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監外執行程序被「鑽空子」

2020-09-16 井陘縣普法

2020-09-16 09:14:22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史洪舉 

  監外執行的核心環節在於醫療鑑定,醫生出具相應的病情鑑定文書是重要一環。要切實減少「紙面服刑」現象,強化對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的監督約束十分必要。

  殺人犯7次保外就醫、監外執行,並因此逍遙「獄」外長達7年之久,顯然是對法律權威的輕蔑和無視。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一名因故意殺人罪而被判處死緩的罪犯「紙面服刑7年」事件引發關注。在本案中,5名獄醫不同程度地參與對該罪犯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雖然如今參與造假的涉事監獄醫生以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被判處刑罰,但該事件所暴露出的疏漏和問題仍不容忽視,相關部門理當高度重視,採取得力措施補上監外執行的制度漏洞。

  通常而言,被判處監禁刑的罪犯,在裁判生效後應該被送入監獄服刑,接受勞動改造。但為了體現刑罰的文明和人性化,對於身患嚴重疾病的罪犯,法律允許其以保外就醫的形式暫予監外執行,暫予監外執行期間也視為服刑。也就是說,因重疾被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實際上處於相對自由的狀態。具體而言,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之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同時,對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實行社區矯正,每隔六個月或者一年時間,應當對所患疾病複查鑑定,一旦病情好轉,則應收監執行。

  上述程序雖然看起來環環相扣,緊密銜接,但實際上,從曝光的類似案例來看,監外執行卻存在不少漏洞,如大部分存在問題的保外就醫均存在權錢交易等違法犯罪行為,且均有醫生、獄警等特殊身份人員協助參與完成。根據現行法律規定,保外就醫應由監區討論通過、報獄政科審查、初審同意後,進行病殘鑑定;指定醫院應當根據罪犯的病情組織有關科室醫生成立3人以上鑑定小組、負責出具鑑定文件、並附診斷、輔助診斷等證明文件、在鑑定文件上簽名蓋章。

  但是,與其他機關單位不同,監獄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外界監督難以有效介入,這就給罪犯及其家屬暗箱操作帶來了一定的可能性。監外執行的核心環節在於醫療鑑定,醫生出具相應的病情鑑定文書是重要一環。如本案一樣的重刑犯假借保外就醫逍遙法外,視刑法的懲罰和震懾作用為無物,極大損害了公眾對法律的尊崇和對法治的信仰。因此,要切實減少「紙面服刑」現象,強化對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的監督約束十分必要。

  具體而言,筆者認為,可以將暫予監外執行程序納入審查範疇,由司法機關、社區矯正單位、醫療機構等參與監督、聽證、論證。複查病情時,則應由出具原鑑定文書的其他醫療機構或醫生複查診斷。同時,強化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的社區矯正力度,要求其佩戴具有定位功能的手環,實時監測行蹤,並要求其定期提交病情複查情況。一旦其嚴重違反相關規定,立刻予以收監。最後,還要將監外執行的過程和結果向社會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減少人為幹預空間,並對協助開具虛假文件的醫生予以嚴厲懲處,讓公平正義不因個別人的暗箱操作而受損。

