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臺記者 張憲中 文/圖
「吳主任,這個村料被打回來,我剛才發到你微信,你幫我看看哪兒還需要修改?」
「好的,我馬上看」
一大早不到八點,新鄭市梨河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吳媛媛就來到單位,開始處理轄區企業復工復產各種問題。
吳媛媛說:「自從省、鄭州市及新鄭市相繼出臺了關於企業復工復產的相關通知,我們就趕緊向各企業傳達上級精神,幫助他們做好復工復產工作。」
很快處理完手頭的活兒,吳媛媛又急匆匆地來到鄭州人人利食品有限公司。作為駐廠幹部,吳媛媛每天都需要在偌大的人人利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各個車間來回穿梭,去各個班組檢查體溫測量情況。等把各班組體溫測量情況匯總完畢,趕在中午十一點,來到企業餐廳,監督職工就餐情況。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全面啟動,作為梨河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的吳媛媛工作狀態一下就進入了全速模式。經濟發展辦公室承擔著全鎮60餘家企業的監督管理工作,是梨河鎮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的牽頭單位。如何做到復工復產與疫情防控兩者兼顧,作為主任,吳媛媛同志肩頭壓力巨大。把上級下發的文件深入學習之後,吳媛媛同志向鎮黨委、政府匯報,建議按照防疫物資、防疫配套、民生及民生配套、其他行業等類型對全鎮企業進行排序,綜合考慮企業訂單情況、用工情況、防疫物資準備情況等,分批組織企業申請恢復生產。由鎮經濟發展辦公室、衛生院組成服務專班,對全鎮企業上門指導,做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幫助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吳媛媛同志搜集各類資料,學習其他地區復工的經驗,拿出了梨河企業復工指導意見,對企業疫情檢測點設置、日常消毒、就餐管理等關鍵環節、外地返工人員隔離都有了針對性的措施。通過幾天的準備,梨河鎮篩選出第一批13家防疫配套、民生物資生產企業,吳媛媛同志帶領服務專門逐一上門服務,指導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達到標準後邀請市科工信局等部門上門檢查驗收。
很快,位於梨河鎮韓城西路的鄭州人人利食品有限公司拿到了復工批覆。該公司佔地年生產各類食品8000噸,是線上糕點類銷售前三名的企業,現有工人近千名,疫情防控壓力巨大。在黨委、政府研究駐場幹部的時候,吳媛媛同志主動請纓:「人人利是我鎮用工最多的企業,我作為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就應該承擔最重的擔子。防控措施是我最熟悉,發現問題也好及時糾正,為全鎮復工復產工作積累更多的經驗。」
駐廠工作聽起來輕鬆,做起來壓力巨大。目前,人人利公司首批返回工作崗位的共有366人,定點隔離5人,開工生產線4條。如何為近400人測量體溫?集中測量形成了新的人員聚集,隱患不小。分散測量如何保證數據的準確,這成了擺在吳媛媛同志面前的首個難題。經過和駐場領導、企業負責人溝通協商,人人利公司採取以班組為單位,駐場幹部到場監督的方式進行。吳媛媛同志就需要來回在不同的車間穿行,檢查測量情況,查看測量數據,和隔離人員聯繫詢問身體情況。等忙完這一切,已經是中午11點,吳媛媛同志就得匆匆忙忙趕到餐廳,分批組織工人50人為一組吃飯。等所有工人都吃完飯,已經是中午1點多,她還沒顧上吃一口飯。
在駐廠的過程中,吳媛媛同志還要繼續做好辦公室日常工作和駐村工作,電話、微信、釘釘各方面的信息都要她處理,每天包裡都得備倆充電寶。別人對她說:你不大不小也是個主任,駐廠這事安排其他人幹就好了,自己給自己弄的太累。吳媛媛回答:在這特殊時期,大家都是向前衝的。我是一名黨員,我更應該堅守崗位,崗位在哪兒,我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