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看來,在古代封建社會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別是底層人民。不過在筆者看來,在古代最大的一個危害不是別的,就是皇帝,而且最厲害的一個危害,不是皇帝,而是活得長的皇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可以想一下,不管是漢武帝還是往後的唐朝太宗皇帝,還是後來的嘉靖帝,或者說是康熙和乾隆,這些皇帝的特點就是活的比較長,在位時間執政時間更是比一般的皇帝要長得多。雖然,在這裡說過的這些皇帝大多都是歷史上所謂的有道明君,不過對於我們的認知來說,還是他們的功比較多一點,對於他們的過錯,大家可能很少知道。
首先是漢武大帝,漢武帝早期確實是勵精圖治了一個好皇帝,不僅發揚了其父其祖的功績,讓漢朝的人口和經濟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中期更是接連的擊敗了匈奴等外敵,將強漢之名,遠播海內外。然而在其執政後期,晚年的時候,他變得有點疑神疑鬼,到處懷疑有人要陷害他,連自己陪伴多年的皇后,和早已長大成人的太子都產生懷疑,並且在一些奸人的陷害下,親手將自己的兒子賜死,導致出現人間悲劇。並且由於之前累積下來的戰爭,使得曾經富庶的百姓變的貧苦起來,土地兼併問題也比較尖銳,天災人禍綜合導致西漢的百姓生活特別的艱苦。到了晚年,漢武帝更是連下幾道罪己詔,而表達自己的過錯。
再說說唐太宗,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不過在他前期確實這樣,而在他的執政後期,卻因為沉迷於長生不老,一心求道煉丹,而使得自己有點荒廢朝政,最終也因為煉丹吃丹藥而病死。
緊接著說被很多電視劇和小說捧的非常之高的乾隆和康熙,這兩位皇帝都是活到60多的,執政期限更是大半個世紀,這兩個皇帝雖然名聲很好,但實際上對於當時的國家社會經濟,文化帶來的貢獻並不是特別多。康熙的厲害之處主要體現在維護了國家統一,然而在實質的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上,不僅沒有起到促進作用,相反起到了阻遏作用。乾隆更是如此,仗著有自己的祖父和父親留下來的家底,到處打仗,就是為了成就他千古明君的美名,幾十年下來,百姓早就賣兒賣女,不看活路。
所以說一個皇帝執政時間太長,也並不是什麼好事,有可能在前期剛當上皇帝,還有著作為一個有為之君的理想,還能做幾件做幾年好事。不過等到他的執政後期,便會慢慢的懶政,疲於政事,荒廢朝政,這對於百姓的影響更是大,所以說還是現代民主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