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魚:又一個外來物種,「亞洲鯉魚」泛濫的傷痛還能痊癒?

2021-01-08 野釣人老高

1、 黑魚出沒

2002年的夏天,美國喬治亞州自然資源部的工作人員接到電話,報警者惶恐不安,磕絆中描述道:「池塘裡出現一種從未見過的魚,蛇頭、灰黑色、身體強壯,牙齒細小、鋒利,異常兇猛」。

事發地是喬治亞州格溫內特縣的一個私人魚塘,經專家確認這條外形怪異、異常兇猛的魚,英文是snakehead掠食性魚,屬於外來物種,多棲息在俄羅斯、中國、越南、印度等國家。專家建議立即捕殺,避免它繁殖,影響到本地魚種。

幾個月後,同樣是在喬治亞州,距離第一次發現黑魚僅僅2公裡的一個小型水庫,再次有黑魚出沒。這條黑魚體積碩大,足足有七八斤重,把釣魚人的魚竿生生折斷了。原來私家魚塘和水庫之間由一條小河溝連通,只是中間一道漁網阻擋魚的遊竄,顯然它並未阻止黑魚的活動。

問題似乎就這麼過去,但實際情況遠比預想的複雜、嚴重。

2003年馬裡蘭州的釣魚愛好者,在克羅夫頓的魚塘裡,再次斬獲一條黑魚,但這條黑魚似乎有些「營養不良」,僅46公分、皮包骨頭。2005年託馬克河發現了黑魚出沒的痕跡,這令自然資源部的專家恐慌不已。和私人魚塘、水庫這種封閉的水域不同,託馬克河發源於維吉尼亞州,全長610多公裡,中途與上百條支河連通,魚蝦豐富,完全可充當黑魚的「糧食」。一旦黑魚進入成長、繁殖期,不需要多長時間,本地魚種不得不面對生存的威脅?自然資源部一邊密集組織專家深入調研;一方面呼籲群眾:遇到這種相貌醜陋的黑魚,立即殺死。

不幸的是,2005年作為美國五大湖之一的密西根湖,也被釣友釣獲一條黑魚,專家為其他四大湖是否也被黑魚染指,擔心不已。除了上述幾個地方,佛羅裡達州、麻薩諸塞州、加州南部均發現有黑魚活動的身影。黑魚到底是如何出現在美國的?詳盡的答案恐怕難以調查了,據說是紐約的觀賞魚愛好者,從其他國家通過特殊手段運送至美國。起初黑魚幼小,作為觀賞魚霎時漂亮,只是它極高的生長速度,很快霸佔了整個魚缸。最後不得已將其放生在附近的河溝裡。

2、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黑魚

黑魚的身體呈圓筒形,側面像古代俠客使用的砍刀,頭略呈三角狀,前部輕微平扁,後部微微隆起,與蛇頭相似,這也是黑魚常被稱作「蛇頭魚」的原因。黑魚屬於肉食性魚,鯽魚、麥穗、白條、翹嘴,包括鯉魚等等,幾乎湖泊裡的所有淡水魚,都是它的食物,毋庸置疑黑魚佔據了食物鏈的頂尖位置。因此黑魚所到之處,水底頓時「雞飛狗跳」,魚群紛紛逃竄。專家們擔心黑魚稱霸美國水域,不無道理。

另一個優勢是它頑強的生命力。黑魚在0-40℃的水溫下均能生存,其中16-30℃是發育、繁殖的最適宜水溫,而美國絕大部分河流、湖泊滿足這一條件。黑魚繁殖能力超強,一次懷卵量高達2萬枚,孵出的魚籽僅4毫米,形似小蝌蚪,直至幼苗、稚魚,黑魚常守護左右。稚魚階段黑魚已有10-15公分的長度,這時在脫離危險性大減。

水質惡劣的水域,黑魚也能適應、生存。湖泊乾涸、完全缺少的情況下,暴露地面最高還能保持3/4天的活性。不同於其他魚的呼吸方式,黑魚的鰓部有個小囊,由褶皺的組織細胞組成,起到類似肺的作用,當黑魚上浮至水面後,小囊可吸入空氣。湖泊乾涸、缺水的情況下,暴露地面,黑魚可呼吸小囊裡的空氣,最高可保持3-4天的活性。黑魚的皮膚分泌黏液,河流極度缺水時,黑魚鑽入坑塘裡的淤泥,釋放出大量黏液,形成一層屏障,與外界空氣隔絕,而洞穴裡非常的溼潤,這樣一系列的騷操作,黑魚可存活1-2年的時間,充足的時間等待下雨、河流漲水。

