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皇后,每一個盛世王朝的背後,不止有明君,還有賢后

2020-12-16 鷹小潭的歷史課

10、西漢孝文皇后竇漪房

竇漪房(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是西漢時期漢文帝劉恆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其出身貧寒,後被選入宮中,呂后將一些宮女分給諸侯王的時,竇氏被分給了漢文帝。與漢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長子劉啟即後來的漢景帝,最寵愛的是小兒子劉武,從地位低下的侍女躍為漢文帝皇后,又親歷「文景之治」,身為漢景帝母和漢武帝祖母得享高壽,史稱竇太后,為歷史上最幸運的女人之一。竇氏出身貧苦,同情百姓的悲慘遭遇,常勸文帝節儉,減輕百姓的負擔,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漢書?文帝紀》)。竇太后死於西曆前135年(漢武帝建元六年)時年約七十一歲。太皇太后去世,與文帝合葬霸陵。竇太后是中華帝國最後一位擁附「黃老思想」的統治者,在她的影響下,西漢政權能繼續由劉邦時期定下的「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精神。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她謀傳膠東略承沛公,芳流觀津名留漢青。她的時代上承漢高祖偉業,下啟漢武帝雄風。

9、東漢光烈皇后陰麗華

陰麗華(公元5—64.3.1),新野人。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后,劉秀的結髮妻子,為春秋時代著名的齊相管仲後人。陰麗華在歷史上以美貌著稱。史載,劉秀還是一個沒落皇族之時,十分仰慕陰麗華的美貌,不禁嘆曰:「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稱帝之後,陰麗華成為了他的寵妃,備受光武帝的寵愛。建武十七年,即劉秀掃滅群雄、統一天下之後的第5年,陰氏被冊封為皇后。永平七年,陰麗華逝,在位二十四年,與劉秀合葬於原陵,東漢君臣上其諡號為「光烈皇后」。史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皇后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后。

8、隋朝文獻皇后獨孤伽

文獻皇后獨孤氏,名伽羅(公元543——602年年9月15日),隋朝雲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偉,器宇軒昂,故將伽羅女許配為婚,時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後,封為文獻皇后。文獻皇后很有政治才能,每當與隋文帝議論國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謀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宮中稱為二聖。但她卻在確立隋王朝的繼承人上犯了錯誤,對廢掉忠厚的長子楊勇,改立比較善於偽裝的次子楊廣為太子負有一定責任。仁壽二年八月,文獻皇后病逝永安宮中,終年59歲,葬於太陵。

7、唐朝太穆皇后竇氏

太穆皇后(約569年—約613年),竇氏,唐高祖竇皇后,北周定州總管神武公竇毅與北周武帝姐姐襄陽長公主(宇文泰外孫女)的女兒。聰慧剛毅,頗有才華。嫁李淵,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一女平陽公主。諡稱太穆皇后。

據說這位太穆皇后生來不凡,剛出娘胎頭髮就長過頸項,三歲時這頭髮就已經與她的身高一樣長短了。周武帝對這位外甥女非常喜愛,自幼就將她養在宮中。她對舅舅北周武帝與皇后突厥公主夫妻失和的狀態非常擔心,勸周武帝說:「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舅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這時竇氏可能只有六七歲年紀,能有如此見解,頓時語驚四座。周武帝第一個正色以對,立即接納小甥女的進諫,從此對阿史那皇后態度大為轉變。隋文帝受北周禪,竇氏大哭道:「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竇毅與襄陽長公主忙掩其口說:「汝勿妄言,滅吾族矣!」竇毅對妻子襄陽長公主提出要求:「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為求賢夫。」——經過廣泛而苛刻的「比武招親」,最終「雀屏中選」的東床快婿也非尋常人,乃是未來的唐高祖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陽公主都是她的親生子女。

隋大業年間,在涿郡去世,時年四十五歲。唐朝建立後,竇氏追封為皇后;唐高宗上元元年八月時,上尊號為太穆順聖皇后。

6、唐朝文德皇后長孫無垢

長孫皇后(公元601年3月15日—公元636年7月28日),北魏拓跋氏的後代,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史上著名的賢后,生性節儉、深明大義,唐太宗開創李唐江山和「貞觀之治」,與長孫皇后的賢淑是分不開的。長孫皇后於仁壽元年出生於長安,大業九年(13歲)嫁給了唐國公李淵的二子李世民為妻。李世民升儲登基以後,被立為皇后。貞觀十年(636)六月,長孫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時年36歲。同年十一月,葬於昭陵。初諡曰文德.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號曰文德順聖皇后。

