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炸雞外賣,一個月純利4w左右,一年幾十萬利潤,算不算暴利

2020-12-22 我的電商故事

做炸雞外賣,一個月純利4w左右,一年幾十萬利潤,不知道算不算暴利。很多人都吃過炸雞外賣,但很少人知道做這行這麼能賺錢,可能這個行業不太起眼吧~

2018年6月發現朋友做炸雞外賣一個月能掙3w塊純利,讓當時正在IT行業的我大吃一驚,這玩意兒能這麼掙錢??研究一番後,我和搭檔拿著4w塊在福田搞了一家店試點,雖然前期經營困難,但總算在第三個月達到區域Top3,月營收10w,純利3w多點。

這時我們就想多開幾個店,每個店多3w利潤,想想是真的香。在2019年5月建立起3家分店,深圳2家、廣州1家,同時成立了公司。但我們把店鋪的複製想的太簡單了,做的時候才知道有多難。那段時間真的很累,但卻是一種痛並快樂著的感覺。有時候研究到凌晨兩三點,突然想出一個點子那種快感,比中了彩票大獎還爽。

後來隨著運營方法,行業資源,選址系統,標準化規範等關鍵性問題的突破,店鋪複製成功率和效率提了不少,至今全國已有60多家店。就拿杭州2店來說,開業5天單量突破150,現在單平臺月售近8000單,穩坐區域頭把交椅。同時帶動了周邊的市場,現在杭州片區已有14家店。這一切的結果,都得益於整套高效的店鋪運作系統。

別人看起來可能覺得簡單,其實背後的付出和經歷只有自己知道。比如之前為了破解美團獨家合作問題,動用了身邊10幾個親朋好友的身份證去辦證,行不通就註銷重來;為了挖掘最高效極簡的供應鏈,跑了不下20家供應商;為了打造一套適用任何地區的新店運營體系,我們把自己的幾個店當測試點,虧了不少錢,把運營體系從2.0逐步打磨升級到現在5.0,有時候方法不行就把線上店鋪關了重開。所謂的成果,都是背後無數次的測試和失敗堆上來的。

下面就從我做外賣的實踐經歷出發,給你分享整個外賣店鋪的體系建設,只講核心不整虛的。希望我的文字能幫助正在考察或準備入行的夥伴,去獨立分析外賣怎麼做才能賺錢,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坑。篇幅稍長,按內容板塊分了目錄,看不完可以雙擊屏幕點個讚哈,方便下次找出來再看。【目錄】

外賣賺錢的核心:圍著利潤打選品:利潤品類的2大特點選址:看完就能自己選址的實操方法資源:如何借平臺的力做好自己的外賣運營:盤活店鋪的3個妙招標準化:打造店鋪自運轉1、外賣賺錢的核心:圍著利潤打

不管做外賣還是其他生意,本質上都是為了掙錢,為了利潤。我見過很多外賣店老闆,看到單量不行,就急著去找代運營,或者花點錢刷個單。結果是單量上來了,錢包也癟了,做了賠本買賣,或者忙的要死卻沒掙多少錢。這就是沒抓住關鍵,遇到這種問題第一反應肯定不是盯著提單量,而是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看是入店率問題,還是轉化率問題,還是你的餐品口味不行。

所以看外賣要看整體,看核心,圍繞利潤這個核心,我們從60多家店鋪不斷升級迭代外賣系統的建設,整理出一個公式:做一個掙錢外賣店 = 選品+選址+資源+運營+標準化運作。

打個比方,外賣行業就是戰場,選品等於選武器,選址就等於選戰場,資源和運營就是你腦中的兵法,最後標準化就是與兵法配套的戰法。一場仗,如果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你還怕打不贏嗎。

2、選品:利潤品類的2大特點

現在的外賣品類五花八門,好像每種都能掙錢,但是你實際去考察一下就知道,有的9999單店整天忙得要死,賺的利潤卻還不如別人三四千單的店多,為什麼?因為品類的差異,所以做外賣品類不要亂選,找個好品類可以從這2個特點去分析:

