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的死敵,就是你的音量

2021-02-13 小十點

很多父母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吵鬧不聽,一吼,孩子就乖乖服從了,於是吼成為了自己教育孩子的制勝法寶。

 

曾經,我也喜歡用音量徵服孩子。

 

在孩子犯錯時,我會大聲斥責,在孩子不聽話時,我會高聲要求。

在我一次次的吼聲中,孩子乖乖的聽從了命令,改正了錯誤。

 

我一度不認為自己有錯,反而覺得是孩子不懂事、不聽話,才逼得我一次次發火,變成粗魯的潑婦。

 

直到有一次,我情緒失控,失手打了孩子。

 

其實,事情很小,就是孩子做作業,書桌上的東西攤得一塌糊塗。

想到她做作業經常會分心,我就想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書桌的整潔對於學習的重要性。

結果,說著說著,我的音量越來越大,我的怒火也越來越高。

 

看著孩子低頭不語,一動不動,最終,氣急的我,拿起書,往孩子頭上拍了下去。

孩子的頭一下磕在了桌子上,痛得大哭起來。

 

那一刻,我心裡又自責又後悔,當我抱住孩子檢查額頭時,孩子卻哭著說出了一句話:

 

「媽媽,我以後不敢了,我會聽話的……」

 

這句話差點讓我掉下淚來,我忍不住想:孩子是有多害怕,才會這麼急著做保證呀?

 

我從沒想過要孩子懼怕地服從,也沒想著要打孩子,為什麼事情就失控了呢?

 

反思後,我意識到,是我的吼叫,不斷放大了自己的不良情緒,模糊了教育的焦點,最終自己想要的教育變成了無意義的情緒發洩。

 

那以後,我時刻提醒自己教育孩子時,要控制音量。怕自己做不到,還與孩子和家人做了約定,讓他們提醒監督我。

 

結果我發現,孩子並沒有因為我聲音低了就不聽話了。

相反,很多時候,有些指令,我只需平靜而溫柔地說一次,孩子就很好地去執行了。

 

那時,我才真正明白了,為什麼會說:

 

孩子有一種傷心,叫做媽媽以為,只有吼我才會聽。

 

有位媽媽曾發帖吐槽老公嫌棄自己對孩子教育只知道吼,這位媽媽無不感慨地說:

 

你以為我願意吼嗎?誰不想當個溫柔媽媽,但是孩子不聽話呀!

 

我大聲吼孩子都沒放心上,好好跟孩子說,孩子就更不當一回事! 我能怎麼辦?

像這位網友一樣,我們很多父母都認為,只有自己大音量,孩子才會重視自己說話的內容,才會把自己說的話聽進去,並乖乖按自己說的去做。

 

然而事實上,實驗結果恰恰相反,美國心理學家的一項實驗表明:

父母說話的音量越高,孩子接收的信息就越少。

 

研究者將媽媽們的吼叫內容,以超過85分貝的音量,放給10名7—10歲的兒童聽,並讓他們寫出聽到的內容,結果,只有13.3%的內容是正確的。

 

一方面是因為高音量本身會使孩子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另一方面高音量會使孩子害怕,而害怕在很大程度上也會阻礙信息的接收。

 

當我們大聲斥責的時候,孩子有多害怕呢?

《超級育兒師》曾在一期節目裡,把因孩子問題求助節目的浩浩媽,她平時的吼叫聲剪輯到一起,播放給媽媽聽,讓媽媽體驗孩子的感受。

 

當聲音突然響起時,浩浩媽明顯嚇了一跳,但是當時浩浩媽還把這反應歸結為,自己在陌生環境下突然聽到聲音的害怕。

 

隨著繼續感受那些吼叫聲,浩浩媽開始緊張、抗拒、崩潰。

 

看到這裡,許多曾以吼住孩子為傲的父母,嚇出了一身冷汗:大人尚且接受不了這樣的聲音,何況年幼的孩子?

浩浩媽體驗過自己聲音的殺傷力後,她終於明白了孩子的害怕和恐懼,她萬分後悔。

同時她也明白了孩子問題的根源,其實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從某種程度而言,音量確實就是教育的死敵!

 

當我們大吼著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孩子的大腦會自動轉入逃生機制,順從、迎合、承諾、認錯乃至發呆與哭鬧,都不過是迫不得已下自我保護的手段。

內心裡,可能根本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並沒有真正理解家長所說的內容。

 

正如教育家尹建莉指出的:

暴力教育能讓孩子變得順從,不會讓孩子變得聰明和懂事;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良好的親子關係為基礎。

 

我們很多時候,大聲吼孩子,初衷是好的,或是為了讓孩子重視自己所說,或是急於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兒童發育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

父母長期衝著孩子大吼大叫,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後果。孩子的焦慮、壓力和抑鬱程度會增加,會產生更多的行為問題,親子關係也會惡化。

