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民間借貸超限利息返還請求權的性質及處理思路

2020-12-13 百家號

【案情】2012年4月30日,被告乙以生意周轉為由,向原告甲借款50萬元,借期1個月。後被告未能按期足額還款,僅歸還原告借款本金20萬元。雙方重新約定,以30萬元為基數,按照月利率4%支付逾期借款利息,被告每月付息1.2萬元,直至2014年8月。此後,原告一直催討被告還款,但被告未再償本付息。2018年7月,原告將被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歸還借款本金30萬元,並以30萬元為基數,按照年利率24%,支付2014年8月30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逾期還款利息。被告辯稱,自己支付的利息超過法律規定的利息限額,請求將支付的超限利息(超過年利率36%的利息部分)抵銷借款本金,在本案中一併進行處理。

【分歧】對於被告乙已經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應如何認定及處理?對此,存在三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第二款之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款人對於已支付的超限利息依法享有返還請求權,因超限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故而此種請求權並非基於合同產生,在性質上屬於不當得利之債,被告應當提起反訴或另案訴訟向原告主張返還。

第二種觀點認為,根據合同法第九十九條之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本案中,雙方債務均為金錢之債,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被告既然提出債務抵銷的請求,為減少當事人訴累,被告已支付的超限利息可在本案中進行抵銷。鑑於原告收取超過法定標準的利息,應按照被告償還的時間,逐月抵銷借款本金部分,並以此計算剩餘未償還的本息。

第三種觀點認為,被告已支付的超限利息可在本案中進行抵銷,但原告享有的是合同之債權、被告享有的是不當之利之債權,兩者應整體進行抵銷。根據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一條之規定,在抵銷順序上,被告已支付的超限利息應當先抵銷原告實現債權的費用、逾期還款利息,若仍有超出部分,則抵銷借款本金。

【評析】筆者同意第三種觀點,理由如下:首先,被告主張原告返還民間借貸超限利息,該種債權在性質上屬於不當得利之債。按照現行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規定,對利息設置了「法定之債(年利率24%以內的部分)——自然之債(年利率24%至36%之間的部分)——無效之債(超過年利率36%的部分)」三個層級,超過年利率36%的超限利息為無效之債,既屬無效,則自始無效。因此,被告由此享有的權利不屬於合同之債,而符合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原告沒有合法根據,取得的不當利益,應當將之返還給受損失的被告。不當得利作為一項獨立的請求權基礎,其產生、消滅均獨立於已有的民間借貸權利義務關係。被告支付該部分超限利息不能視作履行借款合同項下的還款義務,而是在原、被告之間重新產生了新的權利義務關係。基於此,該部分超限利息不能先抵銷借款本金。從本質上說,上述「自然之債」同樣可歸為不當得利之債,現行司法解釋之所以例外認可該部分沒有合法根據的不當得利,原因在於該部分不當得利具有「自然法上的正當性」,被告已支付的該部分利息,則無法請求原告返還。其次,在被告到庭應訴的情況下,被告要求將雙方互負的金錢債務予以抵銷,符合行使法定抵銷權的條件,抵銷權作為一種形成權,自通知到達對方時即已生效,但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此種情況下,抵銷的順序應當符合合同法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依次為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利息及主債務。之所以考慮同意被告在本案中以抗辯方式行使抵銷權,而未以請求權基礎存在差異為據引導被告以反訴方式行使抵銷權或另案提起訴訟,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減輕當事人訴累,有利於降低訴訟成本、節省司法資源。二是被告行使抵銷權,並未影響到原告合法債權的實現,在同一民間借貸案件中作出處理,有利於體現對借貸雙方的平等保護。需要注意的是,在被告未到庭應訴的情況下,鑑於超限利息的非正當性,法官應主動向原告作出釋明,被告對於已支付的超限利息享有返還請求權,可另案向原告主張相應權利。最後,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是,被告是否可向原告主張佔用超限利息期間的利息?對此,建議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九條之規定,按照年利率6%計算資金佔用期間的利息。原因同樣有兩方面:一是對原告收取超限利息的行為應予以適當的否定性評價。原告憑藉出借人的優勢地位,收取被告超限利息,是導致「無效之債」出現的根本原因,應對此承擔相應的責任(經濟成本),藉此體現個案裁判的價值導向。二是該不當得利之債產生的原因在於雙方的民間借貸行為。基於兩者近因性的考慮,可參照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法律依據及基本思路。(作者單位:上海靜安區法院)