①製作過程可以標準化,口味統一②客單價高

外賣從點餐到送到顧客手裡一定要控制在較短的時間,一來餐品味道口感影響小,二來顧客購物體驗好。所以對於我們出餐的效率要求就更高,你不可能備一份餐要半小時吧。像現在很多半成品的餐包,如牛腩飯,咖喱雞,直接加熱打包就可以出餐,既有出餐效率,也能保證口味統一。

而我選擇了炸雞,平均6分鐘完成一份出餐,口味也能做到高度統一,從醃料配比,醃製時間,油炸時間等都可以做標準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這個品類的在小吃裡屬於熱門搜索的品類,說明更有市場。

再說說餐品製作過程標準化的兩個好處。第一上手很快,有時候遇到員工不幹了,新招個人過來1小時就學會了,對我的店鋪基本沒有什麼影響。第二還能節省你的人工成本,同樣一天做300單,高效出餐需要3個員工就能做,而低效的可能4個人還要手忙腳亂的。

另外,越能做高客單價的品類,利潤空間就越高。怎麼判斷能不能做高客單價呢,打開你的外賣App,然後搜索你想做的品類,比如黃燜雞,炸雞,把列表的店鋪添加到收藏,然後進入收藏的店,根據人均價格就可以大概判斷這個品類的客單價,像我這個區域黃燜雞大概在17塊多,炸雞客單價大概22塊多(不同的商圈客單價會有差異)。當然這是比較粗略的估算,要測算更準確的客單價,還得打開對應的店鋪,看他們的產品設置和爆款銷售情況,去做綜合的分析。

像燒烤和小炒類我就不看好,因為口味對烹飪師傅的依賴性太強,他手一抖就可能太鹹太辣,而且一旦師傅不做了,重新招人就很麻煩。還有做正餐品類需要的人工成本也更高,正餐時間單量劇增,沒四五個人根本搞不定,而過了高峰大家又沒事做了。

所以在選擇品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選擇標製作準化程度高的,口味不依賴烹飪師傅,二是客單價高。前者保證了你的出餐效率和質量,後者保證了你的利潤,這樣顧客覺得好吃,你也有錢賺。

3、選址:看完就能自己選址的實操方法

選址就是選戰場,落地天命圈還是落地成盒不是看造化,是看選址技術。我發現很多人喜歡靠感覺選址,往人堆裡扎,結果很容易被圈裡的高手碾壓。其實我剛好就是個反面案例,開第一家店選在福田一個單量最密集的位置,當時還自我感覺賊好,結果競爭慘烈,費了很大勁才慢慢做上來。不得不說,選擇一個好的起點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經過我們多次的測試和驗證,總結了一套最有效的選址方法:百度熱力圖+外賣平臺數據+目標客群+競對群體綜合分析。

3.1、使用百度熱力圖篩選高質量商圈

在應用商店下載安裝百度地圖App,打開後點擊右上方的圖層,然後選擇熱力圖,把地圖縮放到適當的大小,看到地圖上紅色越深的區域,表明人口越密集,消費能力也就越強。標記好這些深色區域的中心,把地點記下來。

3.2 巧用外賣App抓取優秀競品數據

打開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先定位到剛剛記錄的地點,然後搜索你要做的品類關鍵詞,比如「漢堡」,再點一下「銷量排序」。這時優秀競品的名單就出來了,然後一直往下滑,把銷量前十的店鋪和月售單量記錄到表格。這裡要注意一點,點擊銷量排序後,有賣漢堡的店都會顯示出來,但是那些不是主營的就不能算。最後,把各個定點周圍的競對數據收錄到表格中,就是每個定點區域的商圈容量。

3.3 標記客群競對位置,定下最終選址

經過步驟3.2可以看出哪個定點的商圈容量更好,在這個基礎上,把定點周邊的核心客群標記出來,大概在周邊3km的範圍內。比如你做正餐簡餐的,就標記CBD和城中村,像我們做炸雞,就會對範圍內的技校做標記。因為這個圈內包含的客群越多,購買我們餐品的人就會越多。

除了標記核心客群,還要把剛剛我們在3.2中收錄的優秀競對標記出來,圈內的優秀競對越少或者離我們越遠,競爭就越小。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不斷移動這個3km的圓圈,圈住儘量多的核心客群和儘量少的競對,圈內就會呈現肉多狼少的局面,對我們來說優勢更大。這就是選址的過程,最終確定的圓心就是我們店鋪坐落的最優位置。