相關焦點

  • 什麼病可以申請監外執行
    適用監外執行的條件一經消失,即應收監執行。那麼什麼病可以申請監外執行?接下來由譚軍志律師為大家帶來關於此問題的分析,歡迎閱讀。  二、申請監外執行的程序  對於由人民法院決定的暫予監外執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百五十三條有明確規定,即對於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第一款或者第五款規定的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製作《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載明罪犯基本情況
  • 暫予監外執行對象的刑期真空!
    為了正確貫徹實施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進一步完善暫予監外執行制度,保障暫予監外執行工作嚴格依法規範進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制定了《暫予監外執行規定》。在可以暫予監外執行的三種情形中,第一和第三種情形的出現和消失,需要一個細緻和較長的鑑定過程,所以,一般來說對於這兩種罪犯的暫予監外執行的考驗期截止日期都較為模糊,有的甚至直接寫到刑滿日。這中間再根據每年的體檢結論來確定是否需要提請收監,所以一般不會出現刑期上的問題。而剩下的第二種情形,即懷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往往就會出現罪犯刑罰執行銜接的空檔期。
  • 重度抑鬱症患者犯罪後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一、重度抑鬱症可以監外執行嗎患有重度抑鬱症的犯人是否能監外執行,要依據評估結果而定,經評估屬於反覆發作的,無服刑能力的精神病,可以申請監外執行。二、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 監外執行的哺乳期期限有多長?
    2004年以來,江蘇省泰州地區出現了2起哺乳期婦女被決定暫予監外執行至今未被收監執行的案例。罪犯史某、李某,因犯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後二人均因哺乳嬰兒被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但至今未收監執行。究其原因,法院宣稱兩名女犯仍在哺乳期,依照法律規定不能收監。
  • 了解下暫予監外執行
    在交付執行期間,林某某因患有「濾泡性淋巴瘤3A級」,經金華市中心醫院診斷,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之規定,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法院決定對罪犯林某某暫予監外執行一年,在閩侯縣司法局執行社區矯正。
  • 最高法新規:職務犯罪從嚴控制減刑假釋及監外執行
    最高法新規:職務犯罪從嚴控制減刑假釋及監外執行 原標題:   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有關情況。該規定將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 防止「紙面服刑」|最高法院法官文章建議對「暫予監外執行」微手術 建立「暫停執行」制度
    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羅智勇法官在《法治日報》理論版刊發文章,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幾乎都與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暫予監外執行制度的適用有關,因而提出建議對暫予監外執行「微手術」,呼籲建立「暫停執行」制度 。
  • 因患有嚴重疾病,谷鳳傑再獲監外執行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谷鳳傑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顯示曾任遼寧省鐵嶺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兼市公安局局長的谷鳳傑,因患有嚴重疾病,再獲監外執行。「經查,罪犯谷鳳傑患有嚴重疾病,經病情診斷檢查谷鳳傑病情符合《保外就醫嚴重疾病範圍》第三(5)條之規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司發通(2014)112號《暫予監外執行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六條之規定,決定將罪犯谷鳳傑暫予監外執行(自2020年2月23日起)」。此系入獄服刑以來,谷鳳傑第四次獲監外執行。
  • 關於暫予監外執行後又犯新罪的實務探討
    因王某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嚴重違反有關暫予監外執行監督管理規定,C區法院於2016年3月對其作出收監執行決定。作出收監執行決定書後王某即脫逃,脫逃期間王某因犯新罪被D區公安機關抓獲並取保候審。   這兩個案例向我們提出以下問題:1、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犯新罪的,對原暫予監外執行決定如何處置?
  • 最高檢:職務犯罪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要嚴格備案審查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璐 北京報導 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以下簡稱「減假暫」)是我國重要的刑罰執行制度,也是司法實踐中容易滋生腐敗、產生執法司法不公的重點環節,依法對刑罰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一項重要職責。
  • 保外就醫成「保而不醫」監外執行相當於「重獲自由」_深度報導...
    違法減刑、假釋、監外執行對於司法公平、公正的危害性不容小覷,打擊「高牆內腐敗」須堵住制度「後門」。    想減刑就減刑:「三類罪犯」成刑罰變更重災區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獲悉最新通報,2014年廣東有138名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被收監執行刑罰,其中包括深圳市原副市長王炬等12名廳局級幹部。
  • 佛山檢察機關重點監督"三類罪犯"的減刑、假釋、監外執行
    3月30日,佛山市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該院已建立刑事執行檢察局,接下來,將加大對「三類罪犯」即(職務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組織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監督力度。據了解,三年來佛山檢察機關共審查提請減刑、假釋案件19020件,糾正減刑、假釋意見或裁定不當案件63件,重新收監暫予監外執行的三類罪犯21名。
  • 北京平谷一受賄罪犯監外執行多年後被重新收監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北京市平谷區一名受賄罪犯,在9年前被判刑起連續監外執行多年,本月中旬被重新收監。該判決生效後,吳玉祥多次申請監外執行。對於吳玉祥監外執行的經過,平谷區人民法院在收監執行決定書說明:「因吳玉祥患有嚴重疾病,經北京市公安局平谷分局建議,本院於2012年3月14日決定對吳玉祥暫予監外執行一年。
  • 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暗藏徇私舞弊,這些案件被查辦
    3日,最高檢察院以「加強刑罰變更執行監督,促進雙贏多贏共贏」為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檢察機關開展刑罰變更執行法律監督工作情況,並發布最高檢第十九批指導性案例。據悉,2018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提請、決定(裁定)活動提出檢察意見、發出糾正違法和檢察建議8.6萬件,得到採納8萬件;查辦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52件。
  • 我院依法辦理一起暫予監外執行收監裁(決)定審查案件
    在交付執行過程中,罪犯陳某歡以其懷孕為由,提出暫予監外執行申請,新興縣人民法院經審查,於2019年6月18日決定對罪犯陳某歡暫予監外執行並交貴州省從江縣司法執行社區矯正。罪犯陳某歡於2019年6月6日生育女兒,至2020年6月5日哺乳期已滿一年,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已消失,但是刑期仍未執行完畢,按照法律規定應該收監執行。
  • 不要不服,死緩只服刑七年,保外就醫與監外執行誰批准
    ,具備監外執行的申請權利,批准權利在上級公安局。但是,監獄的保外就醫和監外執行,由服刑監獄,向省監獄管理局​申請。批准以後,​保外就醫或者監外執行。能夠做到,在不可逆轉的疾病發生以前,提請監外執行。當監外執行期間,疾病根治以後,鑑定不會復發,刑期為滿​。
  • 鐵嶺市落馬公安局長谷鳳傑患嚴重疾病,第三次獲監外執行一年
    落馬八年後,因患嚴重疾病兩次被暫予監外執行的遼寧省鐵嶺市原副市長、公安局長谷鳳傑又傳出新消息。日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此前兩次被暫予監外執行一年的罪犯谷鳳傑,因患有嚴重疾病,被法院再次準許暫予監外執行一年。
  • 司法部:規範「有權人」「有錢人」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
    據悉,司法部將以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刑事執行、公共法律服務和普法宣傳為抓手,努力推動司法行政工作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新優勢、彰顯新作為。在公共法律服務方面,司法部將推動實現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工作全覆蓋,重點做好農民工、未成年人等法律援助工作。完善調解制度機制,大力加強司法所工作,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 德州銀行某副分行長騙1100萬被判14年 因重病監外執行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1日訊 12月12日,濱城區人民檢察院披露了《朱某宇暫予監外執行案情況通報》。2020年12月11日,濱城區人民檢察院對德州銀行濱州分行原副行長朱某宇暫予監外執行有關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
  • 山東濱州:銀行副行長詐騙被判14年未收監 法院稱監外執行屬無奈
    而一審法院主審法官表示,朱某宇收監前夕體檢時血壓高達230mmHg,病情達到高危程度,她同情受害人的遭遇,但依據規定只能監外執行。今年4月15日,山東省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定性準確,審判程序合法。該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以判決結果為終審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