正是因為黑魚的這些特性,美國專家如臨大敵,投入大量資金研究對策,到底何去何從,還在商討中。

3、 黑魚泛濫,恐怕難以解決

外來物種入侵,以至於泛濫成災的現象眾多,但真正控制、解決的案例,最近幾年卻很少。活躍在澳大利亞的野釣,最高時數量一度達到100億隻,綠色植被嚴重破壞,汽車行駛中時常碰到飛速橫穿公路的長毛兔。澳大利亞採取了槍殺、毒害、細菌傳播,多數情況是:一時有效,等兔子獲得免疫,又會「死灰復燃」。早已稱霸美國多個河流、湖泊的亞洲鯉魚,自然資源局與其鬥爭多年,依然束手無策,不得已只能將它們「圈禁」在現有的水域,嚴防死守避免幼苗竄入其他水域。

那麼黑魚是否還像上述例子,數量極具增長,甚至泛濫成災?美國專家曾做過預測,如果不將黑魚控制在一定範圍,將重走亞洲鯉魚的老路。外來物種混入新的生態系統,時間越長、融入得越充分、徹底。採取的任何措施,不可能「絲毫不影響」本地物種。

美國科學家曾試圖向湖泊投放化學製劑,但僅僅在小範圍實驗階段,便匆忙制止。為何?化學試劑的針對性值得商榷,往往「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甚至造成本地物種的消亡。即便是化學試劑準確率極高,只針對黑魚、鯉魚,不需多長時間,它們定會產生抵抗力。接著再研究新的試劑,只能使得黑魚的抗藥性增強。

那麼有沒有完全有效控制外來物種的呢?還真有,且就在我們中國。嚴格意義上講,小龍蝦也是外來入侵者,起初幾年活躍在南方水域,大面積的繁殖,甚至引得相關部門出臺文件。後來因為偶然的機會,廚師師傅將小龍蝦置入鍋中油炸,味道卻出奇的好。似乎霎時打開了一扇門,小龍蝦各種做法紛至沓來,紅燒、清蒸、悶煮等等。原本無人問津的小龍蝦,如今需求量連年遞增,小龍蝦養殖成了一個發財致富的行業。

