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機器人公司如何代表「中國智造」,成為全球機器人50強?

2020-12-24 OFweek維科網

RBR50名單之所以備受矚目,原因在於《機器人商業評論》是基於整個年度的企業表現,進行動態調整,每年都會更新名單,以此指明全球機器人產業的整體方向。

智能物流機器人企業極智嘉(Geek+)繼2019年獲獎後蟬聯RBR TOP50,更是今年唯一登榜的中國企業,代表了「中國智造」在機器人領域的最強實力。

極智嘉創始人鄭勇堅信,物流一定是AI和機器人技術最先落地的重要場景,而Geek+飽含著大家對於機器人夢想這個初衷的執著追求。

那麼,這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又將帶給我們哪些期待?

機器人領域的「中國智造」最強音

極智嘉科技有限公司(Geek+)成立於2015年初,是一家引領全球智慧物流變革的智慧機器人企業,利用機器人和AI技術技術,提供全品類物流機器人產品線和解決方案。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Interact Analysis報告顯示,在全球AMR市場佔有率高達10%,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極智嘉已在全球部署超10000臺AMR機器人,商業落地規模領先業界。

截至2020年初,Geek+已完成C輪(C1+C2)融資,金額合計超過2億美元。其中,火山石投資、祥峰投資和華平資本均進行了多輪投資,得到了資本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Geek+機器人在這次疫情期間,成為抗疫「奇兵」,保障客戶業務在勞動力緊缺、復工難,但物資需求激增的情況下,正常運轉。在客戶倉庫內7x24小時高效運行,僅春節期間完成發送醫療和民生物資超過300萬件。

2020年6月17日,全球權威機器人媒體《機器人商業評論》(Robotics Business Review, RBR)發布了RBR創新獎榜單,極智嘉更是今年唯一登榜的中國企業。

據悉,RBR50榜單是全球機器人行業的權威大獎,每年《機器人商業評論》會從商業模式、技術創新和影響力等方面進行評估,甄選出全球機器人行業50強。

「雙引擎」:硬核技術+商業落地

鄭勇認為,Geek+能夠獲評全球RBR TOP50機器人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基於技術和商業落地兩方面的創新和領先。

首先是技術創新。

在Geek+的核心管理層中,創始人鄭勇和其他3名聯合創始人均為技術出身,其餘管理層也都有一定的技術背景和相關從業經歷。

深厚的技術積澱,讓Geek+具備全球領先的AMR技術,並獲得近400個海內外專利公開,包括近200件專利授權,在機器人性能、系統效率、算法等方面成為處於行業公認領先地位的玩家。目前極智嘉全線機器人全部支持5G,已在蘇寧首個5G倉內實現落地。

但在鄭勇看來,技術只是一方面,最終落實到產品層面,機器人解決方案需要去真正給客戶創造價值,跟客戶的業務場景有效結合。

從大的場景上來說,Geek+聚焦在工業場景和倉儲場景,擁有非常深刻的行業洞察,主要做整個大零售倉儲解決方案,以及大的工業製造工廠的解決方案,致力於為物流、零售、製造等行業進行新技術賦能。

Geek+產品線包括貨架到人揀選、貨箱到人揀選、協作揀選、分揀、搬運和叉車,以及智能倉和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其中,貨架到人揀選有效節省人工勞動力50-70%且揀選準確率超過99.99%,貨箱到人揀選效率提升2~3倍,分揀效率高於傳統人工近10倍,叉車節省人力成本50%-80%。

智能倉系統高度模塊化,集成了揀選系統、搬運系統、分揀系統、存取系統,快速提升作業效率和節省成本;智慧工廠解決方案創新地以自主移動機器人替代傳統傳送帶和軌道式流水線輸送系統,單班生產效率提升33~67%。

可以看到,Geek+的產品能夠極大的提升貨物流轉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併兼有較高的準確率。

有了好的產品還遠遠不夠,Geek+想做的是:幫助客戶真正實現所謂的智慧供應鏈,幫助客戶優化其整個產業上下遊供應鏈。

其實,這就涉及到如何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如何幫助客戶複製推廣成功的解決方案。

