紅之後,我就發現身邊有許多帶著莫名優越感的陳吹,每次無論是強行安利,還是霸佔KTV,亦或是以無比輕蔑衝動不理智的語氣去評價其他歌手及其作品,這就是令我極為厭惡的行為。都說有什麼樣的愛豆就有什麼樣的粉絲,你們,這不是給你們的偶像丟人呢嗎?

我承認陳奕迅在歌曲的演繹著實有過人之處,本人非專業人士,但音樂屬於藝術,每個人對藝術的欣賞都不會相同,至於唱功、地位、成就等強行量化歌唱藝術的指標,勞煩各位秉著客觀的態度進行分析,別的不說,就說一個客觀事實,林子祥定是提攜過陳奕迅的,那麼就可以稱之為老師了,那麼陳吹一些反客為主的說法就比較可笑了。

要說陳吹有多五毛多不理智,看下本問題的題目就知道了,問題評價的是林子祥,至於回答中林與陳二者的比較,不瞞您說,將陳奕迅與元老級人物進行比較,我認為,有點後來居上的嫌疑,說白了就是,沒可比性,陳的成就,完全是依附於老一輩開創的香港樂壇之中的,要是晚輩及其信徒連這點兒尊重都不給予的話,說句不好聽的,你怎麼不去革命呢?人啊,千萬不能忘本。

許冠傑的老大地位是70年代,其次羅文、徐小鳳和溫拿樂隊,許冠傑唱功不是最出眾,但他對粵語流行歌的貢獻開天闢地,沒他先唱後面所有人都不敢唱粵語,這點來說他就是真正的「神」。

林子祥70年代還沒很紅,真正成名是1980年前後,憑《分分鐘需要你》和《在水中央》奠定地位,剛好屬於80年代的先聲,然後84年之前陳百強作為「偶像歌手」很受歡迎(別懷疑,81到83年左右他比譚詠麟還火,《有了你》、《漣漪》、《今宵多珍重》和《偏偏喜歡你》就是當年爛大街級的),這段時間林子祥不是脫穎而出,但比較穩定,每年都有冠軍歌曲;84年譚詠麟紅到寂寞,張國榮異軍突起,梅豔芳脫穎而出,香港樂壇開始被所謂「三巨頭」瓜分,84到86年,譚詠麟是無敵的霸主,其他歌星動不到他分毫;87年張國榮能跟譚詠麟分庭抗禮了,後面兩年更一度風頭反超,梅豔芳雖然在女歌手裡相對穩定,但88和89年先後被葉倩文和陳慧嫻威脅地位,所以也是步步為營才度過80年代。

這一期間,林子祥其實是穩中求進,不說他有多麼爆,但每年都能給人驚喜:85年有空前的《十分十二寸》(現在歌手一起唱都駕馭不了),86年能玩轉rap(《阿lam日記》)和深情(《最愛是誰》)還有原創(他作曲的《這一個夜》,《千枝針刺在心》水準真的好高),87年的《千億個夜晚》被譽為當年改變香港樂壇風格的三首歌曲之一(另外兩首是《石頭記》和《太陽星辰》),論駕馭水準,完全超越原版,另一首《敢愛敢做》則是「炸肺」級唱功,當時都沒人能想到情歌居然可以這麼唱!88年《真的漢子》作為林子祥自己作曲的又一首名作,氣場真不用贅言,在個人看來完全不輸他後來的《男兒當自強》,所以那幾年林子祥唱功穩定,成就實質很高。89年林子祥稍微弱一點,因為那年最火的是陳慧嫻的《千千闕歌》,「譚張梅」一共6張專輯都沒壓倒她,另外聲勢下沉了好幾年的陳百強,那年也憑《一生何求》 成功逆襲——要說的是,這張專輯是在6月下旬發行的,那月因為大陸的某件事,香港人對電影和音樂的熱情都變得很消極,所以《一生何求》在這種負能量下兩周銷量超3白金(15萬張),真的很不簡單。

1990年是這批前輩歌手的最後一次「回勇」,以當時香港電臺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為例,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徐小鳳、許冠傑、羅文、鍾鎮濤、甄妮等全部有歌曲上榜,徐小鳳更有3首之多。那年,準備爆發的劉德華和張學友都才1首。所以,不知是不是當年香港聽眾意識到該「更新換代」了,所以這年前輩們都出了一次風頭。