在某育兒節目中,一個8歲的男孩辰辰不僅不聽母親的話,還每天和母親暴力相向,大打出手,用筆戳、用拳打、用腳踹,罵媽媽王八蛋並多次喊讓媽媽去死。

孩子問題的成因很多,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媽媽在日常中經常以吼的方式進行教育。

 

在日積月累的吼中,孩子與媽媽的親子關係越來越糟,孩子對媽媽的「疾言厲色」也從畏懼走向適應再走向厭煩與對抗。

 

不少父母與辰辰媽一樣,可能會發現我們的兇、吼、嚇能一時收效,可是,最終,我們卻會無力的發現,我們的音量越大,教育就越無力。

 

北師大教授錢志亮曾指出:

「責備孩子的聲音越小,孩子聽得就越認真,教育的效果也就會越好。

電視劇《家有兒女》中劉星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媽媽劉梅豆腐心刀子嘴,常常對劉星嚴厲責罵。

劉星呢,經常是屈於「淫威」,口服心不服。相反,繼父夏東海對劉星從不高聲說教,劉星卻很信服。

 

有一集中,劉星犯的錯誤有點大,擔心媽媽將嚴厲責罵會升級成體罰,於是向夏東海發出了求救。

 

夏東海出於對孩子的愛護和尊重,答應了下來。

他在劉梅面前宣布自己和劉星是哥們,攔下了劉梅的責罵與可能的體罰。

 

然後,夏東海帶著劉星在小房間裡進行了一場哥們的談話。

沒有大動靜,劉星卻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錯誤。

 

每一個看著《家有兒女》長大的孩子,都非常渴望有夏東海這麼一個爸爸。

 

因為他能在教育孩子時,放下身段,耐心傾聽孩子的感受與解釋;

也會在教導時,放低音量,溫柔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期待。

 

無論孩子犯錯與否,我們都好好說話吧!

 

你會發現,當我們低聲調和孩子溝通時,我們可以更理智平和,孩子可以更集中注意力聽,並更好的進行思考。

 

你會發現,教育裡,溫言暖語比疾言厲色更有力量。


-作者-

遇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兒童心理教育研究者,願你我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本文首發小十點(ID:sdikid),專業實用的育兒乾貨,睡前故事,親子閱讀,美媽提升,精選好物。集結專家及辣媽,讓帶娃變得輕鬆好玩。

