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2020-09-03 積極家庭教育

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我曾經的董事長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教育家。這位已經年過七十歲的老太太現在已經退休養老,和已成為科學家的兒子定居美國。 這次回國探親時,當地縣政府特意邀請老太太給當地數千名師生、家長進行一場免費的教育報告會。 被親切稱呼劉媽媽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加上近些年來在國外定居,受先進育兒思想洗禮和不斷學習,很多育兒觀更加鮮明。 會上,她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很多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她呼籲千萬家長和教育界朋友們,一定要克制這個問題,不要將這個問題再一代代的複製給下一代。 她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為什麼不要發脾氣? 1. 一分脾氣七分害。 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 孩子的問題,幾乎都是家長的問題,只是很多父母不願意去看見自己的問題,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修理孩子。 再有靈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後,都會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這是不可避免的。

2. 壞脾氣會遺傳。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發生性變態、神經病傾向。 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 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3. 壞脾氣是親子關係最強的殺傷武器。 脾氣不好,讓孩子不敢親近、不敢跟你敞開心扉、時刻處在擔心受怕中,沒安全感,成長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父母脾氣越大,孩子越頑劣;父母越氣急敗壞,孩子越難管;父母脾氣升級,孩子的壞行為也跟著漸長。 鄰家有個小男孩非常淘氣難管,後來父親居然用繩子把他綁起來打,可這孩子並沒有被打服變乖,僅到三年級,他就徹底不上學了。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種奇怪的慣性——他認為吼孩子沒用,就得罵;罵的「力度」不夠,開始打;後來又奉行「棍棒出孝子」。 實際上他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況越糟。 大人應多給孩子耐心、寬容和信任空間,雖然看著孩子犯錯而不馬上糾正,很考驗父母的承受力,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自我糾錯的過程,我們應尊重孩子享受這個過程的權利。

改變壞脾氣的方法 1. 把發脾氣換做溝通。 隨便發脾氣就像到處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與其發火動怒,不如好好溝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不要一上來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麼還沒寫?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會因此而好好寫作業嗎?當然不會,孩子會更牴觸寫作業。 如果你想達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這樣說:你不按時完成作業,我真的很難過。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我會覺得很開心。 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和如果孩子這樣做,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看上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當我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時,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就會觸手可及。

2. 靜心思考,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情緒。 一味的壓抑、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辦法。情緒是無法壓抑的,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 真正的做法是,學會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和孩子無關。 曾經做企業的時候,老太太處理自己脾氣時有一個成功經驗,就是凡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或筆記本,把心裡的想法敲出來。等把所有的怒氣、怨氣、壞脾氣一股腦寫出來後,心中也平息了許多。 這不僅是疼惜自己的一個舉動,也是高效率處理情緒的實用方法,能夠讓我們的思想騰出更多「內存空間」去幹有意義的事,效果非常好。

3. 學會真實的表達情緒,及時疏導。 我有個同學是公認的好脾氣,做了媽媽後也從不發火。她說之所以從不發火,實際上是因為她會經常與家人表達情緒。 她說不管在外遇到什麼事,被老闆罵也好、被朋友誤解也罷,只要回家跟愛人傾訴一番,心情就會恢復平靜,從不擔心會把負面情緒帶到孩子面前。 當一個人生氣、發怒時,只要給她一個有力的擁抱,並用心傾聽、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夠給對方帶去力量和安慰,對方的情緒一旦釋放出來,表達出來,也就自然會平靜和溫和了。 對於孩子也是如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媽媽咪呀)。