5、唐朝懿安皇后郭氏

懿安郭皇后(?—847),祖父是唐朝尚父郭子儀,唐憲宗未立皇后,是後人尊稱皇后,父親是贈左僕射、駙馬都尉郭曖。母代宗長女昇平公主。憲宗為廣陵王時,納後為妃。以母貴,父、祖有大勳於王室,順宗深寵異之。貞元十一年,生唐穆宗李恆。元和元年八月,冊為貴妃。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請立貴妃為皇后,是唐朝中後期影響最大的賢后。

4、宋朝昭慈聖獻皇后孟氏

孟皇后,元祐皇后(1073年-1131年),宋朝人,孟姓,故又常被稱為元祐孟皇后,洺州(約在今中國河北省永年縣)人,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其二度被廢又二度復位,並二次於國勢危急之下被迫垂簾聽政,經歷之離奇,實為罕見。公元1092年,哲宗十七歲,太皇太后高氏和向太后,選出了端莊嫻雅的孟氏為皇后。隆佑太后一生經歷曲折,受挫於哲宗、徽宗兩朝。靖康亂後,能以民族大義為重,兩次垂簾聽政,對於南宋政權的建立,穩固南宋形勢,起到了重要作用。

3、元朝光獻翼聖皇后弘吉拉·孛兒帖

孛兒貼(1161年-123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後,當成吉思汗過世時,她尚在人間。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時,追 諡她為光獻皇后。孛兒帖一生為鐵木真先後生下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四個兒子,都是剽悍善戰的武士,成為成吉思汗徵戰四方的得力助手,自己也為蒙古帝國的興起起到了關鍵作用。根據《蒙古秘史》的記載,孛兒帖的年紀比成吉思汗長一歲。她為人賢明,幫助成吉思汗創立大業。

2、明朝孝慈高皇后馬秀英

馬皇后(1332年一1382年),名秀英,史稱馬大腳,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難與共的皇后。安徽鳳陽宿縣人,濠州紅巾軍郭子興的養女。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興將其許配給部將朱元璋。明史上稱她仁慈有智鑑,好書史。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冊封她為皇后,對她十分信賴,多次聽從她的意見寬免大臣過錯。因此有人將她與唐代的賢后長孫皇后相提並論。

1、明朝仁孝皇后徐氏

明成祖朱棣皇后徐氏(1362年-1407年),徐達之女,先於朱棣葬於長陵,明十三陵之第一陵。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仁孝皇后),乃徐達長女.此女美麗與聰慧並存,號稱『女諸葛』.她在朱棣奪位道路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她孕育了皇太子→朱高熾.朱棣很愛她,終其一生,只有徐氏一位皇后!她一生簡樸,史稱正是她和朱元璋馬皇后的勤儉之風影響了明代後宮的政治,終明之世,儘管有時政治極度黑暗,但從未有過後宮幹政的局面。