4、資源:如何借平臺的力做好自己的外賣

假設你已經做完選品選址,店鋪一切準備就緒,即將進入外賣的戰場。別著急,搞點平臺的資源來助助力,出場即帶buff他不香嗎。其實很多剛做外賣的商家對行業並不了解,只會苦哈哈的配合平臺經理的建議,一點資源意識都沒有。

4.1 資源是什麼

先說說資源是什麼,第一類是金額補貼,比如滿減補貼,配送補貼,折扣補貼,可能聽起來很陌生,那我們舉個例子。比如,你設置了一個滿32-20的活動,如果拿到平臺2元的滿減補貼,顧客看到你的滿減活動就會變成滿32-22,對顧客來說就更優惠,更願意買單,而你的收入不受任何影響。其他的金額補貼也是同理。

第二類補貼是餓了麼的鎖定排名,強行把你的店鋪擺在列表靠前的位置,連續14天,不管別人想不想看到你,你都會出現在前面。這種資源當然更稀缺,它等於你一天花大幾百點金的效果,在熱門的一二線城市,這個資源至少值1w塊。

說白了,拿資源就是借用平臺的錢來幫我們做生意,拉更多的顧客,賺更多的錢。但資源一定是稀缺的,對於外賣商家來說,如何跟平臺經理要到資源就是一門技術了。

4.2 拿下資源的關鍵是搞定平臺經理

首先我們要知道平臺經理(BD)是代表平臺方對接商家的人,負責開拓新商家和維護商圈穩定。你們非親非故,要是一上來啥都不懂,開口就要資源,別人憑什麼給你,難道憑你是個小白嗎。我們成熟一點,搞定人一定是從對方的需求入手,換位思考一下,BD需要什麼,而你又能給他帶來什麼。BD管理一個商圈,這個區域的店鋪質量和數據自然就是他的考核標準,所以BD要的一定是有實力,又願意配合的商家。那你就把自己包裝一下,一來展示實力,二來表達配合意願,最後要個資源就順理成章了。

展示實力,讓經理省心

我們目前的話術大概是這樣,「李經理你好,很幸運以後能和你一起合作。這次我做的這個店是公司的第70家店了,因為之前做的很多店都不錯(邊說邊把事先收藏好的店拿給他看),百分之六七十的店鋪都打到了區域前三,所以對做好店鋪很有信心。而且公司配備了專門線上運營和線下督導,店鋪的發展會更高效,更省心,相信我們後續的合作一定會很愉快。」

想像一下經理聽完這話有什麼反應,肯定覺得不錯,來了個省心的傢伙,還有些實力。

有人可能會說,你能這麼說是因為你過去有積累,像我這種小白拿什麼展示實力。千萬不要陷入這種說法描述的表象,我們這麼說的目的是為了得到BD的信任,所以你拿身邊有實力的人來展示,借借力不就行了嗎。比如,你有朋友做外賣店還不錯,你就說這個朋友要跟你合夥開的這個店,店鋪運作方面都比較熟悉,很有信心做好這個新店。再不行,咱們也算網友,你就說有個做了60家炸雞店的朋友,平時交流很多,能支持你把店鋪做上來,信心滿滿。

反正怎麼說都行,就是給BD感覺你靠譜省心,千萬別說自己純小白,否則你就知道什麼是對你愛答不理。

表達誠意,強化好感。

展示完價值,趁著經理對你不錯的第一印象,進一步強化好感,我們一般這麼說,「李經理,這次開店我們也是非常重視,目標是打造成區域標杆店鋪,對於後臺操作,做活動推廣都比較熟悉,所以經理這邊到時有什麼活動需要配合,儘管直接說,我們一定全力配合。」

你幾句話說完,基本就包裝的很完美了。既有實力,又願意配合,這種優質商家再來一打他都不嫌多。作為BD,最希望的不就是少費功夫,又能實現最大的效果嗎,他的心中可能已經默默產生了要扶持你的念頭。

索要資源,順理成章

有了前面的鋪墊,下一步就順勢要些資源。借著經理對我們好感這股熱乎勁兒,接著說,「我們初步計劃三天後正式開業,所以也想問一下經理這邊能否給些扶持,我們好配合運營前期把數據衝上去,大家合作把店鋪做上來,希望能榮幸成為你區域的優秀店鋪,也是你的成績體現。」