到底如何控制黑魚,考驗著美國專家智慧,未來將呈現什麼樣的態勢,無人能預測。

原創:老高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嚴重十大外來物種入侵,亞洲鯉魚都排不上名,你肯定吃過!
    目前中國確認的外來入侵物種已達544種,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物種入侵涉及森林、水域、溼地、草地、農牧區和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的生態系統,很多人都認識不到物種入侵的嚴重性,今天小編盤點史上以來最嚴重的10次物種入侵如今全球都面臨著或多或少的物種入侵,說起最嚴重的植物入侵當數
  • 亞洲鯉魚五大湖區泛濫 美國懸賞70萬求解決方法
    據美國媒體報導,為了恢復生態系統,遏制亞洲鯉魚在五大湖區泛濫的現象,美國密西根州長斯奈德(Rick Snyder)當地時間2日公布了一項「挑戰鯉魚入侵」項目。  此外,美國正在計劃將一種被稱為「活化石」的食肉魚類鱷雀鱔重新引入到河道中。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魚類,被認為是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早期進化形成的物種。  鱷雀鱔是北美第二大淡水魚,它的嘴巴好像鱷魚嘴,嘴裡長滿了白色鋒利的牙齒,被稱為十大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伊利諾斯州的漁業生物學家Randy?
  • 3大外來物種入侵,外國人苦不堪言,在中國卻從未掀起風浪
    關於物種入侵的話題,一直以來就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所重視的話題。引進任何一種物種,都要經過仔細斟酌和研究,確定物種的引入後能給當地帶來好處。因為如果當一個物種不受人們控制肆意繁殖起來後,會給這個國家和地區帶來嚴重的生態問題,幹擾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生產活動。
  • 美國「亞洲鯉魚」泛濫成災,主動引進卻成災難,威脅五大湖水域
    美國亞洲鯉魚泛濫不同地區的生態系統之間通過海洋、沙漠、高山等自然障礙進行隔離,物種很難通過自己進行逾越遷移,但是如果加入人類的因素,那麼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人類有能力把任何物種帶到地球的任何地點,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進行種植或飼養,從此我們就多了一個外來物種入侵的生態問題。
  • 美國「後院起火」了,重點湖泊被外來物種入侵,當地漁夫苦不堪言
    國家主要水系被外來物種入侵的情況真的不少,泰晤士河的大閘蟹,越南湄公河的羅氏蝦,中國長江的外來物種都是這樣的體現,但要說最嚴重的,應該還是美國的五大湖最為典型。這個五大湖,在歷史上,提供了給美國很大的發展環境,當地很多職業工作就來源於五大湖,但這個湖群如今卻遭遇了一個外來物種的入侵,那就是「亞洲鯉魚」。嚴格來說,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於原產亞洲的青魚、草魚、鱅魚、鯽魚等鯉形目鯉科魚類的統稱。
  • 亞洲鯉魚美國泛濫之後,開始入侵澳大利亞,澳懸賞500萬撈魚
    我們都知道,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鯽魚以及鯉魚這些鯉形目鯉科魚類的統稱。這些亞洲鯉在中國是美食,但是在美國人民眼中,卻是惡魔。這些亞洲鯉在肆虐美國之後,開始進軍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甚至懸賞100萬澳元(493萬人民幣)鼓勵澳洲人民撈魚。
  • 國內外來物種泛濫,數量多且規模龐大,中國吃貨:這我可幫不了
    相信很多國家都有一個「心病」,那就是外來物種入侵,這些外來物種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夠快速的適應當地的環境,同時還會迅速的生長繁殖,有些外來物種泛濫還好,但是它還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影響當地人的生活,甚至對經濟還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 亞洲「蛇魚」引起美國恐慌,人魚大戰敗下陣來!泛濫成災靜待時機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鯉魚泛濫了,河道,水庫,湖泊到處都是鯉魚的身影,有的甚至胖的像豬一樣。然而可能你還不知道,繼鯉魚在美國泛濫後,一位不速之客,正在悄然入侵美國。這就是長得像蛇一樣的黑魚,美國有人形象的將它們稱之為「蛇頭魚」。
  • 岑少宇:吃貨帝國到底能不能滅了「亞洲鯉魚」?
    前幾天,網上又有人因為入侵美國的「亞洲鯉魚」爭了起來。我不知道中國人為什麼再次關心起大洋彼岸的魚,也許是入侵物種原產於斯,所以於心不忍;也許有人要送去國際主義關懷;也許是「吃貨帝國」人民的天性使然。
  • 美國被亞洲鯉魚入侵,數億條魚遍布河流,中國網友:我都不敢吃!
    物種入侵一直以來都是讓許多國家都為之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物種入侵大多數情況下會對本土物種造成毀滅性打擊。比如入侵中國的非洲大蝸牛,就破壞了許多中國的植被和環境,再比如鱷龜,一隻就足以造成一個池塘的魚類都消失殆盡。不過有些入侵物種最後甚至可能成為「盤中餐」,比如我們最愛吃的麻辣小龍蝦,其實一開始就是以入侵物種的身份進入中國的。