如今,Geek+已在四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銷售、運營和服務能力,在全球服務了超過300家客戶,其中有近40家全球500強客戶,海外業務佔比超過50%。

極智嘉助力耐克在日本實現當日達

極智嘉助力蘇寧實現全流程無人化倉庫運行

迪卡儂推行極智嘉項目全球複製

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鄭勇透露,做海外業務是有很高門檻,包括專業積累、產品認證。而且,海外客戶對於你的持續服務和售後服務的能力非常關注。「其實要贏得海外市場,贏得當地客戶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鄭勇認為。

那麼,如何贏得海內外客戶的信任呢?

一方面,Geek+在全球有很多當地化的團隊,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售後服務網絡,包括在全球各地的配件中心。

另一方面,2018年,Geek+在業內首次提出「機器人即服務(Robot-as-a-Service, RaaS)」的商業合作模式,讓企業不僅可採購,還可選擇短期租賃、系統代運營或者一站式智能倉儲服務,降低企業部署機器人系統的資金和能力門檻。

「雙管齊下」,讓Geek+的機器人解決方案在市場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全球性的客戶也都在不斷推廣複製其產品解決方案。

綜上,不難看出,Geek+在產品技術和商業落地實現了「兩條腿走路」,這或許就是其高速發展的關鍵原因。

既然「上市一定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那麼,在鄭勇眼中,Geek+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鄭勇的野心,上市只是新起點

因為那時候看《鋼鐵俠》這種科技電影多了,大家創立Geek+都懷有一顆機器人夢想的種子。

「上市可能是一個裡程碑或者是一個更好的開始,能夠有一個更大的平臺,能夠帶動更多的好的人才,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的幫助去快速發展。」

鄭勇對於公司上市,擁有足夠的信心;但同時又表現出作為公司創始人兼CEO的理性和野心,上市只是新起點。

他表示,Geek+將堅持「三步走」戰略,在現階段專注於物流機器人的基礎上,希望延伸至整個柔性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最終希望能夠給客戶帶來數位化的智慧供應鏈變革。

對於Geek+來說,要走到上市,達成「三步走」戰略,其實也並不容易。自己不僅要做好,還要比競爭對手做得好才有可能達成。

針對國內競爭格局,鄭勇表示,在疫情階段,2020年行業會面臨一次洗牌,會有一些變化。

混沌之時,便是突破至日。

Geek+尚屬於創業型公司,早期靠產品技術博得一席之地,但越往後發展,就需要更多的去關注客戶,用市場來驅動,與客戶的聯繫越來越重要,這恰恰是創業公司不那麼擅長的地方。

鄭勇深知,這種轉變對做To B業務的Geek+並不容易,但必須要去經歷,這樣才能在未來,與眾多同行在競合中,擁有一戰之力。

針對國外競爭格局,機器人行業日新月異,新的公司不斷湧現。

古語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Geek+便是在主動感知對手的存在,知曉對手的動作,判斷對手的實力,目的就是在和對手的過招中,勝出。

Geek+憑藉「雙引擎」在物流機器人行業取得領先地位,並在AMR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世界第一,為其衝擊上市,提供了足夠的信心支持;同時,Geek+又不止於上市,鄭勇的野心也不至於此,最終希望給客戶帶來智慧供應鏈變革。

有信心,也有野心,但鄭勇給筆者留下的最深印象,還是他那種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和市場導向,來源於客戶的需求,用之於客戶的需求。

當然,我們也由衷的希望,中國能走出世界級的機器人公司,希望下一屆RBR50還有Geek+,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國機器人公司可以上榜。