這句話我們不單單是索要資源,同時還表達了雙方的互助互利,經理同樣能得到好處。哪怕由於某些原因,他不能當場答應給你扶持(有些經理的資源扶持需要審批),但有這個好的印象基礎,後續我們再跟進去要資源,也容易很多。

這個三段式,適用於和任何經理溝通,甚至供應商,你都可以直接套用,相信我,只會讓你佔到便宜,吃不了虧的。

5、運營:盤活店鋪的3個妙招

並不是打完buff就牛逼了。同個商圈內拿到一樣資源的同品類商家,最終的結果也會不一樣,為什麼?差別就在於運營水平。

先來說說外賣運營中的兩個大坑:一、定品定價全憑想像而不做競對調查二、沒看清做外賣的底層邏輯

5.1 對標優秀競對,再做定品定價

很多商家在定製爆款餐品和價格時,要麼靠想像,要麼就把別的店鋪成功經驗直接搬過來。你會發現這麼做店鋪根本做不起來,我們在早期的時候就遇到這個問題,把一家不錯的店的餐品和價格全搬到另一新店,滿懷期待,結果挨了現實一個大嘴巴子。

後來學了高手的定品定價方法才恍然大悟,外賣的覆蓋範圍只有周邊3km,而每個圈子的顧客都有過去的消費習慣,所以顧客的差異性是很大的,盲目的定品定價只有死路一條。先調查優秀競爭對手的情況,因為他們的定品定價一定是和顧客匹配的。

調查方法:打開外賣App,搜索你做的品類,銷量排序,把店鋪周圍3km內排名前五的商家調查一遍。包括爆款套餐和爆款單品,銷量,價格,滿減和折扣等活動,打包餐盒費,會員紅包,營業時間,評分等。收集完數據你會發現這些同行的定品定價是有規律的,結合這個規律做出自己的定品定價都大差不差了。

這裡最需要關注的有6個要素:爆款餐品內容和定價,配送費減多少,滿減活動力度,會員紅包活動,營業時間,店鋪評分。研究透這幾個要素就足以讓你在區域衝出來,如果把這些都優化得比同行好,那打敗他們也是不難的事。

舉個例子:競對的爆款賣28塊,你就搞個一樣的套餐,賣26塊。因為顧客對老店有信任度,而你作為新店想得到客戶總得有吸引人的地方,所以我們利用優惠價格是一種爭取客戶的方式。或者設計一樣內容的爆款,定價也一樣,但是用明顯的字眼標出下單送「小吃一份」,給點小福利也能促進顧客下單。

當然這不是讓你去打價格戰,這麼做是在前期給店鋪做啟動,吸引來的顧客可以拉升我們的營業額,店鋪權重對應提高,後續就會有更多的自然曝光。你可能會說,那以後漲價了這波顧客是不是就跑了?其實你做一下差異化的服務,還是能留下一些客戶的,比如每次送個糖或者塑料手機支架什麼的,成本超不過一毛錢。

5.2 理清做外賣的底層邏輯

我們做外賣有個打法:前期定製低價爆款套餐,為的就是轉化率和拉升店鋪數據。很多人不太接受這種做法,因為畢竟每一單都不掙錢甚至是虧錢。

這裡一定要明白外賣的底層邏輯:先單量,後利潤。我們在前面說圍著利潤打,並不是一點利潤都不放過,而是你要知道產生利潤的整個鏈條,去構建好這個鏈條。

單從線上來說,店鋪的曝光和利潤存在正比關係,平臺會給權重高的店鋪更多曝光,所以現在變成店鋪權重的問題,先拎2個決定權重的要素來說說,一個是入店轉化率,一個是營業額。

外賣行業的本質就是電商,相當於淘寶把商品換成餐品,配送時間變成40分鐘。顧客打開外賣App後選擇是很多的,如果你定價太貴,他可能直接就不看了,所以你的低價爆款套餐就是解決這個問題,顧客有了第一單才可能有第二單。這樣一來入店轉化率提高了,你的店鋪權重也會提高。