後面,許冠傑退休,張國榮封咪,陳百強昏迷,羅文徐小鳳都淡出,陳慧嫻雖去留學,但梅豔芳也被葉倩文和林憶蓮壓過風頭,譚詠麟在1990年交出一張銷量冠軍專輯《夢幻舞臺》後也交棒給四大天王,但林子祥還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唱出《男兒當自強》和《長路漫漫伴你闖》這樣霸氣外露又大受歡迎的歌曲,就證明他是不受樂壇風氣影響的,只要出歌,就有他獨一無二的影響力。

而且在80年代,香港樂壇主流歌手裡也只有林子祥和許冠傑能出創作專輯(一張唱片裡能有8、9首原創,剩下1、2首翻唱自己喜歡的歐美流行歌),誰說香港歌手都是翻唱?其他譚詠麟能一張專輯裡寫一半的歌(1987年《再見吧浪漫》一個人寫了5首,加上之前《牆上的肖像》裡的原創歌和寫給別人的作品,證明校長當時有出創作專輯的實力,只是他作為市場第一主流,要「穩定風向」,所以還是少不了翻唱日本歌),陳百強和鍾鎮濤能寫1/3張(一張唱片有3首左右的原創,產量不算多,但貴精),後來張國榮也是這路線,每張專輯有一首自己作曲的精品(88年的《想你》和《沉默是金》,89年的《由零開始》,90年的《風再起時》都是再經典不過)。甚至梅豔芳不會作曲,她都在89年的《淑女》專輯裡用「全原創」的方式,找鮑比達、倫永亮、徐日勤、黎小田、郭小霖每人寫兩首,所以這張專輯一首翻唱歌都沒有,證明當時香港歌手都不忘記原創,而且精益求精。

所以,80年代香港流行音樂還有它的尊嚴,到90年代「四大天王」進一步娛樂化,這種原創就越來越少了,實質直接導致後來樂壇的一蹶不振。換句話說,黃家駒堅守的原創在90年代的香港樂壇是尤其難得,但在80年代,beyond還不算完全獨一無二的。

不過另一方面,也別說「四大天王」不做原創。90年代中後期,黎明有雷頌德(不過黎天王偶爾自己出手,像《有情天地》、《我的感覺》、《重複動作》、《從過去到永遠》等從旋律上說也算可以),郭富城有譚國政(因為核心在跳舞,所以近年才自己寫了《脈搏》),實質出了大量的本土原創歌曲,劉德華雖不怎麼作曲,但他作詞產量和質量也不錯,一樣屬於「創作」範疇,而且他也用了不少臺灣的作曲家,比如陳耀川、熊美玲、潘協慶等,一樣不用翻唱日本或歐美歌,張學友也是如此,你看他粵語歌很多翻唱,但《吻別》、《祝福》這些大熱之作也還是原創,何況他96年自己作曲的《這個冬天不太冷》還拿了十大中文金曲,只是當時香港娛樂化太嚴重,他們實在無精力去做「唱作人」,但保留原創這點並不差。

