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梁新翠 文圖
時值「換屆」年,省政協委員中湧現出不少「新面孔」。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如何履好職,如何提交高質量的提案,這是「新委員」都很關心的話題。今日,省政協提案委邀請了數位經驗豐富的「老委員」,分享履職心得,傳授提案經驗,在委員中引起廣泛關注。
1.委員劉哲
委員要「接地氣兒」 ,去年提交調整環衛工工資提案被落實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省政協委員劉哲對社情民意有更多的感知,他的提案也多與民生密切相關。劉哲說,委員履職和寫提案都要圍繞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協商三個職能展開。既關注國家制定的大政方針,也要「接地氣兒」,關注老百姓關心的事兒,充當政府跟老百姓之間的橋梁。
當選省政協委員以來,劉哲提交的加強水電氣暖價格監督、加強保障房建設監管兩個提案曾被列為優秀提案。「近年來鄭州水電氣暖價格整體穩定,委員建言獻策起到了一定作用。」此外,劉哲在鄭州市設立數字智能報刊亭、提高清潔工待遇兩個提案也下了很大功夫。「鄭州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報亭的省會城市,我去年建議加快數位化報亭建設,數位化報亭具備郵件收發、手機充電、電子屏了解城市地圖等功能,民生服務性很強。為呼籲提高清潔工待遇,劉哲走訪了4個行政區,採訪了45個對象,該提案得到承辦單位高度重視,將鄭州市清潔工最低工資標準上浮15%,並建立績效工資制度。「很欣慰,感覺為社會做了件好事兒。」劉哲說。
今年,劉哲把注意力放到土壤汙染治理方面,工業汙染物排放、化肥過量使用都會造成潛在的土壤汙染,應引起足夠重視,否則將影響糧食質量安全。
2.委員朱穎
5年提交提案32份,還曾給「娘家」省政協提建議
吳穎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新鄉電務段的一名工程師,也是一名連任兩屆的「老委員」。過去5年間,她連續提交了32份提案。接受大河報記者採訪時,吳穎笑稱自己是委員中的提案「大戶」。
她將自己的履職經驗概括為10個字:會上守規矩,會下做功課。作為鐵路人,往年,吳穎關注鐵路運輸安全,提出的建議都在陸續被落實。從生活出發,吳穎今年關注小學生減負,「親戚朋友都關心這個問題,不久前江蘇省出臺相關文件,有不少可供借鑑的做法。」有意思的是,2016年,吳穎還給自己的「娘家」省政協提了建議:「建議更大限度發揮省政協和省政協委員的作用,開發APP,開通微信公眾號,提案向社會公開,對委員嚴格管理,等等,都一一落實了,很欣慰。」吳穎說。
今年,吳穎提交了關於建立鄭州鐵路博物館的提案、關於抓緊制定《河南省橋下空間管理辦法》、關於切實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提案等8份提案。「8份提案,醞釀3個月時間,直到1月20號出發鄭州開會前都還在修改,別看開會就幾天時間,會下也得花力氣做功課。此外,建議委員在撰寫提案的過程中不要籠統地使用「加強」、「改進」等字眼,說的越具體越好。」
3.委員周保林
歷時1年零4個月,構建淮河生態經濟帶提案終被寫入國家「日程」
省政協委員周保林現場為大家講述了一份優秀提案是如何誕生的。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關注民生,科學選題,這是放在第一位的。」周保林說。一邊說著,他還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琢磨出的5句履職「口訣」:「著眼經濟獻良策;著眼和諧社會建錚言;著眼民生改善謀實招;著眼文化繁榮出智慧;著眼生態文明獻才智。」
省政協十一屆會議期間,周保林提交了加快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的議案。河南位於淮河源頭,如何在留住綠水青山的前提下讓群眾脫貧致富?應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角度入手,促進流域資源綜合開發。他積極與安徽、江蘇方面對接,利用1年零4個月的時間進行調研,形成書面報告,並在調研報告的基礎上形成了提案。該提案不僅被列為當年的優秀提案,重點提案。還引起河南省乃至國家的高度重視,並上升為國家戰略。
今年,在省委統戰部的組織下,周保林前後進行了4個月的調研,寫出了大力實施全域旅遊撬動我省經濟新的增長極的提案,建議省政府成立全域旅遊發展專項基金,打造全省旅遊交通大格局,等等。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