同時,作為新店為了更快的獲客,要適當做些點金推廣,前期大概每天花100~200塊。可以理解為花錢買曝光,因為有了前面的轉化路徑,這些新來的顧客也會下單,你的整個營業額就會提升,店鋪權重隨之提升。

這裡要提一點,做點金有兩個原則,一個是新店前期衝啟動數據,二是藉助點金來做數據優化,而不是為了獲取單量。很多人把點金當成獲取單量的手段,一沒單就做點金,後面你會發現一不做點金就沒單,哎,人性這一塊被外賣平臺拿捏的死死的。

前面說的兩招為的都是提升店鋪權重,進而帶來利潤,其實一個店鋪的好壞,最直觀的方式就是把所有數據拉出來看,去分析背後的問題。比如我們在運營做了一個方案調整後,各個環節的數據有什麼變化,就能明顯看出來,判斷執行的動作有沒有效果,從而一步步優化,這就是精細化運營的關鍵。

5.3 打造私域流量池,盤活老顧客

什麼是私域流量?這是相對於公域流量的說法,你在外賣平臺上所有買單的客戶都是公域流量,打個比方,他們都是平臺上面的水,流過你的店鋪,消費完又和你無關了,下次可能就流到別家店鋪去了。如果你拿個小水盆把他們聚集起來,就成你的私有的一盆水,私域流量。

那怎麼聚集這些水呢?可以通過伴餐卡好評返現,引導顧客加到你的私人號,返現的同時,你就說邀請他進入吃雞群,群裡每天有小紅包和定期的吃雞福利活動,大部分客戶客戶都不會拒絕你。

這樣很快你的群裡就有幾百號人,來看看這個群能幹嘛。

首先是每天發小紅包增進你和顧客之間的粘性,大家會覺得這個老闆人不錯,偶爾想要吃雞一定是先想起你。然後你定期做一些限額返現/折扣活動,也能刺激顧客復購,這裡還可以利用活動來變相刷單,比如周一是炸雞的低峰期,你可以設置指定套餐半價吃,很多人就願意去下單,不僅提升了店鋪的數據,還降低了刷單的成本,一舉兩得。

再者,如果你後面想做成堂食,或者多做另一個品類,啟動會容易得多,群裡或者朋友圈裡吆喝一下,很多客戶就能來支持你,因為大家對你都有了信任度。

6、標準化:打造店鋪自運轉

我們平常吃外賣點點手機下單,過個幾十分鐘就能拿到餐品,所以很容易慣性的以為做外賣就是做線上,線下不重要,這是作為顧客角度。但是當你作為一個商家,你會發現線上線下是一樣重要的。

你即使線上做的再好,線下出餐不行,管理不行,就會出各種問題,最直接可能就是客訴增多,從而影響線上的運轉,進入負循環。線上線下能達成統一的節奏,軟硬實力兼備的店鋪才能更掙錢,也是後續打造店鋪自運轉的基礎。

6.1 出餐標準化

簡單來說,線下出餐要保證的就是兩個點:速度和質量。

外賣顧客對時間是非常敏感的,像你平時吃外賣,等40分鐘和等50分鐘的感覺差別很大,所以你要保證在用餐高峰的時候也能快速出餐。但是很多店鋪在遇到高峰,經常是騎手扎堆在門口等取餐,有的不耐煩了還會破口罵娘,然後店裡的人就開始手忙腳亂,經常漏餐或者打錯東西,這樣一定會收到差評。1個差評至少要10個好評才能回來,所以質量和速度一樣重要。

那麼如何同時保證速度和質量呢?說兩個方法:

① 使用標準化的半成品

現在很多品類都做成半成品餐包,比如咖喱雞,酸菜魚,都是直接半成品加熱,然後打包出餐,一來是半成品可以保證口味的統一,減少人工處理對口味的影響,另一點就是效率高,從商家接單,到加熱打包完成,只要5分鐘,可以大大縮短出餐時間,這樣對速度和質量都有保證。高峰期時甚至都是全部熱好,直接分裝,因為單量大你做多少都不夠用的。我們炸雞也有半成品做法,但會犧牲口味,畢竟炸雞隻有現炸的才最好吃,所以為了吃雞體驗感,我們沒有採用。