  • 亞洲鯉魚泛濫,逼瘋老外出絕招「迴旋鏢」,整條河都能趕盡殺絕
    亞洲鯉魚泛濫,逼瘋老外出絕招「迴旋鏢」,整條河都能趕盡殺絕當物種泛濫的問題發生時,人們會想到用吃來解決問題,可亞洲鯉魚的泛濫,卻讓吃貨沒有任何辦法,因為它們生活在重金屬汙染的河流內,以至於自身都受到嚴重汙染,根本無法食用。
  • 面對這些外來入侵物種,即使是中國吃貨也無從下口
    這麼想其實是很危險的,生物入侵的危害絕非戲言,國家嚴令禁止控防也是有原因的,小龍蝦作為一個失敗的入侵物種只是例外,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即使是資深吃貨也下不了嘴的入侵生物。亞洲鯉魚除了我國飽受外來生物入侵,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飽受生物入侵的困擾。比如紮根美國五大湖區的亞洲鯉魚。你以為的鯉魚是菜市場塑料盆裡巴掌大小的鯉魚,然而野外的亞洲鯉魚,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能長這麼大。
  • 美國再被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河蚌現身新澤西池塘,美國人討厭極了
    其實除了河蚌之外,近年來中國很多「美味」物種到了國外都不受待見,比方說鯉魚、小龍蝦等等,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來物種入侵會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要知道,生態系統的形成可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進化積累的,而且很多物種也都是經過漫長的優勝劣汰,才最終在當地的生態系統中活了下來,外來物種就會成為入侵者,打破當地的生態平衡,嚴重破壞物種的多樣性。
  • 外來物種吃到快滅絕,還解決了美國人頭疼的問題
    自助餐,我想每個人對這個詞都不陌生吧,基本每一個人都體驗國,現如今全世界都在流行吃自助餐,然而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不同,自助餐的食材也不同,每個國家盛產的食物不同,各個國家同樣的食物,卻有不同的售價,在這個國家廉價的東西,在另一個國家有可能就是天價。不同國家的自助帶著不同地方的飲食文化。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泰國的自助餐。
  • 亞洲鯉魚泛濫全球,為何在美國胖成「豬」?國內卻「活」不到成年
    亞洲鯉魚在全球範圍內泛濫,它的種類包括我們常見的草魚、鰱魚和大頭魚。我國人民對亞洲鯉魚進行細分,但它們也有一個統稱叫「草魚」,在美國人眼裡,無論是草魚、鰱魚還是大頭魚,它們一概被稱為亞洲鯉魚。所以美國人口中的亞洲鯉魚,其實不代表真正的鯉魚品種,而是一種泛指。
  • 美國政府懸賞70萬美元匯聚全球智慧,阻止亞洲鯉魚入侵五大湖!
    眾所周知,外來物種入侵一直都是很多國家頭痛的問題,因為缺少天敵,外來物種會大量繁衍,給被侵入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傷害。然而對於很多國家來說,由於飲食挑剔,以及環境問題,很多入侵物種難以解決,泛濫成災,最終政府不得投入大量資金解決物種入侵問題。受外來物種「傷害」最深的,首當其衝是美國五大湖,亞洲鯉魚的泛濫成災,成為多年來,歷屆政府頭疼的問題。
  • 澳洲又一蝦種泛濫了,被當地人當成水害,網友:讓中國廚師來解決
    導語:澳洲又一蝦種泛濫了,被當地人當成水害,網友:讓中國廚師來解決 每個國家都怕外來物種入侵本國的生態系統,因為物種入侵到另外的地方,就缺乏了自然天敵,會嚴重破壞本國的生態系統,所以會嚴防死守外來物種入侵。
  • 世界都頭疼的4大外來入侵物種,卻成了中國吃貨最愛的下酒菜
    生物裡面最幸福的可能就是入侵物種,它們可以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自由生長繁衍,不用擔心生命安全。西方國家談到物種入侵就如聞風色變,但中國人談到物種入侵想的就是,可能又有一種美食要出現了。讓全世界都頭疼的4大外來入侵物種,卻已經成為中國吃貨們最喜歡的下酒菜,一起去看看吧。
  • 此外來物種在國外「泛濫」,在我國卻快「滅絕」,農民:不夠吃
    生態平衡與外界破壞想要維持一個區域的生態和諧平衡,有時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是因為在沒有外力的幹涉下,物種間也有可能會因為自然因素而不斷侵襲。就比如說一種原產於亞洲地區的魚類,因為洋流以及氣候的影響,一路抵達到了歐洲地區,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這便是一次沒有外界幹涉的生態入侵。
  • 美國又遭外來物種侵襲:計劃抽乾整個湖泊
    亞洲鯉魚在我國可謂是一道美味的食材,卻在美國泛濫成災。現在,又一道食材再次給美國帶來麻煩。據外媒報導,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的一個湖泊受到外來物種河蜆入侵,為了徹底清除這一物種,該州計劃將整個湖水抽乾。該湖泊佔地約60英畝(約合24萬平方米),而外來物種河蜆不知道是如何來到這個湖泊的,並在此後大量繁殖,目前發現的河蜆主要位於淺水區,尚不清楚深水區是否也存在河蜆。當地政府在發現了這個外來物種後,曾想出各種解決辦法,但最終決定抽乾整個湖水,並表示這是唯一能夠徹底清除河蜆的方法。不過該計劃雖然能夠清除河蜆,但同樣也會導致現有湖中的生物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