相關焦點

  • 他用一首歌碾壓樂壇,張國榮譚詠麟集體車禍,歌神教父避戰不出
    歡迎來到音樂評論人董小姐的專欄分享經典音樂,筆耕原創評論喜歡音樂的你,加個關注吧今天董小姐要講的是一個灰常厲害的歌手,當年正值巔峰狀態的張國榮、譚詠麟站出來跟他同臺飆歌,一個唱到破音,一個唱到斷氣!面對第一代歌神許冠傑和樂壇教父羅文,也無人能拭其鋒芒!用一首歌吊打整個香港樂壇來形容他,一點兒也不為過!
  • 每月林子祥大事件|林子祥因喜歡張敬軒,專門寫了首歌給他,這首歌讓...
    林子祥因喜歡張敬軒,專門寫了首歌給他,這首歌讓張敬軒財色兼收林子祥因喜歡張敬軒,專門寫了首歌給他,這首歌讓張敬軒財色兼收。大家都知道在華語樂壇有很多殿堂級的歌手,他們的影響力即使淡出歌壇幾十年了依然還是有很重要的地位,比如像林子祥就是其中一位。除了劉德華是林子祥的得意弟子外,林子祥對歌手張敬軒也非常的喜歡,曾經還專門為他寫了一首歌叫《相對論》。
  • 葉倩文《選擇》林子祥:插足婚姻?不,我們的愛是水到渠成
    每年只有假期才會回到臺灣探親,那時候葉倩文的外公和臺灣華視的高層是好朋友,葉倩文便有機會經常去看明星拍戲,就這樣,在葉倩文18歲那年一個機會落在了她頭上。當時一位名叫馬永霖富二代想拍一部電影《一根火柴》,本事是找林青霞來出演的,但是林青霞不願意,隨後便找到了葉倩文。
  • 華語樂壇十大殿堂級實力男歌手,張學友譚詠麟林子祥誰更有實力?
    1988年第二張專輯《忘了你忘了我》,成為當年十大暢銷唱片冠軍,主打歌《忘了你,忘了我》、《讓我永遠愛你》及與葉歡合唱的《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亦在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各音樂排行榜上蟬聯數周冠軍。1991年《一生心碎》專輯及《心痛》單曲,同時榮登香港電臺中文臺「香港大碟榜」及「中文歌曲龍虎榜」。歌曲《今生無悔》蟬聯七周銷售冠軍。
  • 為什麼歌神張學友自己寫的歌不紅,歌神的回應我給滿分,霸氣
    歌神張學友是樂壇的常青樹,根本不知道過氣是什麼意思,經典更是多到數不勝數,但是在很多網友心中歌神在唱歌方面確實不可挑剔,好像在創作這方面略顯遜色了,其實歌神也寫過歌,創作過曲譜,因為經典太多,歌神寫的歌有點被埋沒的感覺了歌神在 2004年時發表一張專輯
  • 十分鐘唱二十首歌不停頓,迄今為止也只有林子祥能完整地唱完
    我幾乎不曾關注過任何一個歌者的生前身後、前期當下。年少時只因電視臺裡極高的播放頻率,從一首深情的《選擇》裡,知道一個唱歌的略顯老的男人叫做林子祥:不夠英俊,一字須,唱起歌來卻氣勢如虹擲地有聲。他被譽為「歌隱」。「歌隱」的歌跨度極廣,從小兒女,到豪俠義士,或低吟淺唱,或慷慨高歌。
  • 林子祥:獨特的嗓音、驚人的爆發力,僅僅聽他的聲音就是一種享受
    談起香港歌神,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張學友。其實,張學友只是表現的比較高調而已,說他是歌神多少有些抬舉他了。很多歌手舉辦演唱會,臺下的一般是粉絲,有一位歌手舉辦演唱會,臺下的都是明星,而且都是他的「小迷弟」、「小迷妹」,此人就是殿堂級歌手林子祥。
  • 相貌一般,樣子顯老的林子祥,為何二婚能娶到小他13歲的葉倩文
    他就是被稱為音樂「鬼才製作人」,有著「歌隱」之稱的林子祥。其實對於年輕一代人來說,林子祥這個名字不是很熟悉。如果你聽過《男兒當自強》、《分分鐘需要你》等歌曲就會認識他。他的每一首歌堪稱經典。更有人稱別的歌手都是一首歌中放一段大招,也就是所謂的高潮。而林子祥整首歌都是大招。
  • 香港十大殿堂男歌手排名:譚詠麟與歌神爭第一,劉德華名次墊底!
    給這些粵語男歌手排名並非一件難事,但排名卻是一件仁者見智的事情,下面就從歌壇認可程度和對粵語歌起到的推動作用等方面進行一個大致的排名。第一名毫無疑問地要頒給許冠傑。這個名字對於現在的粵語歌曲門外漢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只要是資深的港樂歌迷一定不會不知道他。許冠傑是粵語流行歌的開山鼻祖式的人物。
  • 我們的林子祥,一個是林志炫,這兩個人的唱功誰的更加的好
    小編還是站在一個十分公正的角度上來評價的。林子祥老師已經算的上十分的前輩了,所以我們先來說林子祥老師吧,他是香港地區十分有名氣的歌手,他的老婆也是非常的受歡迎。他的唱歌十分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有力量,中氣十足,他的優勢就在於他的歌曲氣勢非常的足,他的聲音十分的有力度和厚度。可以說是歌壇歷史上很少有的風格。
  • 他是歌壇最傳奇大神,每首歌都能成為經典,張國榮都是他的小迷弟