② 按工位制定出餐標準

炸雞平均的標準出餐時間是6分鐘,一般情況下我們的出餐都是沒問題的,但高峰期爆單的時候,6分鐘就明顯太慢了。所以為了提高出餐的效率,就按照工位做了規範:要求炸雞員在高峰期必須一次性炸14個翅根+10個翅中+30塊腿肉,這大概是5~6份餐需要的量。當打包員把這幾份餐打包完後,時間剛好,下一鍋炸雞出爐,這樣就能保證出餐跟得上高峰期的訂單。

6.2 門店運作標準化

出餐的標準化解決的是面對用餐高峰的問題,作為線下,日常門店的運作也需要進行規範,從而提升門店的運作效益。這裡涉及了幾個板塊:衛生要求,員工招聘與管理,客戶回訪體系等,做好這幾塊的規範,後面才有機會形成門店的自運轉,作為店老闆也可以脫店管理。

7、最後說幾句

外賣行業從整體來看一定是不斷增長的,因為外賣是一個提升社會效率的東西。就像百度打通了人和知識信息的連結,淘寶打通了人和商品的連結,外賣打通的是人和食物的連結。大家可以在外賣平臺上選擇的食物種類數量更多,也有極大的便捷性,這種變化帶來的效率和結果是不可逆轉的。

