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臨近冬至,只有三條主街的我國最北部小城漠河市進入了一年最冷的時節,凌晨最低氣溫接近零下四十攝氏度,白天最高氣溫也在零下二十攝氏度左右。
與往年相同的是,小城裡的人們已經迎來旅遊旺季,但今年不同的是,無論是遊客還是百姓,在最北小城的生活都要愜意很多:打開手機在餓了麼下個單,一份香噴噴的炸雞、一杯熱乎乎的奶茶都可以保持著溫度送到手中。
在冰天雪地裡,9名藍騎士每天都上演著溫暖故事,帶給這座小城看似微小但很確切的幸福。
最北端外賣站
9名小哥服務全城
到今年12月,位於我省大興安嶺漠河市的餓了麼外賣站營業整整一年了,回想這一年,站長吳振坤最大的感受是「不容易」。「扛過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幹得太不容易了。但一想到給大家生活帶來的便捷,以及給平臺上商家帶來的效益,都會覺得付出是值得的。」
地處我國最北部的漠河市共轄6個鎮,漠河市政府駐地位於西林吉鎮,餓了麼外賣站就開在這裡。小城一共有三條主街,常住人口7000多人。經過將近一年的耕耘,當地200多家商戶接入外賣站,藍騎士配送服務覆蓋小城內全部人口。
與大城市動輒數萬名騎手不同,小城外賣站裡的藍騎士只有9位,其中3位還是兼職的。一年前外賣站剛開的時候,小城商家和居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還不高,點外賣的不多。但新冠疫情發生後,9名小夥子成了小城的「擺渡人」,居民缺米缺面他們肩扛上門,商家重啟他們上門指導服務,小城的數位化生活也越來越普及。
人冷車冷餐不冷
用最好服務迎接旅遊旺季
「漠河一年12個月裡,有6個月是冬天,眼下正是冬天裡的冬天,嘎嘎冷的時候。但為了保證在小城裡人們的外賣需求可以不受天氣影響,我們在配送區域和配送時限上未做任何調整:小城裡常住的7000多口人加上外來遊客,從早上8點到夜裡10點,想買啥買啥,我們藍騎士負責送貨上門。」吳振坤說,為了這個目標,9名小夥子可吃了不少苦,電動車的防風車衣上幾乎全天都掛著一層白白的冰霜,陷在雪裡、冰上打滑都是常事兒。但再冷的天兒,小哥哥們都會想盡辦法保證餐食的溫度,給餐箱裝上保溫板,用錫紙把餐食「包粽子」。
吳振坤告訴記者,每年冬天都是漠河的旅遊旺季,小夥子們摩拳擦掌,要用最好的外賣配送服務接待到漠河欣賞雪景的全國各地遊客。白天炸雞奶茶、晚上燒烤啤酒,是小城居民和外來遊客們冬日裡的最愛,一張張訂單上也記錄著他們的幸福小日子。
炸雞店老闆兼職藍騎士
留在家鄉一樣賺錢
記者採訪了解到,外賣站9名藍騎士都是漠河當地人,月收入平均4000元左右,雖然與大城市比並不算多,但在當地生活已比較「滋潤」。在為小城遊客、居民和商家帶來大變化的同時,他們自己的生活也發生著明顯的改變。
「85後」藍騎士朱純利本是一家炸雞店的老闆,每年入冬之前,他都會到南方打工幹零活,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再回到漠河,跟妻子一起經營炸雞店。
一場疫情,讓朱純利的生活軌跡發生了變化。因為疫情防控需要,他年初時不得不早早結束打工季,回到了漠河老家。但抗疫時期街上基本無人,炸雞店也無法經營。正愁斷了生活來源的朱純利有一天突然發現,人影稀疏的街道上,卻常能看到藍騎士的身影來回穿梭,一拍腦門「這活兒我也能幹啊!」
說幹就幹,朱純利很快就註冊成為一名餓了麼藍騎士。每天接單送餐的過程中,他發現好多小飯店的生意因為加入了外賣平臺越來越紅火,平臺還經常對商家進行補貼,並推出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來幫商家吸引人氣,索性把自家炸雞店重新開張,接入餓了麼平臺,跟妻子一起打點店裡的生意,店裡不忙的時候繼續接單送外賣。現在他既做騎手,又是炸雞店老闆,在餓了麼平臺上相當於有雙份收入:炸雞店在沒上外賣平臺之前,最好情況一天流水才一兩百,現在每天至少七八百;幹騎手,一天的收入又有一百多。
「只要肯付出,留在家鄉一樣賺錢。」已成為藍騎士們的共識。
來源:黑龍江日報
總 監 制:張志強 監製:李睿軍
原標題:《重要媒體看興安丨祖國最北端外賣站:9個小夥和一座城的「小確幸」》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