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陪孩子聽一個故事,學一個成語典故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經過長期使用、錘鍊而形成的固定短語,我們稱之為成語。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巨大而寶貴的文化遺產。幾乎每個成語都有自己的故事,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故事裡有文化,文化裡有故事,讓我們一起聽故事、學文化。
【成語】殺彘教子【shā zhì jiào zǐ】
【釋義】彘:豬。父母說話算數,教子誠實無欺。
【出處】《韓非子·外諸說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曾子曰:『……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例句】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講了「殺彘教子」的典故,強調了家長對孩子講誠信的重要性。
曾參(zēng shēn)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十六歲就拜孔子為師 ,勤奮好學,是儒家思想的正統繼承者。他從小受過嚴格的家庭教育,因此成年後對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視。
有一次,曾參的妻子要到市集上去買東西,她的兒子知道了,便跟在後面哭鬧著非要跟著去。妻子為了安撫兒子,就哄她說;「乖兒子,你回去吧,如果你乖乖待在家裡,等我回來以後,給你把家裡養著的那頭小豬煮著吃。」曾參的兒子聽了很高興,就聽話的回家等母親回來給他殺豬吃了。
過了一會兒,曾參的妻子買完東西從市集上回來了,一推開門,便看見曾參和兒子在捕捉家裡的那頭還沒有養肥的小豬。妻子連忙放下手裡的東西,跑過去阻止他們。她爸曾參拉到一邊,對丈夫曾參說::「我剛才說要宰豬吃的話,不過是為了不讓孩子跟我去集市騙他的罷了,你怎麼和孩子一樣當起真來了。」 沒想到曾參卻認真的回答說:「小孩子可不能跟他開玩笑啊。小孩很幼稚,處處向父母學習,聽父母的教育。現在你欺騙他,這就是教孩子撒謊。做父母的欺騙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母親,因此,這不是教育孩子誠實的方法啊。你既然答應了要宰豬給他吃,就一定要做到,通過這件事告訴她,父母會對他信守承諾,給他樹立一個說話算話的榜樣,以後他就會對別人講信用。」曾參的妻子聽了這一席話,心裡非常愧疚,覺得不應該哄騙兒子,於是就答應曾參把豬宰了。
【END】
睡前成語故事活學活用
請各位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用這個成語在下方的留言區「造句」吧!
點擊閱讀原文,聆聽更多「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