相關焦點

  • 透視中國古代盛世的興與衰,至今幾個輪迴?
    「這是一個鞏固的時代,一個明智地運用皇權的時代,一個克制的時代,尤其是一個沒有對外進行勞民傷財和野心勃勃地冒險行動的時代。」——西方史學家請問:以上評價你認為是指哪個時代?答案是大唐開元盛世。在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裡,雖有民生疾苦的亂世離殤,亦有光輝璀璨的盛世王朝。
  • 中國古代十大賢后
    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好女人,一國之君的皇帝也不例外,他們成功的背後往往也有一個賢能的皇后。 1-孝文皇后
  • 古代賢后驚人的共同點,東漢明德皇后與大唐文德皇后
    在中國古代,皇后是皇帝家中的帝王,統領後宮,讓帝王又更多的精力處理朝政。很多優秀的皇后名垂青史,成為後世學習的榜樣。古代賢后有很多,東漢明德皇后和大唐文德皇后,都是非常著名的一代賢后。東漢明德皇后的父親,馬援是光武帝劉秀奪天下的重要功臣之一,被封為伏波將軍,伏波將軍的封號在歷史上有很多,他是最著名的一個。而且歷史上的「馬革裹屍」、「老當益壯」這兩個典故的主人公都是馬援,馬援是東漢開國功臣,也是古代軍事家,用大米做出了軍事史上最初的地形沙盤。馬援文武雙全,還出了一本相馬的著作《銅馬相法》。明德馬皇后,便是馬援大將軍的小女兒。
  • 李世民是千古一帝,但他認為長孫皇后對他影響極大,有何影響
    李世民曾對房玄齡說:「皇后庶事相啟沃,極有利益爾。」就是說,李世民認為,長孫皇后對他的影響很大。長孫皇后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賢后。她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地方在於,她是李世民事業的好夥伴,同時又絕不幹政,恪守後宮的本分。
  • 中國古代盛世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三個殘酷的事實!
    中國古代有過多次盛世,比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很多人心目中的古代盛世應該是這樣的:皇帝英明,大臣賢能,百姓安居樂業,外部遊牧民族不敢南下侵擾。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以至於很多人都想「夢回盛唐」。但真實的歷史往往很殘酷,遠沒有現代人想像中的美好。
  • 大明王朝的完美皇帝:名副其實的千古明君,難得一見的好男人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鐵血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到明末帝崇禎皇帝為止,每一任皇帝都做到了「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錚錚鐵骨風範,讓無數後人尊崇景仰。萬貴妃得知朱佑樘出生後,又派人加以陷害,好在有生母紀氏以及宮女太監的保護還有被廢掉的吳皇后的幫助,朱佑樘才得以活命,一直吃百家飯長到六歲,而明憲宗卻不知道朱佑樘的存在,一直到快死的時候,才知道深宮中還有一個自己的兒子。
  • 關於古代皇帝的諡號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不光有講究還能看人品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經那個被罵上熱搜的寵妃張必涵,她仗著宋仁宗的喜歡在宮中囂張跋扈,連後位都敢覬覦。儘管如此,宋仁宗還是對她呵護有加,連她死後都滿足她的心願追封為皇后,諡號溫成皇后。其實一開始她並不叫這個名字,因為之前的名號和她的為人不匹配,所以才被改成了溫成。
  • 它是唯一沒有昏君的王朝,皇帝一個比一個勤快,還有一個被累死!
    它是唯一沒有昏君的王朝,皇帝一個比一個勤快,還有一個被累死!文|歷史回爐說起我中華泱泱大國,也是傳承時間最長的國家,中國經歷了八十多個王朝,歷史起起伏伏,一個王朝也可能經歷十多個皇帝,光是現在有記載的皇帝,歷史上就有五百五十九個皇帝,其中當然包括「帝」跟「王」不同時代的人。那麼在眾多的皇帝隊伍裡,難免會出現濫竽充數的昏君和暴君。這個小編就不一一舉例了。
  • 長孫皇后:千古第一賢后的美譽從何而來?
    明君賢臣自古以來都有很高的關注度,而在古代的中國,女性的生存和發展都尤其不易,「女子無才便是德」是對古代女性享有知識教育的不公平對待,「三從四德」封建傳統的價值觀是對古代女子天性的束縛,很少有人去關注女性的德與才,功與賢,那些妲己、褒姒之流背負紅顏禍國的千古罵名又何其無辜,縱觀歷史,有德有才有賢名的女性不在少數,只是當時的人們忽視罷了。
  • 姑侄三人共侍一夫,一個得皇后,一個得愛情,一個得天下
    姑侄三人共侍一夫,一個得皇后,一個得愛情,一個得天下文|小羽大家好,一說到清朝皇帝,大家熟悉的可能只有那幾位電視劇經常出現的,這也是前幾年被各色各樣的古裝劇帶火了的節奏,但今天小編要說的不是他們,而是另一位情痴
  • 延禧攻略劇情介紹 大結局魏瓔珞終成皇后 高貴妃卻慘死宮中?
    該劇由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惠楷棟執導,秦嵐、佘詩曼、聶遠、吳謹言等主演,主要講述了清朝宮女魏瓔珞在富察皇后的幫助下,一步步成長為正直堅強的宮廷女官,並且與乾隆相知相許共渡難關,成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貴妃的故事。