來源:民事審判

相關焦點

  • ​民間借貸中超限利息的抵充:不當得利之訴或者抵充利息和本金
    由於該超限利息返還之債與民間借貸中債務人所負的欠款債務屬於同類型的金錢之債,符合債的抵銷制度的法律規定,債務人主張依法抵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意見闡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民間借貸的利息設定了「兩線三區」。但是,在民間借貸糾紛審理實踐中,自該司法解釋出臺以來,圍繞該「兩線三區」的處理即存在不同的理解。
  • 借款人是否有權要求返還民間借貸新規實施之前已付的超額利息?
    借款人是否有權要求返還民間借貸新規實施之前已付的超額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5]18號,簡稱「2015年規定」) 第二十六條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新民間借貸解釋施行前已付的超額利息,借款人有權要求返還嗎?
    該規定基本上解決了需要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的民間借貸糾紛的法律適用問題。但是,新解釋適用可能引發一些新的爭議。比如,在新解釋施行之前,借款人已經自願向出借人支付了超過4倍一年期LPR利率但未滿年利率36%的利息,借款人是否有權依據新解釋要求出借人返還呢?
  • 新民間借貸解釋施行前已付的超額利息應該返還嗎?
    根據新《民間借貸解釋》第31條的規定,只要是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案件,不區分借貸行為發生的時間,均適用新解釋。該規定基本上解決了需要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的民間借貸糾紛的法律適用問題。但是,新解釋適用可能引發一些新的爭議。比如,在新解釋施行之前,借款人已經自願向出借人支付了超過4倍一年期LPR利率但未滿年利率36%的利息,借款人是否有權依據新解釋要求出借人返還呢?
  • 石首市民申請返還超限利息 法院:支持
    民間借貸中支付超過法律保護的利息能申請返還嗎?近日,石首市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借貸利息超限引起的不當得利糾紛案,法院依法支持返還超限利息。2018年5月,借款人曹某分兩次向出借人文某借款130000元,而曹某實際到手90355元。雙方約定曹某分期還款,還款總額共計162245元。在還款140272元後,曹某意識到文某系高利放貸,遂於今年向石首市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文某返還不當得利49617元。
  • 民間借貸利息如何確定?借期內利息和逾期利息分別怎麼計算?
    民間借貸不同於銀行借貸,其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那麼在有償民間借貸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確定民間借貸中的利息呢?利息分哪幾種?請閱讀下文了解。屬自然人之間借貸的,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間的借貸外,出借人主張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民間借貸合同的內容,並根據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
  • 民間借貸利息最高限額是多少
    原標題:民間借貸利息最高限額是多少民間借貸在生活中是常見的民事糾紛,關於借貸利息的問題廣為讀者所關注。民間借貸利息最高限額是多少民間借貸的利率,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 民間借貸,約定年利率在24%至36%之間的利息,如何處理?
    法律知識要點:根據2015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麵《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筆者將民間借款利率歸納為兩線三區:一、司法保護區,指民間借貸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的,這一區域是受法律保護的;二、無效區,指民間借貸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的,超過部分的為無效約定,借款人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即使借款人已經支付了該利息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借款人也可以要求返還
  • 民間借貸中利息到底該如何計算?
    關於民間借貸中的利息計算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規定本文從如下三個角度對利息的算法進行了總結具體參見《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相關法條: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最高院法官:民間借貸案件關於「利息」的8個裁判要點(清晰明確)|轉需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25~32條對民間借貸的利息問題給予了明確規定。審判實踐中適用上述規定需要注意以下問題:▌一、第25條規定的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或約定利息不明的處理問題1.利息有無約定及明確與否屬於事實認定問題。
  • 8.20新法實施前,已付的超額利息應該返還嗎?