-主播-

雅萱,十點讀書籤約主播。寄語:我來自甘肅天水,作為一名廣播電視微波傳輸工程師,很高興在十點讀書遇見美好的各位!感謝各位的聆聽和鼓勵!願我的聲音可以溫暖你。


微信改版後為了讓大家更快找到小十點

相關焦點

  • 教育最大的死敵,就是媽媽的壞情緒
    作為媽媽,你總能為自己的種種行為找到各種理由。所以,對孩子吼叫,你給自己找到了一個非常能說服自己的理由——「因為媽媽愛你」。媽媽情緒平和,孩子幸福一生,別讓你的大吼大叫,成為孩子童年的陰影。你是否注意到,在你大發脾氣時孩子委屈的臉?你是否注意到,在你大吼大叫時孩子驚恐的表情?親愛的媽媽們,你可知道,朝孩子大吼大叫已經取代打罵,成為一種新的體罰方式。
  • 教育的最大死敵, 就是父母的脾氣
    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人的脾氣都有互動性,你投射出去的脾氣往往會加倍反彈回來。如果你只會發火、發脾氣去對待,孩子從你這裡能學會什麼呢?除了發火、實施暴力外,沒有任何受益。被親切稱呼劉媽媽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加上近些年來在國外定居,受先進育兒思想洗禮和不斷學習,很多育兒觀更加鮮明。會上,她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很多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她呼籲千萬家長和教育界朋友們,一定要克制這個問題,不要將這個問題再一代代的複製給下一代。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 【家長殿堂】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這次回國探親時,當地縣政府特意邀請老太太給當地數千名師生、家長進行一場免費的教育報告會。被親切稱呼劉媽媽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加上近些年來在國外定居,受先進育兒思想洗禮和不斷學習,很多育兒觀更加鮮明。
  • 孩子自我保護最大的死敵,就是忍氣吞聲
    誰能想到一下子,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突然間就沒了,這種心痛我想只有當了父母的才能體會;而更可悲的是父母「忍氣吞聲」的教育,他們總是跟孩子說「看見別人打你,你就跑」,張凱總是回覆說「好的,爸爸」。5個人圍著他,跑得了嗎?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曾經的董事長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教育家。這位已經年過七十歲的老太太現在已經退休養老。這次探親時,當地縣政府特意邀請老太太給當地數千名師生、家長進行一場免費的教育報告會。被親切稱呼劉媽媽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作者:董進宇來源:董進宇博士(www.dongjinyu.com)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曾經的董事長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教育家。這位已經年過七十歲的老太太現在已經退休養老,和已成為科學家的兒子定居美國。這次回國探親時,當地縣政府特意邀請老太太給當地數千名師生、家長進行一場免費的教育報告會。被親切稱呼劉媽媽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
  • 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發脾氣也是教育的最大死敵,教育孩子時脾氣越大效果越差。01.家長可以這樣說:你不按時完成作業,我真的很難過。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我會覺得很開心。和孩直接表達自己的意願、情緒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流露。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1、一分脾氣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
  • 教育的最大死敵, 就是大人的「太圖方便」
    候車的時候,我整理一些反饋意見給主辦方,我覺得什麼都挺好,最大的問題就是隨團老師們都太有愛了,無縫對接的扛過了家長般無微不至的照顧責任,不捨得給孩子們安排工作。雖然我很愛每一個孩子和老師,但是我也必須如實說出一個教育者眼中的觀察:不幸的是,我們把他們當孩子,他們就成為了孩子。
  • 家庭教育最大的死敵是什麼?
    這次回國探親時,當地縣政府特意邀請老太太給當地數千名師生、家長進行一場免費的教育報告會。被親切稱呼劉媽媽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加上近些年來在國外定居,受先進育兒思想洗禮和不斷學習,很多育兒觀更加鮮明。
  • 一位青春期媽媽的自白:教育最大的死敵,是父母的無知和壞脾氣
    父母的脾氣,才是教育孩子最大的死敵家庭教育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問題,許多父母都是在不斷的學習方法,想給孩子最好的教導,可是往往忽略了自身給孩子造成的影響。為什麼不能發脾氣?愛發脾氣的父母,他們教導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容易叛逆,孩子長大後也很容易暴躁衝動,所以,不要讓孩子成為你壞脾氣的犧牲品。
  • 是你的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死敵
    1.一分為二,七分為二的危害教育專家指出:貧困並不會導致教育的失敗,但是「精神上的虐待」肯定會造成孩子的問題。要讓孩子活在「精神虐待」中,就如同給她戴上終身痛苦的枷鎖。易怒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易怒,好鬥。小孩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刻薄。這些孩子長大了,做父母了,還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在這個時候,新一代年輕人又成為壞脾氣的受害者。就像蒙臺梭利所說的那樣:每一個人格缺陷都是由於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曾經的董事長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教育家。這位已經年過七十歲的老太太現在已經退休養老。這次探親時,當地縣政府特意邀請老太太給當地數千名師生、家長進行一場免費的教育報告會。被親切稱呼劉媽媽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加上近些年受先進育兒思想洗禮和不斷學習,很多育兒觀更加鮮明。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被親切稱呼劉媽媽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加上近些年受先進育兒思想洗禮和不斷學習,很多育兒觀更加鮮明。
  • 情緒極端,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死敵
    「打孩子,只是父母逞一時之快,逃避父母本該尋求有效教育方式的責任而已但無論如何,總不能讓壞情緒成為教育的死敵,親子關係的攔路虎。真正的教育,是在孩子犯錯時,能控制心裡的火,放下身段,耐心聽孩子的感受和解釋,溫柔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期待。育兒,則育心。
  • 6歲女孩因頂嘴被父親打死,教育最大的死敵,是父母的情緒和脾氣
    教育最大的死敵,是父母的情緒和脾氣。在孩子教育的過程中,這些事情家長要知道1、傾聽孩子的想法一旦在生活當中,孩子總是出現不斷頂嘴的行為,家長一定要靜下心來傾聽他們內心當中的真實感受,並且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孩子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 手機音量調最大,外播聲音卻還是很小?可能是你沒打開這兩個設置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你是否會有這樣的困擾?處於公交車、地鐵、馬路,這些聲音較為嘈雜的地方。明明自己手機的音量已經調到最大了,外播的聲音卻還是很小。
  • 德比故事——巴薩真正的死敵,在加泰隆尼亞
    德比故事——巴薩真正的死敵,在加泰隆尼亞 2020-04-02 20:00  歐洲足球看這裡
  • 孩子不懂控制音量,學學這「5級音量教育」,養出有教養的小孩
    同樣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即使是孩子大聲喧譁的行為是無意識的行為也會被有心人認為這個孩子就是一個沒有&34;,甚至認為這個孩子的家長同樣也是一位&34;,所以孩子才會這樣。同樣的道理,如果孩子在公共場合不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音量進而大聲說話,這個行為已經打擾到了別人同時也破壞了他人的興致。我們家長不能夠認為孩子不懂的控制音量是一件小事,而不及時的糾正孩子,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我們需要明白: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事情沒有大小,一定要引起重視,否則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我曾經的董事長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教育家。這位已經年過七十歲的老太太現在已經退休養老,和已成為科學家的兒子定居美國。 這次回國探親時,當地縣政府特意邀請老太太給當地數千名師生、家長進行一場免費的教育報告會。 被親切稱呼劉媽媽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