相關焦點

  • 上海智位機器人榮膺上榜2020中國AI金雁獎潛力50強企業榜單並...
    上海智位機器人榮膺上榜2020中國AI金雁獎潛力50強企業榜單並斬獲兩項技術大獎) 12月22日,以「百年巨變 智勝未來」為主題的「中國人工智慧年會」在北京漁陽飯店舉行。
  • 又一家明星機器人公司倒掉:曾是全球機器人技術50強,主打性價比AI...
    來源:格隆匯作者:慄子來源: 量子位 又一家曾經光芒四射的機器人公司,倒閉了。成立於2014年,僅2年就入選《機器人商業評論》年度權威榜單RBR50 2016,成為機器人技術的全球50強。但當時從CES到機器人圈,Carbon Robotics真是被奉為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衝進機器人技術的世界50強,自然也情理之中。創始團隊也不是草臺班子。兩位創始人都是實打實的美國精英。執行長Rosanna Myers和首席技術官Dan Corkum,均求學於「南方哈佛」杜克大學,大學期間就聯手創立了這家公司。
  • 並聯機器人撐起「智造濟南」夢
    (劉彪攝)字節跳動的張一鳴、滴滴的程維、快手的宿華、每日優鮮的徐正、知乎的周源、豐巢的徐育斌、翼菲自動化的張賽……這是一份《財富》(中文版)新近發布的「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如何解決這次疫情防控狙擊戰中的掣肘問題,翼菲自動化決定:疫情期間,自己生產的口罩自動包裝設備免費供口罩生產企業使用,單套系統可代替人工4-6人,生產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可24小時不間斷作業,大大緩解了人工緊缺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口罩依舊短缺,口罩機供應不足成為擴大產能的絆腳石。
  •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2020-04-30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外明星AI機械臂公司倒閉!六年燒光536萬美元,曾入選機器人技術50強
    智東西10月28日消息,又一家海外機器人公司倒閉了,這次是舊金山機器人創企 Carbon Robotics。這家機器人公司同時開發硬體和軟體,生產協作類機械臂。據多家外媒報導,Carbon Robotics公司已經進入了破產程序,並開始出售資產,包括5個已完成的、功能齊全的 KATIA 機械臂、軟體原始碼、測試設備和一系列專利。
  • 全球機器人「空降」東莞
    ,將其擺放到正確的位置上……東莞智造的未來已來,機器換人的浪潮浩浩蕩蕩。■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業機器人生產車間(記者 鄭志波 攝)沃德:從加工小零件到生產全線智能生產線智博會上,東莞市沃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德」)將代表東莞智造業,攜亮點產品參展。
  • RBR全球機器人50強榜單出爐 中國企業入圍幾家?
    日前,美國《機器人商業評論》公布了第五個年度「RBR50名單」——2016年全球最有影響力的50家機器人公司排行榜。那麼,在這一榜單中又有幾家中國公司上榜呢?   RBR全球機器人50強榜單出爐 中國企業入圍幾家?
  • 東莞「智造」成績斐然 機器人及智能裝備超過1000億元
    未來,東莞將進一步推動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機器換人」和智能改造,深入探索物聯網協同、智能化管控、大數據服務等智能製造模式,積極建設更具影響力的智造強市。  根據發展規劃,力爭到2020年,全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先進位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52%和38%以上。
  • 全球機器人10強中,它是唯一一家中國企業!非常強大但卻鮮為人知
    2017年,中國晶片進口金額達1.7萬億,佔全球總需求的50%以上,進口額幾乎是石油的2倍。與此同時,國產晶片份額還不到10%。而有另外一個行業,也很類似,這就是「機器人」行業。2017年,我國購買工業機器人13.8萬臺,佔全球總量的36%。而在這13.8萬機器人中,國外品牌佔了72%。在汽車等高科技行業,外資品牌的佔有率更是接近90%。
  • 全球最大機器人餐廳綜合體開業,逾20種機器人「廚師」驚豔亮相!
    與一般餐廳不同,這是集合中餐、火鍋和快餐一體的餐飲旗艦店,且餐廳所供應的食物均由機器人「廚師」掌勺,而前臺接待、地面配送等服務,也均由機器人完成。爆棚的科技感,讓這家餐飲綜合體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具科技含量的全新餐飲場所。
  • 美的與寶能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共建中國智造零售生態圈
    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聚焦智能製造、汽車零部件、新零售模式等方面,攜手共建中國智造零售生態圈。汽車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佔比高、增長空間大、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強,因此是當前擴大實物商品消費、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抓手之一。
