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簡介
1.1項目背景
1.1.1項目簡介
冷庫設備是發展冷藏業的基礎設施,也是在低溫條件下貯藏貨物的建築群。食品保鮮主要以食品冷藏鏈為主,將易腐畜禽、水產、果蔬、速凍食品通過預冷、加工、貯存和冷藏運輸,有效地保持食品的外觀、色澤、營養成分及風味物質。它還能達到食品保質保鮮,延長食品保存期的目的,起到調劑淡、旺季市場的需求並減少生產與銷售過程中經濟損耗的作用。
冷鏈物流是物流需求帶來的專業化細分。冷鏈物流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製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業學為基礎、以製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
1.1.2市場前景
(1)國內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我國冷鏈物流近年來不斷發展。非冷鏈運輸耗費嚴重且運送貨品安全性差,伴隨基礎設施不斷建設完善,我國冷鏈迅速發展。2019年冷凍冷藏水產和肉製品進口量上漲至1000萬噸左右,果蔬、肉製品、水產品、乳製品總產量預計將突破13億噸,冷鏈市場需求巨大。據中物聯冷鏈委測算分析,2019年我國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預計將達到2.352億噸,比2018年增長4653萬噸,同比增長24.65%。2019年預計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總額約為6.1萬億元,比2018年同比增長27.08%。2019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總規模預計將達到3391.2億元,比2018年增長505.2億元,同比增長17.60%。
根據相關資料表明,國內冷鏈服務提供商主要有6種商業模式,分別是運輸型、倉儲型、城市配送型、綜合型、交易型和供應鏈型。目前該市場的競爭者可分為四類,分別為有傳統物流企業轉型、生產商自建自營的冷鏈部門、專業冷鏈服務商、國外冷鏈巨頭聯手國內企業設立的合資企業。我國冷鏈水平仍較低,體系不完善,造成較高腐損。
近幾年,我國水果、肉類、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產量逐年提升,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由於冷鏈系統不完善造成每年約有1200萬噸水果和1.3億噸蔬菜的浪費,總值至少在100億美元,這給我國農產品運輸造成了巨大的浪費。為了降低農產品物流損失,我國開始重視冷鏈物流的發展,我國農產品物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生鮮產品、冷凍食品的市場需求在不斷增加,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當前我國冷鏈物流體系顯然不能支撐起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國當前人均冷庫容量僅為發達國家的1/10左右,這說明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空間巨大。
(2)國內冷庫設備市場現狀
冷庫主要用作對食品、乳製品、肉類、水產等的恆溫貯藏冷氣設備,冷庫實際上是一種低溫冷庫(冷藏庫)也屬於製冷設備的一種與冰箱相比較,其製冷面積要大很多,但他們有相通的製冷原理。
近幾年,生鮮行業發展迅速,為冷鏈物流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冷庫作為冷鏈物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迎來了持續向好。據全球冷庫容量報告顯示,作為冷庫建設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新增冷庫容量3100萬立方米,達到了1.07億立方米,較去年增長了21%,人均冷庫容量達到0.143立方米。
2018年全國冷藏車總量達到13.4萬輛,而美國擁有20多萬輛,日本擁有12萬輛作用。我國冷藏車佔貨運汽車比例進為0.3%,美國為0.8%-1%,德國等發達國家均為2%-3%。
預計未來幾年新建冷庫容量增速將達到40%,隨著生鮮電商對冷庫和冷藏車需求的不斷拓展,以及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冷藏車市場需求將延續高增長態勢,預計2020年,需求量將達到28萬輛。
目前國內已經建成了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另外,隨著熱泵技術、螺杆膨脹發電技術等應用於餘熱回收、熱電聯產、燃煤小鍋爐替代等節能環保領域的新技術不斷得到突破,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產品推廣提速,製冷設備企業紛紛開拓節能環保新市場。可見,冷庫設備市場目前發展穩定且前景廣闊。
(3)農產品冷鏈物流基地及冷庫設備生產製造前景預測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從冷飲、肉製品、蔬菜水果到鮮花、速凍食品、水產品,「冷鏈運輸」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如此,從整體冷鏈體系而言,我國的冷鏈物流還未形成體系,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消費內需來看,還是與其他國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顯。這說明冷鏈物流基地及冷庫設備生產將會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市場潛力巨大。
冷庫作為食品低溫流通的中樞環節,近幾年我國冷庫在行業規模、貯存容量、科學管理、電子技術等方面都有了質的提高,世界冷庫行業所受的重視更加集中,良好的運行環境促進了我國冷庫設備產業的發展,並逐漸成為發展趨勢,而冷藏箱的發展隨著冷庫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現今,我國農產品冷庫設備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規模化、系統化的冷鏈物流體系尚未形成,與發展現代農業、居民消費和擴大農產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加快發展冷庫設備製造業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1.1.3技術分析
本項目擬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生產冷庫設備。
1.1.4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政策優勢