但是外賣行業發展至今,早就不是2015年那個入場就掙錢的時代,大把商家湧入一二線城市,狼多肉少,競爭尤為激烈。接下來的機會可能更多的在下沉市場,外賣平臺的資源也開始向三四線城市發力。但無論如何,能打贏的永遠是懂運營且有資源的少數商家。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你就像風一樣經過這裡,願你停留的片刻溫暖舒心。我是電商故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做生意多少利潤才算正常,超過多少利潤算暴利?
    做生意多少利潤算正常?那要看什麼生意了?怎麼才算是暴利呢?不同的生意的利潤也不一樣,不同的時代對暴利的定義也不同。薇婭直播帶貨一年的賺的錢比上市公司都多,上市公司夢潔股份2019年總收入1.29億元,但是薇婭2019而年直播帶貨的銷售額已超過100億元,按照行規10%--25%的提成算保守收入10億元,薇婭的收入就超過上市公司的收入,這才是真正的暴利!那麼薇婭這些網際網路直播電商如此暴利靠的是什麼?就是薄利多銷!
  • 在農村鎮上開一家什麼樣的店,能月純利三萬以上?
    一般來說在農村鎮上開店,月純利潤在三萬以上的話,按照10%的利潤率來算,每月的銷售額至少是30萬,平均到一天的銷售額就要1萬,賣什麼樣的商品,才能達到平均每天銷售額得1萬呢?我給你說說三種店,你去經營,保證小本經營,肯定能月純利不止三萬。
  • 舊衣回收行業,竟然如此「暴利」?內幕被揭開,有人一年掙幾十萬?
    文/ 小向如果問大家在生活中,哪些行業最為"暴利",那很多人脫口而出的就是"菸草行業"。因為香菸人人都接觸的比較多。所以這是顯而易見的一種暴利行業,那麼如果問起在我們生活細微之處的暴利行業是哪些。所以就會通過回收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衣服,一想著這是做好事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十分可行的方法,但是,因為回收舊衣服的成本很低,另外門檻低而且利潤高,這也就讓很多人都想利用回收舊衣服來賺取錢財。大部分公司或者是個人都是靠著這些舊衣服,進行分類、消毒、包裝或壓碎以及再加工廢舊衣物等工藝,這樣一來將廢棄物變廢為寶。
  • 快餐店老闆:去年利潤30萬,今年做外賣3個月後實際利潤不到2千元
    這30萬裡還包含應該給父母的工資,只是一家人都在一起,羅玉泉也就沒有分開計算,但是這個人工費如果按照市場上請人的話,每個人一個3500計算,3個人一年就需要12.6萬元。羅玉泉算了一下,其實一個月就等於自己賺了1.5萬元工資,比去工廠上班好一點。
  • 在農村鎮上開一家什麼樣的店,能月純利三萬以上?看完了解了嗎?
    在農村鎮上開一家什麼樣的店,能月純利三萬以上?農村鎮上雖然繁華,但是相對於城裡開店,無論是人的流量還是購物標準還是要低一些。因此來說在農村的鎮上開店是不易的,更是不可能賺到大錢。特別是一些欠發達的地區,能做到月純利一萬就是很好的買賣。
  • 利潤都哪去了?
    如今,飼料經銷商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大,王先生告訴記者,飼料經營單噸毛利500元,純利則有300元左右。儘管飼料成本有所波動,但對於經銷商而言,利潤增加主要來源於銷量增加。對於很多通過不斷擴大養殖戶數量,進而增加飼料銷量的經銷商而言,利潤空間尚在,只是風險係數也提高了不少。
  • 有人靠回收廢舊衣服一年賺幾十萬,詳細介紹利潤是怎麼來的
    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一個廢舊物資回收的項目,這個項目是回收廢舊衣物,大家有沒有發現,平時我們都有很多不穿的舊衣服需要處理,有時候送人都沒有人要。大家不知道如何進行處理,更別說賣錢了。回收,我們發現,這幾年有些人開始回收舊衣服了,他們以公益免費的形式回收,就是在小區或者街道擺放一個個回收箱,我們很多時候就把衣服免費投進去了。也不知道別人怎麼處理,拿來怎麼用?
  • 賣麵條利潤近50% 武漢一店主年收入10萬
    按三碗面主料1.8元,輔料2元算,每碗的成本不到1.4元。考慮到碗筷、滷水、微量炸醬成本等,每碗普通熱乾麵的成本最多在1.5元左右。  在這樣的成本之下,按照平均每天360元的營業收入,丁阿姨的早點攤每天的毛利為390-236=164元,一個月的純收入為4800元左右。「這還是我們夫妻倆起早貪黑,沒請小工,不算設備投入折舊費的收入,只能混個溫飽。」
  • 暴利:小作坊年賺幾十萬
    「一個中等規模的廠,每年大概也有100萬元毛利潤。」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宇輝塑機廠總經理鄭朝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鄭朝輝所說的「中等規模」,指的是有幾百平方米的倉庫、20萬元左右的設備和兩三百萬元的流動資金。
  • 回收舊衣服,竟然這麼「暴利」,「內幕」被揭開,有人年賺幾十萬
    當然,有些舊衣服回收箱確實是取得了公開募捐資質,但是,有很多回收舊衣服的機構,卻只是打著「公益」的幌子,來做賺錢的買賣。舊衣服回收屬於資源型回收行業,主要包括回收、加工、銷售三塊。但是,由於回收舊衣服的成本低,門檻低,利潤高,導致很多人正在利用回收舊衣服來賺錢。有些公司或者是個人,靠著廢舊衣服,進行回收、分揀、消毒、打包或者粉碎再加工等工藝,就可以變廢為寶了。像一些比較新的衣服,可以進行翻新,之後出口,進行倒賣,也是有利潤可圖的,而舊衣服再加工,可以變為拖把、大棚保溫氈等等。