  • 皇帝立長不立賢,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懂,換你當皇帝也得這麼做
    在中國的古代,皇位的傳承,大部分都是傳給皇帝的嫡長子。這個習慣在一直沿襲,但是有時候嫡長子的才華並不能擔任皇帝。所以立嫡還是立賢,成了每一個朝代的問題,那麼為什麼這一習慣能一直延續下來呢?古代能當了皇后的,都是有家族背景的,如果不立嫡長子為皇帝,那麼很有可能跟背後的家族鬧翻。而且就算皇帝的後宮龐大,也只有皇后是正室,是有身份的人,所以一般的情況下,皇帝都會立嫡長子為太子。至於立賢,就更難讓人判斷了。
  • 西漢七代都是明君,一個時代的雄才,這7位皇帝,你認識哪些
    共經歷210年,在這二百多年的歷史中,西漢自高祖劉邦以來連續七代都是明君,這在我國歷史上是非常少有的。其中歷來被人們所稱道的千古明君就有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和漢宣帝劉洵。他們在西漢歷史上乃至在我國古代歷史上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
  • 人老難免犯糊塗,古代明君的年老後犯的那些錯誤
    在筆者看來,在古代封建社會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別是底層人民。不過在筆者看來,在古代最大的一個危害不是別的,就是皇帝,而且最厲害的一個危害,不是皇帝,而是活得長的皇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可以想一下,不管是漢武帝還是往後的唐朝太宗皇帝,還是後來的嘉靖帝,或者說是康熙和乾隆,這些皇帝的特點就是活的比較長,在位時間執政時間更是比一般的皇帝要長得多。雖然,在這裡說過的這些皇帝大多都是歷史上所謂的有道明君,不過對於我們的認知來說,還是他們的功比較多一點,對於他們的過錯,大家可能很少知道。
  • 明朝皇帝朱厚照,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
    假使承孝宗之遺澤,制節謹度,有中主之操,則國泰而名完,豈至重後人之訾議哉!」 在中國古代的數千年歷史中,歷經了幾百個王朝,自然也就誕生了許多皇帝,賢明者有之,昏庸者更有之。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各個朝代的帝王也大有不同。而縱觀整個古代歷史,稱得上獨特的卻唯獨是明朝的帝王。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明君是誰?四大昏君又是誰?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一共誕生了494位皇帝,其中有73人並未真正在位或是死後被追封為皇帝。
  • 中國古代最能打的王朝,不是秦漢和蒙元,幾乎每年都在打仗
    其中尤其是元朝,它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對外擴張最激烈的一個王朝。可它們都不是中國古代最能打的王朝,就歷史事實而言,中國古代最能打的王朝應該是唐朝。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
  • 乾隆有多愛孝賢皇后富察氏
    一乾隆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後宮擁有無數佳麗,光史書上有記載的就有四十多位。而在這些後宮妃嬪之中,乾隆最愛的,還是他的第一任皇后孝賢皇后富察氏。這個名字大有講究,「璉」是古代宗廟裡盛黍稷的器皿。弘曆認為,這是雍正帝有意將來讓這個孩子承繼宗廟之意,所以更是滿心歡喜,將這個孩子視若珍寶。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病逝於圓明園,弘曆登基繼位,是為乾隆帝。 翌年,便召集重臣,宣布仿照皇考成式,秘密建儲,將皇儲之名親手密書,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 美國人眼中的十大帝國,中國古代王朝沒進前三名,第一名在歐洲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有特點,在中國人心中,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都很強大,但若要評比誰最強,在國人眼裡唐朝比較強大。但在外國人眼裡,古代十大帝國卻是另一種角度,唐朝並沒上榜。近日,美國網友對古代帝國強弱進行了排名,中國竟然只有漢朝入選,而且還沒進前三名,著實讓人不理解。
  • 雍正王朝:為何堂堂康熙盛世,遇到一場水災就手足無措了?
    還有老四的處理又有何高明之處。在這裡依舊老生常談的說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談劇不說史,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說。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這部經典電視劇蘊含的各種人生道理和職場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康熙四十六年,正當舉朝上下沉浸在康熙盛世之時,黃河暴漲,河南山東多處河堤決口,淹沒田土房屋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