吉林省「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加快實施現代物流發展十大工程,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引導生產企業加快服務環節專業化分離和外包,促進物流產業鏈延伸和功能創新。發展冷鏈物流、倉儲配送一體化等物流服務新模式,支持一汽物流、江山物流、亞奇物流開展甩掛運輸試點。推進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建設,健全城鄉配送網絡,加快發展快遞服務業,開展「快遞下鄉」和「城鄉貨的」等工程,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
2017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因勢利導的出臺了多項冷鏈政策。4月21日,國辦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國辦29號文),《意見》立足於推動冷鏈物流發展,著眼於保障民生和促進消費升級,著力於帶動上下遊產業協同發展,聚焦於發掘和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這一系統性目標,體現了鮮明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思路。
(2)區位優勢
延邊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南隔圖們江與朝鮮鹹鏡北道、兩江道相望,邊境線總長787.7公裡。其中,中朝邊境線541.7公裡,中俄邊境線246公裡。延邊瀕臨日本海,圖們江是我國通向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延邊最東端的琿春防川,距日本海僅15公裡。以琿春為核心,在直線距離不到200公裡的周邊,分布著俄、朝等國10個優良港口。州內有11個對俄對朝口岸和1個國際空港,年過貨能力610萬噸,過客能力290萬人次。經過多年的建設,延邊已初步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海運相互銜接、溝通內外的立體交通網絡。吉琿鐵路客運專線、長圖鐵路、東北東部鐵路通道、長琿及汪延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幹線橫貫東西,連通南北。海運方面,開通了琿春—俄羅斯扎魯比諾—韓國束草國際陸海聯運航線、琿春經朝鮮羅津港至我國上海(寧波)的內貿貨物跨境運輸航線。航空方面,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韓國首爾、朝鮮平壤、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多條國內國際航線。
1.2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項目規模
年產壓縮式制冷機1500臺、吸收式制冷機2000臺、蒸汽噴射式制冷機2000臺。
1.2.2項目建設內容
項目總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冷鏈物流基地、冷庫設備生產廠房、產品倉庫和辦公樓等。
1.3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1.3.1項目總投資
項目總投資70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56000萬元
1.3.2資金籌措
企業自籌
1.4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1.4.1主要財務指標
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65000萬元,利潤20000萬元,投資回收期4.5年(稅後,含建設期1年),投資利潤率28%。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1.4.2社會評價
項目建成後,延邊州將與全國各地的冷鏈物流聯營,把延邊州的特色農產品推向全國,可以有力地推動蔬菜產業、畜牧產業和林果業快速發展,不僅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利於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使蔬菜產業、畜牧產業和林果業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優勢主導產業。因此,實施本項目有利於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培育壯大優勢主導產業。
1.5合作方式
合資合作,其他方式可面談
1.6需外方投資方式
資金,其它方式可面談
1.7項目建設地點
延邊州延邊新興工業集中區
1.8項目進展情況
已編制項目合作計劃書
2.合作方簡介
2.1基本情況
名稱:延邊州新興工業集中區管理委員會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興區路182號
2.2概況
延邊州新興工業集中區管理委員會於2006年6月經省政府批准成立,總規劃面積8.67平方公裡,起步區面積2平方公裡。2009年8月劃歸延吉市管理。
延邊州新興工業集中區自成立以來,始終以發展低碳環保產業為核心,堅持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集群發展的理念,瞄準產業高端,招大、引強、選優,重點建設人參、食品、生物製藥、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園區。
目前,園區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0.3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31.1億元,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累計完成50.3億元,財政收入實現9.6億元,完成基礎設施投資8億元。註冊企業達到110戶,新上投資項目30個,其中超億元項目17個。延邊新興工業集中區人參產業園區、食品產業園區、生物製藥產業園區等三大產業園區已初步形成,跨境電商總部基地也已正式運營。
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推動我省綠色轉型升級,促進延邊開發開放,結合區位優勢及產業特色,確立園區總體發展戰略如下:依託延邊及周邊地區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發展基礎,加強物流、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園區及周邊地區的行政服務、生產性服務和生活性服務三大功能,重點構建「一核、兩群、四中心」為特徵的現代產業發展體系。「一核」是指以提升科技研發能力為核心,設立人參的科技研發、檢驗檢測、標準研究等機構。「兩群」指以人參產業、綠色食品及保健品為主的健康產業群和以跨境電商產業和臨港服務產業為主的新興產業群。「四中心」是指信息交流中心、金融結算中心、保稅物流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力爭用10年的時間發展成為全省重要的新興經濟產業園區。
2.3聯繫方式
項目單位聯繫人:黃美花
聯繫電話:0433-2428818 13944333384
項目所在市(州)聯繫人:段鑫
聯繫電話:0433-2369007 15526747055
傳 真:0433-2815632
電子郵箱:17106265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