相關焦點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發生性變態、神經病傾向。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發生神經病傾向。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
  • 教育的最大死敵, 就是父母的脾氣
    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裡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發生性變態、神經病傾向。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 【家長殿堂】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會上,她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很多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她呼籲千萬家長和教育界朋友們,一定要克制這個問題,不要將這個問題再一代代的複製給下一代。她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作者 | 年素清責編 | 李雪敬出品 | 程序人生(ID:coder_life)富士通(Fujitsu)集團是日本最大的 IT 廠商、全球領先的 IT 服務供應商,產品與業務遍及伺服器、存儲系統、同時,中學時期的池田堅持練習籃球,這個愛好伴隨了他的一生,他進入富士通後曾組織了籃球隊,並且在日本國民體育大會聯賽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池田作為中鋒打出的 65 分的個人得分記錄,至今還沒被打破。打籃球時,池田會預先考慮數百次攻擊的陣形,然後系統化地指揮隊友。據說後來他在領導開發計算機項目研究小組時也採用了這樣的經驗。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新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曾經的董事長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教育家。這位已經年過七十歲的老太太現在已經退休養老。她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1、一分脾氣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
  • 一位青春期媽媽的自白:教育最大的死敵,是父母的無知和壞脾氣
    父母的脾氣,才是教育孩子最大的死敵家庭教育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問題,許多父母都是在不斷的學習方法,想給孩子最好的教導,可是往往忽略了自身給孩子造成的影響。為什麼不能發脾氣?一分脾氣七分害脾氣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東西,教育專家表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出一個問題兒童。如果父母經常吵架或者對著孩子發脾氣,孩子長期處於精神虐待中,是非常痛苦的。
  • 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發脾氣也是教育的最大死敵,教育孩子時脾氣越大效果越差。01.父母愛發脾氣,教育出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心裡脆弱又好鬥,嚴重的可能產生心理問題。當他們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他們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
  • 教育的最大死敵,是父母的壞脾氣!
    她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她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很多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她呼籲千萬家長和教育界朋友們,一定要克制這個問題,不要將這個問題再一代代的複製給下一代。為什麼不要發脾氣?
  • 一生E本分享|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壞脾氣會「遺傳」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
  • 6歲女孩因頂嘴被父親打死,教育最大的死敵,是父母的情緒和脾氣
    原生家庭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在原生家庭當中的表現,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雖然家長不願意承認,但是這是一個難以忽略的事實。往往脾氣非常差的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往往會扮演一個傷害者的角色,受到傷害的不僅是孩子的心理,也可能是孩子的身體,甚至還可能會讓孩子付出生命的代價。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看上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曾經的董事長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教育家。這位已經年過七十歲的老太太現在已經退休養老,和已成為科學家的兒子定居美國。
  • 父母脾氣不好,會產出這兩種孩子,教育最大的死敵就是你們的脾氣
    你們的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長期被父母罵的孩子是缺乏自信的,父母情緒平和能給孩子一個比較穩定的家庭環境,不至於擔驚受怕,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引來一場情緒爆發。這些影響都是從身邊的小事兒開始的,父母積極情緒的表達能為孩子提供榜樣,當家長懷著愉悅的心情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情緒是能夠傳染的,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發自內心的愉悅,他們的成長就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 教育最大的死敵,就是媽媽的壞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莫納·舒爾在200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辭上表現出攻擊性,那這些孩子也將很難學習到一些積極的社交方式,比如說輪流參與和有同情心。所以,我們能不能做好情緒管理會直接影響孩子能不能成為一個高情商小孩。
  • 是你的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死敵
    2、壞脾氣會遺傳什麼環境,造就了什麼孩子?易怒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易怒,好鬥。小孩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刻薄。這些孩子長大了,做父母了,還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在這個時候,新一代年輕人又成為壞脾氣的受害者。就像蒙臺梭利所說的那樣:每一個人格缺陷都是由於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 教育孩子的最大錯誤,就是父母的脾氣
    一分脾氣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再有靈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後,都會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這是不可避免的。
  • 教育最大的死敵,就是你的音量
    其實,事情很小,就是孩子做作業,書桌上的東西攤得一塌糊塗。想到她做作業經常會分心,我就想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書桌的整潔對於學習的重要性。結果,說著說著,我的音量越來越大,我的怒火也越來越高。 看著孩子低頭不語,一動不動,最終,氣急的我,拿起書,往孩子頭上拍了下去。
  • 父母的壞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致命傷
    你的壞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剋星!因為,發脾氣真的有效嗎,孩子會就此改正嗎,會立刻變得懂事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為什麼不要發脾氣?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