  • 華大智造科創板IPO獲受理,能否成為中國版 「Illumina + Tecan」?
    在基因測序行業,過去一提到華大智造,大家都熟悉的是其基因測序儀業務,隨著招股書的披露,我們才真正理解,華大智造一直強調的「生命科學核心工具締造者」的使命,在今年邁出重要一步!遠不止測序儀的華大智造,能否成為中國版「Illumina + Tecan」?全方位打造含基因測序儀、實驗室自動化及新業務板塊在內的全套「生命數位化」版圖呢?
  • 中國製造新活力: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國智造」
    用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的話說,在進行了逆勢投資、人才抄底、收購整合等一系列調整舉措後,正泰已經成為「全球最好的製造業企業之一」。  在南存輝的話語背後,是「工匠精神」,是「中國智能」。  專注,是「工匠精神」的體現。「有人勸我投資房地產,不投資至少損失100億元人民幣。我說也許不止,也許沒有。」專注製造業的南存輝,選擇將錢用在刀刃上——打磨「中國智造」。
  • 濟南中小學生創客:機器人競賽、學生創意智造項目
    FLL工程挑戰賽開幕式上,歷下區解放路第一小學的莊泰同學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山東省實驗中學、歷下區龍德學校、盛福實驗小學、燕柳小學等40所中小學校榮獲第三批「濟南市中小學創客空間」稱號。參賽學生合影創客節上,各區縣和直屬學校分別設置了展位,有141件學生製作的「創意智造」項目的作品參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 智能佳榮登2017中國機器人投資價值50強榜單
    日前,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和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主辦的RAIC雷克大會上,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雲峰與參會者分享了「2017年中國機器人投資價值50強」和「2017中國人工智慧投融資價值百強榜」。
  • 雲軌雲巴、「柔衣」、機器人,中國智造點亮春晚深圳分會場
    雖然只有短短7分鐘,但眾多炫酷的高科技產品向世人展示了中國智造的最新成果。柔性屏「化身」靈動舞蹈服裝在零點鐘聲敲響前幾分鐘,韓雪、關曉彤等亮相的歌舞節目《青春暢想》中,30位舞蹈演員身穿柔宇科技量產的全柔性屏特製的「柔衣」閃耀登場,充滿科技元素和藝術感,瞬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各省工業機器人產量排名 上海:中國工業機器人一哥
    ,同比增長26.6%,佔全球總產量的50.1%,其中廣東工業機器人產量為4.47萬套,同比下降6.9%;上海工業機器人產量雖有下降,但仍以4.78萬套位列第一…… 上海:中國工業機器人一哥 工業機器人有一半應用在汽車製造領域,上海在這一塊得天獨厚,是我國汽車製造的重要城市,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海華普等整車製造商均位居於此,2019年上海汽車產量高達274.9萬輛,為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土壤
  • 【圍觀】這家公司 機器人「上崗」保安全
    【圍觀】這家公司 機器人「上崗」保安全 2019-12-17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智造」家居產品中的模範——雲鯨掃地機器人,連劉濤也稱讚!
    近年來,隨著我國AI技術、大數據、5G等高端科技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多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參與到國際競爭並取得了較大優勢,世界對中國智造有了新認識,「智造」產品中的重要一員——中國的智能家居產品也逐漸走入國際視野。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產品,掃地機器人品牌雖然很多,但能稱得起國際模範產品的還屬雲鯨小白鯨掃地機器人。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造車「黃了」之後 戴森巨資投入AI...
    新松機器人與達索系統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11月23日,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於青島高新區順利召開,中國機器人領軍企業新松公司與法國公司達索系統強強聯手,在大會上舉行了籤約儀式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新松公司副總裁劉長勇,達索系統大中華區銷售副總裁李智軍,各自代表出席本次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