    而翻唱這首歌的人很多,比如成龍等,但是最著名的莫過於原版歌手林子祥。 而說起林子祥,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尤其是對於現在很多00後來說,根本不知道這也是曾經的歌壇老大,雖然現在的林子祥已經年近80,但是在歌壇中的地位依然不減。
  • 葉倩文憑這首歌在香港一舉成名,沒有此歌她和林子祥也不會在一起
    初識葉倩文,始於那首無人不知的《瀟灑走一回》,那時的我尚不知流行音樂為何物,更從未認真地聽過完整的一首歌。直到那天看到《瀟灑走一回》的 MTV,她的聲音、容貌便開始佔據了我的腦海。心想怎麼會有這麼活力四射靈氣逼人的人兒。我想方設法從媽媽那兒拿到了五塊錢,在路邊攤上買了她的一隻盒帶,至今我仍記得那些歌給我幼稚的心靈帶來的強烈震撼,和那種原始的感動。
  • 林子祥《敢愛敢做》:別人一首歌一次大招,他整首歌都是大招
    個個說我太狂笑我不羈 敢於交出真情哪算可鄙 《敢愛敢做》 【林子祥《敢愛敢做》:別人一首歌一次大招,他整首歌都是大招】 《木頭美人》是1991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
  • 哥哥張國榮稱他為亞洲歌神,譚詠麟說他是整個樂壇的支柱
    《太陽星辰》來自《Jacky》專輯,是一首寓意高遠催人向上的勵志歌,也是「友情歌」悲情曲風的一次成功轉型。還記得在2007光年演唱會張學友在唱太陽星辰前面說了一句話:如果大家以後見不到我,記住想起我這首歌,太陽星辰。足可見這首歌對歌神的意義。
  • 1985年紅磡之夜,一首歌串起了整個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
    林子祥與張國榮一起飆歌  張學友擔心譚詠麟高音飈不到位,還在一旁偷笑,畫面很是有愛。  林子祥唱完這首歌后,繼續做了幾年金曲獎的常客。  張學友在林子祥面前,不敢稱「歌神」,這不僅僅是自謙。  《敢愛敢做》作為代表作,唱出了林子祥的實力。低音區已經很高,飽含深情,高音區高到無人敢戰。  有人笑稱「別人唱歌,都是一首歌放一段大招,林子祥唱歌,整首歌都在放大招」。
  • 他是香港第一代歌神,流行音樂祖師爺,還揭開了粵語歌的序幕
    提及「歌神」這個字眼,許多人會不約而同地脫口而出——張學友!張學友是歌神不假,其實他是香港歌壇的第二代歌神。在香港人心中,唯一的歌神並不是張學友,而是許冠傑!這個名字今天聽來,可能許多90後會感覺十分陌生,但許冠傑卻是那個年代華語流行樂壇的一面旗幟,一直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粵語歌鼻祖」。
  • 原來歌神「張學友」的這首歌是獻給她的
    張學友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就已經踏入娛樂圈了,1984年的時候張學友就出了自己的一個唱片,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很多人都覺得張學友有潛力,當時的張學友一邊出唱片唱歌,一邊演電影,當然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順風順水的,張學友也不例外也有過低潮期,張學友事業走下坡路抽菸、喝酒讓自己墮落,在低潮期的張學友離不開他的妻子羅美薇對他的鼓勵和幫助,使得張學友恢復信心事業走向正軌便把
  • 我選擇了你你選擇了我,葉倩文和林子祥的這首歌,正如他們的愛情
    《選擇》這首歌對於大家來說一定不會感覺到陌生,因為你每次去KTV唱歌,估計十次有八次都有人點唱這首歌。尤其是現場有夫妻在的情況之下,肯定有人點這首歌來讓他們合唱,就好像不唱這首歌,他們夫妻的愛情就不能表達出來一樣。
  • 葉倩文與林子祥的愛情傳奇
    二、天王加冕林子祥有著強勁的"天生奇喉",音域寬廣,歌聲具有極強的衝擊力和爆發力,換句話說就是喉嚨特別"嗆",一般人根本模仿不來,所以在KTV裡通常他的歌兒也是最難唱的。而此時已經在香港發展的葉倩文,經由導演楊凡引薦,雖然對粵語還不熟悉,她還是鼓起勇氣前往試音。試音當天,為了不露怯,葉倩文全程用國語唱歌,一邊唱一邊心想,肯定完了,但也所謂,能在林子祥面前唱唱,也就挺滿足。但林子祥並未介意她的歌詞,而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她的聲音上。林子祥認為葉倩文聲音渾厚、鏗鏘有力,與自己的風格非常搭,所以立即拍板定了葉倩文。
  • 港者時光機:邁步向前 林子祥
    有任何疑問可以在留言處提出,機長絕對會回復!今日車票●今日站點:1984年8月1日邁步向前歌手:林子祥 作詞:潘源良作曲:林子祥 專輯:《愛到發燒》唱片公司:華納唱片註:儘量以專輯最早發行時間為主今天又來推送一首讀者留言的冷門歌,除了是上乘的勵志作品,更是電影《英倫琵琶》的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