  • 祖國最北端外賣站,9個小夥和一座城的「小確幸」
    最北端外賣站9名小哥服務全城到今年12月,位於我省大興安嶺漠河市的餓了麼外賣站營業整整一年了,回想這一年,站長吳振坤最大的感受是「不容易」。「扛過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幹得太不容易了。人冷車冷餐不冷用最好服務迎接旅遊旺季「漠河一年12個月裡,有6個月是冬天,眼下正是嘎嘎冷的時候,但為了保證在小城裡人們的外賣需求可以不受天氣影響,我們在配送區域和配送時限上未做任何調整
  • 帥氣特種兵轉業做外賣 半年賣3萬多份炸雞
    轉業後,在麗水開了家炸雞店,半年內就在本地火了起來,如今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單月銷量3200多單。就算退伍,特種兵氣質依舊在在距離麗水萬地廣場南邊500米的位置,有一家麗水網紅炸雞店:李萬雞炸雞研究所。水藍色的裝修風格,精緻的店內布置,你肯定想不到,這家門店的老闆,是一個180cm高,身材健碩的陽光大男孩。
  • 做小型回收加工chang,一年利潤賺幾十萬
    今天介紹一個小投資高回報項目給大家,這個項目就是回收廢舊玻璃,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廢舊玻璃,就是這麼一個普通的東西,裡面卻有非常高的利潤。不是所有的玻璃都賺錢,只有懂行的人才能賺到錢,一個小型回收站一年就可以賺幾十萬,大一點的回收站一年賺幾百萬,外行總是看不到。對這個項目感興趣的朋友,請花四分鐘認真看這篇文章,這裡會講解回收玻璃分類,回收玻璃的價格,回收玻璃加工及附加產品利潤。
  • 最暴利的4種街邊小吃,成本低但利潤高,月入過萬不是夢!
    現在在大城市裡,經常我們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街邊小吃,有的小吃就是一個流動的電動後鬥車就可以開張了。有些街邊小吃別看就是那麼一兩樣,但是味道卻受到非常多的人喜愛。不少人上下班的時候,都會買一份填填肚子,順便也解解饞。說實話,天天吃米飯,也會讓人想吃一些比較特別口味的小吃。
  • 五大暴利行業,割你沒商量
    從幼兒園開始,公立幼兒園搖號,大多數的孩子被迫選擇學費不菲的私立幼兒園,一年數萬到幾十萬不等。到了中小學階段,各種名目繁多的費用就來了:擇校費、建校費、借讀費等等,對家長來說真是比讀大學還要燒錢。當然以上還不包括孩子在培訓機構的上的各種補習課,算起來更是嚇人,掏空你沒商量。
  • 適合做外賣的暴利項目,懶飯先生簡餐外賣
    你點過外賣嗎?你想過你每天點外賣的過程,其實是在參加一個適合做外賣的暴利項目?網際網路時代,適合做外賣的暴利項目,懶人經濟的使得外賣無處不在,懶飯先生簡餐外賣也孕育而生,雖然很多人說外賣不好做,被平臺綁架了,其實做什麼都不好做,為什麼其他人就做得好呢?
  • 一位老司機吐露實情,一年幾十萬有點懸
    「你是開大貨車的,聽說很賺錢,一年怎麼說也有幾十萬吧」「真羨慕你們這些開卡車的,一腳油門下去,運費就到帳了」。在很多人眼裡,開貨車不僅賺錢,而且還是暴利。但事實上,卡車司機的收入是挺不錯,可談不上暴利,他們掙的也只是些辛苦錢。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為了趕時間,司機沒時間停下車好好吃頓飯,大都是在車上吃泡麵或者啃麵包,就算解決小便也是在車上。
  • 花師傅:打耳洞利潤十幾倍,單店一年純利60萬
    2006年4月1日,花師傅專業打耳洞店(北京店)正式開業。大大出乎意料的是,在未做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店面首日進帳 1400 多元。進京初期,花師傅仍採用槍式打法,而且由 於位置不同、耳釘不同,服務價位也各有差異。後來顧客越來越多,經常要排隊等候,考慮到如果價位過多,顧客選擇起來比較費時,服務時逐一區別也較麻煩,於是在改進技術的基礎上,花師傅乾脆將價格統一定為120元。
  • 重要媒體看興安丨祖國最北端外賣站:9個小夥和一座城的「小確幸」
    最北端外賣站9名小哥服務全城到今年12月,位於我省大興安嶺漠河市的餓了麼外賣站營業整整一年了,回想這一年,站長吳振坤最大的感受是「不容易」。人冷車冷餐不冷用最好服務迎接旅遊旺季「漠河一年12個月裡,有6個月是冬天,眼下正是冬天裡的冬天,嘎嘎冷的時候。但為了保證在小城裡人們的外賣需求可以不受天氣影響,我們在配送區域和配送時限上未做任何調整:小城裡常住的7000多口人加上外來遊客,從早上8點到夜裡10點,想買啥買啥,我們藍騎士負責送貨上門。」
  • 2020年的純外賣又開始復甦了?
    單單就純外賣來講,據我們的觀察整體的存活率和盈利率竟然在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是不是有點意外?一、過去純外賣存活率低的原因曾經小編是很不看好餐飲創業者去選擇做純外賣的,因為純外賣是一個看似無技術門檻,對創業成本低的領域。但當你一腳踏進去的時候,就開始一步步走進各種割新手韭菜的陷阱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