    根據新《民間借貸解釋》第31條的規定,只要是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案件,不區分借貸行為發生的時間,均適用新解釋。該規定基本上解決了需要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的民間借貸糾紛的法律適用問題。但是,新解釋適用可能引發一些新的爭議。比如,在新解釋施行之前,借款人已經自願向出借人支付了超過4倍一年期LPR利率但未滿年利率36%的利息,借款人是否有權依據新解釋要求出借人返還呢?
  • 最高人民法院最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新舊對照表
    按照民間借貸法律關係審理作出的判決生效後,借款人不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金錢債務,出借人可以申請拍賣買賣合同標的物,以償還債務。就拍賣所得的價款與應償還借款本息之間的差額,借款人或者出借人有權主張返還或者補償。
  • 【微普法】超詳細:民間借貸利息法定算法完整版(2019)
    原文按:關於民間借貸中的利息計算,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規定,但是如果不諳其中計算原理,可能會得出迥然不同的結論,自然帶給當事人的結果也會大相逕庭,故為方便且快捷掌握其中要點,本律師從如下三個角度對利息的算法進行了總結。
  • 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審理要點+17個裁判標準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第一章 常見請求權基礎一、借款返還請求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二、利息支付請求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修訂後利息怎麼算?
    本文介紹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施行後利息的計算方法,供參考。一、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二、約定不明1、自然人之間借貸不支持。2、自然人外的借貸。2、2020年8月20日之後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案件,借貸合同成立於2020年8月20日之前,當事人請求適用當時的司法解釋計算自合同成立到2020年8月19日的利息部分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對於自2020年8月20日到借款返還之日的利息部分,適用起訴時本規定的利率保護標準計算(新修訂)。
  • 2020法院版: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審理要點+17個裁判標準
    第一章 常見請求權基礎 一、借款返還請求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
  • 【普法】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修訂後利息怎麼算?
    本文介紹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施行後利息的計算方法,供參考。一、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二、約定不明1、自然人之間借貸不支持。2、自然人外的借貸。2、2020年8月20日之後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案件,借貸合同成立於2020年8月20日之前,當事人請求適用當時的司法解釋計算自合同成立到2020年8月19日的利息部分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對於自2020年8月20日到借款返還之日的利息部分,適用起訴時本規定的利率保護標準計算(新修訂)。
  • 利息如何認定?南康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典型案例(二)
    在民間借貸糾紛中,借貸雙方最易在民間借貸利息上產生矛盾,今天,康法君通過幾個典型案例與大家聊聊民間借貸中利息如何約定和計算。壹民間借貸對利息約定的上限是多少? 後被告償還原告利息至2017年9月30,未歸還本金。原告訴至法院,要求判決被告返還借款本金並按月利率2.2%計付利息至還款之日止。 被告辯稱,欠原告借款本息屬實,但雙方約定的利息過高,現在自己生意失敗,沒有履行能力,請求減免或不付利息。
  •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修訂後利息的計算方法(2021.1.1)
    2.自然人外的借貸。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民間借貸合同的內容,並根據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報價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約定借期利息最高限額:1.借貸行為發生在2020年8月20日之後的雙方約定的利率不能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2.2020年8月20日之後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案件,借貸合同成立於2020年8月20日之前,當事人請求適用當時的司法解釋計算自合同成立到2020年8月19日的利息部分的
  • 民間借貸中,借款人逾期還款的,利息要怎麼算?
    導讀:民間借貸中,出借人與借款人一般會約定借款期間的利息,但是對於逾期利息往往會容易忽略,尤其是熟人之間的借貸,有的純粹幫忙資金周轉,連借款期內的利息都沒有明確約定。逾期利息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約定日期還款時應當承擔的利息,民間借貸中,借貸雙方約定了逾期利息的,一般情況下逾期利息要高於借款期內的利息,以示對借款人不能按時清償借款的懲罰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